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1600000023

第23章 长寿之道(4)

西方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同中国不同,实用主义色彩极浓。一个人对社会有能力做贡献,社会就尊重你。一旦人老珠黄,对社会没有用了,社会就丢弃你,包括自己的子孙也照样丢弃你,社会舆论不以为忤。当年我在德国哥廷根时,章士钊的夫人也同儿子住在那里,租了一家德国人的三楼居住。我去看望章伯母时,走过二楼,经常看到一间小屋关着门,门外地上摆着一碗饭,一丝热气也没有。我最初认为是喂猫或喂狗用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给小屋内卧病不起的母亲准备的饭菜。同时,房东还养了一条大狼狗,一天要吃一斤牛肉。这种天上人间的情况无人非议,连躺在小屋内病床上的老太太大概也会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吧。

在这种狭隘的实用主义大潮中,西方的诗人和学者极少极少写叹老嗟贫的诗文,同中国比起来,简直不成比例。

在中国,情况则大大地不同。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过去一千多年以来,仕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有的读书人都拥挤在这一条路上,从秀才——举人向上爬,爬到进士参加殿试,僧多粥少,极少数极幸运者可以爬完全程,“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达到这个目的万中难得一人。大家只要读一读《儒林外史》,便一目了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科举不利,老而又贫,除了叹老嗟贫以外,实在无路可走了。古人说:“诗必穷而后工”,其中“穷”字也有科举不利这个含义。古代大官很少有好诗文传世,其原因实在耐人寻味。

今天,时代变了。但是“学而优则仕”的幽灵未泯,学士、硕士、博士、院士代替了秀才、举人、进士、状元,骨子里并没有大变。在当今知识分子中,一旦有了点成就,便立即戴上一顶乌纱帽,这现象难道还少见吗?

今天的中国社会已能跟上世界潮流,但是,封建思想的残余还不容忽视。我们都要加以警惕。

九忌:老想到死

好生恶死,为所有生物之本能。我们只能加以尊重,不能妄加评论。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是不能例外。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可是人一到了老年,特别是耄耋之年,离那个长满了野百合花的地方越来越近了,此时常想到死,更是非常自然的。

今人如此,古人何独不然!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骚人、墨客大都关心生死问题。根据我个人的思考,各个时代是颇不相同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似乎更为关注。粗略地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三派。第一派对死十分恐惧,而且十分坦荡地说了出来。这一派可以江淹为代表。他的《恨赋》一开头就说:“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最后几句话是:“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第二派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世说新语·任诞等二十三》第一条就讲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常集于竹林之中,肆意酣畅”。这是一群酒徒。其中最着名的刘伶命人荷锹跟着他,说:“死便埋我!”对死看得十分豁达。实际上,情况正相反,他们怕死怕得发抖,聊作姿态以自欺欺人耳。其中当然还有逃避残酷的政治迫害的用意。

第三派可以陶渊明为代表。他的意见具见他的诗《神释》中。诗中有这样的话:“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此举?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反对酣酒麻醉自己,也反对常想到死。我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态度。最后四句诗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上面已经说到,老年人想到死,是非常自然的。关键是:想到以后,自己抱什么态度。惶惶不可终日,甚至饮恨吞声,最要不得,这样必将成陶渊明所说的“促龄具”。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鲁迅不到50岁,就写了有关死的文章。王国维则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结果投了昆明湖。我之所以能泰然处之,有我的特殊原因。“十年浩劫”中,我已走到过死亡的边缘上,一个千钧一发的偶然性救了我。从那以后,多活一天,我都认为是多赚的。因此就比较能对死从容对待了。

我在这里诚挚奉劝普天之下的年老又通达事情的人,偶尔想一下死,是可以的,但不必老想。我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样,以陶渊明《神释》诗最后四句为座右铭。

十忌: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这个现象,没有时代的限制,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古今皆有,老少俱备,但以年纪大的人为多。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很大的危害,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世事发生必有其因。愤世嫉俗的产生也自有其原因。归纳起来,约有以下诸端:

首先,自古以来,任何时代,任何朝代,能完全满足人民大众的愿望者,绝对没有。不管汉代的文景之治怎样美妙,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怎样理想,宫廷都难免腐败,官吏都难免贪污,百姓就因而难免不满,其尤甚者就是愤世嫉俗。

其次,“学而优则仕”达不到目的,特别是科举时代名落孙山者,人不在少数,必然愤世嫉俗。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可以找出不少的典型。

再次,古今中外都不缺少自命天才的人。有的真有点天才或者才干,有的则只是个人妄想,但是别人偏不买账,于是就愤世嫉俗。其尤甚者,如西方的尼采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又如中国的徐文长。结果无法满足,只好自己发了疯。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对社会变化的迅猛跟不上,对新生事物看不顺眼,是九斤老太一党;九斤老太不识字,只会说:“一代不如一代”,识字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老年人,便表现为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以上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不足为据。

在中国文学史上,愤世嫉俗的传统,由来已久。《楚辞》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等语就是最早的证据之一。以后历代的文人多有愤世嫉俗之作,形成了知识分子性格上的一大特点。

我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姑以我自己为麻雀,加以剖析。愤世嫉俗的情绪和言论,我也是有的。但是,我又有我自己的表现方式。我往往不是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而是迷惑不解,惶恐不安。我曾写文章赞美过代沟,说代沟是人类进步的象征。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可是到了目前,我自己也傻了眼,横亘在我眼前的像我这样老一代人和一些“新人类”、“新新人类”之间的代沟,突然显得其阔无限,其深无底,简直无法逾越了,仿佛把人类历史断成了两截。我感到恐慌,我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将伊于胡底。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愤世嫉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要不得的;可我一时又改变不过来,为之奈何!

我不知道,与我想法相同或者相似的有没有人在,有的话,究竟有多少人。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毛泽东的两句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

2000年2月22日

老年四“得”

着名的历史学家周一良教授,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公开场合,讲了他的或者他听到的老年健身法门。每一次讲,他都是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十分投入。他讲了四句话: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

这话我曾听过几次。我在心里第一个反应是:这有什么好讲的呢?不就是这样子吗?

一良先生不幸逝世以后,迫使我时常想到一些与他有关的事情,以上四句话,四个“得”,当然也在其中。我越想越觉得,这四句话确实很平凡;但是,人世间真正的真理不都是平凡的吗?真理蕴藏于平凡中,世事就是如此。

前三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吃喝拉撒睡那一套,是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处理的,简直没有什么还值得考虑和研究的价值,但这是年轻人和某一些中年人的看法。当年我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这四个“得”的问题,因为它们不成问题。当时听说一个个子高大的同学患失眠症,我大惊失色。我睡觉总是睡不够的,一个人怎么会能失眠呢?失眠对我来说简直像是一个神话。至于吃和拉,更是不在话下。每一顿饭,如果少吃了一点,则不久就感到饿意。“二战”期间我在德国时,饿得连地球都想吞下去(借用俄国文豪果戈理《巡按使》中的话)。有一次下乡帮助农民摘苹果,得到四五斤土豆,我回家后一顿吃光,幸而没有撑死。怎么能够吃不下呢?直到八十岁,拉对我也从来没有成为问题。

同类推荐
  • 想法决定活法:走向卓越必备的8种能力

    想法决定活法:走向卓越必备的8种能力

    本书的作者通过对比中外案例,说明想法是怎样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精炼的总结出职场人必备的八种能力,例如“直面阻碍的魄力”“敢于突围的勇气”“发现机会的眼光”等等,和读者一起分享飞跃职场、实现目标的智慧。个人应对职场复杂的变化,对待问题的想法决定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引导你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想法是你成功的开始。在职业生涯中,若要克敌制胜、实现飞跃,你应深入领悟这八种能力的奥义。
  • 青年中国说

    青年中国说

    本书是凤凰网名博校园行演讲精选集,演讲嘉宾有熊培云、张铁志、邹振东、张羽、葛剑雄、张乐天、鄢烈山、章文、杨佩昌、邱震海、马勇、秦晖、朱大可等学界大腕知识精英,阵容强大,见解深刻。本书涉及网络与公民社会转型、台湾对大陆的借鉴意义、未来30年中国是否必有一战、如何从臣民社会转变为公民社会等当代青年感兴趣的现实社会问题,体现演讲嘉宾的深度思考与大胆表达。
  •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礼仪常识:社交、日常生活、办公事务、服务业、商务等。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哈佛大学有着全世界最为出色的沟通学大师霍莉·威克斯、谈判专家巴泽曼;哈佛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测评、话语艺术测评的分值都远远高出美国其他同类学府的学生。
  • “升职超人”教你旋风成长法则

    “升职超人”教你旋风成长法则

    本书介绍了在不公平的职场中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成果并获得最高评价”,解明职场成长的真正原因,提出“旋风上升”概念。全书内容包括“成果”与“评价”的秘密、减少你的“日常工作比率”、“思考模式”让你事半功倍、真·自我品牌营销等。
热门推荐
  • 华夏学院

    华夏学院

    神奇的魔法,超前的科技,强悍的体魄,欢迎来到华夏学院。不定期更新,新作,写来玩玩,不要抱太大希望~
  • 天尊高高在上

    天尊高高在上

    我和顾行认识的时候顾策连毛都没长齐,等后来顾策把毛长齐了顾行已经落入轮回十几年了。我不止一次地想过,我应该带着顾策到顾行面前,对他说:“看,这是你儿子。”然后我就可以欣赏顾行或惊讶或呆愣或错愕的表情。他或许会以为我是个疯子,但我不是。我只是在漫长的等待中失了耐心。顾行,如果你注定无法实现诺言,当初又为什么要许诺呢?
  • 辰月衣我以华裳

    辰月衣我以华裳

    时光悄然划破青春的年轮,岁月渐次搁浅曾经的故事,像是做了一场梦,转眼便再次呼吸到春天的味道。而我那锁在眉间的一缕春风,已然伴着花开叶绿的胜景化作我心灵的芳香,凝成我笔尖的诗章。本文讲述了女作家苏梦辰在成长道路上的爱恨情仇,她的青春,唯美而不华丽,清纯而不做作。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缺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他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他掩饰什么。
  • Otto Of the Silver Hand

    Otto Of the Silver H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为了保护和鼓励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 都市之末法时代

    都市之末法时代

    神仙一指可灭宇宙星辰,一眼可望断前世今生,翻掌可颠倒乾坤,覆手可时光断流。处于末法时代的今天,那遥远的辉煌再难寻足迹。为求一丝力量的他们,不再约束自己,打开心中无穷的恶念,杀戮、手足反目,同门相残……孤儿林向道得高人传道,混迹都市的他力量一天天变强,面对群龙乱舞的黑暗面,他毫不犹豫的反击,在夹缝求生的他,坚持心中的道,走向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美人相伴,兄弟相助,一步步带领众人掀开末法时代的新篇章。江城,一切将从这里开始。
  • 魔眼传奇

    魔眼传奇

    他曾经是一位学渣少年,他7门功课成绩相加才一百多分,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做朋友。老师放弃了他,父母也对他绝望。他心灰意冷,跳下了悬崖,。OK主人公已死,小说完结。。。。。。。。。。。才怪
  • 陈兴文的论文

    陈兴文的论文

    我的论文包含很多方面,无所不谈,只要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就写。后面的小说有凄美爱情,满身伤痛,生存斗争,人性探讨,崛起奇遇;开启中国首部权谋式武侠仙侠类小说先河;文艺为媒,历史为骨,中华文明,百世弘扬;书中含有大量考证阴阳家失传千年的语录,奠定中华文明的又一力作。
  • 吾家总裁初发烧

    吾家总裁初发烧

    新人新书新坑欢迎入坑宅女无心,当真应了这个名字,无心无肺!被好基友拉出去碰到自己前男友跟现女友亲热~好呗!基友在一边热火朝天的开骂,她自己却在一边悠闲的看着~转眼间被一”大叔“盯上相亲?!无心这小暴脾气就上来了:“喂!这位大叔,你别残害祖国的花朵好不好!我麻麻说过早恋可是不好!”男子嘴角一抽:“怕什么!岳母我已经搞定了!”然而求婚之路是很长哒!————————婚后小剧情——————无心盯着南瑾:“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南瑾刚要说话,无心一句话就紧接而上:“你为什么不说话。”你丫根本没给我说话机会好么!“南瑾心中怒吼,但没办法,忍字头上一把刀!谁让在自家媳妇眼中自己就是一受呢!还是一虐受呢!!
  • 造神時代

    造神時代

    万年之前的岁月为何找寻不到,万年之前的修士为何无踪无迹万年之前的文明为何埋没长河,万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到时是谁的子嗣,我们的先辈到底在哪,一切迷云,都在一块石碑上找到了线索碑文‘造神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