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700000028

第28章 佛教的禅法(2)

(4)四禅

三禅舍了喜,还有乐在。第四禅就连乐也去了。《要解》云:行者依于涅盘乐,能舍禅乐。若比丘断乐断苦,先灭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第四禅名为真禅,余三禅者方便阶梯。是第四禅譬如山顶,余三禅定如上山道。

是故第四禅佛说为不动处,又名安隐调顺之处。譬如善御调马,随意所至。

《要解》云: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随意易得;欲修四念处,修之则易;欲得四谛,疾得不难;欲得六通,求之亦易。

我们依此次第,说明禅法的功用。什么叫做四无量心?一者慈无量,二者悲无量,三者喜无量,四者舍无量。

兹无量心与前面说的慈心观略同。《禅经》第十四云:……于一切众生起法饶益心,修三种慈:广大慈,极远慈,无量慈;舍除瞋碍,住仁爱心,随其所应,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与之;谓与种种法乐,修种种慈:先与在家乐,次与出家乐,次与禅定正受乐,次与菩提乐,次与寂灭乐。

《要解》云:念一城众生,愿令得乐;如是一国土;一阎浮提,四天下,小千国土,三千大千国土,乃至十方恒河沙等无量无边众生,慈心遍覆,皆愿得乐。

悲与慈有分别。《禅经》云:饶益众生,说明慈心;除不饶益,说名悲心。若先观众生受无量苦,起除不饶益心,然后见众生除不饶益;除不饶益已,受种种乐,——非与乐也。是名悲心。

喜无量者,《禅经》云:修行于慈境界,以……一切功德饶益众生;见一切众生得法乐已,其心欢喜,念言快哉,永使安乐。

舍无量者,《禅经》云:谓平等清净,离苦乐相。

什么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又名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Eliot 译为四种Jrances。

(1)空无边处,又名虚空处,又名初无色定。《要解》云:……离一切色相,得入虚空处。

又云:行者系心身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心在色,摄令在空,心转柔软。令身内虚空渐渐广大,自见色身如藕根孔。习之转利,见身尽空,无复有色。外色亦尔。内外虚空同为一空。是时心缘虚空,无量无边,便离色想,安隐快乐;如鸟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虚空,无所触碍。是名初无色定。

这段文章真是妙文,故全引之。

(2)识无边处,又名识处。《要解》云:行者……知是心所想虚空欺诳虚妄,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既知其患,是虚空从识而有。谓识为真,但观于识,舍虚空缘。

习于识观,渐见识相相续而生。如流水灯焰,未来,现在,过去识识相续,无边无量。是名无边识处。

(3)无所有处。《要解》云: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观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不住情,亦不住缘,亦不住中间:非有住处,非无住处:识相如是。行者如是思惟已,得离识处。虚空虚诳,识相亦尔。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已,即入无所有处。

虚空处与无所有处有何差别?答曰,前者心想虚空为缘,此中心想无所有为缘。是为差别。

(4)非想非非想处。《要解》云: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疮,如箭。

无想地则是痴处。今寂灭微妙第一处,所谓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则离无所有处想地,则入非有想无想处。是中为有想,为无想?答曰,是中有想。此地中想微细不利,想用不了(想的作用不大明了),故不名为想。

《要解》又谓无所有处属想,非想非非想处属行。五阴之中,“行”最难说。《俱舍论》云:“行名造作”;《大乘义章》三说“内心涉境”为行。这样看来,行是内心的造作(Mental construction)。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我们不用细说了。

五神通或六神通,皆是第四禅的效果。今举五神如下:

(1)神境通(巴利文iddhi),又名如意通,又名变化神通。

(2)大耳通。

(3)他心通。

(4)宿命通。

(5)天眼通。

神境通又分四种:

(1)身飞虚空,如鸟飞行。

(2)远能令近。

(3)此灭彼出。

(4)犹如意疾。

今试举《要解》说明飞行的一段,作一个例。人身虽重,心力强,故身飞虚空。若行住于第四禅,依四如意分,一心摄念观身,处处虚空如藕根孔,取身轻疾相;习之不已,身与心合,如铁与火合,灭身粗重相,但有轻疾身。

五神通是一种印度古来的迷信。释迦牟尼自己大概也相信这种神通的可能,他的大弟子之中便有以如意通着名的。四《阿含》中也提及各种神通。佛教入中国后,这种迷信常见于各种记载之中。

各种《僧传》里常有其事;小说杂记里更多了。非佛家的宗教也往往受他的影响,如《抱朴子》记《墨子五行记》有变化的幻术;又如儒家记邵雍死时能闻远处人谈话,那也是一种天耳通。

我们现在可以总括的讨论古代禅法的基本性质了。《修行道地经》云:何谓修行?云何谓行?

谓能顺行修习遵奉,是为修行。其修及习是谓为行。何谓修行道?专精寂道是为修行道。(一)又云:其修行者计有三品:一曰或身行道而心不随,二曰或心行道而身不从,三曰修道身心俱行也。(八)结跏趺坐,不动如山,而其心迷散,是第一类。心性调和而身不端坐,是第二类。“身坐端正,心不放逸,内根皆寂,亦不走外随诸因缘”,是第三类。此名“身心相应”。“瑜伽”本义为相应,谓身心相应也。

《修行道地经》的《劝意品》(九)写一个擎钵大臣的故事,说修习心不放逸的效用。这个故事最有文学意味;不但是一种哲学的寓言,故我摘抄在这里,作这篇记载的结论:昔有一国王,选择一国明智之人以为辅臣。尔时国王设权方便无量之慧,选得一人,聪明博达,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王欲试之,故以重罪加于此人;敕告臣吏盛满钵油而使擎之,从北门来,至于南门,去城二十里,园名调戏,令将到彼。设所持油堕一滴者,便级其头,不须启问。

尔时群臣受王重教,盛满钵油以与其人。其人两手擎之,甚大愁忧,则自念言:其油满器,城里人多,行路车马观者填道;是器之油擎至七步尚不可诣,况有里数邪?

此人忧愦,心自怀懅。其人心念:吾今定死,无复有疑也。设能擎钵使油不堕,到彼园所,尔乃活耳。当作专计:若见是非而不转移,唯念油钵,志不在余,然后度耳。

于是其人安行徐步,时诸臣兵及众观人无数百千,随而视之,如云兴起,围绕太山。众人皆言,观此人衣形体举动定是死囚。斯之消息乃至其家;父母宗族皆共闻之,悉奔走来,到彼子所,号哭悲哀。其人专心,不顾二亲兄弟妻子及诸亲属。

心在油钵,无他之念。

时一国人普来集会,观者扰攘,唤呼震动,驰至相逐,地复起,转相登蹑,间不相容。其人心端,不见众庶。

观者复言,有女人来,端正姝好,威仪光颜,一国无双;如月盛满,星中独明;色如莲华,行于御道。尔时其人一心擎钵,志不动转,亦不察观。

观者皆言,宁使今日见此女颜,终身不恨,胜于久存而不睹者也。彼时其人虽闻此语,专精擎钵,不听其言。

当尔之时,有大醉象,放逸奔走,入于御道,舌赤如血,其腹委地,口唇如垂;行步纵横,无所省录,人血涂体,独游无难,进退自在,犹若国王,遥视如山;暴鸣哮吼,譬如雷声;而擎其鼻,瞋恚忿怒。恐怖观者,令其驰散;破坏兵众,诸众奔逝。

尔时街道市里坐肆诸卖买者,皆懅,收物,盖藏闭门,畏坏屋舍,人悉避走。

又杀象帅,无有制御,瞋或转甚,踏杀道中象马,牛羊,猪犊之属;碎诸车乘,星散狼籍。

或有人见,怀振恐怖,不敢动摇。或有称怨,呼嗟泪下。

或有迷惑,不能觉知;有未着衣,曳之而走;复于迷误,不识东西。或有驰走,如风吹云,不知所至也。彼时有人晓化象咒,即举大声而诵神咒。尔时彼象闻此正教,即捐自大,降伏其人,便顺本道,还至象厩,不犯众人,无所娆害。

其擎钵人不省象来亦不觉还。所以者何?专心惧死,无他观念。

尔时观者扰攘驰散,东西走故,城中失火,烧诸宫殿,及众宝舍;楼阁高台现妙巍巍,展转连及。譬如大山,无不见者。

烟皆周遍,火尚尽彻。火烧城时,诸蜂皆出,放毒啮人。观者得痛,惊怪驰走。

男女大小面色变恶。乱头衣解,宝饰脱落;为烟所熏,眼肿泪出。遥见火光,心怀怖懅,不知所凑,展转相呼。父子兄弟妻息奴婢,更相教言,“避火!离水!莫堕泥坑!”

尔时官兵悉来灭火。其人专精,一心擎钵,一滴不堕,不觉失火及与灭时。所以者何?秉心专意,无他念故。

尔时其人敬满钵油,至彼园观,一滴不堕。诸臣兵吏悉还王宫,具为王说所更众难,而人专心擎钵不动,不弃一滴。得至园观。

王闻其言,叹曰,“此人难及,人中之雄!虽遇众难,其心不移。如是人者,无所不办。”其王欢喜,立为大臣。

修行道者,御心如是。虽有诸患及淫怒痴来乱诸根,护心不随,摄意第一。颂曰:

如人持油钵,不动无所弃。

妙慧意如海,专心擎油器。

若人欲学道,执心当如是。

有志不放逸,寂灭而自制。

人身有病疾,医药以除之。

心疾亦如是,回意止除之。

心坚强者,志能如是,则以指爪坏雪山,以莲华根钻穿金山,以锯断须弥宝山。有信精进,质直智慧,其心坚强,亦能吹山而使动摇,何况而除淫怒痴也?

我们读了这个极美的故事,忍不住要引《宗门武库》里的一条来做个比较:草堂侍立晦堂。晦堂(黄龙宝觉禅师,名祖心)。举风幡话问草堂。草堂云:“迥无入处”。晦堂云:“汝见世间猫捕鼠乎?

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举无不中。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万不失一也。

研究佛法的,应把自己放在佛法里面,去证会他,至于处旁观态度的研究法,只能看到佛学的表面,却永不能看到里。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妻如意

    重生之嫡妻如意

    薛佳媛一生三愿,一愿家人安康无忧,二愿能有一心一意之人白头偕老,三愿走遍各国看遍各处风景。然、事与愿违。重活一世薛佳媛想着这回总该事事如愿了吧?待她兴致勃勃准备重新养成个小正太搭伙过日子的人时,前世那个渣夫为何一副红杏出墙的模样盯着她?
  • 法界仙人

    法界仙人

    作为统治万界的六大位面,仙魔两界却因大劫化为飞灰,整个东方位面世界陷入了岌岌可危的近况,作为神选者而重生的青风,面对风雨飘摇的东方大位面,即将再现当初仙魔的荣光!青风:“我的剑,横扫天下!当然......美女留下......”
  • 我还爱你,你却要结婚了

    我还爱你,你却要结婚了

    大学的时期的恋人,在处理感情时不得当,发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导致分手。分手以后的一年半,男主打电话告诉女主他要和恋爱不到半年的女孩结婚,女主伤心欲绝,决定在网上写下这个故事,让喜欢看电子书的男主有天看到,不为别的,算是缅怀,可是,你要结婚了,我不会祝福你,因为我还爱着你。。。
  • 最强抗战

    最强抗战

    大江南北十亿兵,国仇就在今生平。中华傲立世界日,铁甲十万灭东瀛。诸君可愿陪我鏖战!这是一本中华儿女的书!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
  • 大塔防时代

    大塔防时代

    拟真网游《大塔防时代》问世,玩家可通过天马行空的构思,组合出不同能力的英雄来辅佐战斗。曲鸣是个游戏狂人,由于选取最强、同时也最鸡肋的种族‘先知’,而让他一朝落魄,游戏三年,却始终不曾逾越30级这一门槛。命运给他重生的机会,他又能否借助这一优势,以及对组合英雄方面的过人天赋,在游戏中叱咤风云?☆☆☆☆☆☆☆☆☆☆☆☆☆☆☆☆☆☆首创新元素,邀大家同览一款与众不同的网游!
  • 大法宝

    大法宝

    平凡少年意外穿越,来到以武为尊的异界大陆,偶得神秘传承,走上了残酷荆棘的修炼之路,神速崛起,创向精彩绝伦的缤纷世界,演绎着令人尊崇的巅峰传奇。天外之天,浩瀚世界,强者林立,武霸天下。霸道的武技,绝世神器,神秘的超级之源,造就武道之巅峰。
  • 校花的极品老师

    校花的极品老师

    东南艺校,美女如云。一个大男人来到这里,给一帮娇滴滴的小姑娘当起了形体老师。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毓若兮枫

    毓若兮枫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铸成一抹哀伤。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 怯病完全手册

    怯病完全手册

    本书根据人们的常见怯病心理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病由心生,为自己筑造心灵健康盾牌”、“健康一生,穿越病急乱投医的沼泽地”等。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