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800000065

第65章 走过三次长征路的老红军——记贺振新将军(1)

一、萧克麾下的红小鬼

1916年3月,贺振新出生在江西永新县象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上有一个姐姐。家里添丁,父母自然欢喜,但生活的压力就更大了。贺家只有5分薄田,维持生计全靠父亲做短工,为了让儿子读书,心灵手巧的父亲终年忙碌,做豆腐,生豆芽,当泥瓦匠,勉强供儿子读了两年书。贺振新8岁那年,其叔婶双双去世,留下一个大他1岁的堂兄。父母把堂兄接到家里抚养,艰难的日子越加窘迫,不久,父母无力再拿学费,贺振新失学了。白天他和堂兄一起帮父母打柴种地,夜里,他和堂兄盖一条被子,日子虽苦,全家和睦。然而这样的光景也没有留住,父亲不堪长年的劳累,几年后撒手人寰,少年贺振新过早地面对生活的煎熬。

1925年,广东大革命的消息传到江西。第二年8月,北伐军攻进湖北,湘赣两省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永新县在贺敏学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成立了农会和农军;在永新县南面的井冈山,有王佐、袁文才一支农军占山为王。

1927年秋,毛泽东率秋收起义失败后残余的一支小部队上了井冈山,转过年的5月,朱德率万人大军上山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随着朱毛红军三打永新城,贺振新的家乡也翻天覆地闹起土地革命,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

穷孩子贺振新参加了儿童团,成了土地革带领一群孩子站岗放哨、收集敌情,每天早出晚归,成了大人的好帮手。接着,他又被推选为区少年先锋队队长,多次率队员参加红军攻打吉安的支前工作。贺振新胆大心细,做事有条有理,是受到各级苏维埃政府领导好评的红小鬼。1930年,14岁的贺振新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他告别母亲和姐姐参加了红军。1931年,15岁的贺振新由团转党,成为“少年党员”。1933年5月,在湘赣苏区中心永新城驻扎的红八军奉命改编为红六军团第17师,原红八军军长萧克任红17师师长,贺振新成为名将萧克麾下的一名战士。当时,蒋介石调动10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月14日,为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中革军委电令,红17师速向宜春、分宜地段渡过袁水,北出配合第16师向南浔路永修一带行动。

红小鬼贺振新跟着师长萧克一路行军,以少胜多打硬仗,两个月中,红17师纵横驰骋,在白区走了2500里,红区走了500里,真正是走了一个“小长征”,击垮敌40余个团的围追堵截,钳制敌大量兵力,于3月21日返回湘赣根据地,又开始沙市战斗。贺振新在战火中增长才干,学会了打游击战、运动战。由于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在51团升任副排长。

尽管红17师积极作战,也无法挽救“左”倾路线统治下的中央苏区的困境颓势,优势强敌步步紧逼,打破第五次“围剿”已无可能,形势越来越严峻。

1934年7月23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给湘赣苏区来电指示:“中央书记处及军委决定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电报还指示组成任弼时、萧克和王震三人的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为主席,萧克为红六军团军团长。

8月7日,红六军团九千人告别湘赣苏区踏上西进的征途,队伍里的贺振新面色凝重,步履坚定。

二、在湘鄂川黔根据地

红六军团的西征,调动和分散了进攻中央苏区的敌军,为两个月后中央红军向西突围、夺路走上长征之路起到先遣队的作用。历尽千难万险的红六军团将士冲破敌人的层层围堵,于10月24日在黔东印江县木黄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在两个军团举行的会师庆祝大会上贺振新第一次看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大首长,激动得热泪盈眶。

10月28日,贺振新随部队从南腰界出发向湘西开进,一举攻占永顺城。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剿”,红军诱敌深入,打垮敌11个团,缴获甚多,声威大振。红军乘胜连克三城,11月26日,中共湘鄂川黔边省委员会和省军区宣告成立,不久各军分区也相继成立。

湘鄂川黔根据地建立后,党政军干部奇缺。因为红二军团的“极左派”夏曦搞血腥的肃反运动,几乎杀光了洪湖苏区的干部,二万多的红二军团只剩下四千人,元气大伤。现在,无论红二军团还是地方,都急需政工干部,只有从红六军团抽调大批优秀干部来支援了。

贺振新就是被抽调出来的干部,他随袁任远等领导同志前往刚成立的大庸军分区任职。袁任远任军分区政委,贺振新任军分区独立团连指导员。这是贺振新由军事干部转为政工干部的开端。贺振新工作踏实,作风正派,荣获了模范指导员的称号,不久晋升为军分区警卫大队政委。湘西土匪自古有名,为了巩固新开辟的根据地,他承担起繁重而又艰险的剿匪任务,率部深入土匪出没的山区,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红军的宗旨和纪律。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群众,瓦解敌人,巩固了红色政权。

红二、六军团开辟的湘鄂川黔根据地拖住大量的敌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万里转战,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也被迫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于是,长江以南只剩下红二、六军团。蒋介石为了消灭心腹之患,调集130多个团的兵力,再次扑向湘鄂川黔根据地,根据地周边碉堡林立,兵如蚁蝗。此时,红二、六军团已经与中央失去联系,在重兵压境、孤立无援的险境下,只有突围西进一条生路。

三、生死长征路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地区开始突围,贺振新回到红17师49团任营教导员兼团政治处书记,跟随军团长萧克长征。

红军声东击西,迅速渡过澧水和沅水,剑指湘中,在追敌逼近后,掉头向西。

1936年元旦刚过,贺振新的那个营在湘黔交界与追敌遭遇,仓促应战。天下冻雨,贺振新和战士们全身湿透,在寒冷和饥饿中与敌激战,他带领战士不顾一切向前冲,最后击退了敌人。在军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红军占领黔西、大定和毕节地区,获得20天的休整,补充新兵5000人。作为双肩挑的基层干部,贺振新不仅要带兵打仗,还要在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部队的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心血。2月中旬,敌7个师进犯毕节,军团首长与云南军阀达成互不攻击的默契,进入乌蒙山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牵着敌人在滇东和昆明地区展开千里回旋战。3月末,在贵州盘县接到朱德和张国焘的联名电报,要求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到甘孜地区与四方面军会合。部队奉命日夜兼程,4月下旬,占领鹤庆,贺振新的49团和51团奉命阻击追敌,掩护军团主力在石鼓渡渡过金沙江。4月28日,贺振新部完成任务后,最后抢渡金沙江。

横亘在北上路上的是高耸的大雪山,上下150里,那一天部队走了十几个小时,翻越自古无人烟的绝地。越是危险,贺振新越是关心战友,不让一个人掉队。然而,贺振新体力不支,下山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坐下来,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战士们连拖带拽,又往他的嘴里灌辣椒水,终于把他救出雪山。甘孜会师后,红二、六军团合编成红二方面军,随后,部队开始过草地。贺振新所在的17师又是全军的后卫,肩负收容的任务。过草地是贺振新一生中最艰难的生死考验之一。他和战友们不仅要面对气候恶劣、步步难行的茫茫沼泽草地,还要面临饥饿和死亡威胁。断粮后,开始还能挖点野菜、草根和捡到前面部队丢弃的腐烂的马骨头充饥,因为他们是最后的部队,草地上能吃的野菜大多被前面的部队吃光,越往前走越困难;到后来,连皮带、马鞍、皮草鞋都煮烂烤焦吃掉了,不少人饿死在草地里。进入草地前,贺振新分的干粮就不多,这点赖以生存的炒面干粮他也分给伤病员们吃,自己饿着肚子,嚼着草根,还要在部队后面鼓舞掉队战友的士气,帮助年老体弱的战士们扛枪。他双腿肿胀,体力衰弱到极限,最后与伤病员一起蹒跚地走出草地,差一点就牺牲在恐怖的草地里。

1936年9月1日,红二方面军到达岷县的哈达铺,结束了万里长征。到了陕北,本来身体就单薄的贺振新经历万水千山后真的不行了,他昏昏沉沉睡了好几天。同志们估计他要死了,把棺材都准备好了,没有料到贺振新命大,他又缓了过来,苍白的脸上有了血色。

四、八年抗战

全面抗战后的1937年秋,华北危急,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关向应任政委,贺振新任该师359旅717团3营教导员。旅长王震是他熟悉的老首长,团长是刘转连。9月2日,120师举行誓师大会,贺振新聆听了朱德总司令和贺龙师长的讲话,抱定消灭日寇、救我中华的决心。次日,120师出师,东渡黄河,19日到达山西榆次地区。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保卫太原,中央军委指示120师集结太原以北忻县待命。

忻口会战打响后,359旅在雁门关设伏,歼灭日军一个汽车运输大队,歼敌500余人。10月23日,717团又在董堡伏击敌寇汽车35辆,歼敌20余人,贺振新的3营作战英勇,受到旅长王震的表扬。

在配合太原保卫战的同时,贺振新所部化整为零,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当时的晋西北是一片荒山秃岭,土地贫瘠,人烟稀少,部队给养相当困难。战士们时有怨言:“同样是抗日,为什么偏把我们放到这个穷地方?”贺振新耐心做思想工作:“你看不上这块地方,可日本鬼子看上了,从老远的东洋伸出爪子来,与我们反复争夺这块地盘。这里虽穷,却是我们的国土,而且是陕北的大门,我们来这里,是担负着开创根据地、保卫党中央的任务,这有多么光荣啊!”

贺振新的政治思想工作稳定了部队的情绪,他们迅速打开了局面,为晋西北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8年5月,359旅奉命由晋西北挺进到桑干河以南的蔚县、广灵地区,配合晋察冀边区开辟恒山抗日根据地。9月下旬,日寇以“中攻武汉、南取广州、北围五台”为作战方针,集中两个师团加两个旅团共五万余兵力,分五路向晋察冀中心区扑来。

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贺振新率所部组织群众坚壁清野,破坏交通,诱敌深入,袭扰疲惫敌人等军事行动。10月,在王震旅长的指挥下,全旅趁敌陷于困守被动之际,寻机歼灭深入根据地的敌人。一天,贺振新率部在灵丘至广灵公路一线的上下细腰涧与敌鏖战,为了夺得一个久攻不下的山头,他举起驳壳枪,身先士卒,带领一连战士冲向敌阵,终于攻下山头,歼灭了顽抗到底的日本鬼子。冲锋时他不幸受了重伤,右肩胛骨被子弹打穿,子弹嵌入脊椎,这颗子弹的后果极其严重,从此贺振新一只眼睛终生失明。当时贺振新血流不止,昏迷过去。警卫员把他背到野战医院,医生说,伤得太重,这条胳膊怕保不住了。医院准备给他做截肢手术,幸亏加拿大的白求恩医生赶来抢救,白大夫说,一个战士少了一条手臂,就等于八路军少了一杆枪,绝不可截肢。

日军弹头可能做过处理,白求恩刮骨疗毒,手术无麻药,医护人员把毛巾塞进贺振新的嘴里,同时紧紧按住他以防止挣扎影响手术。白求恩的柳叶刀终于保住了贺振新的右臂,使贺振新脱离了危险。战斗结束后,王震赶到医院看望贺振新。刚苏醒过来的贺振新说:“旅长,我这是轻伤,不要紧,几天后就能返回前线。”王震十分了解这位一贯舍生忘死、严格自律的好干部,再三安慰贺振新安心养伤。

皖南事变后,胡宗南调集大军包围陕甘宁边区。为了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359旅奉命西渡黄河,由华北敌后回到延安。贺振新担任四支队政委,率部驻防产盐的“三边”地区。那是终年风沙弥漫的沙漠地带,生活特别艰苦。贺振新带领干部战士实行生产自救,使部队保持旺盛的斗志,圆满完成了保卫盐区的任务。

为了打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359旅开赴南泥湾,贺振新和战友们甩开膀子,开荒山,打窑洞,把南泥湾这个野兽出没的荒山川变成丰衣足食的陕北好江南。

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时期,贺振新双喜临门,一是和妻子肖平双双入中央党校学习,二是有了大女儿西明。肖平是山西忻县人,生于1921年,师范毕业生,他们在抗日烽火中相识相爱,组织起家庭,但夫妇俩聚少散多,都忙于各自的工作。

五、孤军血路——第二次长征

1944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从359旅抽调主力,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挺进湖南、粤北,开辟以五岭山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由王震任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任支队政治委员。

同类推荐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老舍 茅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老舍 茅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名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热门推荐
  • 深蓝物语

    深蓝物语

    讲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个孤独的少年。为了复仇艰难的活着。为了活着一步一步变强的故事。
  • 深晴难却

    深晴难却

    “南晴,你要相信我,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唯一一个不会捉弄你的人!”//有这么一种竹马,他喜欢在她感冒的时候把蒜瓣塞进她的鼻子里;喜欢把快燃完的鞭炮递到她的手中;喜欢把泡过白酒的乌龟给她吃让她补补脑子;喜欢在别人和她告白的时候,把她塞进大衣柜里不让她同意。他就是易深,横行霸道渗入她的生命里挥之不去。//突然有一天,易深和南晴告白,说:“我不能为国家做什么,但我想为了国家收了你这个单身狗。毕竟我们都曾经失恋过,我们拥有共鸣,何不跟我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不痛不伤不再共鸣!”哦,忘了说,南晴拒绝了他的告白。你知道深晴难却是什么意思吗?是盛情难却啊……【人活着就要直白,我渴了,我饿了,我很想你也很喜欢你。】
  • 徘徊在分岔口

    徘徊在分岔口

    如果说遇见你是一种错,那我宁愿永远错下去。但老天为什么要和我开一个那么大的玩笑?想爱却不能爱,就算看着他绝美的眼睛也要说出违心的谎话。“我不喜欢羽翼之链,就像我不喜欢你一样。”
  • 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想写一群普通人的生活,也只能写他们,因为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写的时候,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就在眼前;他们说过的话,犹在耳畔。有时也会流下眼泪。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像一个消失了的人说过的:个人在承担起整个社会失衡的痛苦。这里的故事没有一个和什么励志相关,只是曾耳闻目睹过的普通人生存的挣扎,仅此而已。
  • tfboys之薰衣草的约定

    tfboys之薰衣草的约定

    父母被害后,她遇到了小男孩,给了希望又给了失望,带着仇恨成为了杀手,结实了两位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接下来······(本书是复仇文)不喜勿进
  • 猫之妖

    猫之妖

    变成一只猫之后的故事,可能有点无聊,但也就这样了
  • 恋上它,一世无悔

    恋上它,一世无悔

    五年前,相爱的恋人分道扬镳,五年后相遇,却以是无视人非。恋人,仇人。心伤了,还回得来吗
  • 万古星河

    万古星河

    【火爆新书】【热血爽文】逆天的功法,绝世的神器,无尽的丹药,皆属我!!!荒古的异兽,封印的妖帝,传说的大帝,皆服我!!!杀手之王重生天元大陆,遇万年老妖,怀神级功法,掀起一片风云!管它世家、帝国、仙宗、古族、八荒、六域!欺我者,杀!!!辱我者,杀!!!执掌苍穹,称霸星河,我乃主宰!!!
  • 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一个周六的下午,七个家庭的父母与孩子齐聚在心理咨询师昕怡的课堂上,热烈展开了关于父母如何与叛逆的孩子相处的讨论,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如何倾听才能听到孩子内心声音、如何对话、如何表达爱意、如何互相理解等一系列叛逆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矛盾、冲突、互不理解的话题。经历12个争执与觉醒的周六,这七个家庭的父母和各自的叛逆宝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互相理解和融洽,家庭的快乐与温暖包裹了每一个人。家长从此不再伤心、焦虑,孩子更与愤怒、孤独彻底说拜拜!
  • 魔法公主的校园记

    魔法公主的校园记

    本书原名《魔法:公主校园记》。两位魔法界的公主来到人类世界读书。她们善良,可爱,许多男生都喜欢。可是,两位极品校草也喜欢他们。这个,又有了校花的嫉妒。在这种情况下,公主又会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