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500000059

第59章 胡乔木与中共党史研究和编撰(3)

在1987年6月12日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修改意见时,胡乔木指出,对党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问题,“要写得比较实在。”“把这些问题摊开,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过去一直没有做到。这个工作,到整风时才开始。缺点是实事求是不够。过分强调某个人犯了错误,而对这个犯错误的人的功劳就不敢提了,甚至一笔抹煞,这样不好。”他希望“新修改的本子尽量避免这方面的缺点”。在这次谈话中,他明确提出党史中应写张国焘,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他说:“‘八七’会议是个重要会议,要进一步弄清楚。郑超麟说他参加了。建党初期一些重要人物要搞清楚。不要回避张国焘。当时陈独秀有名无实,张国焘资格老,活动能力强,北方工人运动一直是他领导的,在党中央比较有发言权。后来他成立第二中央,为什么他能这样做,这与他在党内有资本,是老资格有关系。别人在当时的资格都不如他。现在党史中根本不提张国焘建党初期的活动,是不对的,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对于怎样做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胡乔木在同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谈《对编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京党史大事记的看法》时发表了非常深刻的见解。他指出:“你们写大事记,不是把过去干的一切事包括干的蠢事都不加分析地记叙一遍,而是要对其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史实,用历史的眼光,给予科学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这些历史事实,现在我们既不能作任何修改,更不能把错误的东西看做正确的东西,如数家珍似地去一一罗列。”他认为:“必须用新的历史眼光,去分析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不允许按照现在的观点或需要去重新修饰、粉刷过去的历史。”但是,“尽管当时党的领导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但是广大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却是正义的,光荣的,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如果这个根本的事实没有得到实现,作为党史资料就很难达到教育读者的目的。”他指出:“我们党在二三十年代领导群众进行的革命斗争,有盲动的一面,但决不能因此加以全盘否定。”“现在编辑这一段历史资料,不能一味表现那些‘左’的东西,而应该把正确的有意义的东西放在主要地位。”胡乔木列举了这一时期党领导群众进行的积极的革命斗争后指出:“没有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就不可能产生后来的‘一二九运动’。”因此,“党这一段的历史,光明面还是主要的”,“革命斗争的总方向是正确的。”对用大事记体裁编写党史的若干重要认识问题,胡乔木也发表了意见。他说:“有些大学教授(有的是秘密党员,有的与党有密切联系),他们的许多工作虽不一定都是在党组织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但当时确实是反映了党的奋斗方向和政治影响,仍然应该当做党的重要的史实。不能认为,只是北京市委所做的事情才算大事,才可以写。我想,凡是党组织团结群众反抗压迫和侵略而从事的活动,包括各个共产党员在群众中进行的一切对群众有益的进步活动,只要是在北平市委工作的范围内,或者与北平市党组织有关,而又有历史价值,就可以给予如实的记录和科学的评价。”胡乔木同时又指出:“对于这一时期的党内斗争,记述更要慎重”,绝大多数执行“左”倾路线错误的同志,“属于党内思想认识的问题,应该肯定他们为党做的有益工作和历史功绩。”

五、要写得脉络清楚,生动感人,有学术价值,又有阅读价值

胡乔木常为一些党史着作不能摆脱陈旧的框架、写得沉闷乏味而苦恼。他很重视党史的表达方式,要求党史工作者要研究解决。他指出:我们写的书,应当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较高的阅读价值。真正具有自己的鲜明的色彩,使人能够读下去。他说:党史着作要真正让人读得下去,还是要有思想、有见解。一些书读起来显得沉闷,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头绪不清,没有见解。党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生动的,我们不能把丰富、生动的历史写得平淡无奇、枯燥乏味。他要求研究党的历史,不能从会议、文件出发,而是要从历史实际出发。首先要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理清历史的脉络,用历史事实来说明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必要的论证。他认为,一些党史着作的缺点在于抽象议论多,过于逻辑化;不是从生动丰富的历史实际出发,而是从会议、文件出发,有时简直成了文山会海。他主张,编写党史,要采取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力求吸收新材料、新观点,展开科学的论证。在论证有关党史上的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征引经典的历史观点;尤其要广泛收集党内外、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尽可能让历史事实本身来说话;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外国人的、国内中间人士的乃至敌人方面的有助于说明问题的评论,让这些证人与我们一起来判断历史,来显示我们提供的见解乃是历史的公正的证言。

胡乔木说:“我们党为什么得到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得到发展?在写党史的时候,不能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这样抽象的原则来解释,否则就是把历史理想化、抽象化、理论化了。”他指出:“事实比理论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对于革命家走上革命道路要多一些生动、具体的描写,不然历史就变得枯燥、单调,读起来没有味道。历史本来是充满革命斗争的激情、动人的画面的,而我们写的本子常常变成了灰色的、苍白的。”

胡乔木要求党史要写人。他说:“党史、革命史不仅要写大人物,也要写小人物”;“党史应该有相当生动的情景,不但能说服人,而且能感动人,不但用正确的道理教育人,而且用高尚情操陶冶人”;“党史要有许多名言轶事,有人物描写。像司马迁的《史记》,将刘邦、项羽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之流传下来”;对于党史人物的评价“要采取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否则许多问题不可理解”。

胡乔木要求党史要叙事。他指出:“党史要多讲史实,因为历史就是由事实构成的。观点要通过叙述事实来表达。通过叙述事实,表达我们的看法、评价、分析”。他要求:“直接叙述一些生动的史实,而不是通篇都是枯燥的论述”,“不仅逻辑关系要写清楚,而且要尽可能地有血有肉。”“应该从大量的史料中去选择、去剪裁。在书中有一些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直接镜头,让人看了以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一种历史再现的感觉”。他说:“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可歌可泣的事,所以,我们也应该有可歌可泣的文。这样,书一打开,显得比较精彩,能够感动人。要使得历史上动人的事情,在书中也是动人的,不要变得平淡无奇、枯燥无味。”

胡乔木要求写党史要有感情。他说:“写党史要表现我们的满腔热情,革命经验是革命先烈用大量鲜血换来的,不能用平淡无奇的笔法,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来写,要恰当地进行评论,笔端要常带感情。”

胡乔木强调:党史要写清楚历史脉络。他说:“党史书要把党的历史一步一步如何演变的脉络写清楚。”又说:“党的历史线索要搞清楚,这是修改书稿中最重要的。把历史脉络写清楚了,书就容易看下去”。他强调:“对党史本身,主要是头绪要清楚,这一点是整个党史书稿的主干。”怎样做到搞清脉络,写得夹叙夹议,有条有理呢?归纳胡乔木在不同场合的谈话,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写党史要有政治上的观察和把握。他在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修改意见时,结合“蒋介石是怎样变成反革命的”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二是要先讲清政治形势,根据政治形势及其变动来分析历史、评述人物。三是要点出历史发展的关键。“在联接的地方,在转轨的地方,把脉络搞明白,把关键点清楚。”他反复强调,要把握根本的思想线索,不能仅仅把一件事一件事凑起来,却看不出历史的脉络。“不要用会议的决议、文件来解释历史,要用历史本身来解释历史。”要“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要“用历史的条理,用应有的党的历史的观点,用已经得到的经验教训来写,把它贯穿到书稿里去。”

胡乔木非常注重注释在书稿中的作用。他说:“注释可以成为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正文中不便说的,可以在注释中说,注释里可以提出一些见解。看了注释等于看到了索引。”“注释的情况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写作的水准。注释得好,说明我们对有关的事情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否则,显得我们对一些事情怎么来怎么去的讲不清楚。”

胡乔木不仅提出这些重要的、原则的意见,而且对一些重要的党史着作的编写提出具体意见,分析和阐述各个时期党的历史,还不断发表重要的党史论文(如《关于遵义会议传达提纲成文时间的考证》《略谈八年抗战的伟大意义》《中国在五十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在他领导下,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党史研究队伍,中央党史研究室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等党史着作。这些着作是致力于实践胡乔木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编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的。

同类推荐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传:创造德国奇迹的女人

    默克尔是一个谜。她在世界政坛呼风唤雨,举足轻重,但人们对她的过去、她的内心几乎一无所知。这个女人很少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她在民主德国的过去,她突然迅速地攀上德国权力顶峰的内幕,一概讳莫如深。默克尔的人生经历和从政生涯如同一部悬疑电影。她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变立场,在对手的阵营里猛冲,让人措手不及;她采取多种策略和战术,一次次赢得德国选民的信赖与支持;必要时,她会毫不犹豫地为权力而献身。本书是通往默克尔世界的一次旅行,为您解开德国“铁娘子”身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热门推荐
  • 青春追忆
  • 傲武剑尊

    傲武剑尊

    万年岁月沉浮,新的轮回始动,秦冰一个嚣张的纨绔子弟,他本可以逍遥尘世却奈何遭人陷害,身陷危机,最终得爷爷秦战所救,继而进战灵开启御灵传承,得九帝万灵剑,踏上征战九天之路,战灵学院,鏖战四院,遗迹空间热血挥洒,沉睡万古的青铜棺携莫大诡秘降临世间,当秦冰踏过鲜血与尸骨成就九天第一人,才发现冥冥中一只巨大的手掌笼罩着九天大陆。沉封万古的帝路开启,九帝传承相继出现,谁能最终踏过所有帝者,成就最强帝尊................
  • 毒倾天下:废材狂妃要逆天

    毒倾天下:废材狂妃要逆天

    她名雪染,势必要血染整个天下!她,世界第一金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又疯又丑的将军府废材三小姐。从此,练得逆天灵术,成为绝世神医,驾驭上古神兽,从此世人再不敢欺辱她,而她千树万树桃花开遍,搅动风云,倾覆王朝,葱白玉手所指之处皆是她的天下!他,迦叶王朝第一妖孽的王爷,浅魅一笑,摄人心魂,他身负罪孽,为她踏碎盛世,倾灭江山。他说:“此生不悔”。
  • 道临天下

    道临天下

    又是一个穿越者,又是一个杀手,挺老套的设定,但是故事并不老套,看叶道临如何搅动乱古大陆。同样的穿越,不同样的故事
  • 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三国的乱世从谁开始?董卓站在乱世的门口,左边是寒门,右边是世族,退一步是待宰的羔羊,进一步是跋扈的军阀,穿越当董卓的骆威发现,原来缔造乱世的不是魏蜀吴,不是那白脸的曹操,长耳的刘备,碧眼的孙仲谋,而是隐匿在帷幕之下的世家,一伸手把他们一一拔出,累了,如推积木般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背后一个个美女接踵而至,本书本着风流但不下流的原则,唱一曲三国乱世的写意风流。
  • 谁说不能先结婚后恋爱

    谁说不能先结婚后恋爱

    女主莫熙和男主莫寒在飞机上相遇,到家后发现他们俩是邻居,他们被父母逼婚,结婚后才开始恋爱的爱情故事
  • 穿越异世界之恋

    穿越异世界之恋

    我一个21世纪的花季少女为什么会沦落到和妖魔战斗,神秘的山洞,冰封的少年,天生的灵力,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沉封的记忆冲破封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一切将会是如何……
  • 易玄与叶秋

    易玄与叶秋

    “我叫易玄,你呢?”“我叫叶秋,叶子的叶,秋天的秋。”游龙滩头,两个少年眉目清秀,相视一笑。
  • 英雄联盟之穷途

    英雄联盟之穷途

    刘洋,从小父母双亡。被人歧视。每个人却都有闪光点,刘洋也是。好比这被父母扣上不务正业帽子的英雄联盟。看着那一个个生动的英雄,回想着一个个歧视他的身影。“我叫刘洋,我从未放弃,也不曾放弃!穿越了又怎样?在地球,我活的窝囊却自在,在这里,我会活出辉煌,活出精彩!当然,在这里,你会看到六神装的提莫。”当神装剑圣遇到攻速提莫只有下跪的份;当无敌武器碰上嚣张提莫也只有求饶的情。
  • 重生之傲世霸者

    重生之傲世霸者

    上辈子的悲剧男,重生之后的强者。是我的必须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