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900000017

第17章 沟通(5)

互动成分技术主要探讨了两个影响我们互动模式的因素:

(1)

我们在加工信息时所使用的经验和规条。萨提亚认为,我们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如何应对世界,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及我们期望别人如何对待我们自己。那时候我们发展出了很多对世界的看法,认为人就应该是怎样,世界应该是怎样。例如,“人应该是诚实的”“男人都不靠谱”“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当他不说话,说明他对我厌烦了”,等等。

(2)

我们容易对发生的事情产生怎样的态度和感受,也就是我们的防御手段。当我们接收到信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习惯感觉良好还是很差,是习惯先否定还是肯定,是习惯先逃离还是回应,这都是我们的应对风格。

互动成分技术无论是作为自我觉察的工具还是作为心理师治疗的工具,都非常有效。它让我们看到我们对信息的应对过程,可以让我们鉴别出哪些是之前学习到的经验,在对我们的现在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并替换为更加相关的、最新的、健康的互动方式。

萨提亚认为,一旦我们了解了自己所遵循的内部加工过程后,我们就可以做出决定改变那些过程,改变应对风格。阻碍一致性沟通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过去经历中的经验在控制着我们。使用互动成分技术的目的则是为了让我们回到当下,在当下具有更真实的连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有一个在当下自由流动的互动过程,而更少地受到过去经验的污染。

在自我探索及对来访者的治疗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学习作为目标:

*改变我们的应对模式,学习一致性沟通。

*提升自我价值感,重新认识自己。

*将旧有的控制我们的规条更新为我们可以参考的经验。

*降低防御,用更开放的心态应对。

互动的过程

在我们的互动中,从信息传递者A发出信息,到接收者B做出回应,共经历八个过程:两个外部过程和六个内部过程。两个外部过程即A对B的信息发动和B对A的回应。六个内部过程分别是:

1.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却很少有人能正确回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没有人可以报告出我们真实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在一些侦探的客观训练中会训练这些项目,但是我们常人却很少能区分真实和自己的以为。

这是一个客观的观察,仅仅像摄影机一样记录。对方说过哪些字眼,声调及音量如何;对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做了哪个动作。我们的感官直接接收到了哪些信息。

即使我们看到的与我们的经验不一致,与我们学习到的不一致,也要真实地认清这个步骤:我们感官直接读到的信息是什么。

2.对于你看到和听到的,你赋予了哪些意义?

赋予的意义要与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区分,我们常常将自己赋予的意义、自己以为的事情认定为真相。更让人感觉可怕的事情则是,我们常常在自以为是事实后不找对方核对,就认定为这就是对方的意图。

有一男人出差回家后,从门外听到妻子的房间里有打呼噜的声音,于是伤心欲绝,给妻子发了条短信“我们离婚吧”,然后就丢掉手机卡远走他乡了。三年后,他们再度相遇,妻子问为何。丈夫在阐明了原因说家里有男人打呼噜后,妻子一笑而过:那是瑞星杀毒的小狮子。

这则故事里,丈夫听到的只是“呼噜声”,赋予的意义是“这是男人的呼噜声”,进一步赋予的意义则是“家里有男人,妻子有外遇”,他还可能赋予的意义有“她不爱我了”“她背叛我了”,这一系列的“事实”都是男人赋予的,但是他误把赋予的事情当作“观察到”的事实了。

3.对于你所赋予的意义,你有何感受?

感受是赋予意义的结果,而不是我们客观看到或听到的结果。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艾利斯用合理情绪疗法阐述了这个过程:并不是事件A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感受C,而是经我们对事件A的非理性信念和想法的折射后产生了感受C。

4.对于这些感受,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感受的感受是基于你对某一特定感受的规条及你对感受所做的决定,也就是你是否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会不会压抑和拒绝自己有这种感受,会不会因为这种感受产生羞耻。当你去仔细聆听你的感受,你会聆听到感受背后还有一种更深的感受,那是你心底的呐喊。

5.哪些防御机制被触动?

防御机制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意指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的心理反应机制。即人受到刺激的时候,用怎样的模式应对反应,这和求生存姿态很接近。在互动中,这样的防御机制常被我们使用:

投射。个体不接纳和不承认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特征,而推测成是在别人身上的。如我们不接纳自己是个不守时的人,我们就会将这部分投射出去,对别人的不守时反应剧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指责姿态。

否认。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和谐,我们会假装没有问题,假装没发生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讨好姿态。

忽视。为了获得安全感,要忽视掉感受,全部拿大脑、理性来说话,这样就不会错。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理智姿态。

扭曲。将事实进行扭曲,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导自演,不管实际是什么样子。也就是我们说的打岔姿态。

6.在给评论时,你有哪些规条?

规条就是我们从小学到的怎么做人,是我们经验的全部。例如我学到的是不能被人欺负,那么一旦有类似的征兆我就会马上反击;我学到的是不能有所冲突,那么我就会付出很多代价来维持表面的和谐。因为有了规条,我们没法对自己的感受诚实,因为规条会告诉我们如何做、如何感受,也决定了我们如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经历。规条也可以是关于安全感、礼貌和自信等。只要阻碍着我们实现“五种自由”的,阻碍着我们表达真实自己的,控制着我们行为的,都是规条。

互动过程举例:“呵呵”哲学

“呵呵”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使用MSN、QQ或其他聊天软件的人。这个词也暴露了不同年代的人的差距。

我深刻感受到不同的人对这个词的反应不同是我见识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后。那是一个80后老师和一个90后学生的QQ对话,当他们聊到高兴的时候,80后的老师“呵呵”了一下,90后的学生发了一条消息:老师,我不喜欢“呵呵”!请你以后不要对我说“呵呵”!

他们两个都很生气,没有了进一步的沟通。欣慰的是,他们两个我都认识,于是我就去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内在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互动过程,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发生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对于90后的学生:

1.老师发出“呵呵”的信息,学生接收到并开始反应。

2.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老师聊着聊着发来了一个“呵呵”。

3.对于你听到的,你赋予了哪些意义:

老师居然对我说“呵呵”,“呵呵”是什么词啊,那是母猪叫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他什么意思啊。“呵呵”要么就是在表示不满或者不屑,要么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对我无语了,那是女神会对爱慕男说的词,你对我有意见或者无奈可以直接说,但请不要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我的蔑视,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尊重你是老师,我才告诉你我的态度,要是别的人,我早就生气了,早就不理他了,我的原则就是“聊天止于‘呵呵’”。

4.对于你所赋予的意义,你有何感受:

我感到很生气,很无辜,很委屈。

5.对于这些感受,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他是我的老师,我不能对他生气,我为生气而感到羞耻和不道德。另一面我又感到被忽视、被否定、被抛弃,委屈后面有很大的受伤和无助。

6.哪些防御被触动?

指责。我第一反应就是骂人,想骂人。把内心被指责的感受投射了出去:指责他。

7.在给评论时,你有哪些规条?

别人不能随便侮辱我,我是一个有人格尊严的人。

你对我有意见要直说,笑而不语是一种侮辱。

我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人。

“呵呵”是一个很不友好的词。

别人应该跟我想的一样。

8.反应完毕,给出反应:老师,我不喜欢“呵呵”!请你以后不要对我说“呵呵”!

对于80后的老师:

1.学生的信息传入。

2.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我不喜欢“呵呵”!请你以后不要对我说“呵呵”!

3.你很生气吗?我惹你了吗?我“呵呵”你就生气了,你也太无理取闹了吧,有必要这样小题大做,大惊小怪吗?我“呵呵”是我们聊得高兴,我微笑一下,难道你也要我跟你们小孩一样“哈哈”大笑吗?我没怎么着你你就随便生气,也太不尊重我,太不尊重老师了吧。

4.生气。

5.不想和小孩一般见识,不能生气。无力感,羞耻感。生气的背后有无奈和委屈,不被理解与尊重。

6.指责,生气,打岔,不理了。

7.人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

人不能随便生气,无理取闹。

我作为老师是应该被尊重的。

他应该想的跟我一样。

8.反应完毕,给出反应:不再继续谈话。

改变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以使用这一工具,来觉察人们内部加工的过程,帮助自己或者来访者了解和认识自己。在觉察之后,更可以针对性地转化应对过程,将个人生活质量管理得更加满意。

同类推荐
  •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家庭教育心理的理论基础、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等。
  • 心理医生名师指导(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心理医生名师指导(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心理学家统计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80%的人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因此,很多学界人士认为:在中国,心理医学将成为人们健康、幸福、成功的另一所“医院”,心理医生也将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尊敬和重视的职业。
  •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 心理孙权

    心理孙权

    碧眼紫髯、生性谨慎,在豪迈奔放的孙氏儿郎中他是异类;临危即位、枭雄环伺,父兄留下的大业在他肩上分外沉重;知人善任,示弱克强,终于赢来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是三国时代是最好命的君主,但有谁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热门推荐
  • 星际帝皇

    星际帝皇

    呼哧!呼哧!枫辰在丛林中奔跑着。刺眼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投影在地上,幽寂的森林中涌出一股股若有若无的雾气。
  • 萌学园之时空穿梭前传

    萌学园之时空穿梭前传

    风之舞、星之动、泪之痕、相思泪、雷之哄、风云突变、改变历史、逆转未来、为了梦想、枪神觉醒、寻找英雄王、抢夺龙神之匙。5岁的时候,我和朋友们在璀璨的星空下,风扑面而来,许下我们共同的梦想,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们愿意牺牲性命换来人间和平,一起爆发最强大的力量!
  • 镇邪笔记

    镇邪笔记

    民间流传的四大凶物,赤衣凶,笑面尸,青铜椁,竖葬坟。而我才刚刚毕业,就遇到了两个……
  • 管理员工有绝招

    管理员工有绝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人心不一,招法不一。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不错,管理员工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规律,遵循规律,以心养心。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那么,“刺儿头”员工也会变成得力助手,低效的团队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 云之都

    云之都

    古老的清淮大地,流传已久的神话景象突然显现…虚拟飘渺的网络,竟隐藏着通向神秘世界的密码…不知道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的云棺,划过星空…从此精彩纷呈又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就此被打开…
  • TFBOYS:乱世佳人

    TFBOYS:乱世佳人

    上海,远近皆知的大都市。如今也笼罩在黑暗中。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中日于上海激战三个月,上海沦陷.战后,原先繁华的闸北、南市市面受到严重破坏,华界基本沦为贫民区。一段情缘在乱世中展开,无怨无悔。
  • 红楼梦

    红楼梦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
  • 即是天堂

    即是天堂

    主千玺的!!!啊哈大家好大绵又来了!这部作品主千欢迎大家支持,这个号是用我小号注册的,因为那边有一些小说没有完结没法进行下一部所以谅解啦,好啦,就这样,迎戳~~~
  • 末日笔记之邪神灭世

    末日笔记之邪神灭世

    这是写一位屌丝经过重重磨练,最终成为救世主拯救了天下苍生的故事...
  • 星翔记

    星翔记

    武道境界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劲;境;命。劲者,暗劲,罡劲(暗劲,化劲)丹劲,此为武学第一步,开发身体,修炼到丹劲者便可比常人多出二十年的青春,是为刚刚他入武道殿堂;境者碎境,涅境(化境),极境,极境者可移山填海,万岁不朽;而传闻之中的武道第三层却是极少有人知道,是为武道传说,传言命者可不死不朽,永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