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碎杯子里的道德天平
幽静的公园中,一个实验者坐在长椅上给一个6岁的儿童讲故事:
有个男孩叫约翰,妈妈听到他正在玩游戏时,叫他去吃饭,他就去推饭厅的门。但他不知道门后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约翰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另一个男孩亨利,有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柜里的果酱吃。但果酱放得太高,他的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
在讲完故事后,实验者问了那个儿童一些问题,来判断哪个孩子的过失更严重。下面是皮亚杰与一个6岁孩子的对话。
这个故事你懂吗?
懂。
第一个孩子干了什么?
他摔碎了15只杯子。
第二个孩子呢?
他不小心摔碎了1只杯子。
第二个孩子怎么会打碎杯子呢?
因为他笨手笨脚,拿果酱时把杯子碰了下来。
这两个孩子哪个更调皮?
第一个,因为他摔碎了15只杯子。
如果你是爸爸,你对哪个惩罚得更厉害些?
打碎15只杯子的那个。
为什么他会打碎15只杯子呢?
门关得太紧,撞倒的,他不是有意的。
那么第二个孩子呢?
他想拿果酱,手伸得太远,把杯子摔碎了。
他为什么要拿果酱呢?
因为妈妈不在,就他一个人。
从这个6岁儿童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觉得约翰更坏些,更应受到惩罚,因为他打碎了15个杯子,而亨利只打碎了一个杯子。皮亚杰给不同年龄的儿童讲了这个故事。结果发现,6岁以下的孩子无法做出比较,而六七岁的儿童是根据杯子被打破的数量多少来做出道德判断的,也就是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行为的客观责任做出判断。与此相反,10岁以上的儿童则说亨利更坏些。因为约翰是推门时不知道门后有杯子而无意中打碎杯子的,亨利却是趁妈妈不在偷东西吃时打碎的。可以看出,这时的儿童已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即从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判断。
从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回答来看,儿童对过失的判断呈这样一个趋势:年幼儿童往往以客观责任作为判断(如打碎杯子的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判断逐渐减少,而根据主观责任作判断的出现时间稍迟,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这两种道德责任判断在八九岁的儿童身上会同时存在,随后,主观责任的判断逐渐取代客观责任而居于支配地位。皮亚杰把这两种道德判断部分重叠的时期称为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从外部服从权威的判断向自己控制的、由内在的法则支配所作的判断过渡。
延伸阅读:留意“错事”背后的“善意”
某小班的孩子们在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所做的黏土作品被人破坏了。当得知中班的孩子们曾来过这间教室时,小班老师便选出了四位代表去向中班的小朋友抗议。
“你们为什么弄坏我们的黏土作品?”
中班小朋友回答:“你们教室太乱,我们在整理的时候,不小心碰到桌子,所以弄坏了黏土作品,对不起。”
这时,小班的小朋友又追问一句:“你们不是故意的吗?”
“我们不是故意的!”中班小朋友说。
四位小班小朋友回到自己教室后,报告说:“他们说不是故意的,所以我们就不要再生气了!”于是,小班的小朋友便忍耐下来了。
就儿童心理学而言,这一事例中,小班孩子们的表现是非常令人惊讶的。因为7岁左右的孩子,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也未必能做到,而这些小班的小朋友却做到了。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以身作则,常常用自己的言行来告诉孩子——做错事要接受应有的惩罚,但如果你是无意或不小心做了,则是可以被原谅,或减轻惩罚的。这样,孩子就能逐渐知道故意与无意的差别,也能学习体谅他人的感受,知道什么事该生气,什么事不该生气。
所以,重视、肯定、善待孩子的善意吧,让我们用自己的善意来鼓励孩子的善意,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