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900000005

第5章 登上天安门(3)

周恩来以政治家的语气说:“在中美关系相互隔绝的情况下,你三次访问中国,今天还上天安门参加我们的国庆活动,这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事情。”

“我又有独家新闻了。”

这时,电梯又一次打开,毛泽东的身影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周恩来和斯诺迎上前去,这是一年以后的相见,毛泽东已经步入老年,和斯诺印象中的毛主席有了很大的变化。

“主席,您看谁来了?”周恩来用他那有江苏口音的普通话说。

毛泽东显然已经认出了斯诺,他笑了,说:“斯诺先生,老天保佑,我们又见面了。”

斯诺感到,毛泽东虽然老了,但他的说话还是像当年一样的有趣。他把自己的妻子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热情地和他们握手,对他们表示欢迎。

周恩来又向林彪介绍斯诺,他对斯诺说:“这是林副主席。”

斯诺和林彪认识,在延安时他采访过这个着名的红军将领,所以他说:“林彪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林彪说:“斯诺先生,你是毛主席请来的,我们热烈欢迎你!”

天安门广场上的庆祝活动开始了,“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声浪此起彼伏,使斯诺感到茫然。

毛泽东把他叫了过来,让他站在了天安门的正中央,翻译冀朝铸正好站在了他的身后。摄影记者急忙抢下了这个镜头。

第二天,经周恩来总理精心安排的这张照片发表在中国各大报上。

毛泽东把斯诺叫到天安门上的用意,许多人不甚清楚,就连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忽略了这一重要情况。事后基辛格在他回忆录中说:“毛泽东和周恩来对我们的敏锐地观察事物的能力估计过高,他们传过来的信息是那么转弯抹角,以致使我们这些粗心大意的西方人完全不了解其中的真意。10月1日,中国国庆节那天,周恩来把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妻子请到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旁边检阅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游行,而且照了相。这是史无前例的;哪一个美国人也没有享受过这么大的荣誉。这位高深莫测的主席是想传达点什么。斯诺后来自己谈论这一事件时指出:‘凡是中国领导人公开做的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事情过后我才终于理解到,毛是想以此作为象征,表示现在他亲自掌握对美国关系;但是这在当时真是一种远见卓识。我们在关键时刻理解不到他的真意。事情做得过分微妙,反而达不到通信联络的目的。”

的确是这样,毛泽东是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向美国总统传递这样的信息——中美关系要解冻了。

这不仅是在天安门上作一个象征,而且是和斯诺明明白白地说了。这在1970年12月18日的谈话中已经是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毛泽东说:“中美会谈15年谈了136次。我不感兴趣了,尼克松也不感兴趣了,要当面谈。”

“主席愿见他吗?”斯诺问。

“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我愿跟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

“他如果想到北京来,你就捎个信,叫他悄悄地不要公开坐上一架飞机就可以来嘛。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来也行。我看我不会吵架,批评是要批评他的,我们也要作自我批评……”

这应该是很明确的了吧!

可惜的是,毛泽东的这个明白无误的信息,并没有转告到尼克松那里。

毛泽东没有想到,他最后一次上天安门,林彪竟然不辞而别

1971年的五一节。

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第六个年头。用当时的话说,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时候。

这天晚上,毛泽东比较早地来到了天安门的休息室里,他穿上了一身灰色的中山装,由于不是经常穿,衣服显得不是那么贴身。平时不修边幅的毛泽东,帽子也没有戴好……

按照预定的时间,焰火晚会就要开始了,还是不见林彪的身影。

周恩来有点着急,他叫秘书打电话,询问林彪在什么地方。但还是没有消息。

工作人员进来,请他们到城楼参加晚会。毛泽东站起身,对旁边的西哈努克作一个请的手势,自己往外走去。这时林彪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

这天的桌子是这样摆的——毛泽东的身边是西哈努克亲王,再旁边是董必武同志,他是国家代主席,他在这个位置是当时的一般排法。

对于林彪没有到,毛泽东肯定是有感觉的。但他依然不露声色,通过翻译和西哈努克交谈着。

林彪的身影终于出现了。他披一件军大衣,本来就没有什么肉的脸上,几乎是没有任何表情。他很清楚应该坐在哪个位置上,便直奔那个属于他的座位。

按照正常情况,他应该和毛泽东打招呼,也应该和外宾打招呼,但今天他没有,他落座后一声没吭,这是够反常的。

更叫人惊奇的是,他在这里待了一小会儿,就走了,而且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周恩来也以为他是上卫生间了。好半天不见他回来,周恩来起身让有关的人去问,才知道“林副主席”已经走了。

这太反常了!

他这是不辞而别,在这样重大的政治场合,不辞而别就是一种难以表述的东西……中国的老百姓可能还不知道,1970年的庐山会议上,他要当国家主席,被毛泽东看出了他的政治野心,“翻了车”。他已经开始秘密活动,准备和毛泽东分庭抗礼了。

可以说这个晚上,周恩来是没有什么心思看焰火的,他对林彪的行为当然会有自己的看法,但他更担心的是这事情怎么和全国人民说清楚——第二天这是要见报的呀!是要上电影、是要上电视的呀!

所以,他知道林彪确实已经走了之后,就把当时的中央新闻组组长杜修贤叫了过来。

“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的照片你拍了没有?”

“他来了没有几分钟就不见了,来不及……”

“我问你拍了没有?”

杜修贤知道,自己拍的那一张无论是构图还是光线都不太理想,所以说话有点不太利索,他说:“照了一张,就一张……”

“电影电视呢?”

“不知道。”

其实老杜看到他们在等时机。

“你去把分管新闻宣传的人叫来,都叫来!”周恩来一脸严肃的表情,确实有点叫人害怕。

杜修贤赶快跑去找人,不到十分钟,这些无冕之王都到了总理身边。

周恩来开门见山,问:“电影拍到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的镜头了吗?”

“没有。”

“那么电视呢?”

“没来得及。”

“没有拍到,对不对?”

大家不敢吭声,听周总理说话。

“林副主席身体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上午他参加了活动,晚上说好不来参加活动,我亲自去请他,这样的活动是面对全国人民,面对全国观众。你们是新闻宣传的负责人,你们记者手里拿着照相机摄像机,拍呀,你们为什么不拍呢?”

有个同志说:“我们想等毛主席和林副主席谈话的镜头。”

周恩来火了,他说:“林副主席来了没有?他在这里坐了一会儿没有?你们都看见了,你们等什么?等他们讲话?什么时候规定要等领导人讲话才能开机?

你们头脑里不知想什么。记者难道不懂得抢拍?新闻就是时间,新闻是等来的吗?”

周恩来发这么大的火,还是不多见的,看来他是真动了气。

记者们被他的批评吓坏了,会场上没有一点声音。周恩来见大家的心情沉重,又说:“人民希望党中央团结,国家安定,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上和人民群众一起欢度节日,这是多么重要的宣传,这是安定人心的事情,你们回答说林副主席只来了几分钟,行吗?党中央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靠你们宣传,不是解释。”

最后,周恩来又说:“今天的情况有点特殊,你们的工作是有难度的,这一点我清楚。但你们都是有经验的新闻记者,要想到随时会出现意外情况,有应付各种情况的应急准备……今天你们不要怪我太严厉,严厉一点有好处!你们回去总结经验教训,下不为例。”

说完总理走了。

最后,总理选定了一张照片,还指示说:“都要用这张照片。”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此事在新闻记者中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视的——人们看到了林彪的一些表现,看到了林彪在毛泽东面前的一些情况。他并非是时时事事紧跟毛泽东的,也不是时时高举语录本重复毛泽东的话的。

看来他真的要和毛泽东分庭抗礼了。

这在几个月后得到了证实。

同类推荐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完善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要靠人民去发展。《人民史观论》是从历史篇及现实篇等三方面论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通灵至上

    通灵至上

    “通灵师”以血契,魂契,体契为媒介签订各族异兽的职业,顾羽凡顾家唯一的血脉背负了氏族之仇的众望,在开灵之际却得知自己竟是最低级的体契通灵师?,伴随着无奈和不甘他的命运将会如何?从自甘堕落到不屈命运的坎坷之道?还是随命运之路沦落世俗?故事要从这里说起......
  • 我们村的那些事

    我们村的那些事

    我用劳动生产文字,用文字照见迷惘。替中国农村建设助力,鼓励年轻人回归田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人生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沧浪诗话

    沧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弑天圣尊

    弑天圣尊

    凌阳,一代霸主,遭人陷害致死。偶然发现自己附身在一个低位面层次的小人物身上,成为斩天剑主,弑杀天道,转动轮回。一起见证属于凌阳的传奇。
  •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很痛苦,并为有宋晨这样一个白痴竹马而羞耻,记得小时候不懂事,惹到了一个死胖子,不过将宋晨带了出去装个气势,谁料宋晨这丫的一上去就抱住对方的大腿说:“好汉饶命!”擦!这是一个男人说的话嘛?本姑奶奶是宁愿战死好吗?于是,她真的光荣的被打了,还被抓花了脸!被胖子打也就罢了,谁知道宋晨这个家伙,一路边哭边嚷嚷:“哇~~我媳妇儿被人打啦,呜。。。”于是整个小区都知道木小绵被打了,这个不争气的,本姑奶奶迟早有一天要甩了你这个拖后腿的橡皮糖,木小绵在心里恨恨的想着。可她似乎忘了,如今的竹马,却也不是当初的他了。
  • 破暝

    破暝

    当一河悲风迎送,送走坚毅;当月目默下无声,声中心泣。少年的路,零落脚下泥泞步。从此,痴而不绝,执而不灭,念而不破。苍穹无路,我便踏出通天大路!天地无主,我便做这万物之主!
  • 九天神录

    九天神录

    初感青莲法通玄,神婴大乘入九天。一朝功成千秋果,省却轮回万万年。
  • 消逝在指尖的砂

    消逝在指尖的砂

    他是风华,她是流砂。冥冥之中他们相遇,哪怕未来迷茫。仍然坚信永不负年华。用一指流砂,换绝代风华。
  • 澳洲1639

    澳洲1639

    1639年的澳洲,穿越来了2013年的“旅客”。他们中有军人、科学家、政府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看他们如何利用澳洲的资源,打造一个崭新的华夏。
  • 青春难道就是用来谈恋爱的吗

    青春难道就是用来谈恋爱的吗

    本文是由日本作家渡航的《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改编而成的同人文,里面讲述着一名本是出于孤独之中的男高中生渐渐改变心态敞开心扉,是他与那些改变他的人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