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战地医院的病床上,护士告诉她,昨晚她喝下了一瓶来苏药水(消毒用),因而医生帮她洗了胃,她无奈地躺下了。当听到孙渡走来的脚步时,她用被蒙住了自己的头。而他轻轻掀开被子,握住她的手悄声说:“小天使,你想上天堂我会把你拽下来,想入地狱,我也会把你拉上来的。你现在安心休息吧,别再闹了!”
待她的身体和情绪恢复后,有一天,孙渡对阿灿说:“你和我去办公室,我有话对你说。”到了办公室他说:“我叫你出来,自有我的想法,时间长此下去不好,我想快刀斩乱麻,事不宜迟,就在目前战事处于暂缓之际,我要和你宣布结婚,让众人知道我们的关系。”阿灿被他的话吓呆了,就说:“这不是说着玩吧?我们的年岁相差得那么大……”孙渡紧接着讲了孙中山和宋庆龄,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事迹来启发、感动她。他们从办公室回到寓所,孙渡去唐芸庚的房里,几分钟后,只听到屋内发出哭声,孙渡说:“是你自己来找到这儿,不是我请你来的,我是看在母亲、上司的面上和你道义结婚。”他又说:“灿琪是从我的家里出来,我们分别七年,我接她出来,现在我要正式宣布我们的关系与她成婚。”这时唐芸庚吵开了,哭开了。孙渡也拿出他的军人气魄,要摆布这两个女人的命运易如反掌,他走到中间客厅高声说道:“你们都出来听着,这是抗日前线,不是容你们闹下去的地方。唐芸庚,你要有自知之明,我们是道义结婚,而现在我要和灿琪结合,是出自良心和真情,希望你们好自为之。”说罢,他就带着警卫上司令部去了。
1944年的元旦,孙渡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日子举行酒会,地点是第五十八军的军俱乐部“一心社”。他召集了营级以上的军官及眷属来参加这个酒会。他穿着黄呢子的军装,端庄洒脱,孙渡长像非常英俊,有美男子之称,这天容光焕发。阿灿穿着深蓝色长旗袍,外穿一件深绿色外衣,这身打扮不像新娘,倒像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学生。孙渡一直牵着她的手,步入会场。
在席上孙渡用他的男低音说道:七年前的1936年春,我认识张灿琪,是在丽江的玉龙雪山下,金沙江畔,如发现了一颗珍珠,爱不释手,从此我心中只有她,我要她永远在我的身边,现在我们要结为伴侣,我在你们面前宣布,她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孙夫人,请你们理解和同情我的做法。下面会场气氛寂静万分,在座的客人们也感到震惊。
孙渡是职业军人出身,多年来带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在抗日战场他身先士卒,冒死突进。在情场上,今天他也胆大敢为,以他军人的性格和方式在此宣布结婚,这也是少有的吧。阿灿此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有一个男人这样深爱着自己,也是一种幸福。孙渡左手紧握住她不断颤抖的手,右手举杯,“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抗日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这时孙渡的少将副官马云龙,手举酒杯叫全体起立,“为军座及夫人的健康,为军座的家庭幸福而干杯!干杯!……”
问题这样解决之后,孙渡将军如愿以偿。有这样一句话:“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唐芸庚和张灿琪只得接受命运对她们的安排了,她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了一起。这段时间,孙渡或去前线视察,或在办公室,很少回来。第二年1945年的3月8日夜间九时许,阿灿在上高县卫生院生下她与孙渡的第一个女儿孙沛(乳名幼琪),这时整个家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孙渡的脸上充满了慈祥的微笑,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给他的心填满了喜悦与安慰,给家庭带来无比的温馨和幸福,此时这个快乐的爸爸已47岁。
(第十七章) 抗战胜利前后
1944年,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接连告捷,中国战场上的日本侵略军也已走向穷途末路,但是他们死不甘心,还要做最后挣扎。听说湘赣一带的日本要来一个大扫荡,他们要施行令人不齿的“三光”政策,即抢光、烧光、杀光。
江西省上高县是日军必经之地,孙渡他要带着部队抵抗,就安排他的家属去比较安全的地带避难。他命令副官刘李智准备两乘滑竿,两匹马驮着简单的衣服及用具,赶快离开翰堂,走西边的山路直去都堂(村名)。估计这条路不会遇上日军,她们上午出发,坐着滑竿一步一颠地走在山里的小路避难,下午听见炮声在后面响起来了,这时唐芸庚及阿灿都不约而同地说她们要下来走,刘李智说:“太太们,不要害怕,军长的安排不会错,他是小诸葛,但我们在路上不能耽误,一定要到都堂我们才能休息;话说在先,要是万一碰上日本鬼子,那我刘李智就顾不及二位夫人了,我带着手枪,背着大小姐往山里逃出去,要为军长保住这点命根子。我们大家都不要怕,走!”他鼓励着她们直走到日落西山,快要黄昏了才走到都堂。但村子已空无一人,找到一家有个老大妈,她说:“人们都已到山洞里去了,家中什么也没有,你们自己找吃的吧。”这时阿灿坐下来喂奶,女儿在哭,但奶汁一点也没有了,她感到心跳头昏,刘李智找到两个鸡蛋,煮来给她,她吃不下去。这时,唐芸庚说:“灿琪啊,你不吃更没有奶了,我们还想什么怨和恨,逃出这条命,保住小女儿就是我们的祖德啊!”她紧紧地握着阿灿的手,这时阿灿已倒在她的怀里泣不成声了,在患难之中她们产生了友情。那一夜她们共睡一张老乡家的旧木床上,整夜没有合眼,才三个月的小女儿在母亲的怀里却睡得很香。
第二天中午她们和孙渡有了联系,他命人走小路到指挥部汇合,当她们一齐折回翰堂时,整个村庄已被日军烧成一片废墟,平时见过的老乡都不见了,那种凄凉景象惨不忍睹,眼前景象更激起了我们中国人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她们随同孙渡住在上高县,但他没有一刻闲下来,顾不上家,去各处视察日军逃窜后留下的现状,回来后都要和县长等地方官员筹划一番。1945年8月,阿灿听到了美国在日本丢了原子弹、日本政府已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得到最后胜利!从广播中传来全国人民的欢呼声,这时全家人兴奋地笑开了,忘记了这一年的一切烦恼及恩恩怨怨。更动人的是上高县的人民组织起来,敲打着锣鼓到县政府祝贺,要与坚守江西八年的抗日将领孙渡将军见见面。那时他只是穿着一身洗白了的旧军服,微笑着走出来和群众见面。一片高呼“劳苦功高的抗日将士万岁!”他挥手向人民群众表示谢意,还说:“我们是胜利了,但以后的事情还多,还要为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而努力!”事隔不久就接到他荣升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并接管辽宁锦州的命令。
抗日战争胜利给全国人民带来一片欢腾,也给孙渡的家庭增添无限喜悦,眼看着五个月的女儿沛沛一天比一天美丽可爱,孙渡全家人沉浸在欢乐与祥和之中。
不久他们离别上高县,乘坐小船沿赣江而上经高安到了南昌市。一上了岸,码头上欢迎孙将军的群众欢呼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南昌休息的短暂几天,真不知接到多少请柬去做客,在宴会上地方官员们频频举杯祝劳苦功高的孙将军一路顺风!
离开南昌为他们安排了一艘日本小炮艇,艇上服务的人员都是日本大学生。这时他们成了战败国,往日的威风已扫地,对中国的高级将领及夫人服务得小心周到。
船行至鄱阳湖上,阿灿他们站在甲板上观看风景,孙渡给她们讲起了三国时代周瑜在此操练用兵的故事。到了九江,他们又乘坐火车到了安庆,部队要在安庆休息,等待大轮船开赴东北锦州。
在安庆过了小沛周岁生日之后,部队乘大轮出发去锦州;他们乘火车到了南京,住在南京大饭店。有一天南京总统府送来两张戏票,邀请孙渡去观看京剧,他让阿灿和唐芸庚一起去看,自己留下来照顾沛沛。这时大家都在兴头上,她们都穿上花旗袍,又佩带了耳环项链,稍加打扮一番照照镜子自己也觉得漂亮极了。
不一会儿,有专车来接,她们进戏院一看,全场多半是空军,她们被领到第四排入座,多半是将官及夫人们。不一会儿全场响起了热烈鼓掌,并全体起立,真没料想到蒋夫人宋美龄微笑着缓步入场,她美丽端庄的身材,黑丝绒旗袍晚礼服,乌黑的头发高高地梳在头顶,银亮的长耳环坠在脸边。她那潇洒自如,大方而又文雅的风度使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她向大家挥手致意后在第一排就座。
几分钟之后节目开演了,第一出是梅兰芳的“打渔杀家”,第二出是马连良的“孔明借东风”,最后才是程砚秋唱的“审头刺汤”。阿灿那时还不太会欣赏京剧,但有旁边的唐芸庚悄声给她做讲解。说实话她没有去注意戏台,而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当代中国第一夫人。
次日他们乘坐京沪特别快车前往上海,沿途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江南名城,每到一站都有上下旅客,因此都要停下片刻,此时可以随心购买当地特产,如常州篦子、无锡泥娃,还有可口的五香鸡蛋、蒸好的大螃蟹等,应有尽有。
在上海休息期间,云南旅居在上海的名人都来拜望孙将军。几天后她们从上海码头乘大轮起航,经黄海至青岛、烟台,进渤海在塘沽码头停泊。在天津上岸后,乘火车出了山海关,就欣赏到北国风光,来到了锦州。此一路程,她们经过许多大城市,看到大湖大海,大开眼界,真是享受抗日战争胜利带给她们的无限喜悦。
她们到了锦州,住进一栋日本海军司令留下来的花园洋房,各种设备都是日本式的。孙渡忙着接管之事,白天都会去司令部办公。家中由阿灿和唐芸庚共同料理,此时我的二舅李敦谷也从昆明来到锦州,投奔孙渡。他是南京军校毕业的炮科生,原是在昆明讲武堂当教官,由于二舅有才干,口才又好,因而里里外外他都能帮上手,孙渡委派他当了少将参谋。孙渡对他的官兵一视同仁,但特别看重丽江籍的人,其中有少将军需处长和子玉、和少方等,孙渡说他们老实又忠于职守,非常相信他们。但后来孙渡成了光杆司令,调往热河去当主席,他的部属被编入傅作义部队。1949年傅作义在北平起义,李敦谷、和子玉等都做出明智的决定,成为起义人员。
1946年12月26日,阿灿在锦州又生了一个男孩,孙渡的脸上挂满了慈祥的笑容,他说这是他毕生最高兴的一件大事,他给儿子取名为孙锦(乳名幼舟)。这个消息在军界传开,大家祝贺送礼,家里充满了吉祥的气氛。家庭生活也过得十分平静。记得第二年吧,孙渡接电去重庆列席参加国共和谈。不几天回锦州对阿灿说:“和谈未成,可能要打内战了。”她一向恨打仗,听说要打内战,就对他说:“你在抗日战争中劳苦功高,现在要打内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太残酷了,不如告长假回云南吧?”他说:“我是职业军人,一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目前老蒋的嫡系部队已云集东北,我怎能中途退伍啊?再说回到云南,你不知道龙、卢一向不容我的,你太年轻,不懂政治,不懂军事,万一打起来是突围不出去的,你们就先回云南去吧!你带好这两个宝贝我就满足了。”这话说过不久,他就接到任命热河省主席之命,一时之间他的部队也改编了,他成了一个光杆司令,这当中的缘由阿灿说自己就一点儿都不知道了。形势一时之间已变成这样,只好与他挥泪告别,由我的二舅护送她们回到昆明。
(第十八章) 最后的团聚
一、昆明不依旧
1947年夏天,阿灿从锦州回到了昆明,这时一切都不一样了;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孙公馆内增添了从家乡来的家人,其中二妹煜琪成了残疾人,还在医治当中,三妹、四妹正在中学读书。阿灿时时为了这个沉重的担子而担忧。但是,孙渡来信说:“家中已成了僧多粥少的情况,一切要从俭持家,能读书的支持她们读书,二妹的病也要给她医治,无论如何劝告你的父亲戒掉烟、赌,帮助你支撑这个家。”她记住他的话,少交际,仅和过去的同学在一起玩玩。我的妈妈和二妈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和尽心照看孩子。
这时阿灿的好友吕秀珍在昆明读书,她经常来家看望她。有一天秀珍说:“阿灿,你现在是将军夫人,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但还那么年轻,你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做点有益之事。”是的,她们是很要好的朋友,曾在一起读书,做过许多美好的梦,想当文学家、艺术家,但是如今现实却让她们各自走了不同的路。朋友的诚恳与启发让阿灿动心。阿灿问:“我能做什么呢?”她说:“可以做许多慈善事,有重要的角色等待着你。我现在不想学医了,要去南菁中学当教员,和宣伯超老师一起做点儿有益之事。”她的一席话,对阿灿来说是期待,也是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