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领导是职业政治家。换言之,领导是以政治为职业的专家。
政治就是影响力。毛主席说过,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这个“多多的”或“少少的”靠谁来搞呢?就是靠领导。
领导的职业本质就是权力。权力不等于影响力。但权力可以施加影响力。霍斯说,权力是对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未来学家玛格丽特说,组织中的权力是由关系产生出的能力。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君主论》中坦言,“被畏惧远比被热爱好得多”。一个人怎么样运用权力,而这种权力怎么样能够给人施加影响,从而改变目标行动者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并使之成为持续的追随者,这是领导者的职业素养。
领导是政治专家。这种专家在特定领域里具有扎实基础和精湛技能,具有权威的话语权,对特定问题具有超过常人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具备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不仅如此,这种专家还具有某种闪光的品质。这种品质包括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为政亲民的理想信念,危急时刻的当机立断,困难面前的坚忍不拔,对善人的同情和宽容,对恶人的愤怒和勇敢。这种品质的闪光点是人本身的素质和魅力。这种素质和魅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领导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必须识时务,顾大局,懂规矩。这是领导者的第一要务。
二
领导需要领导力。有领导力才有影响力。
领导力是领导的核心。这个“力”不是一种简单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两大源泉:一是领导者的思维范式,也就是领导者思维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式。
思维决定思想,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二是领导者的语言识别,也就是领导者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想的工具。最简单、最通俗、最有用的语言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领导力的核心是对他人产生一种持续的影响力。它的持续源于领导者的特质。这种特质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领导者必须有眼光。眼光就是高瞻远瞩,就是看问题的高度、宽度和深度。高度决定影响力,宽度决定领悟力,深度决定穿透力。这些“度”和“力”源自学习力。
学习力源自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
第二,领导者必须有思想。影响力的第一源泉是领导的思想特质。领导是思想家。这里所说的思想家是指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对复杂问题有独到判断,对深刻问题有独立见解,并具有完备价值体系的人。
这种人的价值观的最终结果就是把思想变为理想。
第三,领导者必须有智慧。智慧是一个人潜藏心中的力量。智者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感悟。
归根到底,智慧就是一种悟。
第四,领导者必须有持续的敬业精神。敬业是一种德。
德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忠诚度,二是责任感,三是执行力。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延续的、不间断的、持之以恒的。
第五,领导者必须有情有义。情义是一种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希腊人称之为神。感召力是神的魔力。感召不是强迫,也不依赖物质的东西。它是凭借人自身品格所产生的一种魅力。牧师说,影响力的本质不在于你的地位,不在于你的言行,而在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
一把手是具有最高权力的领导。尽管这个最高是相对的,但权力却是绝对的。
一把手关键在“手”。这个“手”就是权力。什么权抓而不放,什么权放而不抓,这个问题是一把手的首要问题。智慧的领导该抓的决不手软,该放的决不侥幸;糊涂的领导该抓的不抓,该放的不放;愚蠢的领导则一手抓官,一手抓财,最终把自己送进了“棺材”。
一把手核心在“把”。这个“把”就是一要把握方向,二要把控全局。把握方向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举谁的旗,走谁的路;把控全局就是怎样管而不死,怎样放而不乱,怎样稳中求定,怎样有惊无险。把握是领导的眼光,控制是领导的智慧。
一把手根本在“一”。这个“一”就是干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谋篇布局。干成一件事靠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靠格局。一个好的格局是靠谋篇来实现的。篇是纲,是大思路,是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靠的是一把手的谋划、规划和策划,这是一把手的天职。
一把手不等于一把抓。一把手必须抓政治,抓大局,抓关键。一把抓则抓权、抓官、抓钱,能抓什么抓什么。
抓来抓去的结局往往是葬送了自己:一是送进医院,累死了;二是送进法院,腐败死了。
一把手最重要的工作是团结。团结是大局,团结是责任,团结是文化,团结是境界,团结是妥协。团结能人做大事,团结好人办实事,团结坏人不坏事。团结的班子是一把手的本事,不团结的班子是一把手的无能。讲团结,两全其美;不讲团结,两败俱伤。
一把手必须学会团结。团结是最大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