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对红军长征和中国传统文化两个领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长征涉猎得比较早、比较广也比较久,说起来也有二三十年了。
早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着迷于这段历史,曾经把当时能够找到的、中外有关作者写这段历史的书籍和资料放在一起对比着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也有着同样炽烈的热爱。
贵州恰恰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着极重的分量。长征在贵州实现的关键转折被形象地称为红飘带上最动人的转折;王阳明是在龙场悟道后提出的知行合一。所以,来到贵州以后,我就经常会“穿越时空”去触摸这些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就这样,我零零星星地写下了一些思考和心得。有一次,我的一位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同学看到了这些内容,引起了她的浓厚兴趣。前不久,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组还专门派出了一个团队到贵州来进行采访拍摄,作为他们纪念长征80周年的专题节目内容。同时,我写的一部分内容也引起了作家、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编剧田运章老师的关注,目前他正在着手以其中一段历史为素材创作一部新的剧本。这些认可让我很受鼓舞,也让我想和更多人交流分享这些心得的意愿强烈起来,最终促成了把这些零散文字整理出版。
如今贵州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贵州。有时候把故事讲亲了,距离就讲近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有意识地尝试着把贵州和各省乃至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力求帮助走遍天下的贵州人和汇聚贵州的天下人更好地了解彼此。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由于自己认识有限,错误疏漏在所难免,请大家指正。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领导、朋友、同事的帮助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同时,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弟郑玉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教授和当代中国出版社的李一梅老师以及本书的装帧设计胡凯老师、本书插图的绘制者高蜀渝老师。感谢玉成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和素材,感谢连院长在这本书的架构设计中贡献的智慧,感谢李老师、胡老师、高老师为这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贾天兵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