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300000006

第6章 异乡·寓言(6)

当天夜里,参加主办方组织的文学论坛,与当地青年作家讨论地域性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是任何一位作家都需要面对的,而谈论之时,“想象”再次成了绕不开的一个词语。一个作家,身在故土,除了贴身书写自己家园的风土人情、世态炎凉,总是还需以想象为媒介,沟通自己与整个世界的联系。这时候,我在慈溪的物理时间已经整整二十四小时了,但心理上,却感觉犹在想象之中。我愿意挽留住这样的感受,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亲近这座真金白银的城市,而这,似乎只能依赖想象的魔力。

之后朋友们再次结伴去了“大世界”。于是,夜色,黄酒,朋友,又一次填充在我有关慈溪的想象中。

由于行程所致,翌日我不能与大部队同游上林湖了。但是临别前,我特意嘱托朋友,可能的话,在上林湖越窑遗址为我捡拾一枚碎瓷。如此的拜托,依然是基于一份“想象”之情,我想,那枚可能存在的青瓷碎片,就是一个来自唐宋、来自五代的隔空的想象,若能得到,也将必然承载起日后我对于此番慈溪之行的追忆。

而谁又能说,想象不会抵达追忆最为本质的那个核心?

上溯

一行走了与当年红军相反的路,进入迭部后,首先抵达了腊子口。

主人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下迎接。时间大约是下午的五点钟。正是盛夏季节,此刻城市的阳光依然灼人,但峡谷里的光线却已有了傍晚般的幽暗。温度自然也与城市的溽热迥然,风是凉的,因为空气本就是凉的,如果忽略抒情的因素,这种温度或者可以比喻为——忧伤。哈达,青稞酒,只有在这里,才具备了形式之美,成了一种气度雍容的仪式,虽然简短,蒙受后,仿佛就已获得了许可。

一切宛如换了人间。

晚饭后在夜色中感受腊子口。山比天黑。天在山的映衬下,居然成了一抹深沉的蓝。崖口的形状在这一抹蓝中剪影般的清晰,不是狰狞,是森严。腊子河必定湍急,阒寂中全是它发出的喧哗,声音在这里就已经表明了速度,让岿然不动的黑暗有了一种运行般的动感。当年的碉堡隐约呈现,立体的它却没有身后石壁上的标语清晰:

天险腊子口  紧跟毛主席

镌刻在石头上的,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镌刻。感受的情绪由此成了瞻仰。

夜宿在山间的小木屋里。整间屋子完全由柏木建成,虽然造价不菲,却没有让人生出对于奢靡的警惕与反感,它散发着新鲜伤口般的纯洁气息,让睡眠向着高贵而去。

翌日清晨,同屋的兄长告诉我,我在梦中吹响了军号。我信。七十二年前的硝烟必定激荡在了我的梦里。

腊子口里称之为景点的居然有五条沟之多,而且无一例外地山势峻峭、水色澄澈。红军当年突破的这最后一道险要关口,原本是葱茏碧透之地。三军过后,前面就是中国革命的另一番天地了,哈达铺,延安,从此方向明确,一路凯歌。腊子口在七十二年前将它的美和盘托出,宛如一份馈赠,为走出困苦的红军洗濯了征尘。

朱力村坐落在沟里,红军当年曾在这里驻扎。随行的杨部长就是朱力村人,这位藏族干部一路向我们讲述着历史,语调缓慢,鲜有情绪的起伏。“小红军打碎了老阿妈的碗嘛,就用自己心爱的毛衣赔偿嘛……”他的恳切与郑重无须强调,因为进入藏区,你已经很难再见到一张轻浮的脸。

村子倚着山势,错落的木楼次第而上。观望的村民们安静地观望着,红红绿绿的服装却不艳丽,是一种沉着的缤纷。没有喧哗,村寨和山没有区别,她们本就是一体。

我们爬上了一座木楼。当年,毛泽东曾在这里住宿了一晚。木楼的主人依旧在自家的院落里繁衍生息,时间在这里遵循着自己最标准的刻度,没有只争朝夕,以自然的方式镂刻着一切。因此,伟人停驻的地方,没有过分的颓败,也没有人为的修缮,只是苍老到了它应当苍老的地步,有些歪斜,有些涣散。这与当年的差别不会很大,因为时间最标准的刻度,本就是缓慢的,当城市仓促着日新月异时,时间在从容之地并不会骤然改变事物的面貌。物理的概念有时候是值得忽略的,譬如在格非的小说中,那位睿智的活佛以令人震惊的庄严说:

地球并不是圆的,而是三角形的,就像羊的肩胛骨一样。

我愿意服从这样的时空观。

透过木楼狭小的窗口,屋外的河流宛如取景框里的画面,明亮、活泼,略显单调却又生生不息。这样的风景应当与当年无异。

那一夜,伟人是否睡得安详?险关已经突破,自己率领的这支队伍,已经锻造成了中国革命最可信赖的力量,坦途已在天边浮现……

从木楼下来,几个人深入到寨子里。见到一位老阿妈,正在自己的菜园里劳作。当我用镜头对准她时,她用持着农具的左臂掩住了脸面。她并非在拒绝镜头。她用自己的右手整理了一下衣襟。她拒绝的是凌乱。然后,她温和地注视着我,将倍加尊严的微笑留在了我的心底。

下一站将是俄界。那里是红军进入甘肃后的第一站,着名的俄界会议旧址所在地。其时红军处在最黑暗的时刻,比起敌人的堵截,来自内部的分裂是更为严峻的考验。1935年9月12日,俄界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做出了攻打天险腊子口、部队缩编等决定。俄界,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堪称重大。

此刻,我才补齐了革命史中这一段的脉络,并发现此刻我们是走着上溯的路。

时间仿佛不可逆转,道路仿佛一往无前。但必要的停顿与回顾,才使得人类真正懂得了如何从动物群落里脱颖而出。

司机师傅恰如其分地播放着藏族歌曲。窗外的天空中居然盘旋着群鹰。山脉与河流一起走来,一如生命长旅中可怕的险峻与迷人的绚烂。七十二年前,此山此水走进过伟人的胸襟。作为那支队伍的领袖,十四年后,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了碑文并加以宣读:……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如今,我们一行走着上溯的路。

除了单纯,别无他物

不惑之年,宛如一个奇迹,联络上了一帮小学同学。春节聚会,呼呼啦啦,当年一个班的儿童,将近三十年后,居然来了有一半。变了?哎呀,没变!还是那模样!至少,依稀还是那模样!你来我往,基本上都做如是叹。

其实,但凡没有被弄到老眼昏花,应该都看得出来——变了。然而,其实,但凡没有被弄到心如死灰,也应该都看得出来——没变。这“变”与“不变”之间的媒介,就是“依稀”,而“依稀”,事关记忆、岁月、情感,乃至对于这个世界那种诗意的理解。首先,它有凭据,否则无可“依稀”;其次,它被延宕,否则便“依稀”得令人发指;终究,被延宕了的凭据依然能够被唤醒,当然是因为情感。

这些逶迤的感受,恰如文学的本质。我们心存某种记忆,以此为基点,拉开一些可资凭吊或者玩味的距离后,用一种堪称深情的态度,去描述它。当它被描述出来后,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变了;哎呀,却没变。它“依稀”对应着我们曾经的经验,却绝不是对于经验的简单还原,而这种“依稀”的品质,实在有赖于某种诗意。

老眼昏花或者心如死灰,这些“被”弄出来的局面,全拜岁月所赐。前者,是一个物理现象,而后者,事关心灵。上帝给了我们躯壳与灵魂,并用岁月的风刀雪剑加以摧折。在我看来,每天跑个几公里,不如每天乱想个几分钟。前者练腿,后者练心。腿练得再快,你也跑不过岁月,而将一颗心练得柔韧,差强人意,我们便可以去抵抗一定会被岁月弄得支离破碎的一切。每天能坚持做几分钟不合时宜的、乱想的人,这种人,就是一个有诗意的人。当然,我所说的诗意,断非仅仅限于曼妙,甚至,它更多地指涉严酷——想想吧,同学们,我们已经如此不堪了的腰身。

好的小说,乃至一切好的艺术,就是对于严酷时光诗意而又“依稀”的追溯,它能让我们罔顾物理世界的“变”,理直气壮地认为——“没变”!

有抱负的艺术家们,负责替人类追溯他们还原出来的那个世界,并且可以被人似是而非地辨认出来,在“变”与“不变”之间,激活人们或许久已干涸的心灵。在这个意义上,即便最残酷的艺术品,在本质上,都应“依稀”具备童话般的单纯品质。因为,在线性的、一往无前的时光里,追溯一定指向的是人们情感生活的童年。爱,恨,欢乐,悲伤……这些最朴素的情感,人类其实在自己的婴儿期便已经生成。那么艺术家如何去打动人?除了单纯,别无他物。

为此,与童年伙伴们的聚会,我总是难以自持地惘然和毫无章法地喜悦。诚如俄罗斯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所说:

对生活,对周围一切的诗意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

同类推荐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 守望桑梓

    守望桑梓

    本集子收入周长国多年散文,全部分成:乡土迷情、社会管窥、人生感悟、文窗心音等部分,再现鹤峰山水人情的瑰丽色彩。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巴渝形胜,风云难测。我们不能忘却抗击这一特大旱灾的战斗情景。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以增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强系统

    都市最强系统

    带着升级系统重生归来,于是一个最强大的人出现了。装逼能够升级,打脸能够升级,就连一路高歌,嚣张跋扈都能升级。“我最强大,世界都要臣服!”
  • 华茂春松

    华茂春松

    第一次想写写青春,是在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因为年轻独自经历了情感的波折、生活的磨砺颇有感触。第二次想写写身边的朋友,是在工作十年之后,因为周围的女孩自立自强,每个人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虽然她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正是她们在普通中的不平凡,让她们熠熠闪光,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梦想。提笔在题目上就为难起来,想找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她们。这个词语应该描绘容颜的鲜明光彩,但又要品格高雅;应该描绘秉性的聪敏感性,但又要热诚激情;应该描绘人格的坚强自信,但又要温柔婉转。青春,它华美繁盛,正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葱郁、蓬勃、挺拔。“华茂春松”恰能切题,表达出要形容的感觉。希望能把这些女孩们的经历一一记录下来,为她们一直的憧憬、奋斗、徘徊、坚定、自信、勇敢……感谢朋友们的鼓励,并提供自己的故事。感谢先生的建议,用一个个小故事呈现每个人每一段经历。类型:年代、青春、女性、情感、白领、励志。全书分三卷:韶韶年华(小学到高中),幽芳轻盈(大学和研究生),蕙心纨质(工作)。突显第三卷会计师事务所特色。结合时代背景、各地景色,高考/国企改革/外企/二胎等,勾画出八零年代左右的女性成长。
  • 我们之间没有爱的资格
  • 九州龙泽列传

    九州龙泽列传

    这是基于《九州·狮牙之卷》剧本的野史,在江南所着《九州·狮牙之卷》的框架内以编年体穿插民间流传的猛将传说,主人公龙泽、青桑洛与原剧本中的白清羽、苏瑾深、李凌心、姬扬和叶正勋一起经历的两次针对蛮族的北伐战争。其中讲述少年们在苦难中磨练、成长以及征战九州的故事。
  • 民国三两鬼事之尸虫传说

    民国三两鬼事之尸虫传说

    民国时期,有一个女子死相悲惨,死后尸身不腐,化作厉鬼。这只厉鬼幼时被过路的小鬼种下了尸虫,生前交无恶相,但死后便凶恶起来,扰的杨家无安宁之日。而后镇上接连发生怪事,木梁吊死的女人,吞金而亡的老奶奶,被水淹死的盗墓贼之子,被火烧死的红衣女孩,被活埋的花柳女人,这些死法凶狠而且看上去毫无牵连的人,实则是这只厉鬼依据水金土火木五行之意收来的小鬼,这些小鬼生前与她命理上有什么联系?而她收这些小鬼又是为了什么呢?真相就是……
  • 式器大陆

    式器大陆

    一个本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一场颓废而引发的车祸一片神奇的大陆一种神奇的器具一次扣人心弦的冒险之旅
  • 穿越十年遇见你王俊凯

    穿越十年遇见你王俊凯

    女主本来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因为天天没幻想着能够长大,所以他在梦里穿越了,而且这一穿越就穿越到了十年之后……今年2013年9月25日,是女主的生日……却偏偏不幸穿越到了2023年9月25日……
  • 绝世毒医:倾城召唤使

    绝世毒医:倾城召唤使

    她是21世纪的PowerQueen,因法老王墓内的一枚戒指意外重生在一猎户之家,为守护家人踏上强者之路,且看她如何打破这天地法则,问鼎成神!他是数万年前主神与魔王之子,被天界否认,经受身灭之苦,坠落神魔大陆,机缘巧合之下,寄宿在她的体内,祝她一步步变强!奇幻的神魔大陆,强大的神魔之力,背后的汹涌暗流,他与她暗生情愫,却都无意相恋,他们最终的结局将会如何?
  • 趟过月亮河的梦

    趟过月亮河的梦

    最浓厚的亲情,最难忘的故乡情,最刻骨铭心的初恋情,最温馨的友情,最可歌哥泣的小镇人物命运素描,最幽深的历史、掌故与传说等元素,编织了一幅立体而动人的为梦想而战的人生画卷。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现实的感悟为题材,将农村人为梦想而奋斗的历程,对初恋的怀想,对亲人的思念、缅怀,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对小镇人物命运的关注,对人生经历的思索,对现实的反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质朴而诗意的文字之中。
  • 妖炉

    妖炉

    仙界隔断了凡界历劫之路,不但如此,还要统治整个凡间和冥界。初七得到妖炉,看他如何抵抗仙族,如何重开修仙之路。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