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2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读《水浒传》(5)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很早就对《水浒传》有科学的独立见解。******又从《水浒传》谈到《三国演义》,说:“小时候我喜欢看《三国》,读起来就放不下……《三国演义》算我读到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吧。可也受了一点骗,许褚好像不得了。现在发觉算不得什么。我们警卫排的战士都是种田的农民,我看哪个都比许褚厉害。关云长就不如我们的彭老总!”江青在火堆一侧听到了,大声说:“我听说必成(******当时的化名)同志四岁读唐诗,九岁读完《水浒》和《三国演义》,而且能背诵许多精彩段落。”******抬起头来,看着******问:“是这样吗?”******谦逊又坦诚地说:“是这样,我喜欢古典小说,不满九岁就读了许多,特别是《水浒》和《三国演义》。”******说:“那你读这些书比我早,我十几岁才开始读《水浒》和《三国》。”******坦然承认,说:“但是,当时我读这些书,就没想到那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直到刚才我才想到,并且同时得到了答案:写书的人都不种田!”******和任弼时都点头说:“这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呀。”

确实,《水浒传》中,没有对于农民的描写。这不仅是这部流传长远的着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特殊性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发现了《水浒传》这个特点,自然在读这部书时有所分析。

但《水浒传》毕竟是一部不同凡响的书,其中包含许多智慧和道理。******发现了书中上述问题,并不影响他经常运用这部书中的故事启发干部。******在讲话、报告和文章中经常引用《水浒传》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革命道理,或者用来印证、阐发他的认识。

第四节长期阅读、深入研究《水浒传》

一、阅读《水浒传》,终生不辍

一直以来,******对于《水浒传》这部书,不是随兴而读,而是在各个时期经常阅读,深入研究。

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水浒传》是******必读的一部书;在长征途中,急于找寻《水浒传》来读;在延安和北京时期,《水浒传》又是书架上必备的。他熟悉《水浒传》的各家版本,一百回的简本、一百二十回的繁本、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本,以及由一百二十回后之四十回独立成篇的《宋江平四寇》,还有《水浒传》衍生、嬗变的《水浒后传》(清·陈忱)、《水浒新传》(张恨水)等。

在战争年代,不管多么紧张,一有时间,******就读《水浒传》。新中国成立后,在繁忙之余,《水浒传》也是他调剂自己生活节奏、换换脑子的读物。长期研读,使他对于《水浒传》的各种版本,都十分熟悉。对其中的故事,他信手拈来;对于其中的政治道理,他理解得也十分深刻,并且号召干部们要读这部书。

从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晚年,******仍反复地研读《水浒传》各种不同的版本。对此,担任******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的徐中远曾有过一段生动的记述:

1964年8月3日,逄先知送给******的那部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贯华堂原本《金圣叹批改水浒传》,是******最喜爱看的版本之一。70年代,他还先后两次看过这部《水浒传》。一次是1971年8月3日,这天上午大约十点多钟,高碧岑告诉笔者,说首长要看《水浒》,要笔者赶快找出一部送去。高碧岑是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一般干部。徐业夫生病后,组织上调他来接替徐秘书的工作。因为高秘书来到主席身边工作时间也不长,对主席读书的具体情况知道得也不细,所以这次主席要看《水浒》,他也不太清楚主席要看什么版本的《水浒》。我们给主席管理图书的时间也不太长。对主席读书的习惯和要求,我们更是知之甚少。不过《水浒》这部书笔者还是知道的,在学校里也读过。接了高秘书的电话后,我们很快在主席图书中找出一部平装本《水浒》。

当时笔者头脑里想的只是“主席要看《水浒》,赶快找出一部送去”。所以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很快送到了游泳池******住地交给了高秘书。从游泳池回到笔者的办公室后,屁股在椅子上还没有坐稳,电话铃声又急促地响起来了。笔者一拿起电话,高秘书仓促的声音就传进了耳朵:“首长说他不是要这种版本的《水浒》,他要的是他几年前看过的线装本金圣叹批改的《水浒》。”当时,笔者只知道有《水浒》这部小说,不知道还有金圣叹批改的《水浒》。既然几年前看过,说明这部书可能还在他的书房里。放下电话,急忙到主席书房。因为主席要的是线装本的《水浒》,所以,笔者就径直来到放线装书的屋内。

当时,主席的图书平装和线装是分开存放的。线装部分是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类,一类的图书大多放在一起。管理图书的同志都知道这一点。这主要是为查找使用方便。《水浒》和《红楼梦》等这些小说,我们记得当时一共放了满满的两个书柜。为了查找方便,书柜外面我们分别都贴有标签,一看标签就知道柜内放的是什么书。来到放线装书的屋内,我们很快找到了放小说的书柜,打开书柜,从上往下一层一层查看。不一会就在这个书柜的底下两层看到了好几种版本的《水浒》。仔细一翻,还真有一种叫《金圣叹批改水浒传》。找到了主席要看的书,心中是很高兴的。在“毛主席用书登记本”上登记后,我们将它急忙送交高秘书。心想:“这下不会错了!”高秘书说:“你们送来正好,首长在等着看呢。”

第二次,是1972年2月1日,主席又要看《金圣叹批改水浒传》,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所以这一次就比较熟悉了。但是这一次又不同于上次。上一次主席指名要看的是这部书,看后也没再要看别的版本《水浒》。这一次,笔者把这部书送给他之后,第二天晚上,徐秘书就告诉我们:“首长还要看别的版本《水浒》,要找线装本,字大一些的。”******自己的存书中,有几种版本的《水浒》,是线装本,但字都比较小。此情况向主席汇报之后,主席让我们再到北京图书馆或者其他图书馆去找一找。

第二天,即2月3日,我们到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找了一部线装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七十回本,上海同文书局版,十六册),字也比较大。巧得很,这部《水浒》也是金圣叹评点过的。我们又到首都图书馆借来一部《全像绘图评注水浒全传》(上海扫叶山房1924年版,十二册)。后一种,主席翻看后第二天即2月4日就退回来了。前一种《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主席一直留在身边,默默伴随着他度过终生。人们知道******晚年看过不少版本的《水浒传》,但是,他最爱看的版本,就要数金圣叹批改的《水浒》了。

二、翻阅、对比、研究不同版本的《水浒传》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在******丰泽园的书房、卧室里一直放有几种不同版本的《水浒传》。据******的秘书逄先知记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共阅读过十二种不同版本的《水浒传》。

《金圣叹批改水浒传》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1-24册)

《水浒传》顺治丁酉冬刻本(1-20册)

《全像绘图评注水浒全传》上海扫叶山房1924年版(1-12册)

《五才子水浒传》上海同文书局版(1-16册)

《水浒》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上、下册)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4册)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中华书局1966年版(1-20册)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1-8册)

《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1-100册)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1-32册)

《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上、中、下册)

《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上、中、下册)

半个世纪以来,这些不同版本的《水浒传》一直放在******的书房里,他经常翻阅、对比、研究。******的一生,直到他的生命最后时刻,都喜欢读《水浒传》。上海中华书局1966年出版的《明容与堂刻水浒传》(线装大字本1-20册),是******很喜欢的版本之一,一直被他放在卧室里,有空便拿起来阅读。

******翻阅最多的一套,就是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贯华堂原本《金圣叹批改水浒传》,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还看过几次这个版本。******对金圣叹的一些精妙论述很欣赏,他认为:“金圣叹很讲究文章的提笔。”如金圣叹提笔评《水浒传》时所说的那段开门见山的话:

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乱自上作也。乱自下生,不可训也,作者之所必避也;乱自上作,不可长也,作者之所深惧也。

从青年时代,******在读《水浒传》的过程中就逐渐把小说的内容与中国现实联系起来:“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这与金圣叹“乱自上作”和“乱自下生”的论断不谋而合。

在几百年间,《水浒传》流传最广的是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不同版本的《水浒传》,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中七十一回本是清朝金圣叹进行删改的,他腰斩了一百回本排座次以后的部分,以原书第七十一回卢俊义的梦作为结尾,梦中一百单八人全部被杀。再将第一回作为楔子,形成了七十回本。流传较广的就是《金圣叹批改水浒传》,却形成了《水浒传》最不完整的版本。但是,不得不佩服金圣叹的文学功力,他批改的七十回本,在艺术表现的很多方面比原作大有改进,为原作生色不少,所以这种本子一出来,几乎令他本尽废,一统天下近三百年,******一生读的最多的,就是这个版本的《水浒传》。

******对金圣叹的才华是欣赏的,但是对于他砍掉《水浒传》的结尾则颇为不满,这与鲁迅的态度是一致的。鲁迅曾在《谈金圣叹》一文中说:

金圣叹“自称得到古本,乱改《西厢》字句的案子且不说罢,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虽说是因为痛恨流寇的缘故,但他是究竟近于官绅的,他到底想不到小百姓的对于流寇,只痛恨着一半,不在于‘寇’,而在于‘流’”。“宋江据有山寨,虽打家劫舍,而劫富济贫,金圣叹却道应该在童贯高俅辈的爪牙之前,一个个俯首受缚,他们想不通。所以《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却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这些戏。”

最长的百二十回本《水浒传》,是明万历末杨定在最初一百回本的基础上又插入了征田虎、王庆等情节,合成一百二十回本。

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版本是百回本,它可能是《水浒传》故事成形定书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施耐庵和罗贯中原创的版本。一百回本在宋江受招安后,又有“征辽”、征方腊等情节。

第五节《水浒传》中的政治斗争暗线

一、******首次发现宋江与晁盖之间的********

所谓暗线,就是宋江和晁盖之间隐含的********,在几百年来一直无人发现。直到******晚年将其解读为********,并以此为专题讨论,从而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

百回本《水浒传》有两大主题,即前半部的造反主题和后半部的招安主题。两大主题之间的转折,正是宋江逐渐占据了梁山的主导地位,而晁盖被逐渐架空,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的过程。如果仔细阅读,《水浒传》中的很多情节都隐藏着这个关键暗线,而正是这个暗线,带动了情节的巨大转折,从好汉们风风火火地啸聚山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随后调子逐渐压低,转入悲凉压抑的招安主题,最终形成《水浒传》作为悲剧的艺术风格。

宋江做梦都盼望着朝廷招安,与他相比,晁盖则根本没有这个追求。他领导下的梁山,好汉们都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强盗抢一天粮的日子,阮氏兄弟和李逵喜欢过这样的生活。但宋江这种盼望回归正统的人,和卢俊义这样身不由己的人,都不愿意当一辈子土匪,因为上山造反,沦为贼匪,本身就是件龌龊的事,民谚有云:“一日为贼,终身为贼,上为贼父贼母,下为贼子贼孙,顶风臭出八百里。”造反当了贼,不是自己快活一时的事情,而是玷污了祖宗牌位和子孙后代,永世不得翻身。这在封建社会,必然造成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如何脱离这种生活,就成了宋江等招安派朝思暮想的事情。

随着宋江将卢俊义等人诓上山,梁山上层人物陡然增加了很多盼望回归正统的人物。这种情形下,梁山在原来没有战略方针的情况下,调整为招安的战略方针。这时,晁盖便成为一个摆设。表现晁盖此时的境遇,“金毛犬”献马这一段,就很典型:

同类推荐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纪实中国

    纪实中国

    “纪实中国丛书”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存的现实笔触,展现来自于生活底层的真实故事,在一种亲切的阅读氛围里,引起阅读共鸣和读者并对自身生活的理性思考,达到以好作品影响人、引导人、改变人的目的。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无法自拔

    王俊凯之无法自拔

    他的辛酸泪水我们都知道他的温暖努力我们都知道他为了粉丝做的点滴我们都知道他身上有伤我们都知道他是队长他有担当我们都知道他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四叶草们我们都知道他一直很好我们都知道他的照片在我们四叶草的手机里我们都知道他很在乎我们我们都知道他的一点一滴我们都知道所以,星光不陨,我们不散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十年的旅程,有我们陪伴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云起情浓

    云起情浓

    一次心血来潮的出游,遇到了真命天子,本以为就可以这样获得幸福,没想到发生了“意外”,让这对情人分离了十年,可就是这十年,让她真真地看清了幸福的原本的样子。爱而不得的感情,平淡陪伴的人,到底该如何选择?
  • 绝世魔祗:王妃你最大

    绝世魔祗:王妃你最大

    她是半魔,杀伐果断手握苍天,一袭红衣倾天下。他是神祗,冰冷无情不食人间烟火,一腔柔情撞进了她编的情网。绕是她半魔之身,绕是他光明神祗,只要你喜欢,破了这规则又如何,负天下苍生又如何!
  • 冥王毒爱:天才阴阳师

    冥王毒爱:天才阴阳师

    从小,她身边的人都嫉妒她有着第三眼,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也就注定了,她不能走平常人所走的道路。从她开始记事起,身边便有着各种各样的鬼怪,而拥有第三眼的人,那便是人们口中的阴阳师。他们的命运便是替人们除鬼怪。她原本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个普普通通的阴阳师也行,可是四周的一切告诉她,她的命运不会那么简单。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来路不明的人,每件事情叠在一起,身后又有着一个更大的阴谋,且看她如何在这黑白两道混的风风火火!
  • 千年缘:三生三世

    千年缘:三生三世

    她本是一个四海为家的医者,本职行善救人可因为他天帝九皇子的出现,他们之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互相伤害,他一直在努力,让她放下所有担忧和他在一起。“这一次,我不会再放开你了,曾经我亲手将你从我的身边推开,现在在给我一次机会,好吗”
  • 仙灵之尊

    仙灵之尊

    绚丽且黑暗、凄凉的宇宙中,不知何处飘泘着一名男子,他岁仅不过二十多岁,相貌清秀,皮肤白皙,皮表还徐徐散发着光芒,宛如一尊不朽仙人在长眠。
  • 光环之主

    光环之主

    读者请注意,大量龙傲天出没,SSSSS级危险警报!
  • 邪王纵宠:逆天四小姐

    邪王纵宠:逆天四小姐

    他,是星月大陆高高在上的邪王,俊美冷酷,邪肆霸道,却趁着羽化的时候被一闯入的女子摸遍全身,还被嘲笑细软短?她,是现代第一王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了明家的四小姐,天生废物,花痴好色,被世人所不耻。废柴之躯?器药双修,凝聚火种,契约神兽,眼睛长头顶了才说花痴,杀手之魂,重生而来,从此废物也风骚。只是自己什么时候招惹了这么一个恶魔?那一夜他将她压入身下,灼热的呼吸吹动着她的发丝:“那一日你点的火,不该帮忙泄一下?”
  • 病女娇妻

    病女娇妻

    叶蓁一直以为曾经的那些苦换来了回报,如今拥有的无一不是她的努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她不明白他对自己怀着的愧疚从何而来,也不知晓原来一直有人在默默地守护着她。一朝废柴一夕成神,身旁之人有为她终身未娶之人,也有为她堕入魔道之人,那些真正关心她的人一一被拒挡在心门外,为她的偏见和仇恨丧入黄泉。终于有一天,她站在忘川河畔回想种种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禁仰天嘲笑:“当个废物这样凄惨,成了上神也如此孤独,原来我本该不是这样的我,后来却不得不成为了这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