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5400000068

第68章 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陈景润

第六十七章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陈景润

【模范档案】

陈景润,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无党派人士,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33年出生,1996年去世。生前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数学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无上荣誉】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立志攀登数学研究上高峰

1933年5月22日,在福建省闽侯县胪雷村,一个瘦弱的男婴降生了。因为在堂兄弟里排行第九,在家里大家都叫他“九哥”。 九哥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陈元俊在闽侯县的一个邮局工作,全家仅靠他那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在福建方言里,日子过得好叫滋润,于是父亲给九哥起名叫陈景润。

1945年,陈景润随全家从闽西北迁居福州市并进入英华中学读书。他从小内向而好学,因只知啃书本而被同学们起了一个绰号“booker(书呆子)”。此时,我国著名科学家沈元教授(后来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由于抗战而南下,曾在该校兼课,他在一堂数学课中提到了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是17世纪著名的德国数学家,他于1742年曾经猜想任意的大偶数恒可表述为两个素数之和。为了证明这个猜想,20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数学家对这一猜想做过无数次努力,但均未获得有价值的进展。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沈元教授在讲述这个猜想时,大家只是一听而过,唯有陈景润陷入沉思。他暗下决心,要沿着长满荆棘的道路上攀登和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陈氏定理名扬天下

1953年的秋天,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四中当数学教师。由于他不善于讲演,北京四中史无前例安排他只负责批改作业。在四中工作的这一年里,他住院六次,作了三次手术。在病床上的日子成了他最美好的时光,他用数学家特有的灵敏,推算查房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把书藏到枕头底下。在这段时间里,研究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成了他生活的唯一寄托。

1954年的秋天,他被北京四中解聘。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爱惜人才,让他回校任图书资料员。在母校的日子里,陈景润完成了论文《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当时他只有23岁。华罗庚曾经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元说:“你们待在我身边,倒让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改进了我的工作。”1957年9月,华罗庚把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是数学研究所的王元于1956~1957年相继证明了(3+4)与(2+3);接着山东大学的潘承洞于1962年取得了(1+5)的关键性进展。在此后数年间,他们两人又进一步证明了(1+4)和(1+3)。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陈景润的(1+2)的详细证明。国内外数学界公认他的论文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这项成果被誉为“陈氏定理”。

让我为科学事业做最后一次奉献吧

从事科学研究是陈景润的全部生活和精神寄托。住院期间,他常给看望他的同行、领导唱《小草》这支歌,他说自己要像小草一样奉献给春天。去世后,家人根据他的愿望将他的遗体捐献给医院供解剖用。他说:“让我为科学事业做最后一次奉献吧!”

陈景润对数学以外的兴趣是极其有限的。但他喜欢北京香山的鬼见愁,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和夫人由昆相约,到病情稳定以后和妻儿去登高望远,但最终未能成行。在陈景润最后的岁月里,他曾经竭尽全力冲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离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只有一步之遥,但终未能实现。

【精神传递】

国外同行曾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尽管陈景润没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但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铸起的精神丰碑,激发起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投身科学研究的巨大热情,成为一代代人心灵的参照。陈景润的拼搏精神永远值得每一个人践行和崇尚。

同类推荐
  • 爱迪生

    爱迪生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家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物的人。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讲述了齐白石、聂耳两位艺术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一百多年来,梵高悲惨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他的故事充满苦难,也充满人性。本书是梵高的个人传记,讲述梵高孤独、悲情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常人读不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沿着梵高探索自我的足迹,发现他疯狂行为背后的真实与柔软,深入他的艺术殿堂,体会其人生体悟之深和画作韵味之浓。
  • 冰心自述

    冰心自述

    本书由冰心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内容包括:童年与故乡、北京的色彩、文学生活、天涯行旅、往事与家。
热门推荐
  • 陌陌流年淡情缘

    陌陌流年淡情缘

    你爱我吗,流年呆呆的望着眼前这个她整整爱了三年的男子,却不敢问出口,泪无力地落下,夏吟默,你是流念不论怎样都逃不过的劫。
  • 行者纪

    行者纪

    人生在世多寥寥,听我梦中呓语话神仙;红尘逝去何寂寂,随我行与九天多逍遥——子桑九方。
  • 爱长安成

    爱长安成

    从校园爱情到都市生活,黄土地上的爱情淳朴!
  • 医道自在人心

    医道自在人心

    一名二十出头的男孩,却有着古代扁鹊都不曾有的高超医术,为了治病,他在山林归隐近二十年,但最终无果,终有一天,他在一本古医书上找到了医治自己病的方子,在他步入尘世后,发现华夏国粹——中医已如枯树上的枝叶随时可能消失,自此,他又有了一个一个新的使命——拯救中医!
  • 剑客不能说

    剑客不能说

    难分难合难挽留剑客不能说。剑客只剩下,漂泊;狭路相逢在,日落;是敌是友是恨是爱都是传说。痛快将情仇,斩落;指向爱的剑,难收;剑客只剩下,漂泊;狭路相逢在,日落;痛快将情仇,斩落;指向爱的剑,难收。
  • 诸王传说

    诸王传说

    前世默默无闻十三年,一朝重生,是否能叱咤风云威震天下?一款百分百虚拟现实游戏,吸引了千百万玩家的进入。现代的各路英杰,与古代的各国英豪争锋,谁是玄黄世界最后的主宰?
  • 皮门

    皮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何烹制安全食品

    如何烹制安全食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吃饱的问题,如何能够安全﹑健康的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人们对饮食营养的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使得生活中一些看似安全健康的饮食方式实则是不安全不健康的。
  • 时光流逝,你我相遇

    时光流逝,你我相遇

    她是一位明星,她的父母早年去世她和哥哥被一位有爱心的爷爷收养。那位爷爷是个导演在女主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她将来如何做一位拥有上千粉丝喜爱的Superstar。他是一位非常帅气有上千少女爱恋的王子,但他与别的王子并不一样他非常专情只要被他看上的女生他都会对她好。当她遇到专情的他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这位王子是女主期待很久的那个少年吗?请看正文
  • 哲也的自述

    哲也的自述

    这本书抒写了我的很多东西情感,人生,经历,各种各样。一个迷茫的的人的写作,如果真的有喜欢看这本小说的,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完本的时候就是我离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