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0000000016

第16章 波及全国的武汉“七二〇”事件(3)

在处理“七二〇”事件的过程中,毛泽东有过两次重要谈话,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2日上午,杨成武接到了周总理从武汉打来的电话。周恩来说:“我正在和林副主席商量部署,商量好后请示毛主席。武汉的事情对外报道,要含蓄点,不点名。”最后,周恩来说,他回北京时,将陈再道等人保护起来,不受伤害。

杨成武马上到了毛泽东的住处,向他报告了周恩来的电话内容。毛泽东没有让杨成武马上离开,而是和他讲了两个多小时的武汉问题。

怎么解决武汉问题,毛泽东设想了好几个方案。他对杨成武说:“是宜快还是宜慢?各有利弊。快的好处是趁热打铁,都说陈再道不好,错了。快,总要准备一下,要进行动员,计划一个礼拜的时间。慢一点就是暂时先不动。”

说着说着毛泽东把他的怀疑说了出来:“如果这件事就是所说的那样,会不会在决策时有哪个老帅参加了?”这当然是毛泽东的怀疑了。

林彪、江青就是要造成毛泽东的这种怀疑。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慢慢地吐了出来说:“这类事情搞了几个军区——青海、内蒙古、四川;同时还有许多军区处于湖北的状态——江西、湖南、河南。”

毛泽东说,如果能在内部解决武汉问题是最好的了。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把问题看得比过去严重多了。他认为,如果先把湖南、河南、江西的问题解决得好一点,再来解决湖北的问题,军队来一个分化,“百万雄师”也来一个分化。不然他们会调动农民,占领三个学校。

他说,解决武汉问题,牵扯的问题相当大,影响到南京军区、福州军区。

毛泽东严肃地说:“派兵问题要慎重。”

毛泽东问杨成武,有什么办法做“百万雄师”的工作?北京有两万多“百万雄师”的人,要做好工作,让他们回去。它是个群众组织,数量很大,又同军区在一起,有没有办法搞个武汉的方针?陈再道、钟汉华认错就算了。

说着说着,毛泽东慨叹一句:“打政治仗,思想仗,不好办呢。”

在谈到周恩来提出的武汉问题处理意见时,毛泽东说,武汉的问题,我看当做错误处理,如果他有什么决心(指陈再道),我、总理、王力也出不来。他并没有下死命令,无论谁也不准进出,可见陈再道没有下这个死命令。因此,毛泽东同意把陈再道等四个人保护起来。

武汉和北京的消息不断传来。到了中午12点半,毛泽东又把杨成武、余立金、张春桥、汪东兴找来谈武汉和北京的情况。

毛泽东说:“周总理、谢富治、王力等人在武汉没有什么谈头了,要谈去北京谈。”

当时周总理等人还在武汉。

毛泽东的看法是:三方面一起谈,谈不成可能被包围,这是一。其次,现在看来陈再道和“百万雄师”的头头,还未最后下决心。他主张,周恩来等人还是早点离开好。并且指示把孔庆德、叶明带去北京,以免受害。

毛泽东当时的想法好像很多,也好像不很固定。他说,三方面一起谈可能谈不成,如何谈法?谈不拢,会提什么条件?强迫签字,承认他是革命组织……

毛泽东又说,如不去北京,是否可以转移到军舰上。

这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统帅,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心思,他考虑再三,最后说,不必了,还是早点离开好。这件事,现在不仅是武汉的问题,而是全国的问题。

他最后说,叫总理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吧!

杨成武离开后马上给周总理挂通了电话,并把毛主席上午两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做了传达。

尽管毛泽东同意了北京的做法,但他对陈再道的态度还是三句话……

王力等人飞回北京的当晚,林彪召集会议,“中央文革”的全体人马参加,林彪一开口就定下了调子:“武汉‘七二○’事件,是反革命暴乱!”

林彪这么做,有他的用心,他是要借这个机会,把那些老帅一个一个都打倒。

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是把毛泽东欺骗了。起码是毛泽东相信了他们,要不毛泽东是不会做出同意北京的安排的决定的。

尽管如此,毛泽东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晚年充满了怀疑,特别是怀疑那些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他对陈再道的态度与林彪、中央文革的意见相左,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毛泽东在上海向杨成武交待任务时,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对话。

“你认识陈再道吗?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以前不认识,建国以后才认识的。”

毛泽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认识这位放牛娃出身的陈再道的。那时,他是河南军区的司令员。后来,毛泽东每次到武汉,都见到他。他给毛泽东的印象是,文化水平不高,但很能打仗。

“你对武汉的事情有什么看法?他会反对我吗?”

“主席,谁也不会反对你,军队里的老同志是跟着你干革命的。”

毛泽东说:“是啊,我也是这样想啊,陈再道也不会反对我。如果陈、钟要整我,我们从武汉也出不来呀。”

事情虽然过去了好几天,看来毛泽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杨成武说:“他们不会反对你的。”

“对!对!对!”毛泽东连说了三个对。

他转而又问:“陈再道在哪里?还有钟汉华、牛师长、蔡政委?”

“不清楚。”

“你去告诉周总理,把陈再道、钟汉华还有牛师长、蔡政委都接到京西宾馆。你转告陈再道三句话:一是有错误就检查,二是注意学习,三是注意安全。”

杨成武带着毛泽东的指示,飞回北京,向有关领导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三句话,也向陈再道传达了这三句最高指示。

如今杨成武将军回忆起来,还感叹地说:“如果没有这三句话,陈再道还不知被整成个什么样子。”

毛泽东在上海期间,决定对“王关戚”进行审查有些事情,如不放到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去看,就很难看得清楚,也很难理解。“文化大革命”中的“王关戚”事件,就是这样的实例。

对这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很自然的。人们看问题有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立场。有人说,这是毛泽东要结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步骤;也有人说,这个事情是政治平衡的结果。作为当事人之一的王力,则认为是江青有意整他,并且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是早就想除之而后快。

……

要搞清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不是本文的任务,笔者也没有这种想法。只是想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一个认真的记述。

据杨成武回忆,事情大致是这样的:那天,他回到北京,听周恩来总理讲了北京发生的一些情况——8月16日,外交部的造反派夺了外交部的党政财文大权。当晚,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乔冠华被造反派关进了地下室,要他们坦白交代追随陈毅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的罪行。

第二天一早,姬鹏飞、乔冠华又被押上北京街头,到王府井闹市区卖造反派编印的“批陈战报”,还必须边叫边卖。外国记者闻风而动,拍了他们卖小报的照片,很快,传真照片飞到纽约、巴黎、莫斯科……

周恩来闻讯,怒不可遏地说,这是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要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立即去把他们找回来……

8月22日晚上,外事口的各路造反派聚集在英国驻华代办处周围,要冲进这所英国人的外交机构。周恩来接到报告,即令陈伯达、王力赶往现场劝说,不得制造外事争端。

陈伯达、王力对周恩来的指示推脱不办,直至英国代办处付之一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

几乎是与此同时,中南海内部也着了“火”,里面和外面的揪“刘邓陶”大军联合起来,揪斗刘少奇、邓小平和他们的夫人……

北京的局势越来越乱。要使形势得到控制,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而周恩来又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他决定,把北京的有关情况告诉已在上海的毛泽东,请毛泽东定夺。

周恩来叫工作人员找来了一堆材料,其中包括王力的“八七讲话”。要杨成武送给毛泽东,并向毛泽东汇报北京的有关情况。

杨成武当晚飞回上海,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毛泽东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他说:“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我看看材料,考虑考虑。”

两天后,杨成武被毛泽东的秘书请了去。毛泽东正在看书,见杨成武进屋来,他放下线装书,说:“我考虑好了。你回去告诉总理,‘王关戚’破坏文化大革命,不是好人。你单独当面向总理报告,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处理。”

毛泽东说得很平静,甚至没有动气。看来他是真的要结束“文化大革命”了。

杨成武记录了毛泽东的话。

毛泽东说:“你现在就去准备,叫总理马上办。”

杨成武做了简单的准备,临上飞机前又到毛泽东那里,问毛泽东还有无别的指示。毛泽东像是想起了什么,说:“先抓王力、关锋,把他们分割一下,看戚本禹有无转变。”

杨成武又记录了,给毛泽东念了一遍。

毛泽东说:“就这样。”——结束“王关戚”的政治生命的决定,在上海的宾馆发出了。

这里还有一段小的插曲,有材料说,毛泽东在王力的“八七讲话”上批了“大大大毒草”几个字。至于王力“八七讲话”,他自己说,他只是对外交学院的人讲了话,而且讲话的观点也是“中央文革”定下了的。

不管怎么说,有这样一个讲话,有毛泽东看了这个讲话的态度,这都是事实。

杨成武乘空军的专机飞回北京,直接到了中南海周恩来的办公室。

周恩来正焦急地等待着南方的消息,当杨成武传达了毛泽东的决定,并做了一个用手抓的手势之后,周恩来用右手托住下巴,凝思了一下,说:“事不宜迟,马上开会。”

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集会议,宣布了毛泽东的命令,当场把王力、关锋隔离审查。

这三个人先后在“文革”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这在中国老百姓那里也许引不起什么大的波澜。但在“中央文革”的内部,在林彪一伙那里,则如同发生了10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上海,许世友跪拜毛泽东

一天,在上海的杨成武接到了许世友的夫人田普的一封信,信上说,“文化大革命”以来,南京有一些人要揪许世友。造反派声称不揪出许世友誓不罢休,还发生了冲击南京军区机关的事情。许世友一气之下到了安徽大别山的一个农场,他说,谁要敢来这里冲击,他就不客气了。

杨成武看了这封信,觉得有必要告诉毛泽东,所以当一天毛泽东问起许世友的情况时,杨成武就把这些告诉了他。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要把许世友接回来。”

毛泽东的话自然是最高指示,杨成武说:“主席,那我去接。”

毛泽东摆摆手,说:“你不要去,叫张春桥去。”说着,他的左右手做了一个对头状,“张春桥和许世友是死对头,叫他去接。”

当时杨成武并不理解毛泽东是什么意图。他也不能问,只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去执行就是了。

他马上派了飞机,又给安徽驻军的最高首长李德生打了电话,请李德生给他们安排一顿饭……

第二天,杨成武就看到了许世友的夫人田普写来的一张条子,上面的话语不多,就是告诉许世友已经来到了上海。

杨成武很快就报告了毛泽东,许世友接来了,看毛泽东什么时候安排接见他。

在当时,除了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小将以外,党内的高级干部要见他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毛泽东召见了谁,就意味着谁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特别是像许世友这样的同志,一时也不知道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会不会“革”到自己头上。此时此刻,许世友的心情一定是十分激动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走进毛泽东的会客室时,许世友的神情严肃,还下意识地扣了扣风纪扣。

一见毛泽东,感情冲动的许世友喊了一声:“主席!”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

毛泽东握住许世友的手,说:“起来,快起来!他们冲击你,你有什么问题吗?”

一句话,使得这个硬汉子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哭得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

毛泽东说:“不要难过,你要振作精神,掌管好部队,不要单独行动,回来好好干。”

许世友这才止住了哭声。

毛泽东让大家坐下以后,又询问了一些南京和部队的情况。

他们这次会见的时间并不长,但影响的确不小。事后,杨成武才体会到毛泽东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他的深意的。这意味着,毛泽东并不是要打倒所有的老干部,他这是一个信号,起码给在场的张春桥和姚文元一个信号。

走出客厅,许世友的心情是很兴奋的。他对送他出来的杨成武和张春桥、姚文元说:“成武,回去以后,我打一个豹子送给你!”他转过身说,“我要打个兔子送给你们。”这自然是说给张、姚的。

杨成武一听这话,心里想这位“许老板”又要冒炮了,说:“许老板,快走吧,该吃饭了。”

这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许世友晋见毛泽东的经过。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走进怀仁堂(上卷)

    走进怀仁堂(上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董保存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中国大热点(2013-2014)

    本书通过对2013年以来中央、省、市、县、百姓关注的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梳理,精选出当今社会各界最受关注的前沿话题。全书分为战略篇、法治篇、社会篇、发展篇、数据篇等篇章。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妖娆魔后:帝尊大人,宠上天

    妖娆魔后:帝尊大人,宠上天

    墨幽影苦逼误食自己的毒药自杀,结果却穿越到一个叫做灵之大陆的地方!先是废柴之躯无法修炼,后是灵魂缺损,不能炼丹!?开玩笑!她可是万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收冰绫,降神兽。扫三国,闹灵幻。虐死白莲花,杀除绿茶表。看着大批美男前赴后继,墨幽影表示,心真累!“哦?既然这样,本尊帮你铲掉这些碍眼桃花可好。”“不行!留下来赏心悦目!”某女激动反对。某人的脸顿时黑掉,二话不说……“那幽影是打算抛弃本尊了吗?”某人幽怨地看着墨幽影,好不委屈。“……”她可能认识了一个假的帝尊。当她可以与他并肩之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和他一起守护天下,看遍万里江山!
  • 逆转来袭:狂敖逆天妃

    逆转来袭:狂敖逆天妃

    俗话说:万人追,不如一人宠;万人宠,不如一人懂。狂敖如她,她的骄傲不容他人践踏。当她放下一切骄傲去爱他,情到深处时她才发现他之把她当作替身罢了。呵,她是如此的骄傲,怎许别人如此玩弄她,真是太可笑了。他问:“难道你心里就对我如此不屑吗?”她答:“不是我对你不屑,是你心里没我。”他问:“我们曾经的山盟海誓你都忘了吗?。她答:“没忘,你也说了那只是曾经。”
  • 醉雨江湖

    醉雨江湖

    江湖上突然传出消息,一个被遗忘多年的宝藏又出现了新的线索,据说里面某样东西可以颠覆朝廷,引各路人马齐齐出动。机关算尽,却只是一个少年的复仇,
  • 人如海,夏未央

    人如海,夏未央

    一场交易,一场意外,一次偶然,平行线交集
  • 时空壁垒

    时空壁垒

    时流碰撞壁垒,时光无限量放慢,太空异族逾越时空入侵地球,跳脱于时光之外的幸存者开始为了地球,为了生存而战。
  • 魔域恸歌

    魔域恸歌

    人与魔共舞;人性与科学的辉映。“灵魂交换”是否确有其事?魔族与人类究竟有何世仇?人联已如飘飘黄叶,又该如何在魔域之中生存?少杰为报父仇,舍弃了成为安逸贵族的机会,亲身奔赴星际战场的前线。几经波折,在拂去历史的尘埃之后,他蓦然发现,原来所谓的“捍卫领土”,只是人类自取灭亡的前奏……
  • 庶女重生之叹红颜

    庶女重生之叹红颜

    伊人青丝已白发,漫雪红妆为谁画。镜中谁人发未梳,醉酒流年似荒度,依稀中钟昭君仿佛又看见了他的笑颜。时光如水,蔓延,重演,她闭上眼怕烟花刺眼。
  • 网游之缘定三生

    网游之缘定三生

    追梦的少年,在一次次的打击后,依旧在坚持,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知道有一天终于明白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命运。命中注定在人生的一个巅峰时,也会是另一个低谷。但为什么命运却是如此的伤人,想要的永远得不到。作为狮子,是不会放弃的,哪怕是遍体鳞伤也会去坚持那些过去的梦想。
  • 后顾之忧

    后顾之忧

    班车从城里出发,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座郊县县城。沿着新中路向左,转入新西路,尽头便是一座军营;继续向左拐,穿过一片小树林,再沿着一条干涸了多年的满是白沙和大块鹅卵石……
  • 绝世神偷:废材五公主

    绝世神偷:废材五公主

    她是21世纪的神偷,却穿越到了一个废物的身上,没有灵脉,有爹没妈,不仅被其他姐妹欺负,连一个小宫女都敢欺负她。很好,她很快就让这群白痴知道,什么叫天才!什么最强属性风驭系,什么朱雀神兽,不好意思,小爷要了。不过,这个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小孩子——火驭,真的是天才少年吗?这个傲娇蠢萌的小鸟真的是朱雀神兽吗?还有啊,别人穿越都有一群美男陪,为毛我的不是呆萌小正太,就是花心萝卜,不是纯良少年,就是冷酷帝王。这种设定也太坑爹了吧!“我孤注一掷,还是输了吗”他缓缓抬起头问。“是。”她坚定的回答。“我赢了一生,死在自己女人手里。”他绝望的说着:“幽冥剑,以剑灵,封吾剑身,夏涵曦,记住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