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的难点//
2013年6月23日,美国著名高空钢丝表演艺术家尼克·瓦伦达(Nik Wallenda),横渡了科罗拉多附近的一座大峡谷,在仅仅两英寸宽的钢丝上“命悬一线”。
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障的情况下,他在离地面1 500英尺的高空中,完成了1/4英里(约400米)的行走。数百万观众看到电视屏幕上的揪心场面,目瞪口呆。很多人为其轻松的神态、冒险的精神和精湛的技艺而深深折服。
然而,这引来了人们一连串的疑问:
“他当时到底在想什么?”
“他从何时开始在钢丝上行走?”
“他的感觉如何?”
“他的孩子在哪里?”
……
一时间,近7万条关于“天空钢丝人”的评论席卷“推特(Twitter)”。
人们好奇地问:
“他为什么穿牛仔裤?”
“他的妻子为什么让他这样做?”
……
在我看来,尼克·瓦伦达惊险绝伦的表演使数百万观众一下子成为了优秀的询问者——至少在22分54秒内——瓦伦达穿越大峡谷的时间里。
一连串关于“什么(what)”“何时(when)”“为什么(why)”“哪里(where)”等的问题瞬间大爆发,人们很好奇这位“奇人”背后的故事和他所取得的成就。
然而,如果涉及其他更为复杂的问题,如外交关系、联邦政府预算和贸易赤字等,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询问呢?
例如,你是一位记者,在2013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关于叙利亚和利比亚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记者们当时的提问:
在叙利亚问题上,你说“红线”(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曾划定了一条“红线”,即叙利亚政府军不得使用化学武器,其他问题概不干涉)不仅仅包括禁止叙利亚使用、而且包括禁止其传播和扩散化学武器,作为这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现在其实已经改变了相关规则(加入了“禁止其传播和扩散化学武器”),对此你如何解释?
另外,在涉及“红线”的问题上,如果不采取相关军事行动,你是否会被指责为“在拿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声誉冒险”?
在班加西(利比亚北部港口城市),有许多恐怖袭击下的幸存者(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中的幸存者),他们想站出来作证,却遭到了封锁和阻碍。你如何鼓励他们出来作证?
发布会上,总有一些记者的提问有失水准,但上面几个问题却明显非常“犀利”。
另外,随着上面问题的提出,记者们还把问题扩展到了如下几个方面:
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的意思是美国要采取军事行动?你会鼓励那些班加西的幸存者出来作证:这仅仅是一次意外?
还是美国在该地区的做法有其他过失之处(指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一位高级官员曾把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与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科普里广场爆炸案归为同一类别,认为都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倒退的两个典型例证”,你认为他讲的对吗,我们的国家安全在后退吗,或者我们有尚未理解透彻之处?
你是否获得了关于解决俄罗斯问题的相关情报和有效信息?美国是否应该担心俄罗斯越来越强大,在世界公共事务中有越来越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你有哪些“锦囊妙计”,可以使国会通过你在叙利亚和利比亚问题上的其他主张?
请注意这些问题的准确序列!
这些问题提出时,正处于整个新闻发布会的中段——奥巴马面对众多的提问,你认为他有必要且有精力回答上面的每个提问吗?
显然,奥巴马并没有给出“Yes”或“No”这样的标准答案!相反,他围绕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貌似“更详细更全面”的回答。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观看完新闻发布会后,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记者是一份神奇的工作,他们总是擅长从总统的讲话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不管总统如何用迂回的手段去对付记者的直接提问。
注意,犀利且必要的提问,才是引出对方表达观点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那些提出许多“不合格问题”的记者,面对奥巴马这样一位应付媒体的高手时,如果没有对问题的结构进行恰当的组织,很难有效地从奥巴马口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在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总是有太多的观点和信息要表达。“无的放矢”是许多不合格的记者的通病。
在这里,我们要质疑并思考在询问过程中的一个悖论:简单的问题会导致详细、目标精准的答案;但抛出复杂的问题,你得到的往往却是——他不想正面回答,或者毫无限制地围绕主题绕圈、进行“放纵性地回答”,偶尔会让你感觉不知所云。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将告诉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境下,如何从大量的相关信息中找准目标,使用“最简单却最有杀伤性的问题”的询问技巧。
这本书中所提及和揭示的询问技巧,来源于世界上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人类智慧成果,如在军事询问和审问时的案例、采访时的案例、作任务报告时的案例等。
询问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因为其中蕴含了许多特殊的跟人文科学有关联的技巧,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询问同样是一门艺术,因为在一些具体而真实的情境里,询问会使人置身于一个个恍若梦幻的舞台上一般,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受到戏剧性的张力和魅力;询问还是一门学科,它遵循一定的具有组织性、系统性的原则。
学会提出问题,是有效询问的根本,是询问这门学科的“核心”!
这里要注意的是,学会提出问题,关键是在询问的过程中,要尽力地去除你脑中事先形成的固有概念和偏见,以更开放的姿态去提问!
我所要教你的询问技巧,与那些强迫的询问无关,与那些恐吓的询问无关,与任何非合作性的低级询问技巧皆无关,这是一种更加科学的询问技巧。
在询问的过程中,我将教会你,如何让原本参与度很低的人,从排斥回答你的问题,转向自愿自觉地回答你的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须将“对立性”的被询问者变成我们“自己人”——即便他们对我们有戒心,甚至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仍然可以让他们开口——我们只是掌握了一定的询问技巧,让他们瞬间变得乐于合作。
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我想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询问者!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以及其他随之而来的关于“询问”的许多问题。
事实上,从婴儿时代开始,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在询问大人各种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证实,这是一种天生的询问禀赋。作为成年人,如果我们要发挥这种天赋,学会如何高效、有效地询问,首先应该唤醒我们在儿童时代对待各种问题时的顽固劲儿和执拗劲儿,找回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询问冲动,以及那颗毫无偏见的好奇心。
然而,学会询问,远远不止保持好奇心这么简单。这还是一个与人的“注意力”有关的问题。
儿童发问时,他们通常只想获得针对某个问题的简单答案。比如,他们会指向一个之前没见到过的臭虫,问大人:“这是什么?”然后期待大人作出一个简单的回答。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询问却充满深谋远虑,往往试图在同一时间获得更为复杂和有效的信息。我们会指着一个臭虫说:“快看!一只超大个儿的臭虫!我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它从哪里来的,它会咬人吗,它会吃掉我的西红柿吗?”
我们要承认成年人在面对问题时的这种复杂性,然后放下已有的成见,返璞归真地认真学习这本书中的询问技巧。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们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便是:回归儿童般简单的思维方式——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一个问题!
当然,你会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关的转化,从中发现、洞察出更多的有用信息,然后慢慢逼近事实本身,以获得你最终需要的信息。但同一时间内只关注一个问题这一原则非常关键,需要铭记在心!
//询问术的起源//
瓦丘卡堡要塞(Fort Huachuca),在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与墨西哥交界处偏北15公里的地方,是美国陆军情报中心和学校(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telligence Center and School)的驻地。
在这里,我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一名询问者抑或说审问者、情报搜集者。随后,成为国防部询问防御与询问策略部门(Department of Defense Interrogators and Strategic Debriefers)的军事指导员。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瓦丘卡堡要塞的询问课程只安排了每学期9周的时间,这对于学员形成和拓展有效的询问技巧无疑是非常短暂的。该课程包括几大模块:询问路径、跨文化交流和一系列连续性交叉式询问技巧。
这些课程与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蒙特雷国防语言学院(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 in Monterey)的语言训练课程类似,其目的是在一段相对压缩的时间里,吸收国外各种语言中的“防御性-危险性因素和信号”,在询问课程中进行分析和应用,以指导解决实际职业需求中遇到的难题。
“询问训练”(即,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是高效询问术中最危险却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部分。这包括5天的说明性模块,每天8小时,总共40小时的指导课程。
该课程教会学生们如何提出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问题,包括了学生们平时可能会遇到的大部分与军事领域相关的问题,如任务命令性的、逻辑性的、针对全体成员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一页接一页,大概有数百个之多,根据不同的领域,按序列形成一个“问题单”。这些复杂的问题有时让指导者感到心烦意乱,几乎没有人乐意去教授这样的课程。
我的祖父曾经对我说,“你的工作是其他人不乐意做的,但这份工作应该同时给你带来‘安全感’(因为很多人没有掌握并胜任这份工作)。”所以,我自告奋勇地去教授“询问训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憎恨这份工作,但当我有一天离开军队后,这种特殊的工作经验帮我找到了一个有效开展新工作的视角和途径。
一家成立不久的名为“凤凰咨询组”(Phoenix Consulting Group)的公司,与DIA(美国国防情报局)签署过保密协议,可以教授询问课程。
之前,美国陆军和海军是仅有的可以向军方和情报人员提供该类课程的机构,凤凰咨询组是唯一被认定为提供该类课程的非军方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