第八章5 阿姨,你也吃吧
妈妈带着两岁的吉吉从外面回来,刚进屋,吉吉就说:“我要吃橘子。”妈妈和吉吉一起洗了手,刚要给吉吉剥橘子,吉吉说:“妈妈,我剥橘子。”妈妈欣然将橘子给了吉吉,吉吉自己饶有兴趣地动手剥了起来。
妈妈到厨房和阿姨一起做饭去了。一会儿,吉吉跑进来把橘子递给妈妈说:“给妈妈一半。”妈妈说:“谢谢我的宝贝。妈妈正口渴呢!”然后吉吉又把她手里的橘子掰下一半说:“这半给阿姨!” (刚请的小时工)阿姨说:“我不吃。谢谢吉吉。”吉吉又说:“阿姨,吃吧!”
晚上,爸爸回来了。妈妈跟爸爸说起今天中午发生的事情,爸爸也夸奖吉吉大方。吉吉高兴地笑了。
卫生间的灯坏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换灯泡,吉吉看见了,赶忙跑过去扶着椅子说:“我帮爸爸扶着点。”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足两岁的儿童时而会出现与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心理学家将儿童的这种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如帮助他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的。有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在婴儿期就会出现。
研究发现,儿童的分享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有研究发现,12个月的婴儿就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18个月的幼儿已能试图帮助成人做一点家务活,如搬椅子、捡东西。莱维脱等人的研究发现,29~36个月的幼儿如果在同伴没有玩具时分给他们一种玩具。以后同伴一旦发现自己有几件玩具而别的孩子没有时,也会主动拿出玩具给别人。
麦休等人的观察表明,一旦儿童认识到自己能够体验他人的苦恼和不幸,而且知道自己若采取行动安慰他人能减轻或消除这种情绪时,他就会表现出这种行为。儿童这种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先天的,正如新生儿听到其他新生儿的哭声时也会啼哭的表现。这种能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其发展水平同时也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只有让儿童切身去体验,进入到一个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成人的指导才能使孩子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被有效地激发和保持。
育儿启示:避免培养孩子分享意识时的误区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糖果时,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独”了,有独生子女的霸道毛病。其实家长太着急了,孩子建立分享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家长在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三个误区,从而阻碍了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
1家长不与孩子一起分享
有些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间的事情,从而在生活中放弃让孩子通过与家人分享而获得快乐的机会。
2把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
3刻意追求分享行为本身
常常看到很多家长大力劝诫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或糖果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孩子明明不乐意,甚至眼泪汪汪,家长却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这样实在是丧失了分享的意义,而单纯变成了家长对于孩子分享行为的一种脸面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