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800000080

第80章 将军桃李满天下——记张衍将军(1)

一、12岁给共产党“站岗放哨”

张衍生于1917年4月,祖籍山东滕州,但他的出生地是安徽省灵璧县一个贫苦的农村。6岁的时候,父亲送他到毗邻的江苏省睢宁县李集镇读私塾,小童聪慧好学,能把《论语》《孟子》从头背到尾,但不懂什么意思。有一次,先生讲“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意思,第二天让张衍“回讲”,复述先生的话,张衍说:“子就是儿子,子曰,就是儿子说……”没有等张衍说完,先生大怒,说他骂了孔圣人,重重打他一戒尺,罚他跪下来重说。旁边的小伙伴悄悄提醒他,张衍才回答正确,回到座位上。

私塾教育给张衍打下很好的古文基础。

1928年,北伐军打过长江,新思潮之风也吹到落后闭塞的苏北乡镇。李集镇办起小学,新学与私塾不同,老师思想开通,课程全面,门门功课张衍都爱学,成绩名列前茅。老师都喜欢他,尤其是校长王健民,更把张衍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让他与自己住在一个房间,悉心教育这个学生。有一次,张衍跟同学去水塘学游泳,结果出了危险,他在深水处没顶了,差一点淹死,幸好王校长及时赶到,把他救了上来。

张衍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王校长想办法矫正他的口吃,他要张衍每天早起到镇外的树林里大声练习演讲,把一篇文章抑扬顿挫地念出来,反反复复地练,不准半途而废。在王校长的严格监督下,张衍的口吃居然矫正过来了,他成了学校的小演说家。在张衍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的口才是一流的,这多亏他小时候遇到一位好校长。

1929年秋,张衍升入5年级,仍和王校长住在一起。有一天夜里,张衍突然醒了,听王校长正和一个人小声说话,他们谈的是加入共产党的事。张衍翻了个身,咳嗽一声,王校长和那人吃了一惊,忙问:“你醒了?”

张衍“嗯”了一声。

“你听到我们谈了什么?”

张衍坐起来,老实地说:“你们谈的是共产党。”

王校长有点急了:“哎呀,你可不能对别人讲,讲出去要杀头的!”

张衍使劲摇头说:“我绝对不给别人讲,对谁也不讲!”

王校长是张衍最敬重的老师,他明白要保护校长的道理。几个月过去了,平安无事。王校长相信张衍真是个可靠的孩子,于是他再和别人密谈什么就让张衍到门外为他站岗放哨,看到可疑的人过来,就递个暗号。

张衍12岁起就为共产党站岗放哨,而且长期保守秘密。虽然他并不明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但一个信念深深种在少年的心里:共产党一定是好人,因为王校长是共产党。

1931年9月,张衍小学毕业,考入皖北有名的私立中学——蚌埠江淮中学。入学不久,在一天早晨的“朝会”上,大家奇怪地发现,站在礼堂舞台上的不是老师,而是两位颇有威望的高年级学长梅方东和钟期会。

待同学们安静下来,钟期会突然大声喊道:“同学们,沈阳失守了!”他停顿片刻,接着讲道:“日本帝国主义昨天进攻沈阳北大营,东北军不战而退,东北危急!现在请马校长讲话!”

校长马仰伯立即上台向全校师生报告“九一八”事变的真情。马校长讲完话,梅方东号召:“大家上街游行,唤起民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张衍是抗日爱国游行的积极分子,贴标语、散传单、街头演讲,他都抢在前面。江淮中学的学生游行数日,在蚌埠市影响很大。后来听说黑龙江有位马占山将军,正在浴血抗战,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于是梅方东和钟期会倡议组织学生抗日义勇军,经过短期军训开赴前线,支援抗日。全校学生立即响应,校方请当地驻军派军官来学校帮助军训,宣传队和募捐队。张衍除了参加军训,还是募捐队员,他抱着一个竹筒天天上街,入冬的蚌埠气候很冷,他的双手由红变紫,生了冻疮,又痛又痒,可这点痛楚没有减弱张衍的满腔热情,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激怒了学生,梅方东挑头组织“援黑队”,这些爱国的安徽青少年要远赴黑龙江,直接援助马占山部队打鬼子。张衍坚决报名,再三请求,但大哥哥们嫌他太小,不收这个小弟弟。学校劝阻不住,40余人的“援黑队”于11月中旬出发了。过了半个月,校方突然召开欢迎“援黑队”回校大会,张衍一头雾水,到黑龙江抗日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

原来,“援黑队”北上到达北平后立即向张学良将军请愿,张学良接见了学生代表。

听完学生的陈情后,张学良说:“对于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决心,我衷心敬佩!国人对我张某人不大了解,怨我、恨我、骂我的都有,我能理解。我是亡父、亡家、亡国之臣,家仇国仇能不思报?我和你们一样爱我国家!可是许多事情你们不大了解,所以我劝你们不要到前线去。”学生力争,张学良苦劝:“请你们回校读书,就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将来国家有用到你们的时候。”

张学良的话给张衍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抗日救亡活动,接触社会民众,14岁的少年张衍感觉自己长大了。

这一年中国闹大水灾,淮河流域灾情严重,张衍家里也陷入困境。次年春,张衍辍学回家帮助父母。1935年秋,家庭经济虽然有所好转,可张衍再也读不起学费高的学校了,他考入凤阳高等师范学校继续读书。

凤阳高师是一所进步的学校,校长和许多老师都是进步人士。张衍入学才三个多月,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在教师童汉章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走出校门,游行示威,声援北平的学生,反对日本侵我华北。在这次爱国救亡活动中,张衍结识了童汉章。童老师曾是早期的共产党员,有相当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他讲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深深吸引了张衍。1936年秋,童老师悄悄递给张衍一本书,叮嘱道:“回去偷偷看,千万不能公开示人。”

回到宿舍,张衍才知道这本没有封面的书是《共产党宣言》,他如饥似渴地反复读了几个晚上,不懂的问题就悄悄向童老师请教,得到老师耐心的指导。

张衍长期与童汉章密切来往,引起学校军事教官的注意。有一天,教官把张衍找去训话,盘问他与童汉章都谈了些什么,张衍自然不会暴露童老师向自己宣传共产党的那些事。教官没有问出个子丑寅卯来,就指使人秘密查抄张衍的书桌,把两本进步杂志抄走了。接着,教官以杂志里有共产党写的文章为理由,把张衍叫去训斥了一通。

张衍很机智,沉着应对,最后有惊无险。那个教官也不想难为张衍,毕竟国共已开始合作,共同抗日了。

童汉章是张衍的政治启蒙老师,在他的指导下,张衍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由一个天真单纯的热血少年成长为有思想、有理智的进步青年。

二、走上抗大的讲台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中华大地再也不能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是年10月,张衍决心离开学校,投身到抗战的实际工作中,就去找童老师商量。

童老师听罢张衍的心愿,说:“真要抗日就去找共产党,你去延安吧!”然后他又问张衍:“你能不能吃苦?怕不怕牺牲?你的家庭会不会同意?你要充分地考虑!”

张衍态度坚决地说:“什么都不怕,我的事我做主,我不会告诉家里的。”

几天后,在童汉章的周密安排下,张衍和另外一名同学搭伴,挤上北上的火车。

战乱之时,到处都是难民,交通混乱不堪,他俩经过5天的艰难旅程终于到达古城西安,顾不上休息,就直扑八路军办事处。没有想到事情格外顺利,办事处的干部热情接待了他们,几天后安排他们乘汽车去云阳,参加由冯文彬、胡乔木主办的青年训练班。在青训班学习了两个星期,张衍被分配到延安,入抗大学习;他的同学留下来,参加青训班的工作。

1937年11月底,张衍来到魂牵梦萦的宝塔山下,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成为抗大第三期三大队学员。

1938年1月,党支部找张衍谈话,征求他关于入党问题的意见。张衍激动地表示,我早就想入党呢,怕的是自己不够条件。党支部领导笑了,当时让他填写了《入党志愿书》。

1938年2月1日是张衍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上级批准张衍入党。21岁的张衍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他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从此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壮丽事业。

3月下旬,抗大政治教育科长杨兰史找张衍谈话:“小张,抗大现在要扩大,可教员不足,组织上要培养你当政治理论教员。”

张衍吓了一跳,他连忙推辞:“杨科长,我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很低,又年轻,难以胜任这样重要的工作。还是把我送到前线去打鬼子吧!”

杨科长说:“我们经过考察,认为你具有培养的条件,就这样定下吧!”

共产党员要听党的话啊!刚入党的张衍没有话说了,他表示服从党的决定。

不久,张衍被调到抗大政治教员训练队学习。让张衍深感幸运的是,一个月后,党中央决定组建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专门培养党的工作干部和政治理论干部,研究院由党的领袖、理论家洛甫(张闻天)任院长。张衍与20多人集体转入马列学院学习。

马列学院被誉为延安最高学府,在该校任教的有很多名人,如艾思奇、吕黎平、陈昌浩、陈伯达等。第一期学员共80余人,其中老红军干部不少,如李先念、王树声、黄欧东、白坚等,作为青年党员的张衍能与这些着名的红军将领同堂听课,一起学习,既感到光荣,也产生压力,所以他学习特别刻苦,越学越感到自己知识不足、时间不够。不久,大家选他为经济学课代表和党支部委员。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半年过去了。11月间,学院通知张衍等6名学员到抗大当政治教员,这个决定让这些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想不通,因为学习计划尚未完成呀。张衍等6人共同向组织申请,要求完成学业后再去工作。没有想到,洛甫约见他们。

张衍和同学们走进学院办公的窑洞,刚坐下,洛甫就走了进来,大家起立相迎,洛甫示意请坐,俯身和蔼地问道:“你们都想继续学习吗?”

张衍回答道:“洛甫同志,当政治教员我是同意的,但我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论基础很低,现在去给别人讲课难以胜任,所以希望完成学习计划后再去工作。”

其他人也表述和张衍相同的意见。

洛甫耐心听完大家的意见,缓缓说道:“你们都希望学习,当然很好!希望你们多学习点儿,我也不愿意你们走。可是形势在发展,抗大要扩大,办总校,还要办分校,没有教员怎么办?现在就是要到工作中去学习。如果你们不去当教员,抗大怎么能扩大呢?你们想想看!”

洛甫的话不多,然而他的态度是那么诚恳、善意,简单的道理让你不能不接受。

不久,张衍和同学们一起到抗大报到了。

1938年12月,张衍被分配到抗大总校四大队任教员,此时延安人口急剧增加,住房、供应都有困难,中央决定抗大四大队移驻蟠龙镇。

到蟠龙镇后,领导要张衍到政治队讲政治经济学。还没有开课,一批陕北公学的毕业生被分配到政治队继续学习,他们普遍文化水平高,个人履历也较为复杂,一到抗大就问,有没有名教授给讲课?听说张衍是个从来没有讲过课的小教员,他们流露出失望的情绪。张衍了解到这些情况,心里凉了半截,思想压力不小。但转念一想,自己没有退路,必须鼓起勇气,把课讲好,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最坏的可能是讲砸了,重回马列学院继续学习就是。于是,他加倍努力备课,找参考书,向有经验的老教员请教。

第一堂课,张衍走上三尺讲台,队长向学员介绍教员时特别把张衍赞扬一番,这更让张衍紧张起来,心口怦怦乱跳。他看一眼下面,学员情绪不高,心不在焉,连笔记都不记,分明是看不起他这个年轻的小教员。张衍不禁来了气,胆子突然大了,讲!一定能讲好!他平静下来,开始有条不紊、口齿清晰地讲下去。半个小时后,他发现学员记笔记的人多了,精神也集中了。一堂课圆满讲完,张衍从容地下课。

课后收集学员的意见,居然反映很好,队长和指导员向张衍祝贺:“哎呀小张,你这第一炮打响了!”

1939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总校要到敌后去办,在战争中培养干部。7月9日,抗大四大队从蟠龙出发,经过两个月曲折艰难的行军,穿越敌人的封锁线,最后到达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驻地——城南庄附近休整。张衍一路行军,一路讲课,艰苦备尝,战争的环境把他锻炼成深受学员欢迎的好教员。

9月初,四大队与校总部会合,军区司令部举行欢迎大会。在会上致辞的有聂荣臻司令员等首长,还有国际友人、着名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张衍看得很真切,白求恩大夫身穿八路军灰军装,足蹬草鞋,很精神。他热情洋溢的讲话给抗大师生极大的鼓舞。

1942年冬,抗大总校奉命回陕甘宁边区,太行区另组织抗大六分校,归129师领导,张衍被任命为六分校政治教育科长。

刚给部队连、排级干部开了三个月的课,就开始反“扫荡”作战了。六分校配合部队赶走豫北的伪军,解放了林县、淇县等大片地区。刘邓首长命令六分校在新区发动群众,建立新政权。张衍负责六个村庄的群众工作,被同志们戏称“大保长”。

豫北连年战乱,加之旱灾严重,人民饥寒交迫,灾民在生死一线挣扎。张衍带领工作队下乡的第一要务是借粮救灾,他通过深入的调查,摸清哪些财主家里有存粮,然后登门借粮,对财主说服教育,晓之以理,最后借出粮食,使救灾工作顺利展开。

同类推荐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达尔文 爱迪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达尔文 爱迪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达尔文 爱迪生》对达尔文、爱迪生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高尔基 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高尔基 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高尔基和鲁迅为中外名人,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热门推荐
  •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

    以律师的“我”为引线,在为犯有杀人嫌疑的王铁青辩护时,意外发现他所杀害的对象,竟然是60多年前日本军队在衢州进行细菌战争时,日本兵强奸当地姑娘留下的孩子,这名日本兵就是小说的主人翁雪野慧质子的舅公松子屋太。松子屋太临死前关于731部队可怕的经历,并且告诉他在衢州强奸一名姑娘的事实;同时,还告诉她三年前她的母亲美玑子不是死地车祸,而是死于一场阴谋。
  • 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本书以众多犹太商人的成功案例为典范,从心道、智道、人道、借道、财道、赢道、势道、营道、守道这九个方面总结了犹太人的经营哲学与赚钱之道,一探其获取利润的机密。
  • 再见波兰特

    再见波兰特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我,看了太多人生的不如意,写不出太甜美的文章,只能尽量做到只有淡淡的忧伤吧。。。。。。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本书共十章,包括“充实自我的心灵”、“让苦闷随风去”、“人生需要勇气”、“在痛苦中解脱”、“给心灵浇点水”等内容。
  • 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娶妻不算贵

    娶妻不算贵

    深宫朝局暗流汹涌天下之事波谲云诡谍变生活不是我所想深闺小白菜为我所愿王爷快来床已铺好羡慕嫉妒恨的小婊扎们待我化茧成蝶,逆天改命待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仙剑奇缘之仙山传

    仙剑奇缘之仙山传

    两千年前,她的前生为了能和他见一面,把怨念偷偷的注入了飘雪剑中,从而引起了凡间修仙的热潮。两千年后,他是魔族冷月,她是仙族彩月。他是她的杀母仇人,他却爱上了她一直保护她,而她却恨他。如果,可以从来,我绝不会爱上你。第一次仙魔大战,他杀了她母亲,第二次仙魔大战,他为了救她,被毁掉一切,包括自己的容貌。只求她的原谅。再四年后她对他说,“你为我付出很多,我今天为你付出我我最宝贵的东西,从此。你我互不相欠。”他对她说,“那怕放弃一切,换来的只是每天对你小小的陪伴,我已知足。”彩月爱着冷月就好好像两千年前的织女爱着牛郎,不是吗?其实我们都爱着彼此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偏执总裁替嫁妻

    偏执总裁替嫁妻

    “秦六月,这次,你跑不掉了!十八年前的那笔账是不是该算一下了?”宗铭皓将秦六月压在了墙壁之上,邪气一笑:“用一辈子偿还,怎样?”秦六月惊慌失措的看着这个霸气如魔王的男子,实在想不起来她十八年前到底欠了他什么......宗铭皓鹰隼的目光落在秦六月的手腕上,疤痕清晰可见。有这个证据,她这辈子都休想从自己的掌心逃脱!拽着秦六月宗铭皓掉头就走,秦六月顿时急了:“你......你要对我做什么?”“先收个利息————生个娃!”魔王陛下霸气的回应。秦六月:“......”
  • 老婆是武林高手

    老婆是武林高手

    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却意外卷入武林世家的纷争当中。他,带出戒指世界里的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一场隐埋的祸患。新书《清纯校花赖上我》已经发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