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800000041

第41章 出任舰队司令(1)

毛泽东记住了陶勇

陶勇站在军舰甲板上。

现在正是春天,江水平静。周围一切寂然。“南昌”号军舰长啸一声,缓缓地向南岸驶去,从山坡上可以看到被它扬起的浪花。

陶勇不及细想,军舰就要靠近南京下关码头。那里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因为毛泽东主席要登舰检阅人民海军。

当毛泽东出现在码头上的时候,人群便海洋般沸腾起来。

他身穿黄呢子大衣,脚穿棕色皮鞋,更显得身材高大。

陶勇同样的激动,因为他第一次,要面对面地站在毛主席面前。这跟打仗不一样,难免有些紧张。当毛泽东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他快步上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报告毛主席,我率领舰队到南京,接受您的检阅,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

毛泽东轻轻挥了挥手,拉住陶勇的手,很仔细地打量着,笑道:“你就是陶勇同志,我久仰你的大名。你在新四军、三野打了不少漂亮仗。‘叶王陶’如雷贯耳啊!”

陶勇脸上一红,反倒不好意思了:“主席过奖了,在战争年代是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是陈司令员、粟副司令员的正确指挥,一切归功于党中央和毛主席……”

陈毅又介绍袁也烈政委和其他领导。

毛泽东指着袁也烈连呼了两遍:“你就是袁也烈?”看来毛泽东对他也是早有耳闻:“你也到海军来了。啊,你原来是在山东部队工作的,你是长沙第一师范的,记得你是湖南武冈人吧?”

袁也烈答道:“是的,主席记性真好。”

陈毅和陶勇等人陪同毛泽东在舰上走着。这时毛泽东看到两艘鱼雷快艇泊在“长江”舰外舷,就想上去。陈毅急忙制止,担心地说:“主席,快艇晃得太厉害,您别上去。”

毛泽东一转脸,对着陈毅,问道:“你坐过么?”

陈毅点点头。

毛泽东便说:“你能坐我就不能坐?”

陈毅仍想劝毛泽东,于是灵机一动想了个主意:“主席,让快艇在江面跑跑,您看一看吧。”

陶勇立即命令快艇起航,先后组成纵队、横队、梯队3种双艇编队,以36节的航速,在江面上跑了3个来回。望着小艇在江面上飞驰,犁出雪白的浪花,毛泽东高兴地称赞道:“快艇不错,又比较便宜,发展这个好。”

“我们要搞一个快艇支队,到时请主席再来检阅。”(两年后,东海舰队组成了一支鱼雷快艇支队。支队驻地及快艇基地,是陶勇亲自带领支队领导选定的。那里四面环山,包着一个海湾,利于快艇隐蔽和出击。那里有两个出海口,舰艇出入机动方便,是个理想的天然军港。)

“好,好。”毛泽东说着,来到“南昌”舰的会议室。

这时,“南昌”、“广州”、“黄河”舰已离开码头,在江面上航行。

陈毅、张爱萍、王宏坤、陶勇、袁也烈等三十多名高级干部跟随毛泽东进了会议室。

毛泽东坐下,环视四周,喝了口茶,点燃了香烟,心情舒畅地对陈毅说:“这个军舰比较大。”

陈毅说:“这艘舰比您从武汉乘坐的‘长江’号、‘洛阳’号大多了。”

毛泽东点点头,又转脸询问陶勇:“现在你这个华东海军有多少人?”

陶勇站起来答道:“华东海军在张爱萍同志的领导下,建立了第五、第六、第七舰队和淞沪基地、舟山基地,共有指战员四万余人。”

毛泽东以往对陶勇并不熟悉,他真正开始注意陶勇就是在“紫石英”号事件以后。

毛泽东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海军指挥员,问道:“你们都出过海没有?”

袁也烈答:“出过海了。”

而陶勇和副政委康志强因为刚到海军,据实答道:“还没有呢。”

毛泽东满意地点了一下头:“你们是海军了,干海军就要不怕风浪,一定要到大海里锻炼!”又问:“大家都习惯吗?”

袁也烈说:“开始不大习惯,现在习惯了。”

“南昌”舰副政委陈友仁补充说:“从陆军来的同志现在都愿意当海军了。因为陆军人员感到大陆都解放了,没有仗打了,海军还要参加解放沿海敌占岛屿,有仗打!”

毛泽东考虑得更远:“有仗打,还有帝国主义呢!现在美帝国主义霸占台湾,人民解放军要解放台湾,美帝国主义一定要插手,我们还要准备同美帝国主义打,太平洋还不太平。我们的海岸线很长,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钢铁很少,经过两个、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我们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变。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自己造军舰了。”

“有些军舰的技术装备还不能自给,要靠进口。”王宏坤说。

毛泽东说:“要进口一些,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建造。海军建设要靠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靠国家工业化,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海军建设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毛泽东又问:“你们技术学得如何?”

王宏坤回答说:“下面同志学得好些,基本上掌握了技术。我们主要学苏联,全面学习苏联海军经验。”

当时全军向苏联专家学习也是毛泽东提倡的,既然是大的运动,就难免有偏差。毛泽东提醒将领们注意另一种倾向:“我们是要把苏联的先进经验学到手,但是学习先进的东西,要结合实际,为我所用。我们军队打了几十年仗,有许多宝贵经验,还是有用的。我们有我们的传统,要继续发扬,不能丢。”

陶勇有强记的本事,毛泽东的话他自然一个字都不会忘,而且进了脑子,变成尺子,他会用毛泽东的教导去衡量面对的人和事。

正当陶勇在努力记住毛泽东的话时,毛泽东问他:“水兵每天的伙食费是多少?”

陶勇答:“七千多元。”

毛泽东说:“军舰上很辛苦,体力消耗大,一定要保证部队有足够的营养,保证同志们健康。要认真调查,计算一下,现在的伙食费够不够用,如果不够,要考虑增加。”

在会议室坐了几十分钟后,陈毅请毛泽东到上面去看看。毛泽东欣然同意,站起来说:“好好。”

外面仍是细雨蒙蒙。

甲板像活的一样,在脚下轻轻晃动。毛泽东在将领们的陪同下,沿着军舰长长的通道走去。

在前甲板,毛泽东看完前主炮,便问:“这门炮是哪一国造的?”

枪炮兵回答说:“是苏联造的。”

毛泽东又问:“炮弹呢?”

“也是苏联造的。”

“炮弹打完了怎么办?”

大家一时答不上来。毛泽东说:“可以自己造么!过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自己都可以造,现在更可以造了,光靠人家是不行的。”自力更生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他过去不想后来也不想依赖任何人。

看到毛泽东走出来,一群水兵也跟着来到甲板上。毛泽东看着战士们企盼的目光,招呼记者说:“记者同志,麻烦你给我们一起照张相吧。”

水兵们兴高采烈地挤到毛泽东身边。这时江面上水气氤氲,雨滴越来越大。毛泽东身上的大衣和头上的八角呢帽都湿了,脸上也洒了雨点。照完相,陈毅赶快请毛泽东顺着扶梯,登上了驾驶台。

江上检阅开始了。

列队的舰艇依次通过旗舰侧面,被激起的层层江波带着银色的浪花掠过船舷,然后在艇尾汇合成汹涌的波涛,留下一条闪光的水带,水带扩大到远处海面上,泛起万顷波光。毛泽东既是在检阅水兵、炮舰,也是在检阅自己的领海江山,因为远处还有许多帆船、江鸥,装点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诗人和爱江爱海的毛泽东,他的心中自然早已激情澎湃。

就在这次视察华东海军时,毛泽东挥毫写下了几个大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陶勇把这几个字记了一辈子,也为此奋斗了一辈子。

送走毛泽东以后,陈毅又回到“南昌”舰,把华东军区和军区海军的领导叫到一起,对他们说:“毛主席叫我转告,视察了海军部队,很高兴。看到海军掌握在可靠的年轻的干部手中,放心了!”

这是1953年2月24日的事。

在二十多年的战斗生涯中,陶勇身经百战,功勋卓着,威名远扬。在陆军时,他指挥部队打仗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到了海军,他面对这样一个复杂而陌生的技术军种,一开始也感到有点惶惑和不安。他曾经同舰队机关的一些同志谈起当时的心情:“我刚到海军,一窍不通,东西南北都还没有摸着,就奉命去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心里真有点紧张,生怕主席问起我时,一问三不知。检阅后,主席给了我极大鼓励,我下决心尽快学会海军业务。”

陶勇是个才智非凡的人,他的一套学习方法也与众不同。

苏联专家自然是他的老师。专家定期给机关干部上海军业务大课时,陶勇只要有空,就去听课,更多的,则是请苏联首席顾问给他一个人讲课,每周两个半天,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内容上删繁就简,属于参谋范畴的战术计算细节不学,他觉得这些用不着舰队司令去亲自计算。另外,有真才实学的原国民党海军人员也是他的老师。原国民党海军起义的戴熙愉,航海业务较好,陶勇把他调到舰队司令部担任航海业务长。他每次率舰队出海训练,都把这个业务长带在身边,凡是航海业务方面的事情,都听他的。他要戴熙愉尽快写一本《礁区窄水道航行经验》供各舰艇长和航海长参考,还不止一次对他说,要出一部反映过去海军在礁区窄水道航行、作战的电影就好了。陶勇挂在嘴头上的一句话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每逢重大战事,戴熙愉总是跟在陶勇身边,出现在旗舰上。攻打一江山岛、炮击金门等重大战斗,戴熙愉都奉调参加前指工作,具体负责制定绝密的舰艇和航空兵协同作战计划表,出席各种严格保密的作战会议。

小炮艇打跑了胡宗南

许多同陶勇一样,抱着到海军来搞现代化建设心情的陆军官兵,到任不久,就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海军专业技术比较复杂,而大部分人在这方面都是一窍不通,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登陆舰五舰队(后改称登陆舰五支队)司令员王清川便是其中之一。当他第一次见到陶勇时,陶勇并没批评他的畏难情绪,而是说起自己的感受:“我原来也没有到海军来工作的思想准备,但是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不能讲价钱。目前海军初建,急需干部,特别是需要从陆军调一批干部来做骨干。现在,我们只能安下心来干下去,而且还要保证干好。至于海军专业技术复杂,我也有同感。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紧学习,尽快使自己由外行变成内行。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何况你还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学起来是很快的。过去我们谁也不会打仗,后来不是也学会了吗?”

王清川觉得陶勇说得有道理。“我一定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他表态说。

陶勇又说:“你是领导,不仅自己要安心,而且还要做好他人的思想工作。只有干部的思想稳定了,部队才能稳定,其他工作才能开展起来。”

一提这件事,王清川又皱起眉头:“不少干部嫌我们五支队是登陆舰,不如战斗艇光荣,打不了仗,也立不了功。”

陶勇说:“海军打仗,不能单搞哪一家,既不能单靠你们,也不能单靠六支队,要靠诸兵种合同行动。搞事业,哪项工作都不能缺,哪项工作都要有人去做,登陆运输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进行登陆作战,离开了登陆舰行吗?”

王清川按陶勇的话对部队进行了教育,以后就再没听到有人讲运输船上不光荣了。

然而,五支队的舰长大多数都是原海军人员,这些人懂业务,会操船,但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还是国民党的那一套。可一些刚从陆军调来的干部,政治素养好,文化水平又比较低,不懂海军专业技术,工作比较困难。王清川把这种情况一说,陶勇好像早考虑过这件事:“海军战斗力的基础在单舰,一艘舰就是一个基础单位,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首先就要把单舰这个基层建设好,而关键又是要把舰长、政委配好。我们应当抓紧培养一批新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来担任舰长、政委。”

按陶勇的办法,五支队找了一些海校毕业的干部和一些具有实际经验的原海军人员当教员,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培训干部。1953年上半年,他们先试办了一期航海干部集训班,接着又办了一期枪炮干部集训班。两个集训班办下来,部队反映很好。于是支队写了总结上报给舰队。不久,舰队司令部的训练处长对王清川说:“陶司令看了你们的报告很高兴,认为你们的办法很好,说这是当前提高舰艇干部军事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推广你们的经验。”

后来,王清川又调到护卫舰(又叫炮舰)六支队当支队长。临去前,陶勇对他说:“你到六支队后,要注意教育部队不要翘尾巴。”

就这一句话,王清川一直记在心里,以后部队带得很好。陶勇的话从不啰嗦,三言两语,有时是说几句笑话,甚至讽刺挖苦两句,但话都敲到脑壳上,常使被说的人豁然开朗。

王清川到护卫六支队后,对舰长人选也作了一些调整。陶勇对此积极支持。当时司令部训练处有个科长,文化高,懂业务,工作比较老练。王清川提出要这个科长去担任“昆明”舰的舰长。陶勇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尽管机关舍不得放,陶勇还是坚决把他调给六支队。但陶勇特别叮嘱王清川:“对调整下来的干部,一定要妥善安排,要使他们各得其所,把他们分配到能充分发挥其各自专长的适当岗位上去。”

1953年春天,浙东沿海的对敌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华东海军担负着协同陆军夺取敌占岛的任务,主要作战对象已不再是零星海匪,而是国民党海军的大中型作战舰艇。

为了落实毛泽东自力更生自己造船的指示,陶勇几次到江南造船厂,和那里的技术人员研究。经过努力,很快生产出8艘50吨位的炮艇送到海军。这种新型炮艇不但速度快,火炮的口径也比老炮艇大,并很快派上了用场。

同类推荐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爆萌伞仙:撩人师尊求放过

    爆萌伞仙:撩人师尊求放过

    身为仙界唯二的伞仙,陌璃感觉自己压力山大!她本是一把被人遗弃的破油纸伞,却有幸被帝尊亲自赐名收为座下弟子且悉心照顾。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个突然喜欢在夜里爬她床的撩人妖孽真的是她那个风华绝代,清冷孤傲的师尊吗?该不会是他人假扮的吧?【小剧场】某女像个好奇宝宝似的望着某妖孽:“师尊,什么是喜欢啊?”某妖孽挑眉:“璃儿对为师是何感觉?”某女恍然大悟:“师尊,璃儿懂了,喜欢就是感觉自己发情期到了!”
  • 逆天无良女皇:悲催魔王

    逆天无良女皇:悲催魔王

    在万圣节那天居然有一不要命的骂他神经病!忍住!对待这种生物不需要生气。她心里怀着小鸡冻,跑去演唱会门口,不料!一激动摔个狗吃屎!靠!竟然穿到了阴阳地府!那个阎王爷不讲义气,不把她送回现代,居然把他送到了古代!(???_??)?神马府斗、宫斗暴力解决,站在皇帝老儿面前:“TMD神马皇帝、皇子都是浮云!本皇要自己当皇帝!到时候就让你们跪下唱征服!”说完,留给他们一个潇洒的背影!想当年他是月家的女大小姐,精通四元素!姐妹前来助阵!逆天无良三人组称霸世界!“王妃,你似乎忘记我了!”“不是似乎,是肯定”
  •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主红妆:废材冥妃本轻狂

    少主红妆:废材冥妃本轻狂

    【爽文+男强女强】第一女扮男装‘少主’被自家的BOSS大人坑到异世?好,没关系!以前的实力全部作废连同记忆一起慢慢被封锁?行,她忍了!但是!所谓倾世天赋,就是全职业可功,暂无明确晋级方法的半废材?明明毫无身份,却只能忍受白日男装,晚上萝莉?那么OK,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凌驾于神魔之上的王者临城,十大种族重现于世,神器,丹药,魔兽,珍惜吗,这玩意又不能吃。当有朝一日站在王者之巅,且看她如何覆了这天下!嗯,还有,要收了那个明明腹黑妖孽,却总笑的温暖优雅,以绝对的实力与天赋背景,等待她的男子【待我了结了一切,定要十里红妆,‘娶’他回家】|君王谷系列①|
  • 快穿之反派非情愿

    快穿之反派非情愿

    每一次的穿梭,只为遇见一个人——他,唯一一个对我好,不要求回报的人,哪怕每一世都是以不同的身份见面。宝贝儿,我不说什么我爱你,但是,我求你,不要离开我,我想要你一直在我身边,永远!
  • 人体炸弹

    人体炸弹

    一个的神秘宗教进行了一次毛骨悚然的社会报复事件:十个体内植入炸弹需要互相残杀的受害者流落在城市中,他们需要找到其与的人并且将其杀害。联盟或是独行?阴谋或是真心?情感或是现实?在疑心重重的压力下,究竟能否存活到最后?另一方面,国家恐怖犯罪调查局已经介入调查,随着逐渐突破案件的迷雾,一个巨大的阴谋映出水面。
  • 同学别将就

    同学别将就

    二十四岁的糖糖意外变成了六岁的模样,恰好又被她暗恋的男神“捡”回了家。一大一小在同一屋檐下相处,撞出许多小温暖。而糖糖唯一变回来成人的办法,是看庄伟凡的腹肌。每看一次庄伟凡的腹肌,就能维持一个小时的成人身。这么奇葩的变身方式,男神hold不住啊。
  • 超品病患

    超品病患

    天才疯子一念间,有时候,确切的说,所有的天才都是一个疯子。天才和疯子其中二个共同点就是:1:执念!2:异想天开。心中那个谁都不能更改的执念,那个所不能被常人理解的思想。而人们区分天才和疯子的一个准则就是一个执念成功了,一个没成功。成功的如爱迪生失败九百九十九次,最后一次成功了,流芳百世,没成功的,要么死了,要么死了。永远没有人记得那个死的疯子叫什么名字。在遭受了一些常人不能所理解与承受的压力的情况下,精神崩溃,内心选择逃避,他们就是疯子。可是一个疯子,如果面对社会,闯荡这个人踩人的社会,会不会别有一番成就?
  • 散星集

    散星集

    你是不是也有过青春叛逆,你是不是也有过敷衍年华。当时,我们都觉得,没有别离,可是,我们却总是活在别离之中……【练笔散文集,不定时更新,永久免费。】
  • 复仇姐妹:彼岸未央

    复仇姐妹:彼岸未央

    三个不同性格的女孩是如何走到了一起?又是因为什么让他们如此强大?一场战争即将在一个贵族校园拉开帷幕……15岁,在这个还可以在跟父母撒一撒娇,闹一闹别扭的年龄紫琴却因为两个“挚友”失去了父母,也失去了可以撒娇卖萌的资格,从此她将走上一条复仇的漫长且煎熬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