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400000011

第11章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1988年11月,我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赴港讲学,在中文大学讲的题目之一是《从大乘佛教起源谈到宗教发展规律》。我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在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是有宗教需要的,宗教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要才被创造出来的。但是,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为了繁衍后代,不至断子绝孙,又必须从事人的生产活动,这两种生产活动,同满足宗教需要是有矛盾的,宗教的逐步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二者间的矛盾的。

我在那一次的讲演中讲了六个问题:

1.佛教的创立——小乘佛教

2.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

3.小乘向大乘过渡

4.居士佛教

5.顿悟与渐悟

6.宗教发展规律

我进行论证的线索大体上是这样的:公元前六、五世纪是印度古代思想上、政治上大震荡时期,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人民已经有的宗教——婆罗门教,不能满足东部人民的,特别是新兴商人阶级以及个体劳动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宗教:佛教与耆那教。它们反对婆罗门,反对种姓制度,都得到商人阶级的大力支持。佛教最初的教义比较简单,无非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用另外一种说法是三法印或三共相(s m nya-laksana):苦,无常,无我。佛教讲因缘,讲因果,符合商人资本产生利润的心理。修习方式是个人努力,求得解脱,又投合个体劳动者的心理状态,容易接受。大商人也支持,譬如给孤独长者,他们自己并不想成佛,社会不断进化,人创造的宗教也必须跟着变化。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大帝国建立后,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小乘的格局太狭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于是大乘思想逐渐萌芽。大乘思想是在小乘思想上慢慢成长、发展起来的。二者不是对立的,大小界限有时难以严格划分。我把大乘分为原始大乘(primitive mah y na)与古典大乘(classical mah y na)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上,后来的典型的大乘学说还没有完全兴起,使用的语言是佛教混合梵文(Buddhist hybrid Sanskrit)。在第二阶段上,大乘典型学说空( nyat)发展起来了,使用的语言是梵文,出了一些有名有姓的大师。两个阶段共同的特点是佛的数目不断增多,菩萨观点代替了涅盘观点,拜佛像、佛塔等。最重要的改变是在修习方式方面。小乘是“自了汉”,想解脱必须出家。出家人既不能生产物质产品,也不能生产人。长此以往,社会将无法继续存在,人类也将灭亡。大乘逐渐改变这个弊端。想解脱——涅盘或者成佛,不必用上那样大的力量。你只需膜拜,或口诵佛号等,就能达到目的。小乘功德(punya)要靠自己去积累,甚至累世积累;大乘功德可以转让(transfer of merit)。这样一来,一方面能满足宗教需要,一方面又与物质生产不矛盾。此时居士也改变了过去的情况。他们自己除了出钱支持僧伽外,自己也想成佛,也来说法,维摩诘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与小乘时期的给孤独长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就是所谓“居士佛教”(LaymanBuddhism),是大乘的一大特点。这样不但物质生产的问题解决了,连人的生产的问题也解决了,居士可以在家结婚。

我的论证线索简略地说就是这样。

我从这样的论证中得出了一个宗教发展的规律:用尽可能越来越小的努力或者劳动达到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宗教需要的满足。这个规律不但适用于佛教,也适用于其他宗教。

我在上面故意没有谈佛教的顿悟与渐悟,因为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是《六祖坛经》,而顿悟与渐悟是《六祖坛经》的关键问题,我想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谈。我谈这两个问题的准绳仍然是我在上面提出来的宗教发展规律。

顿悟与渐悟的问题,印度佛教小乘不可能有。大乘有了一点萌芽:但并没有系统化,也没有提顿悟与渐悟的对立。因此,我们可以说,印度没有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提出而且发展了的。

顿悟与渐悟的问题同中国的禅宗有密切的联系。中国禅宗的历史实际上非常简单,一点也不复杂。但是中国佛教徒接受了印度和尚那一套烦琐复杂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把禅宗起源问题搞得头绪纷繁。中国禅宗自谓教外别传。当年灵鹫山会上,如来拈花,迦叶微笑,即是传法。迦叶遂为禅宗初祖。至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付法予菩提达摩。达摩来华,是为中国禅宗初祖。这些故事捏造居多,没有多少历史价值。

根据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佛教的目的在成佛,在南北朝时期,对于成佛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以为成佛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这是小乘佛教一般的主张,像安世高以来的小乘禅法就是这样主张的;有人主张可以逐渐修行,到了一定阶段,即可得到飞跃,然后再继续修行,即可成佛,像支道林、道安等就是这样主张的;又有一派主张只要顿悟,真正充分体会佛说的道理,即可以成佛,像竺道生等就是这样主张的。”竺道生是否就是顿悟说的创始人呢?看样子还不是。在他之前,此说已有所萌芽。这个问题颇为复杂,我在这里不去讨论,请参阅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竺道生。

从此以后,顿悟说又继续发展下去。道生生存和活动跨四、五两个世纪。约在300年以后,到了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中国的禅宗和顿悟学说达到了一个转折点。有人主张,慧能以前,只有禅学,并无禅宗,禅宗和顿门都是由慧能创始的。无论如何,大扇顿风,张皇禅理,在中国佛教史上,慧能是关键人物。他的弟子法海集记《六祖坛经》,开头就说“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全书宣扬的无非是“顿悟见性,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怎样来解释顿悟与渐悟的利弊优劣呢?我仍然想从我自己提出的宗教修行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观点来解释。从这个观点上来看,顿悟较之渐悟大大有利,要渐悟,就得有时间,还要耗费精力,这当然会同物质生产发生矛盾,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顿悟用的时间少,甚至可以不用时间和精力。只要一旦顿悟,洞见真如本性,即可立地成佛。人人皆有佛性,连十恶不赦的恶人一阐提也都有佛性,甚至其他生物都有佛性。这样一来,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一扫而光了。

我强调发展生产力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不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排佛活动,都与经济也就是生产力有关。专就唐代而论,韩愈的几篇着名的排佛文章,如《原道》《论佛骨表》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文章是大家都熟悉的,不再征引。我在这里引几篇其他人的文章。唐德宗时杨炎奏称:“凡富人多丁,率为官为僧。”孙櫵《复佛寺奏》:“若群髡者所饱必稻粱,所衣必锦谷,居则邃宇,出则肥马,是则中户不十,不足以活一髡。武皇帝元年,籍天下群髡凡十七万夫,以十家给一髡,是编民百七十万困于群髡矣。”辛替否《谏兴佛寺奏》:“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连不能说是排佛的柳宗元在《送如海弟子浩初序》中也说:“退之所罪者其迹也。曰髡而缁,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桑,若是,虽吾亦不乐也。”类似的论调还多得很,不一一征引。这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排佛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经济,而非宗教。僧人不耕不织,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不排不行。这就是问题关键之所在。

在所有的佛教宗派中,了解这个道理的似乎只有禅宗一家,禅宗是提倡劳动的。他们想改变靠寺院庄园收入维持生活的办法。最着名的例子是唐代禅宗名僧怀海(749~814年)制定的“百丈清规”,其中规定,禅宗僧徒靠劳作度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中国各佛教宗派中,禅宗寿命最长。

过去的论者多从学理方面加以解释。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据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原因还要到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去找,禅宗的做法顺应了宗教发展的规律,所以寿命独长。我认为,这个解释是实事求是的,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解决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最成功的国家是日本。他们把佛的一些清规戒律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既满足了宗教需要,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日本着名学者中村元博士说:“在日本,佛教的世俗性或社会性是十分显着的。”

日本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而且发展,原因正在于这种世俗性或社会性。

我的题目是讲“六祖坛经”,表面上看去我基本上没大讲《六祖坛经》,其实我在整篇文章中所阐述的无一不与《坛经》有关。根据我的阐述,《六祖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自明了。

最后我还想提出一个与顿渐有关的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陈寅恪先生在《武曌与佛教》这篇论文中,引谢灵运《辨宗论》的一个看法:华人主顿,夷人主渐。谢灵运的解释是:“华民易于见理,难于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易于受教,难于见理,故闭其顿了,而开其渐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牵涉到民族心理学与宗教心理学,值得探讨,谨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1989年8月3日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热门推荐
  • 致青春,我们的岁月

    致青春,我们的岁月

    这是一部在澄海实验学校的青春校园作品,记录了他们当时的种种回忆,一群因缘分而聚集的人,家境背景都有所不同。在初中生活经历了悲喜交加的事,有痛,有笑,有哭,谁的爱情会是简单幸福明了,谁的友谊会一直长久不吵架。时光,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即使在黑暗无力的边缘,是否会有所改变?
  •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女主穿越成了女尊小农女,莫名得到了一个空间,从此种种田,升升级,修修仙,没事再上山淘淘宝。有一次上山捡了一位小公子,从此,她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 万古荣耀

    万古荣耀

    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与生俱来,亦或是后天机缘所至,铭刻在身上的古老印记代表着传承、血脉和曾经无上的荣耀。可在遥远的西蛮之地,这代表着传承与荣耀的印记却被视为禁忌。身具祖印者会遭到极为残酷的对待。一个身世迷离的少年,身怀破碎的祖印,从蛮荒中走出···
  • 青春之唯我独尊

    青春之唯我独尊

    青春是很迷茫的,青春是很不可描述的。为了别人可以付出一切的!
  • 月夜黑楼

    月夜黑楼

    小巷,黑楼,学校,。。。。。。嘘,小点声别被听到了。
  • 年少倾城不轻狂

    年少倾城不轻狂

    她除了容貌,什么都没有,她也像普通女孩一样盼望一场轰轰烈烈的完美爱情,可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折磨她?“我这一生只谈了一次恋爱,你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对我的!”背叛,质疑,敷衍……心死了以后,还剩下什么?一场巨变,她从单纯少女变成腹黑女王,躺在床上,再次睁眼,是一双妖红色的眸子,有朝一日虎归山,我要血染半边天,有朝一日权在手,尽天下负我狗!复仇时间到了……一次偶然,他遇见她,第一次见面,她毁了他的爱车,第二次见面,她傻傻的保护伤害自己的人,第三次见面,她捧着手机脸上洋溢着幸福,第四次见面,她泪流满面倒在马路中间……什么时候,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孩闯入了他的心房,他帮她倾覆天下,他给她绝世独宠
  • 天眼传奇

    天眼传奇

    一新生少年,在好哥们的怂恿下,去和北大校花约会。结果正碰上一场大雨,在一道闪电之中,三个人统统消失……少年醒来时,却置身在巨大的蛋里,身体也发生了让人无法接受的变化。穿越了!这将是怎么一个世界?又会发生怎样离奇曲折的故事?又将牵引出多么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最后能否成功谱写出天眼传奇?
  • 傲世凌双:浴火重生后的凤凰

    傲世凌双:浴火重生后的凤凰

    她,爱情友情双双离去,只因一条神秘的项链,来到了这个异世大陆。这个世界,爹爹娘亲一生一世一双人,她上有三个哥哥,个个为天之骄子,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只因渣男而死重生后的她,不再是那个她。神宠?这一群是神马情况?修炼?一天连升十级亮瞎你狗眼!丹药?神级丹药当糖豆吃!武器?哎,怎么把上百件神级武器给不知扔哪儿去了?属性?全能属性真的好麻烦!不过谁能告诉某女,这个美男从哪儿来?整天跟着她跑?“君离邪,你怎么在我床上?”某女看见躺在她床上的某男,抓狂地问。“娘子,人家想你了嘛。”不料某男却睁着美丽的眼睛,无辜地说道。谁与我说暗夜邪尊不易近人的?这是神马情况?
  • 烽火悍刀行

    烽火悍刀行

    文韬武略起狼烟,九龙玄术霸烽火。青铜开口,九龙出海。蔺相如羚羊挂角困绝城,黄襄子屠城炼尸布绝阵。战国末年,七国争雄。王朝秘法,千古骇闻。先秦练气士,以风水成兵法之术,助嬴政一统六国。阴阳百家,玄术血战。风水兵法,请神败僵。龙气九脉,七国秘术。一场围绕帝国崛起背后的玄术之争,一场被掩埋了两千多年的诡谲历史。秦始皇陵背后的惊天风水阴谋,大秦帝国三世既亡的历史真相。寻龙秘术,战无不胜。青铜开口,九龙出海。重现战国一统的练气士风水大战。所有谜底,尽在烽火悍刀行。
  • 假如爱情不曾有泡沫

    假如爱情不曾有泡沫

    “一个人要看过几次爱凋谢,才甘心在孤独里冬眠,最初的爱越像火焰,最后越会被风熄灭,一份爱能承受多少的误解?一句话能撕裂多深的牵挂,变得比陌生人还遥远,有时候真话太尖锐,有人只好说着谎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还能做些什么?你一样选择我或不抱我,假如温柔放手,你是否会懂得走错了可以回头,想假如,是最无力的痛”......这是后来许幕笙给陶小沫的留言....“简介无力!请坚持阅读,后续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