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44

第44章 回望插队岁月(38)

40年过去了,对这段插队经历,对这份磨炼,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悄悄让一个当事人看看我的档案材料,曲洲大队给我的评语是:“表现很好,尤其在劳动方面。”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初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曲洲大队插队。)

拉练收容队

闻锡勇

1971年夏,宜川县各公社分期分批组织北京知青搞了一次徒步拉练,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那天下午在云岩集合后,北京干部陆肇元和王秉乾专门找我,知道我在知青中特别能吃苦,让我负责这次拉练收容队工作,路上帮助体弱力单的同学防止掉队。问我有什么意见?我说:“行,没问题。”然后详细述说了具体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给了我3根扁担、6条绳子。每天由各队轮流抽出5位身强力壮的男生和我一块组成收容队,两人一根扁担。凡有走不动的知青,为其减轻负担,把背包行李交收容队,我们负责给担着走。我是队长一挑到底,其余5人每天轮换。云岩公社距延安有180里路,考虑到知青的身体状况,也为了让大家逐步适应,计划头天走40里到延安县临镇,第二天走50里到金盆湾,第三天走90里到达目的地。为避开骄阳似火的炎热,带队领导安排每天晚上走,白天休息。出发后收容队走在拉练队伍的最后面,背着自己的行李,手中拿着扁担。走了十几里路之后,就陆续有体弱或有病的女生掉队,把行李也就都转给我们。这次拉练预计10天左右,行李包括被褥、替换衣服、鞋,重量多为十斤左右。越往前走,掉队的越多。到后来我们每根扁担挑6个行李,加上肩上背的共7个。收容队两人一组轮换着担。负担轻时多走少换,每三五公里一换,负担重时就勤换,有时一公里一换,甚至几百米一换,负重如此大,走到临镇时,收容队每人都肩疼腿软,浑身是汗,大家都咬牙坚持着,没半句怨言。

第二天出发时从各队换来5位新人和我一起继续挑。多数是马甸中学的同学,因上学时总爱玩单双杠,不少男生认得我。见我长得瘦小,昨晚又累了一夜,今天其他人都换了,唯独没换我,纷纷替我抱不平。后来才知道我是收容队长,从大家的眼神中看得出,多了一份敬意。有了头天的锻炼,第二天反倒适应多了,挑着同样重量的担子,倒比昨天快了许多。曾听老乡说过:“走道儿的追不上拉鋬(音同盼,老乡解释为推独轮车的)儿的,拉鋬儿的追不上担担儿的”,扁担上下一颤悠,人颠起来越走越快。另外重量和距离不变,速度越快,被压的时间就越短,每当满负荷后我们就加速超过大队到前面休息,歇到大队过后,我们再追大队,再超大队。路上许多同学见我们这么辛苦纷纷称赞我们,给我们叫好,为我们鼓劲,有的女生还把她们自带的糖果送给我们吃,宣传队的同学还编快板夸奖我们。队员们虽然身上累,可心里还真有点美滋儿滋儿的。收容队的同学行走快慢自由,想歇就歇,想走就走,想聊就聊,不像拉练大队有许多纪律约束。我们担着扁担一路走到金盆湾,又苦又累倒觉得挺投缘的。

第三天出发前收容队集合时,昨天那5位又都回来了,都说:“我们和队里说了,今儿不换人了,我们哪个不比你壮,你能顶,我们也能顶,哥几个陪你顶到底。”几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特感动。(这5位同学果真再没换,一直陪我在收容队干了5天,直至拉练结束回到云岩)。40年后能回忆起的有彭振江、冯永昌、赵琪。

第三天的难度比前两天相加还要大。前两天走的全是公路(沙石路),在川里逆云岩河而上共90里,而从金盆湾到延安的90里,一出发就走小路(只能走架子车的土路),中途还要翻一座山。连续3天的拉练,收容队的同1970年10月,衣善大队北京知青王延长、潘文光招工到铜川三号信箱。临走时,大队部分知青到云岩公社送行,并在云岩河畔留影。前排左起:吕仲琴、那桂华、马增茹、赵东、周其义、冯宝珍;后排左起:谢月祥、赵强、卢建昌、潘文光、王延长、尹荣增、施炳炎、闻锡勇、杨玉才。

学个个腰酸腿疼,有的磨破肩膀,脚下磨出血泡。行程过半,天已大亮,大家互相鼓励着,咬紧牙关,没人叫苦,坚持就是胜利。走了70多里路,走出小路来到公路上,此时我们早已是满负荷了,每根扁担上都是6个行李,看着脚下的柏油大马路(西安至延安的公路当时是准二级国道,宽8米),大家都特兴奋,我们加快速度甩开大队,心中想着延安越走越快。来到一处大的村镇,一问是延安七里铺,路右边有一商店上写“南区供销社”(毛主席着作中曾有提及)。此时已是上午九、十点钟了,大家走得浑身是汗,所带行军壶中的水早就喝完了,嗓子冒烟,口渴难忍,放下担子休息,进店一看居然有冰棍卖,真是喜出望外,每人来一根吃的那叫过瘾,那叫一个爽。他们还在吃,我从小胃就不好,不敢太贪凉,说:“你们吃吧,我先走着。”就一个人挑着扁担向延安走去。本想到前面休息等他们,没想只往前走了一二里,转过一个山弯,一眼看到了巍巍宝塔山,心中豁然一亮,疲劳之感顿时全消,足下生风,直奔延安城而去。一路上多有行人注目观望(不知这小子有什么事,大热天担着这么多行李行走如飞)。我边走边打听找到凤凰山麓小学。一进大门就看见了打前站的北京干部,见我一人先到,问:“大队呢?”我说:

“都在后面。”赶紧给我打了一盆热水“先烫烫脚,解解乏。”我正烫脚的工夫,下起雨来,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大约20分钟后,雨过天晴。此时大队陆续赶到,大家都淋了雨,身上湿漉漉的,只有我一人没被雨淋,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在参观延安宝塔时还有一段插曲:那时没有宝塔桥,大家涉水过延河,登上嘉岭山,来到宝塔前。组织者把知青分成两部分,女生先进塔参观。男生本就性急,见女生半天不出来,就想进去。工作人员再三阻拦说:“塔内空间有限,楼梯狭窄,人多不利于保护文物,又不安全。”此时已有女生参观完陆续出塔。有几个男生猴急地大喊“快点”。转眼之间大队女生已排队出塔,一时无人再出,工作人员问:“里面还有人吗?”不知哪位女生随口应道“没了”,男生们听此言一出,未等工作人员发话就往里挤,一旦有人进入再挡就挡不住了。进塔之后才看见一二层之间的楼梯及两面都是砖墙,宽度仅够一人正常通过,又是旋转而上,视线特别短,等上至一半时才发现还有两三个女生已下至半截。看见时已近在咫尺,狭路相逢,想下下不来,想上上不去,楼梯之窄不容两人并肩,女生只想赶快下去,速离尴尬之地;前面的男生想退已是不能,后面的又不断涌入,只好硬着头皮而上。男女生之间在此挤来挤去,顿时怨声四起。挤到最后女生人少,硬是被男生挤回到二楼。直等到全体男生都上过二楼之后,女生才下楼出塔。我后来也分到延安工作,并生活了18年,曾多次登上嘉岭山,因宝塔已不对外开放,未能再进入参观。

在延安参观学习后,拉练按原路返回。第一天走90里,从延安到金盆湾。行程过半,又是满负荷。天已大亮我们就甩开大队直往前赶,快到金盆湾已是上午时分,发现路右边有一个水库(来时摸黑走路,啥景色都没看见),我们收容队的人都会游泳,自插队以来从未见过这等水面儿,顿时兴奋起来,倦意全无,纷纷跳入水中畅游起来。我游至水库中间,回头一看身边无人,其他人多在岸边,我想试试水有多深,便一个猛子扎下去,游了几下就觉得水温太凉,手已摸到水草,心中暗觉不妙。在水下用力一蹬本想上去,小腿却被水草缠绕,幸亏当时还算冷静,弯下腰用双手把缠在双腿上的水草扒开,再不敢猛蹬,缓缓游出水面,真险啊,差点儿上不来,离水后紧倒了几口气,才慢慢缓过劲儿来,游到岸边仍心有余悸。其他人也都游上了岸,这时大队人马还未赶到,我们就先回金盆湾宿营地了。后听其他人讲,大队途经水库时,有人提出下水,带队干部说水深危险,硬拦着没让下,谁也没游成,听说我们收容队都下水了,羡慕得不得了,哪知我差点送上小命。

最后两天路途较近,顺利返回云岩,简短总结会后各自回生产队,下午又到地里干农活儿去了。

回首忆往事,已隔四十年。

人言插队苦,品味亦有甘。

转眼多半生,十八乘以三。(十八岁插队,十八年在延安,又干十八年退休)退休享天伦,恬淡即是仙。

今年4月1日我带未满三岁半的小孙子去爬香山,途中他自行一半,我相助一半,行两小时登顶。一路上有多人搭话称赞,他自己登山时有人言:

“这小孩真棒,这么小就爬香山。”他走不动时,我背着上,又有人说:“这爷爷真棒,背着孙子还登香山呢。”临到山顶我领着他上,山顶上下来几个男女青年,走到对面,其中一女青年对小孙子说:“小朋友你真棒,我就是以你为榜样才上来的,要不是看到你,我早累得不想上了。”我们在众人的鼓励下,最终登上香炉峰。60多岁登顶的身体,心理素质与当年插队生活的锻炼有着很大的关系。几十年过去,心里仍常存着那份对延安的怀念,对延安人的怀念,对在延安那18年生活的怀念。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初六七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衣善大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工作。)

我的十八岁

杨中海

快到了提笔忘字的花甲之年,回忆起40年前的深刻往事,如今仍然是历历在目。那是一个锣鼓喧天的令人揪心的场面,数万热血青年涌向老北京火车站。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青年,哪里有什么文化基础啊,都是高小或初中高中的在校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停课好几年,终于开始返回学校复课闹革命了,人们的心理已变得那么浮躁,那么亢奋,还有那么一股子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战斗决心。国家百废待兴,已有好几年了,积累了一大批人没法分配工作,也没有任何地方安置。有了这个新的广阔天地,人们勇敢地报名去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有去生产建设兵团的,有去农场的,有去牧场的,也有去农村插队的,种种改造自我的机会摆在眼前。有些不愿离开城市的,街道和学校就展开了动员工作。

年迈的老父亲这位当年延安的老革命挽送我走出了家门,这也是我们最后的生离死别。父亲临别时塞给我一个纸条,嘱托我现在不要看,上火车后再看。当火车徐徐开动时,笛声长鸣,站台上送行的人们和车厢里的知青,哭喊声顿时连成一片,那个场面令所有人动容。我躲在车厢角落里,悄悄打开了父亲的纸条。上面赫然写着一首诗:“明日要离家,爸爸和妈妈,哥哥和姐妹,各奔天一涯。瓜熟蒂落了,各自去开花。老秧受黄土,播种能发芽。

下乡上山去,飞跃有天空。广阔天地间,世界掌握中。人勤地不懒,功到自然成。决心总路线,当好工农兵。”落款为一月六日。这时的我再也忍不住眼里的泪水了,夺眶而出。40年后,这首诗的影印件已陈列在纪念父亲的纪念馆橱窗里了。

父亲当年在延安时,和毛主席在延安中央党校一起工作。他说那时去过宜川,那里种了许多果树,是个好地方,并支持我去。我听从了父亲的话。

40年后,宜川县早已全面退耕还林了,如今漫山遍野种植的全是果树。

我们这些当年的知识青年,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和汽车,一路翻山越岭,傍晚终于到了云岩公社来插队。当地父老乡亲成群结队地在公路两旁,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这些北京城里来的娃娃们。他们都将未成年人称作娃娃。文章写到这里,我决定就用这个题目了,把它作为回忆录之一。将来人生有几个重要的年龄段值得回忆和书写,那就是之二、之三了。当天,我们被分成若干小队,向各自分配的村落连夜登山进发。夜是那样的沉寂,伸手不见五指,微微的寒风迎面吹来,一队人马驮着行装默默地行走在乡间盘山羊肠小道上。

午夜时分,终于到了山顶上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住在山上,山上种着一大片连着一小片的庄稼,沟沟连着坎坎,错落有致。当地人吃水却要到很远的山下去驮,这里才是真正的黄土高坡啊。

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窑洞都还亮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他们都还没有入睡,在久久等待我们的到来。村庄里狗咬声此起彼伏,夜晚带给人们一种很有生生息息的感觉。我们瘫坐在炕沿边上,饥肠辘辘地吃着老乡煮的水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们包水饺不用案板和擀面杖。这里的方言和语调听起来很有意思,一时还听不太懂,我当时还学着讲了几句当地的话。

入夜,我们头一回睡在了延安窑洞的土炕上,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我们需要努力去融入农村的生活,熟悉那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每天要早早起来下地去干农活,这里的冬季十分寒冷,正是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

积肥运肥和修水渠,平整田地及开垦新的荒地,还要上山砍柴用于生火做饭。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全面收录了林徽因各个类型的作品,以及她与当时名人的往来书信,以呈现林徽因充满性情的真实面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林徽因所处的年代是白话运动兴起的初期,因此,当世很多文人的笔下都有在今天看起来十分蹩脚的行迹。在林徽因的文存中,常见以“那”代“哪”、以“的”代“地”,以及文言与白话混用等情况。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编者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修改,但仍保留了一些能够体现清末民初特色的小细节。希望这些小插曲,能够为读者们赏花的心境增添一抹悠然。
  • 是谁在唱歌

    是谁在唱歌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热门推荐
  • 封鬼传

    封鬼传

    经过千年的封印,再出世时却发现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年代,这里火器盛行,子弹纷飞...请看北魏鬼尊青阳君如何在民国混乱军阀割据的年代,穿越重重的炮火,重新进行练鬼修行的传说!!!
  • 异法非常

    异法非常

    鱼儿善游、但却有飞鱼可跃空十数米继而高翔;鸟儿善飞、但却有企鹅可入水百十丈继而遁走。每个种族之中都有些许异类擅长他物,人类也是如此,千百年来的修行造化已经让这个神奇的种族升华到了一个诡异的高度,明目、强体、耳聪…………甚至、洞悉天道
  • 阴阳媒人

    阴阳媒人

    当你看到书名的时候:宿命已经开始了!当你开始看的时候:死亡已经开始了!当你丢下的时候:阴阳已经开始了!你可以不信,但请千万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出了事,我不负责!你宿命的开始,也是我宿命的开始,此刻,我就在你的背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极品全能少爷

    极品全能少爷

    季风从小远离家族与母亲在一个偏僻的农村相依为命,后来季风被青梅竹马抛弃阴错阳差获得机器人。后依靠战争找到父亲并回归京城第一豪门,迎娶白富美,成为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的生活。【达人集中营:285984875】
  • 海贼王之艾尼路称霸天下

    海贼王之艾尼路称霸天下

    一位现实世界中的屌丝宅男龙云天,做事非常尽责,什么事他都会处理的非常不错,但他就是那么一个不被周围的朋友喜欢,格格不入,和他有相同命运的是海贼王世界中的艾尼路,没有朋友,自从被路飞打败以后,他更加郁闷,就是这样,这两个命运相同,世界不同的人,竟然最后成为了一个人,这就是龙云天和艾尼路称霸海贼王的开始!已经为众多书友们创建了一个我们的书友会群,方便大家沟通,以及有什么建议啊,方便联系我,群号:476156416
  • 你最爱的是依米花

    你最爱的是依米花

    ---------------------------------------------------------------------------------------安以默和夏依米是青梅竹马,夏依米一直喜欢着安以默而安以默却喜欢高二的一位女生。夏依米一直没有向安以默表达自己的心意,她害怕捅破这一层关系之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于是她便一直沉默。------------------------------------------------------------------------------17岁可以讲是花一般的年纪可是夏依米却遭遇的许多变故,她会如何选择自己的爱情又会如何渡过生活难关?
  • 赤瞳流火

    赤瞳流火

    初春,大地滋润万物蓬勃,百花齐放,天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好像从未停过。夜晚的山林此时只有雨打树叶的“噗,噗”声,和很偶然的一道雷电闪过,“轰隆隆”震得大地发抖、恶人心寒。一道闪电撕开寂静的黑夜,照亮了延绵青岭脚下的一个残破小山村,残垣断壁依稀可见,百户人家院内都是一人多高的杂草。只一息过后,又是一道闪电,却见刚刚小山村中哪有丝毫残败之相?虽在远处听不到什么声音,但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副熙熙攘攘的画面!在闪电和黑夜的映衬下只有微微泛黄的黑白两个色调,喧闹的街头好似一场集市,每个人惨白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闪电过后,天地又陷入一片黑暗,那诡异的小山村也被黑暗吞没,再不可见。。。
  • 重生遇见你

    重生遇见你

    如果说爱情像一杯清茶,苦中回味甘甜,那么等待与缘分就像是必不可少的茶叶于水温一样,缺一不可,搭配起来也需要恰到好处。所以一生一世一双人是那么的难得有那么幸运。。。她,这一世顶着张绝美的容颜孤独三十多年,逗逼和高冷协调的出现在她身上。朋友都说她可能喜欢女人。可她只是在等,等那个他命中注定的那个他。所以一场车祸后,她来到了他的世界。。。。。。
  • 美妙天堂1

    美妙天堂1

    在一次阴谋下,让幽寒死于车祸中。一位老爷爷的出现,让幽寒穿越到了美妙天堂。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个好朋友以及家人。幽寒会在美妙天堂里发生了什么?她会遇到她的心中的红线、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