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1100000033

第33章 破解忌讳 皆大欢喜(2)

接着,张学良向周恩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要抗日,但现在也不反蒋,若将来蒋介石真的投降了日本,我一定离开蒋,另做打算,并做以防万一的准备。”

周恩来听了张学良的这一番肺腑之言,点了点头,他明确表示:“从逻辑上讲,张将军的意见很有道理,很值得我们重视,我个人同意张将军关于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的主张。不过,这是个重大的方针政策,我一定把这个意见带回去,提请中央郑重考虑以后,再作最后答复。”

张学良见周恩来态度诚恳、明朗,如此重视自己的意见,十分高兴。这些日子以来,他最担心的便是在“反蒋”还是“联蒋”这个问题上和共产党谈不拢,现在有了松动的余地,压在心头上的一块石头搬掉了,他感到浑身轻松,情不自禁地说:“这个问题能取得一致意见就太好。今后我们可以采取内外夹逼的办法,你们在外部施加压力,我们在内部劝解说服,一定要把蒋介石拉到抗日的道路上来。”

最后,双方还谈到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的问题。

张学良问道:“贵党这种举动的目的何在?”

周恩来毫不隐瞒地说:“我们的目的是准备占领太行山,东出抗日,以推动全国抗日局面的早日到来。”

张学良对此深表理解,但他提醒周恩来说:“红军这么做困难很大哦!因为蒋介石也已看到了这一点,并已调动部队领先控制了太行山。”

周恩来说:“如果实在过不去,那只好回来另想办法。”

张学良马上建议道:“红军可经营绥远,但若决定出河北,我的部队将不加阻挠。”

在融洽的气氛中,他们还谈到许多国际国内的其他问题,如日本对中国作战的战略问题、苏联援助中国抗战问题、中国抗日问题、中国抗战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中国红军各方面军的集中问题,等等。周恩来均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使张学良极为佩服。

经过双方的坦诚相商,会谈达成了一些协议,双方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关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张学良表示加以研究后再提出意见;关于红军部队的集中问题,张学良承诺赞助红军集中河北,四方面军出甘肃,东北军可以让路,至于二方面军北上路线问题,因须经过国民党中央军防区,须得到他们同意,张学良愿进行斡旋;关于通商问题,普通办货可由红军设店自购,军用品由张学良代办,子弹可由张学良供给。

4月10日凌晨4时,会谈顺利结束。

张学良激动地握着周恩来的手说:“听了周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新的一天开始了,一个新的张学良也开始了。我的心情可以说是豁然开朗了,不仅使我看到了东北军发展的前途,而且也使我坚定地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我一定要忠实于我们谈判的协议,永不毁约。”

因人而异

“在全民族面前,空前的团结起来。”周恩来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以共同的民族利益促成各派团结抗日。

做沟通协调工作,忌讳之三是不看对象。如何破解这一忌讳?周恩来的做法是:因人而异。

1937年以后,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中国,全国上下义愤高涨,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又建立了合作关系。国民党对待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党派的态度比过去有了一些转变,一段时间内有了较融洽的气氛。但对改善两党关系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蒋介石仍采取拖延态度,或者不明确表态,或者随时改口,两党关系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说服各种力量和共产党一起抗日呢?这是周恩来致力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周恩来找到了与沟通对象的共同点,这就是“在全民族面前,空前地团结起来”。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包括年龄与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水平、职业、籍贯、兴趣、价值观、信念、态度等的相似。因为相似的人彼此容易沟通,较少因意见传递的困难而造成误会和冲突,共同点越多,双方的距离越近。

在民族危急时刻,抗日成了各党各派共同的愿望,找到了这一共同点,彼此的距离就拉近了。但在具体的对象面前,周恩来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在说服国民党元老和上层人物时,周恩来尽力消除对方的成见,以抗战这一全民族的共同利益为切入点和基本点,不过多地讲大道理,一方面充分肯定他们在民族危机面前所表现的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诚恳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但并不急于奏效,尽力用真诚打动对方。

由于历史原因,周恩来在国民党上层和元老派中间有许多朋友。国共合作抗日后,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代表常驻国民党政府中。无论是在山西、武汉,还是在重庆,他广泛地接触各方面的朋友,甚至是政治态度不尽相同的人,诚恳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从容周旋,重叙旧情,广结新友,赤诚合作。这不仅使他们进一步同中国共产党接近,而且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民党内部,除少数顽固派外,也有不少主张抗战和团结的进步分子。这些人当中既有下层官兵,也有上层人物和元老派。相比起来,国民党上层人物和元老派是国民党当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他们虽然在政治上与共产党是对立的,但在民族危机面前,赞成抗日,反对投降,同共产党的距离有所缩短。他们能够制约蒋介石,影响蒋介石的决策,蒋介石也让他们三分,因此,说服国民党元老派和上层人物团结抗战就十分重要了。

周恩来十分重视对国民党元老和上层人物的工作。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监察院的院长。周恩来对他一直十分关心。

有一天,周恩来找到于的女婿屈武,叮嘱他做于右任的工作:“于右任先生是位公正的人,有民族气节,但是在国民党内部他还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左派。

他态度不坚定,旗帜不够鲜明。于先生是你的老长辈,你应该爱护他,首先在政治方面爱护他。要帮助他认识两党合作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对这方面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积极的态度。”经过做工作,于右任的政治态度有所转变。

于右任对国民党内的钩心斗角、贪污腐败现象早已深恶痛绝,想惩治那些贪婪成性的人,但其中一些是蒋介石左右的权要人物,他们得到蒋介石的庇护,怎么能惩办得下去呢?于右任一气之下辞去监察院长职务去了成都。

周恩来得知于先生的这些举动后,立即予以肯定的评价:“于先生姿态很好,这是对老蒋独裁作风的一个有力的揭露。他的这一举动大得人心,但不要悲观。”

对于周恩来的勉励,于右任很受感动。

当于右任迫于形势顺水推舟又要回到重庆时,他的女婿屈武担心他的安全,周恩来便对屈武说:“于先生和邓演达先生不同。他这块元老招牌老蒋还是要利用的,绝不会加害于他。你要请于先生鼓起勇气,对老蒋该顶的还是要顶。”

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于右任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分量、蒋介石的心理、于右任的个性等勾勒得恰到好处,同时,这些话在屈武听起来入情入理,坦率诚恳。周恩来这样的语言不仅给屈武,而且给所有与周恩来接触过的朋友以心悦诚服的感觉。在周恩来的帮助和多方面的关怀下,于右任先生的政治态度进一步明朗、坚定,他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影响积极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冯玉祥是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他是原西北军的领袖,国民党内的主战派。1930年的中原大战后,他同蒋介石的矛盾加深。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虽先后委任他担任过第三战区和第六战区的司令长官,但没有给他指挥实权。1937年11月底冯玉祥迁居武汉后,到处发表演说鼓吹抗战。

对这样一个人,1938年2月7日,周恩来通过在他身边工作的共产党员鹿钟麟向他表示:拟请一见。冯玉祥最初还有些顾忌,只愿“作不见面之默契”,担心“外面耳目众多,不便相见”。但他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同意见周恩来。

14日,周恩来到他的寓所拜访,交谈对时局和抗战前途的看法。他们谈得很畅快,特别是对前一阶段华北和上海作战指挥的得失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双方谈得十分投机。

周恩来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慷慨激昂,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话语、爽朗的笑声,无不让冯玉祥佩服得五体投地。冯玉祥在当天日记里谈了对周恩来的印象:

“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

周恩来离开后,冯玉祥对他周围的人感慨地说:“我知道的东西太少了。”第二天,他在会客室写下了8个大字:“吃饭太多,读书太少。”表示自己不如周恩来,对周恩来十分敬佩。

以后,他常派他的专车将周恩来接到寓所会面,同共产党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在周恩来的争取和支持下,冯玉祥请人办了《抗到底》、《抗战画刊》两种刊物和一个出版抗战图书的三户印刷所,他还参与筹建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并亲任理事。

周恩来作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副部长,同陈诚、邵力子、张治中等的接触也较多,对他们的政治倾向有着较大的影响。

由于周恩来卓有成效的沟通艺术,扩大了统一战线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政治力量共同抗战。

国民党内部有着嫡系与非嫡系、中央政府和地方实力派的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实力派此消彼长,分化组合。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的地方实力派主要有四川、云南、广西三大派。这三大派都有自己的地盘,并且都同蒋介石之间矛盾尖锐。在抗战前,这三大派名义上服从中央,可实际上都是自成一个独立王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借抗战之名将四川、云南和广西一部分军队调离本地,并把重庆作为陪都,加深了矛盾。在四川,蒋介石控制了主要地区,将四川军阀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等人的势力排挤到川康边境,处心积虑地想把他们吃悼,这就引起刘、潘、邓等对蒋介石非常不满。蒋介石又企图控制云南,使他与龙云、卢汉等云南地方实力派矛盾尖锐。在广西,蒋介石采取拉拢、分化政策,但他们之间貌合神离,矛盾并未消除。

周恩来分析说:“地方实力派近乎中间,在阶级性上是接近反动派的,在反蒋这一点上又起了中间力量的作用。”他认为要联合地方实力派,共同反对蒋介石的独裁专制。

怎样说服地方实力派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团结抗战呢?周恩来不仅注重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即反对日本侵略和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更重要的是,采取了利用矛盾的说服方法。

为此,周恩来不仅多次同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会面恳谈,向他们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增强他们的信心,反对妥协投降,而且派人到他们那里去开展工作。

邓锡侯1938年3月从河南前线到武汉,周恩来在八路军办事处会见他,希望川军能同八路军、新四军协同作战。邓锡侯返河南后,派人给新四军八团队留守处送去一批弹药,以后也时常支援新四军。

1942年2月,周恩来在会见刘文辉时明确表示,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法西斯独裁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愿意同国民党民主派合作,尤其希望西南地方的民主派能与共产党密切配合,共产党愿意在政治上支持地方派。中国共产党对刘、潘的帮助和争取不断,一直到1949年他们率部宣布起义。

周恩来对云南的工作也同样重视,他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先后派薛文正和华岗到云南做龙云和卢汉的工作。通过积极的工作,促进了龙云的思想变化,使他积极支持云南人民反对法西斯独裁,使昆明的民主运动得以广泛开展。

李济深是广西地方实力派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利用李济深等桂系人物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先后派张友渔等去做工作。周恩来还曾三到桂林去做李宗仁的工作,促进他们同意中国共产党在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还促使他们接纳了一大批沦陷区来的抗日进步力量和文化人士。

通过争取这些实力派,壮大了抗日力量。

对其他各党派人士,周恩来则采取了平等相待、开诚布公并晓以大义的办法。

邹韬奋是着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他所主办的《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在全国特别是青年中有着极大的影响。

周恩来在武汉第一次同他见面就好像是遇到老朋友一样,他热情亲切地对邹韬奋说:“我们还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朋友、好朋友了。救国会的抗日主张和我们是一致的,爱国七君子的风节我是很佩服的。”

谈话中,周恩来关切地询问他出狱后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向他分析抗战的形势和任务,并且指出:“现在我们一起奋斗,以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将来,我们还要共同努力,以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临别时,周恩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请你们记住,爱国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有什么要求,请随时提出来,我们共产党一定会尽可能地帮助解决。”

周恩来的热情强烈地感染了邹韬奋,他后来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周恩来先生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最可敬佩的朋友。”

范长江是《大公报》着名记者,他在汉口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同类推荐
  • 励志生存

    励志生存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不容错过的一本书:现代成功企业中的员工培养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读本和参考用书;一本使每一个员工认清职业态度,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一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它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思想录》就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我们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 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高调理事 低调做人

    做人是每个人生存在世上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前提,而综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调理事,低调做人”。高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量,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不但要快,而且要好。效是一种不畏艰辛的精神,也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工作方法。高效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头脑的清醒。只有高效才能打造一个人竟争优势,提升核心竟争力,战胜对手,赢得辉煌。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热门推荐
  • 太极弧

    太极弧

    宇宙无限大,有什么能与之相较?或许有人会说没有什么能和宇宙相较。但是有的人会肯定地回答你:有,就在每个人的身上。宇宙有许多秘密,知道秘密的人是谁呢?是探险家,秘密就在他们无限冒险的勇气里。蔺千寻,古武传承少年,依靠科技领悟出太极最终极奥秘太极弧,一步步探索宇宙的秘密!
  • 青春懵懂的苦涩

    青春懵懂的苦涩

    天真活泼的她遇到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却又在一旁默默关心着她的大男孩,他是她的命中注定的爱人,还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他与她是永远的分离,还是再次的相遇。
  • 佛龙逆天劫

    佛龙逆天劫

    本文应为《龙女逆天劫》,现作者雨霖呤已离开起点,如果有喜欢这部作品的朋友,请到幻剑书盟继续阅读本文连载。感谢您的支持!
  • 那月那夜那仙梦

    那月那夜那仙梦

    这是一个世界的仙梦,一个全新的概念展开一段新的成仙故事。这里有一个个古典的仙侠故事,一段段美妙的仙境情节,还有各种奇妙的术数,法宝。还有感人的情感,动人的亲情感悟。
  • 什么我儿子是颗蛋

    什么我儿子是颗蛋

    扶着我,我要去上厕所不不不,媳妇,你是要生了!我去给你拿盆。是不是我怎么会感觉不出来!我儿的浴桶怎么能用来接那种东西,还是蹲旁边好了啪嗒,一个蛋掉下来了。哦不!一个蛋!【这是一个gay和翼狮攻的幸福种田生活】
  • 一木浮尘

    一木浮尘

    平朝长公主,丘岚公主在先帝驾崩后离开皇宫不知去向。继位的天帝是丘岚公主长兄,却也不思寻找。世人嗟叹为迷。与此同时,因新帝整顿而落魄到江南的前丞相本家古家,却迎来了一位贵人。此人为一女子,喜好青,白二色,常年一身青白衣裙,爱侍弄花草动物,爱茶,爱银子却不贪财,爱清净却答应成为古家新店铺生意的掌柜。常年半边面具且从不施以粉黛的她,神秘莫测,却深得古家信任。平静却不小心被打破。受伤的神秘人,深意的眼神,不知去向的银两,动荡不安的边疆······似乎,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 重生之云动九霄

    重生之云动九霄

    她,冷千资,性格邪魅,清纯,两种不和谐的气质在她身上她却显得理所当然。她,慕容星辰,性格火爆,却心思细密。她,沐清歌,性格清冷,却有着淡淡的哀伤。她们是人人闻风丧胆的火狐队员,却被认为是可爱的妹妹所害,而穿越至风云大陆,且看她们如何在异世打岀属于她们“火狐”的称号。
  • 辣妈要出逃

    辣妈要出逃

    死了六年的未婚妻强势回归,还有疑似情敌之子杀上门来!某男欣喜,刚要和现任女友退婚,首席秘书突然失踪,未婚妻更是仇杀不断……阴谋背后到底谁才是黑手?萌宝,酷爹强势联合,“哼!敢动我妈咪?你们找死!”
  • 亦妖亦仙

    亦妖亦仙

    仙,妖,人,兽。人欲成仙,兽欲化妖。仙妖,追求长生。两块玉牌,两个故事,在两界流传。两位佳人,两种命运,在两界交织。前世今生,为何追求,为了长生?看我打破苍天桎梏。
  • 单寄

    单寄

    童话十五岁时遇见一个叫杨真的少年。“对不起,明天一定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给你”。童话紧蹙眉头盯着面前脸颊微红的俊朗少年。迟疑了一会,才回答“嗯”。多年以后,童话想起来还是会心一笑,当时少年明眸皓齿,预示着暗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