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800000004

第4章 长征路上(2)

3月1日,敌人依仗人多弹足,三五成群地端着枪、举着刀向八十一团阵地冲过来。东南的土墙被轰开了一个缺口,敌人纷纷拥进来,三营部队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士兵的大刀开始在敌群中挥舞。人们的脸都变了颜色,刺刀和刺刀交刺对杀,发着当当的响声。手榴弹像成熟的果子一样落在人群里,带着沉重的声音爆炸开来,把无数个活着的和死了的人抛到天空里,又很快落到地上,炸成一块块的。张道庸指挥全团上下,凭着手榴弹、大刀和长矛,甚至木棍,同敌人拼搏,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马上堵上去,硬是不让敌人突进来。碧血染红了皑皑白雪。直到黎明时分,八十一团终于打退了敌人十多次冲击,保住了围子。而八十一团本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硝烟慢慢散了,飘浮在空中和晨曦融成一片,围子周围处处凝固着血泊,躺着一具具战马的尸骸。敌人退了,天也快亮了。张道庸不敢有丝毫松懈。按习惯,天蒙蒙亮时,他总要带着参谋人员或全团连以上干部,沿着围墙走一走看一看,一边观察围子外面敌人的动静,一边鼓舞围子里面参战人员的士气。团长是他们的主心骨,见到团长过来,就是个瘪轮胎也会马上充满气。谁都知道,张道庸平时就爱找战士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他开的玩笑会令人吃惊:有时会乘某个战士不防,突然从其背后来一个扫腿,摔得战士仰面朝天,逗得大家哄然大笑。可是训练或是打仗,他像换了张脸,非常严格,没人敢跟他开玩笑。

他沿土围子走了一圈后,立即召开团党委会,提出了敌主攻方向和我军的对策。他认为,根据敌炮火和兵力调动情况,敌主攻方向是在东北角,因而八十一团的防御重点应放在东北方位。为及时支援告急的方向,有必要在全团范围内组成坚强的战斗突击队,作为团的预备队。吴辉庭完全赞同他的分析和决策。于是,立刻调整了全团的战斗部署。同时,为了能长时间坚持反围攻战斗,他们要求各级指挥员注意爱护战士,夜间和战斗间隙,尽可能组织大家轮流休息,以保持体力。

这个时候,不仅是因为张道庸战时的威严,也因为大家生死相依,谁也没有一句牢骚,甚至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因为形势一天天紧迫,生存都变得困难起来。敌人像铁桶一样的围着,即使不进攻,也可以边打边补充,而红军的枪弹却是打一颗少一颗。战士们衣着单薄,在刺骨的寒风中,人人冻得直打哆嗦。在战斗间隙,只得相互依偎着在一起,用彼此的体温驱散严寒。而敌人则在围子外边挑衅地叫:“你们打嘛!你们没有子弹了,你们手里的枪还不如一根烧火棍!”战士们听了气得牙根直发痒,有几个人沉不住气,提着枪就要往外冲:“捅死一个够本,捅死两个赚一个!奶奶的,这股气受不了!”张道庸也不过24岁,正是血气方刚,要是个士兵,他保准会第一个冲出去和敌人拼。可他现在是团长。一团人像个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从上肩的那一天起,他的一切思维都不再属于自己,一团人有一团人的责任,拼了自己有啥用?这副担子压住了他的怒火。他尽力解释着:“同志们,不能去硬拼呀,我们要保存力量,寻找有利的时机,消灭更多的敌人。没有子弹,我们手里还有大刀,过去我们不是靠大刀、长矛把敌人打败了吗?”光讲不行,拼大刀的时候就要到了。他把营、连干部找来,专门研究和敌人拼大刀的技术战术,他们会了,回去传授给战士。

3月2日,敌人首先用山炮轰击红军阵地,炮声一停就冲锋。敌军在督战队的威逼下,像羊群似的猫着腰冲上来。红军战士从坍塌的工事里、弹坑里钻出来,抖掉身上的土,瞄着前面的敌人,因为子弹少,只能等到敌人靠近时才开枪,以便百发百中。在山炮的轰击中,吴辉庭不幸负了重伤。开始,还能坚持着在阵地上和张道庸一起指挥战斗,但后来张道庸发现吴辉庭许久不出声音,人慢慢地往地上坐。他过来看时,吴辉庭已经精力不济。张道庸焦急地喊着:“老吴,吴辉庭!”吴辉庭目光凝滞,鼻孔里气息很微弱,已经神志不清了。张道庸赶紧叫人用担架把他抬下去。他抹下帽子擦擦脸,又回到了望楼。

敌人在缩小包围圈,进攻路数也加多了,梯队重叠,步步推进。特务营把守的阵地告急。张道庸带着预备队跑过去增援。刚一出门,就见五六个马匪沿着墙根迎面跑来。为首的只离他几步远,那家伙头戴蓬松的大羊皮帽子,一身黑制服,留着山羊胡子,提一口鬼头刀,后边的几个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枪,一个个凶相毕露。张道庸一见他们,心头的火焰直冒,他拔出大刀便砍了下去。那个马匪右边脸皮连着耳朵一起被砍了下来,但并没有完全砍掉,头还连接在颈子上。霎时鲜血直喷,张道庸手上和身上都溅满了血点。那个马家军的身子后退了一步,扑通倒在地上。又上来一个端刺刀的敌人,直对着他的胸膛刺来。从他背后闪出一个战士一把将刺刀攥住,又有几个战士上来用枪托敲碎了他的脑壳。张道庸提着大刀,背后跟着一群战士左冲右杀,冲到哪里,哪里便闪开一条血路。正杀得痛快时,背后拥来一群敌人,开了枪,张道庸身子一歪倒下了。当敌人赶到他跟前时,他跳起来,抡动大刀又杀起来。许多敌人的脑袋像落了蒂的西瓜从肩头上滚落下去。

张道庸真的受伤了,好在没中要害,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手臂。他用另一只手紧紧压住伤口,血立刻将他的手染红了。他眉毛忽闪,厉声命令预备队:“敌是优势,我是劣势,不把敌人打退,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快,拼死夺回阵地!”

敌人又一拨一拨地扑上来了。八十一团的所谓阵地,大多是些两三尺高的断垣残壁,敌人的枪弹打得这些矮墙上的土块四处飞溅。战士们谁也不轻易开枪,每个人的子弹带只有可数的几粒子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敌人也许清楚这一点,冲锋时已经敢直起腰,喊着声,端着刺刀。当他们离土墙只有二三十米时,一阵手榴弹冰雹似的飞了过去。有一个机枪手,看见敌人冲上来,也不隐蔽,伸出半截身子转动枪口扫射。把敌人打败后,用袖子抹了脸上的汗滴,一歪身子就倒下去了——他并没受伤,而是连续的恶战,使他疲劳到极点,倒下就睡着了。

二次回到倪家营子来,已经血战了七天七夜,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特别是没有水喝。倪家营子只有几口井,水位低得不能用水桶打,只能吊人下去用瓢舀。井边各连的炊事员急得没法,一个连一天都没喝上一口水了。张道庸的水壶里灌的是酒,已经喝得嗓子眼冒烟了。没有水,炊事员只好把米袋里的一点米倒出来,上锅炒炒吃。西路军已经困难到了极点,守住个空围子又有何用?已到了非突围不可的时候了。

陈昌浩这时也捶胸顿足,痛感重返倪家营子是最大的失策。徐向前没有埋怨他,这个时候最高领导层需要攥紧拳头。

5日夜,当敌人还蜷缩在帐篷内酣睡时,张道庸带着他伤亡过半的队伍,人掩口,马裹蹄,悄悄地从土围子东面撤出倪家营子,沿着祁连山山脉向东急进。路上,不少人都在暗自思忖:要不是张团长指挥得当,第八十一团也许早已不复存在了。因为有几个团就是这样全部覆灭的。

尽管失败,西路军作战之英勇令世人震惊:比如三十军二六三团、二六四团为掩护总指挥部和其他部队,与敌人在自己的阵地上血战。二六四团被敌压迫在一道峡谷里,二六三团被分割到另一条山梁子上,都和马家军扭成了一团。大刀砍卷了,刺刀折断了,子弹打光了,喉咙嘶哑了,鲜血染红了峡谷。战士们衣服撕成了碎片,几乎一丝不挂,在同敌人扭打、撕咬、格斗,抱住敌人,一同滚下山崖。二六四团全部拼光,二六三团也大部牺牲。

张道庸对这场血战印象太深刻了,以后辗转南北,打了不知多少场恶战,都没冲淡他对这次血战的记忆。

石窝分兵

1937年2月,倪家营子血战之后,西路军全部兵力已由西渡黄河时的两万人减少到不足万人。指战员们一直浴血奋战,几乎全凭肉搏格斗。部队经过几个月的消耗,已经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退到石窝一带的山上,已是斜阳晚照。

石窝,是祁连山主峰的一个山头,山顶是平的,是牧区的夏季牧场。“自古石窝一条路”,它的东面是悬崖绝壁,悬崖下面怪石林立,像波涛汹涌的巨浪,南边是挺拔突兀的祁连雪峰,西边是架鸡岭。所谓“一条路”,实为一条河,即北边的杨马河。它发源于石窝,北流而东折,夏季祁连山冰雪融化,它就是一条河,枯水期就成了沙滩路。

西路军剩下的师团以上干部还有二三十人,部队只剩1000多人。这里海拔有6000米,空气稀薄,好些人都有高山反应,伤员们更难受,躺在冰冷坚硬的山石上,不时发出低微的呻吟。现在,枪膛是空的,米袋是瘪的,个个饥肠辘辘。几个领导在山顶举行会议。看着眼前的情景,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将们禁不住热泪盈眶。警卫员们也都是个个簌簌掉泪。会上决定将部队分成三个支队,在祁连山左右两翼大山打游击。部队改变了原来的组织结构,陈昌浩政委和徐向前总指挥回陕北,由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副总指挥王树声和第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等7人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各支队。同时还编组了几个小游击队。其实在这种地方打游击,冰天雪地,渺无人烟,四面又有马家军追捕,别说打游击,就是生存都很困难。

徐向前是被陈昌浩从阵地上叫回的,对此并无思想准备,主将弃军而去,他难以接受,对其他委员说:“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死在一块儿。”他知道两个领导人离开部队将要造成的影响。

陈昌浩劝他:“这是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向前同志,你如果不走,目标太大,很不安全,不利于部队的分散行动。”这话当然也包括指他自己。

“你们走吧,赶快回去向中央汇报。”也有人这样喊。

为了摆脱全军覆灭的厄运,徐向前、陈昌浩带着30多个人,拉着马,默默上路了。

50年后,当徐向前回忆起这段历史时,感慨万千:“……散会后,我还想动员陈昌浩,不要回陕北。我拉着他的手,恳切地说:昌浩同志,我们的部队都垮了,孤家寡人回陕北去干什么,我们留下来,至少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我看还是不要走吧!陈昌浩很激动地说:不行,我们回去要和中央斗争去!我那时的确不想走,但没有坚持意见坚决留下来。事实上,李先念他们,并不想让我走。我迁就了陈昌浩的意见,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疚愧良深。”

副总指挥兼九军军长王树声率右支队在祁连山、康龙寺一带打游击。他命令张道庸带领全团剩余的数十人向北行动,插到敌人背后去,以吸引和钳制敌人。王树声说:“我们支队的作战任务,就是紧紧钳住敌人的主力,好掩护我三十军摆脱敌人,向西行动。现在由你带领一支小分队,作为我们支队的先遣队,在前面先头开路,向北行动……这个任务很艰巨,也很光荣,就看你怎么完成!”

张道庸没有二话:“只要我死不了,就能完成任务!”

军情紧急,王树声也没多说:“好,你带领小分队出发吧,我带领主队随后跟进。”

难办的是伤病员。右支队名义上有上千人,实际伤员占了一半。于是支队领导下了狠心:每个伤员发给五块银元,分散突围,自寻出路。

这些出生入死的人哪里肯依?他们知道,在这里,健全人活着都困难,身上有伤病,离开部队基本是死路一条。有些伤病号开始骂了:“你们逃命,不要我们了!”

“我们不走,我们就等马家军过来给颗子弹了!”

也有些本来有伤的,干脆撕了绷带,硬说自己没病,或是伤全好了。

那时,张道庸也去做劝说工作,其实他也说不出多少话,只是默默地在一起坐一坐,叹几声气,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的一天。最后,张道庸给每个留下的伤员手心里放上五块银洋,又从怀里拿出他自己的几块,给重伤者加上,抹抹泪,走开了。

要拖住敌人,又要不被敌人吃掉,张道庸带着先遣队采取飘忽不定的战术,打打停停,敌人来了就跑,敌人停下就去打两枪,就这样边走边打,见敌人枪声稀落,便驻下等大部队到来。可是一等不来,二等不来,张道庸不免有些发毛。这么个荒郊野外,路又不熟,离开大部队很难生存。几天过去了,仍不见王树声带领的队伍。再看看自己的小分队,因为伤亡和失散,身边只剩十几个人了。人们又困又乏,粮食也所剩无几。更令人心焦的是,支队主力不知去向,小分队该如何行动?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此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以其戏谑、夸张的笔法,风行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和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受到网友追捧,被冠之以“欢乐版红颜史诗”。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在本书中,作者以极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海德格尔的主要作品,并在导论中讲解了语言与哲学的关系。作者站在整个西方思想发展史的高度,对海德格尔思想产生的根源、时代背景,以及海德格尔哲学所具有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解析,清晰地勾划出了海德格尔重要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作者作为一位语言学家,还阐释了海德格尔独特的“词源学”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传记也是一部关于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研究专著。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本书是在坐着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全书通过对南宋初年三位名相李纲、吕颐浩和赵鼎的探讨,主要介绍名宰相的为政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措施,论述了李纲、吕颐浩和赵鼎在南宋建国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可供南宋历史研究者参考。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君主请上位

    绝色倾城:君主请上位

    人生路漫漫,总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他在刘槐树下,白衣胜雪,淡漠如常。她不过红楼歌娘,经奇遇而变富商。他淡漠,她冷情。如同一湖没有波澜的死水,漾起水花,是因为别人往水中投了两颗石子。而这两颗石子,在同一个湖里,翻起大浪。
  • 魂魄天才转世成废物公主

    魂魄天才转世成废物公主

    成为了一缕魂魄,却寄生在了一位极其美丽的少女身上,这是为何?仙剑奇侠,没有一处荣的上她!在前世的死去,现在却是个冷傲狂耀的天才女子!轩辕尧维,可却在皇族里面却叫做“北山雪绯”我是尧维,可却在成为魂魄的时候,得到肉体之时,寄在了一个废物的身上!废物是什么?难道他们就不是废物了?呵!北山雪绯,我轩辕瑾维,就会协助你帮你转世!让你废材逆天成天才女子
  • 妃要逃跑:王爷追的好

    妃要逃跑:王爷追的好

    穿越了穿越了!这年头穿越跟不要钱似的!好吧,本来就不要钱!慕容言欢无语望天,穿越她认了!可是人家都是魂穿,为什么自己是身穿?老天你说你是不是欺负自己长得美?(老天:跟我有什么事?找穿越君去!)算了!懒得跟老天你计较!自己是来搞事情的,不是来穿越旅游的!这个事情,很牛逼!虽然会死吧,但是…算了,懒得跟你们讲。不过,这随手救的男人有点烦!早知道就不救了。祁云逸:娘子,晚了呦!乖乖跟为夫回家!
  • 德尔和波西

    德尔和波西

    以双主角为核心的悬疑冒险故事,内容悬念较多,不宜多说。
  • 二度梅全传

    二度梅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入仙说

    入仙说

    他与芸芸众生没什么区别。都是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天地仙无休无止折磨着。他是长生不老的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超脱世间外,有凡尘烟火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了道,修长生,天地将自己托付给他。他却是只想要回失去的东西,要回最真的那个自己。他的长生不老,注定风雨兼程,他明明知道,但仍然摆出不减狂骄的叛逆姿态。所以,我不相信他身的长生,但我相信他心的不老。
  • 下一刻,寻找爱

    下一刻,寻找爱

    本人游手好闲,写写作品,请多支持我的作品,感谢大家,会很感谢很感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同治秘史—准奏此爱

    同治秘史—准奏此爱

    风流皇帝牡丹花下死背后的隐情?一代权阉如何抉择最终感情归属?慈禧太后在十月怀胎的亲儿与同生共死的干儿之间会如何抉择,同治的“无能”背负着怎样的政治目的?谜团代替不了真相……情爱的温软注定要融化紫禁城铜墙铁壁下躲藏的千年寒冰
  • 孤傲天涯

    孤傲天涯

    杀手阿威来到中国执行一次任务,却在任务的时候意外得知了初恋情人的杀害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DT(毁灭)所杀害,然而这时候中国警方又想他提出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