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2200000003

第3章 深夜醒来 (3)

我站在那里,看着那只鸟,想着他的话,看了好一会儿。第二天,路过那片草坪,草坪上已经没有鸟了。我走过去,站在枯叶中间,还是想着他的话。忽然听到清脆的鸟鸣声,我抬头看,树上有几只鸟正从这个枝头蹦到那个枝头,只是尾巴都很短,不是昨天那只。它飞往哪里去了呢?我疑惑着,很快释然:它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那是它的自由。

蓦然回首,看着昨天我和他站立的地方。那条走廊,那条走廊所属的那栋楼,很像一个巨大的鸟笼。

忽然觉得:人人都是鸟,人所在意的万事万物都是笼子。

笼子里柴米油盐,嘈嘈切切,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笼子外天空辽阔,云淡风轻,山水江湖,无不可栖。但,还是笼子里的鸟要多得多。因为出那个笼子,太不容易。也正因此,为了避免让自己在笼子里沉溺,再沉溺,直至窒息,才更要让眼睛带着心多去笼子外散散步,告诉自己:笼子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宛若他指着窗外说:“看,它多么美。”

是啊,它多么美。而且,其实很近。

爆米花

那天,小区的门口来了一个做爆米花的老头。老头不胖不瘦,不高不矮,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深蓝色的裤子,头上戴着一顶深蓝色的呢子干部帽。他把三轮车扎好,取下东西就开始忙活起来:一个炭炉子,一个风箱,一个大号的塑料水杯,一大一小两个红色的塑料盆,一个小马扎,一个中间鼓两头尖的戴着手柄的黑转锅,一个上边是黑铁桶下边是黑麻袋的物事,外加一个银光闪闪的大方白铁盒……琳琅满目。后几样东西初看起来都是有些怪异的,不过我对它们的用处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黑转锅是爆米花的主要武器,黑麻袋是爆米花刚出锅时盛放的用具,大方铁盒嘛,是用来做大米糕的。

顾客很快聚拢了过来,十有八九都是做大米糕的。转锅是高压转锅。老头把大米装进转锅里,拧紧盖子,就开始一手拉风箱,一手摇转锅,他拉啊拉,摇啊摇,一边拉摇一边看着手柄上的气压表,一般快到十分钟的样子,气压就足了,老头就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把烧得肚皮白亮的转锅从炭炉上取下,锅口对准铁桶下麻袋的那件黑物事——这时候就知道麻袋上面的铁桶的用处了:只有这么厚的铁皮才能耐得住转锅的高温啊。对准了铁桶,老头就用一根铁撬杠稳稳地插进锅口的阀门开关,身子微微后倾,静一静,聚聚神,然后突然用力一拽。

轰!

一声震响,黑麻袋便在这一瞬间被气浪充起,鼓囊囊,饱胀胀。与此同时,老头的脚下腾起一阵白云般的缭绕气雾,一股浓烈的芳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在芳香里,老头迅速地解开麻袋尾部的绳子,把大米花倒进大红塑料盆中。接着他在炭炉上坐上一个小铁锅,把油倒进去,又把糖放进去,开始熬糖稀。等熬得糖稀泛着白沫滚滚热的时候,他就把糖稀倒进红塑料盆里,和大米花搅拌起来,搅拌匀了,就把这些又软又热的混合品倒进那个大方白铁盒子里。然后,他拿出一个大大的带手柄的木片,把大米花在白铁盒子里一一压瓷实,这就成了大米糕。下面的事情就是等大米糕在铁盒里冷却坚硬之后,再用刀子把定了型的大米花一一割成小块,给主顾装进黑色的塑料袋里。这一锅才算彻底清工。

老头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五一十地进行着这一切程序。等待着的主顾们有些无聊,就会说起往日的爆米花。都是在乡下待过的,都有过在乡村生活的历史,对着爆米花自然也都有记忆。

“那时候来我们村做爆米花的那个人总穿着一件黑棉袄,骑着个二八的飞鸽车,车的后座上是两个大筐,筐里装着这些设备。然后我们就排队。大人们没空,只有小孩子排。那时候爆的都是玉米……”

“爆玉米,两毛钱一锅。放糖精再加一毛。”

“那时候大米金贵啊。一个月一人只能买一斤大米,谁敢拿它去做零嘴吃?”

……

当大米进了转锅,刚开始摇的时候,老头都要抽个空去切割白铁方盒子里上一锅已经凝固的大米糕,怎么抽空呢?就是命令本锅的主顾们来替他摇两把。有的主顾们会说没摇过,害怕,他就韧韧道:“不难。”然后顿一顿,又道:“你们再不过来摇,大米花就焦糊了。”于是那些主顾就连忙坐在那里,兴致勃勃地摇上几把——有兴致来做爆米花的人,原本也都是有些孩子气的。

然而一上手就知道,这个活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风箱是一里一外的直线,转锅是圆打圆的环线。等于说一手画圆,一手画线。路数不同,劲不能一顺儿去使,实在还是讲究技术的。有的两手一齐画圆,有的两手一齐画直线。两手画圆的时候风箱受不住,两手画直线的时候简直要把转锅从炭炉上揪下来。男人们做这个活稍微强一些,女人们却是不行。于是不时会有个细细的声音惊叫着从小马扎上逃起来,踉踉跄跄地说:“不中啊,不中。”

于是人们就轰地笑了。

那天,下了大雪。纷纷漫漫的雪中,老头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他的帽子白了,帽子盖不住的那些头发梢也白了,衣服上挂着一层梨花。围在炭炉边的人们一边听着风箱的响动,一边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一个的雪片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炭炉蓝紫色的火焰中,一瞬间就和火融在了一起。这雪花也有个去处呢。我忽然想:这个爆米花的老头,他住在哪里呢?当这个偌大的城市打了烊,所有的街巷都寂静了下来,这个异乡口音的老头,他会去哪里呢?

都好起来吧

春节前夕的忙乱总是一笔糊涂账,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却好像都是必须得忙的:工作总结,年度考核,团拜会,慰问老同志,看望老师,朋友聚会……“一年就这么一次嘛。”——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推辞的理由。于是,慌慌张张的,一天就那么过去了。今年亦如是。很多事情都记不得,除了一个情节。

那天上午去参加的是一个慈善活动,经一个警察朋友——我们都叫她“警姐”——牵头,到一个社区去“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这是警姐的说辞。所谓的弱势群体,也就是一些贫困户。警姐现在已经是公安战线很显赫的领导了,但微时曾在这个社区当过片警。也就是说,她当初是在这个地方起家的。

那个家属院是在老城区,正在修路。我拐七拐八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地方,活动地点定在家属院唯一的宽阔地带——篮球场上。我到时已经有好几个朋友在了,大家互相问候,祝福新年。旁边一群老太太穿得大红大绿,有些好奇地看着我们,终于有个胖阿姨问我是不是来帮扶的,我说是,她当即开始说起警姐的事迹来:“她是真好,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儿子早死了,儿媳妇改嫁了,我跟我孙女俩人过,要不是她,我的日子过不了现在这么太平,她真跟自己家的闺女一样,可以说,比自家闺女还亲……”说着,她的眼泪流了出来。

“是啊,有一年不知道咋了,我们这里的贼特别多,她给我们院里的困难户装了好几家防盗门,掏的都是自己的工资……”一个瘦阿姨也插嘴道,眼圈也马上泛红了。

没想到老太太们的眼泪这么现成,我有些猝不及防。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警姐来了。她走得很慢,因为是被一群又一群人簇拥着,明星一般——她的前方,架着好几个摄像机和照相机。老太太们既热情又有秩序地轮番儿上,显然是带有表演性质地拥抱着她,把她围在中间,一个个亲热地和她说着话:

“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你啊。”

“你是我们的好闺女啊。”

“可想你啊,想死你了!”

这些话,私下里说是很动人,但是当着这么多人说,说得这么熟练,就像是表演了——老太太们都很有镜头感,对着机器无不露出夸张的笑容。当然我也相信他们之间的情谊,相信警姐对他们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不然不会这么受欢迎,尤其是她不在场的时候,大家对她都是纷纷夸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是,一方很会做,另一方也很会配合,这搭档到了一起,就像是演戏了。虽然都有感情,也像演戏。

我有意站远了一些。我已经由感动到肉麻又过渡到冷静了。

主持人讲话,介绍来宾,警姐讲话,群众献花,这些程序走毕,就该“帮扶”了。“帮扶”的方式是结对子,我们每个来宾结两个对子,也就是给两个特困户送红包。来宾和特困户的右臂上,都系着一根红丝带。警姐结对子的情状是机器们的焦点,她把红包给了一遍又一遍。我绕开警姐,走到她身后,找到了两个系丝带的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男的接过红包,说了“谢谢”,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开了。那个女人高高的个子,戴着一顶灰色布帽子,衣服上都磨出了毛边儿,脸色憔悴。我把钱给她,她低声说:“谢谢。”和她在一边站着,我总觉得该说几句话,便道:“大姐,你家里还好吗?”一边问一边觉得自己虚伪。她笑了笑——我看懂了那笑容,那笑容在说:“对你说有什么用呢?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出于礼貌,或者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也许是寂寞——像这种艰难和窘迫,与其跟熟人开口,可能更愿意跟陌生人倾诉。她终于开口了。她说:“我老公瘫痪了,儿子没工作。我去年退休了。没法说……”我点点头,周围一片喧嚷,来宾中有一个着名的豫剧演员已经开始演唱了,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我想要安慰她,终于还是没有开口。

确实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她说得对:“没法说。”

“没法说,也没办法……”她又喃喃道。我看了一眼她的眸子,似乎是要闪泪的样子。我没有再看,也没有再追问。仿佛是一汪浑水,我不敢触探下去,我怕水底的玻璃碴子扎我的脚。我是一个多么懦弱的人啊。

我跟她就这么默默地站在那里,听着锣鼓喧天,听着热闹的豫剧……当表演者做出了一个滑稽的表情时,我看见她嘴角终于向上扬了扬,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我的心里略略安慰了一些。

可以离开了,我回头看着她,她也看着我。我说:“大姐,多保重,新年好啊。”她也点头道:“新年好。”我快步走开了,没有回头,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说:“真的,让一切都好起来吧。”

甲乙丙丁香港人

阳春三月,我第一次去香港。临行前夕,很是做了一些功课,想着自己好歹也算一文化人,得去那些有历史文化感的地方看看。什么黄大仙庙、金紫荆广场、港督府、和平英雄纪念碑、茶具博物馆、圣约翰大教堂之类的。但是,很惭愧,在香港三天,这些地方我一个都没去。做什么?据说每个俗女人都是一列火车,只能发出两种声音: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香港让我不幸地发现:原来自己就是这样的俗女人。好在同行的朋友也和我一样由文化人堕落成了俗女人,让我的惭愧减轻了许多:既俗之,就俗之吧。谁让我们在香港逛吃得那么幸福呢?比如在崇光百货,看到我很喜欢的一个衣服品牌,在大陆单件要卖上千的,而在这里,因为逢到了打折季,折上折,又折上折,我买了五件才花了一千多港币。比如在香港最常见的化妆品连锁店“莎莎”,日韩美欧的大品牌琳琅满目,经济装、旅行装、礼品装应有尽有,价格上却再没有那种凌厉的气势,让我觉得有钱不买简直就是天理不容。还有吃。随便一家超市都有价廉物美的快餐,随便一家商厦必定有餐饮集中的楼层,随便过个天桥都可以看到喜气洋洋的“大家乐”餐饮连锁店,随便一家玲珑如雀的路边小铺都清洁朗净,让人吃得心满意足……无论价格高低,钱都花得很踏实。因为知道消费的对象是可信任的、是安全的。这诉求听起来好像很低微、很基础。可是我知道,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容易实现的,很不容易。所以,幸福。

——幸福还因为碰到的那些人。那些人不知姓名,都是陌路,只能用甲乙丙丁来指代。

碰见甲是在晚上。我和朋友在中环逛完街,拎着大包小包准备回酒店,一时间却不知道怎么搭乘地铁,又懒得查路上的标牌——香港街道上的标牌很详尽,只要有心查,肯定能查清楚——于是就去问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眼镜哥背着个双肩包,眼神和善。我上去说明情况,他马上给我们指明了去往地铁的道路,并说要坐多少站。我和朋友走了一会儿便下到了地铁,正准备买票呢,突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居然是眼镜哥。他气喘吁吁,俨然是狂奔了一场。他满脸愧疚,说刚才对我们说错了站数,又对我们报出了新的站数,最后边道歉边和我们挥手道别。看着他的背影,我和朋友面面相觑。天啊,这态度也太好了吧?错几站有什么关系?由着我们自己捯腾呗。白指个路,还这么认真,最后还像欠了我们多大债似的……

乙,是在“莎莎”,我和朋友进了店就各自忙活起来,拎着个篮子楼上楼下地挑货,只捡自己可心的拿,偶尔碰头也顾不上说话。等我挑完了东西去结账时,有意思的事来了。在二楼领我去收银台的小美女——也就是乙——道:“您刚才是不是和朋友一起来的?”我说是啊。她说:“她刚才办了会员卡。您可以用她的会员卡结账,我们还可以打九折。”然后马上带我下到一楼,朋友已经在店门口等我了,我问她要卡,她还糊涂着:“什么卡?”我说明原委,她大悟:“我都忘了卡这事。”出了店,我们俩又是感慨良久。乙是什么时候注意到了我和朋友一起来的?又注意到了我朋友办了卡?还想着再打折给我省钱?给我省钱店里不就少赚了?如果店里的业绩跟她的薪水有关系,她不也少拿钱了吗?她这么费功夫出力的是图个什么?真就图个为人民服务吗?

同类推荐
  • 睡月

    睡月

    《睡月(一本写给未来的诗)》汇聚诗人全部心血,作者以汪洋恣肆、绚丽无匹的想象力,岳中炼玉、渊薮识珠的洞察力,营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灵感世界。诗中的主角除人以外,还有神祇、星辰、河流、鸟兽、花木。
  • 落花镇

    落花镇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作品包括:“到阳村去看油菜花”、“三嫂的手镯”、“天堂里的红嫁衣”、“干了这杯酒”、“来年的来年”等。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语言流畅。
  •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

    有一颗过分文艺的老灵魂,却梦想有一张青春不老的脸。曾在豆瓣网和时光网写作,多篇影评在网络备受好评,获得万千推荐率,形成个人独特创作风格,并逐渐被读者喜爱与支持,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另有个人博客,日记以生活散文、情感随笔居多,点击率曾一度跃居网易博客排行榜前列。现为《东方风情》影评专栏作家。近年来,多篇作品发表于《女友》《读者》《南腔北调》《矢量年华》等国内一线杂志。
  • 贝壳风铃

    贝壳风铃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
  •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是青年诗人杨子婴的诗集,收录了90余首中文诗歌和4首英文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曾发表于《星星诗刊》,有的在美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这本诗集带给人不小的惊喜,作者的语言干净剔透,既有少女情怀的书写,在诗歌和语言技巧上也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实验。作者的优点非常明显,语感轻松如鹿,意象选择有少女的清浅,如发表于《星星》诗刊的《白鹤语录》一诗,“雨后的棚屋杏花泥土浅浪”“蚕豆粒只等七分饱才摘来吃/黄瓜南瓜刚摘来尝时新”,用词和语感清新仿佛带有清香。字条系列的几首诗散落在诗集中而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匠意。《海岛数日》充满童话色彩,颇富想象力。
热门推荐
  • 盛世婚宠:国民总统狂追妻

    盛世婚宠:国民总统狂追妻

    他,是a国的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可谁知,他却无法左右自己的感情。她,是一个孤儿,被夏家收养,跟凌氏少爷有过婚约。在自己的订婚宴上被夏家二小姐下药,当成礼物送给了他。从此,傲娇总统开始无节制的宠她。【(新宠文)男女主身心健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不负汝

    不负汝

    “苏晨,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林木在苏晨的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问道。“我也不知道呀,反正就是喜欢了。可能这就是命中注定吧”苏晨懒懒的发出好听的声音回答。听出了苏晨声音里的慵懒,林木立马坐起来转身对着苏晨。认真的眼神里边还带着一些严肃。“你演戏的时候也是这么演的吧?”林木一字一句吐得极快,可是眼泪却貌似比话还要快。“我演戏的时候把眼前的人都当成了你在演,不然我演不了。”苏晨有些好笑的摸着林木的头发,她这招都用了好多次了,怎么还喜欢玩。明知道她的眼泪是假的,故意的。自己却偏生的喜欢配合她一块儿玩。“哈哈,苏晨你最好了,答应我以后都这样对我好好的哦。”林木眼睛里边的泪水还没流出来,马上就转变为了笑容。
  • 活在平凡里

    活在平凡里

    有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相似又不相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人在经历过,体会过。在我的身边发生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有趣事情,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听故事,那么说不定,你会发现书中有你的影子。
  • 网游之QQ三国

    网游之QQ三国

    【以QQ三国为蓝本的三国游戏小说,欢迎品尝不一样的萌版热血三国世界。】2520年左右,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被开发殆尽,各个国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地寻找新能源,各大势力都在努力地提升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以便在资源分配中取得更大的话语权。此时,全球首款大型虚拟网络游戏应运而生,人们从来不知道谁是这款游戏的研发者。但是,重生而来的李鼎铭却知晓这款游戏中隐藏着的惊天秘密——这款游戏的“服务器战”居然关系到了各个国家关于某种未知的重要资源的分配比例问题。而他能否在服务器战中力挽狂澜,改变本来被所有服务器围攻的华夏服务器的命运呢?
  • 转眼间我已看不到夕阳

    转眼间我已看不到夕阳

    我怕黑,所以至今不能习惯没有你的黑夜,18岁的青春,友情,爱情,纠缠万分。我叫林夕,他叫汤东阳,12岁,我们初识,15岁,我们走失,18岁,我们重逢,19岁,我们纠缠,21岁,我们失去,这是只属于我们的疼痛故事,以悼念我们已逝去的青春。
  • 帝女叶璇

    帝女叶璇

    “千年之前,你的父亲将整个皇朝羽化成仙,……现在,给我十年寿命,我便助你一统诸天,君临天下。”谋士以区区凡人之身,却逆乱乾坤,谋算诸天仙佛,可叹,可叹……临死之前:“我这一生只为你征战天下,杀伐诸天……”
  • 元气少女结缘

    元气少女结缘

    有一个人类小女孩,她的爸爸欠了别人好多线,把房子买出去了,就不知道去那了,后来她成了土地神的故事
  • 创始灵珠

    创始灵珠

    人为什么要奋斗,因为要实现梦想!人为什么要努力,因为要变的更强!人为什么要活着,因为要走更多的路!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是精彩的人生!一21世纪豪门的公子哥,突然一天消散在这个世界消失,而随之一个神秘的玻璃球也跟随这他一起被带到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修仙世界、看看主人公是如何在这个世界、走出一条永恒传说的道路,什么化神、大乘、仙君、仙帝、神王、始神,高天都会一个一个的将之打倒!一点一点的闯出属于他的传奇!
  • 平乱策

    平乱策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每一个站在高处的人身后都铺满了累累白骨。是任人宰割还是奋起抗争?不想永远被别人欺压,就必须有一种誓死如归的精神。要想成就一番霸业,不能单凭一时的血气之勇,还需要超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