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300000021

第21章 菩提达摩考——中国中古哲学史的(2)

总括看来,达摩的教旨不出三端:一为众生性净,凡圣平等;二为凝住壁观,以为安心之法;三为苦乐随缘,心无所求,无所执着。《续僧传》附向居士传中说向居士寄书与慧可云:除烦恼而求涅盘者,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者,喻默声而寻响。

烦恼即是涅盘,故甘心受苦;凡圣平等,众生即是佛,故不离众生而别求佛也。此正是达摩的教旨。这一宗派主张苦乐随缘,故多苦行之士。《续僧传》记那禅师“唯服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又慧满也是“一衣,一食,但畜二针;冬则乞补,夏便通舍,复赤而已。往无再宿,到寺则破柴,造履,常行乞食”。“贞观十六年(642)满于洛州南会善寺侧宿柏墓中,遇雪深三尺,有请宿斋者,告云,‘天下无人,方受尔请’”。这都是达摩一派的遗风。

宋代的契嵩不明此义,妄说四行之说非“达摩道之极”。(《传法正宗记》卷五)他生在宋时,听惯了晚唐五代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他不知道学说的演变总是渐进的,由淡薄而变为深奥,由朴素而变为繁缛;道宣所述,正因为是淡薄朴素,故更可信为达摩的学说。后来的记载,自《景德传灯录》以至《联灯会要》,世愈后而学说愈荒诞繁杂,全是由于这种不甘淡薄的谬见,故不惜捏造“话头”,伪作“机缘”,其实全没有史料的价值。

今试举达摩见梁武帝的传说作一个例,表示一个故事的演变的痕迹。

7世纪中叶,道宣作《续高僧传》,全无见梁武帝的事。

8世纪时,净觉作《楞伽师资纪》,也没有达摩与梁武帝相见问答的话。

9世纪初年(804-805)日本僧最澄入唐,携归佛书多种;其后他作《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引《传法记》云:谨案,《传法记》云:……达摩大师……渡来此土,初至梁国,武帝迎就殿内,问云:“朕广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达摩大师答云:“无功德。”武帝问曰,“以何无功德?”

达摩大师云:“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功德。”不称帝情,遂发遣劳过。大师杖锡行至嵩山,逢见慧可,志求胜法,遂乃付嘱佛法矣。(《传教大师全集》卷二,页五一八。)《传法记》现已失传,其书当是8世纪的作品。此是记梁武帝与达摩的故事的最早的。

8世纪晚年,成都保唐寺无住一派作《历代法宝记》,记此事云:大师至梁,武帝出城躬迎,升殿问曰:“和上从彼国将何教法来化众生?”达摩大师答,“不将一字来。”帝问:“朕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大师答,“并无功德。此有为之善,非真功德。”武帝凡情不晓。乃出国,北望有大乘气,大师来至魏朝,居嵩山,接引群品,六年,学人如云奔雨骤,如稻麻竹笔。(此据巴黎图书馆藏敦煌写本)此与《传法记》同一故事,然已添了不少枝叶了。

柳宗元在元和十年(815)作《大鉴禅师碑》,其中有云:梁氏好作有为,师达摩讥之,空术益显。(《柳先生集》八)这可见9世纪初年所传达摩与梁武帝的问答还不过是“有为”一段活。

越到后来,禅学的“话头”越奇妙了,遂有人嫌“有为”之说为太浅薄了,于是又造出更深奥的一段话,如《传灯》诸录所载:

十月一日到金陵。帝问,“朕自即位而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祖云:“并无功德。”帝云:“何得无功德?”

祖云:“此但人天小果,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云:“如何是真功德?”祖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以世求。”

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云:“廓然无圣”。帝云:“对3朕者谁?”祖云:“不识。”

帝不领旨。祖于是月十九日潜渡江北。十一月二十二日届于洛阳。

(此用宋僧悟明的《联灯会要》卷二,页二二九。)这一段记事里,不但添了“真功德”“廓然无圣”“对朕者谁”三条问答,并且还添上了详细的年月日!7世纪人所不纪,8世纪人所不能详,而11世纪以下的人偏能写出详细的年月日,这岂非最奇怪的灵迹吗?(参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页三○七,论“廓然无圣”之语出于僧肇之《涅盘无名论》。)这一件故事的演变可以表示菩提达摩的传说如何逐渐加详,逐渐由唐初的朴素的史迹变成宋代的荒诞的神话。传说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其实禁不住史学方法的日光,一照便销融净尽了。

达摩的传说还有无数的谬说。如菩提达摩(Bodhidharma)与达摩多罗(Dharmatrata)本是两个人,后来被唐代的和尚硬并作一个人,竟造出一个最荒谬的名字,叫做菩提达摩多罗!于是6世纪还生存的菩提达摩,竟硬被派作5世纪初年(约413)译出的《禅经》的作者了!

又如《传法记》(最澄引的)说菩提达摩曾遣弟子佛陀耶舍先来中国。《历代法宝记》也记此事,却把佛陀耶舍截作两人(见敦煌唐写本)!这真是截鹤之颈,续鸭之脚了!

书《菩提达摩考》后(三则)我假定菩提达摩到中国时在刘宋亡以前;宋亡在479年,故达摩来时至迟不得在479以后。我的根据只是道宣《僧传》中“初达宋境南越”一语。

今日重读道宣《僧传》,在僧副传中又得一个证据。传中说僧副是太原祁县人,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访所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

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

齐建武年,南游杨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萧渊藻出镇蜀部,遂即拂衣附之。久之还返金陵,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梁]普通五年也。

齐建武为西历494[年]-497[年]。梁普通五年为524[年]。僧副生时当464年,即宋孝武帝末年。建武元年他才有三十岁,已快离开北方了。故依据传文,他从达摩受学,当在二十多岁时,约当萧齐的初期,西历485-490之间。其时达摩已在北方传道了。

以此推之,达摩到广州当在宋亡以前,约当470年(宋明帝泰始六年)左右。

他在南方大概不久,即往北方。他在北方学得中国语言,即授徒传法,僧副即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人。

他当520年左右还在洛阳瞻礼永宁寺,可见他在中国约有五十年之久,故虽隐居岩穴,而能有不小的影响。他大概享高寿,故能自称一百五十岁。

又记

道宣在“习禅”门后有总论,其中论达摩一宗云: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然而诵语难穷,厉精盖少。审其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则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两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

“诵语”二语,是指他的学徒虽众,真能传道的很少。“遣荡”是指壁观。“罪福两舍”是指他的四行。

“详夫”以下不是单论达摩,乃是合论僧稠与达摩两宗,故下文云: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磨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

“念处”是禅法的“四念处”。僧稠传的是印度小乘以下的正宗禅法。

达摩只有壁观而已,已不是正统了。道宣是律师,故他论中推崇僧稠及南岳天台一派,而对于达摩一派大有微词。

十八,九,卅。

又记

《慧可传》中明说“达摩灭化洛滨,可亦埋形河涘。后以天平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这可见达摩死于东魏天平(534-537)以前,其时尚未有北齐。北齐开国在550年。故今本《续僧传》传目上作“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这“齐”字是错误的。

十八,九,卅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热门推荐
  • 邪魅帝君:妃常冷傲

    邪魅帝君:妃常冷傲

    她,冷酷无情,她,人人惧怕,却被亲妹妹害死,她重生了,她发誓,把那些曾经辱她,毁她,欺她,她都会还回去,她以为这一生平平淡淡就可以了,却万万没想到,她遇到了他,她变得不像她自己;他,人人惧怕的鬼王爷,性情冷漠,直到他遇上她,把唯一的柔情给了她。片段一:“王爷,不好了,王妃,她跑了,她说王爷你招风影碟,她要再找一个男人嫁了。”侍卫胆战心惊的站在那里,生怕王爷要了他的命。“什么?她敢,该死的,她要是找一个,我就杀一个,看谁敢娶她。”某王爷怒吼道,便马上抬起脚向外走去。这时,一阵冷风吹过,某王妃打了一个喷嚏,继续往前走,但某王妃还不知道危险正在向自己袭来。
  • 邪王宠妃:妖孽小毒医

    邪王宠妃:妖孽小毒医

    她,21世纪顶级杀手组织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定国候府懦弱无能的废材四小姐。众人欺她凌她,就连阿猫阿狗都敢踩在她的头上拉屎拉尿。当睁开眼醒来的那一刻,她便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算计,什么才是真正的陷害!灵力比她强?没关系,她分分钟暴虐那些嚣张跋扈的天才小姐们。什么?炼药天才比她厉害?呵呵……你确定你不是在说笑吗?即使从零开始,她也一样能以闪电速度独步众天才之上!只是,某个妖孽男要闹那样?“王爷,我们不熟,不熟!不熟!”某女就抓狂不已。“没关系,本王有个好办法能让我们更熟。”某男危险的冷瞳微眯,邪魅一笑,凶猛的扑了上来。
  • 女鬼在呐喊

    女鬼在呐喊

    不屈服强权淫威压迫的潘金莲,被捆绑着下嫁侏儒男子武大郎。不幸的婚姻,注定了她的一生辛酸。
  • 宫心计:千年寻爱

    宫心计:千年寻爱

    红英将尽,一夜轻雨,芍药花烁烁盛开,她倏然转身离开,即便掩住了那行清泪,也未能抛开他一瓣瓣掰开芍药,直至双手沾染鲜血的那一幕。他心狠手辣,无所顾忌。然而于她却是痛彻心扉,再难释怀:“别离开朕,朕只是个连自己都失去的废人!”待去难,留亦难之时,究竟她该如何选择?爱恨情仇,江山美人,为你演绎一段复杂宫斗。
  •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 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
  • 意灵珠传

    意灵珠传

    一个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的少年,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偶然得到了一个男子的帮助,而那个男子却是一个暗月教杀手。跟着杀手过了几年的腥风血雨之后,少年因家人的思念再次变得冷傲孤僻,一人独行天下。少年的珠魂更是让千万人感到愤怒,因为他的珠魂居然是天下间最难寻得的血器兽融为一体的武器,名字叫《血蛇棍》。就因为这样一件邪器,让他走向了那深轮苦海的不可回头之路。
  • 阿拉德传奇之月皇

    阿拉德传奇之月皇

    在网吧里通宵游戏的王钺倒霉的赶上了游戏半夜维护更新,一个意外的隐藏任务.通过游戏里的时间裂缝穿越到了异世界,得到了月神的传承,受命回到过去时间改变历史,拯救阿拉德大陆和复兴魔界文明.突然的死亡,重生后身体的变化,在过去的魔界里成为精灵使凯蒂的弟子,修习召唤魔法得到强大力量,进入大陆结交伙伴,最终一步一步踏上至高的地位—月皇
  • 繁华落尽君辞去:挽歌

    繁华落尽君辞去:挽歌

    一个魏晋风骨的故事。浴火重生到权倾天下——他用了二十年。人们说,他的狠毒是因为他的仇恨……有人说,他的才华将流传千古……暮雨潇潇,白发渔樵笑看春风秋月花开无声,岁月却已翩然轻擦而去繁华落尽君辞去留下一段传颂千古的传奇……
  • 吃货贝尔的无限菜单

    吃货贝尔的无限菜单

    啊啊啊。。。占坑用而已请不要在意。。。这是一本百合书。。。本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作者是乐观向上三观健全的好青年。。。故事主要是贝尔在无限世界旅游的故事。。啊啊啊~~~欢迎吐槽~~~大概就是这样啦~~
  • 魔斗双修录

    魔斗双修录

    自小体弱多病的他,不因不能修炼而放弃人生,反而变得更加坚强,且看历经磨难,开创属于他自己的神话!一路走来,有众美相伴,不孤单,爱情中有幸福也有苦涩和痛苦,将如何抉择?他与她们的故事又将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