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000000003

第3章 对食育的思考(2)

学校午餐中没有这样的甜点。学校午餐中的甜点主要是水果。最近有一种说法,说是水果消化时间短,如果饭后吃,先吃进去的饭会影响水果的消化,所以应该先吃水果。人体是靠食物维持的,即使寿命最长的细胞,经过6个月的新陈代谢,也会再生。这些细胞,在我们的身体中经过各种化学反应后,变成能量,作为细胞再生,以修复身体,维持生命。这里面起重要作用的是“酵素”。而这些酵素多含在水果中。普通食物经过2至4个小时可以从胃到达肠,而水果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到达肠。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酵素,到达肠的酵素将发挥它的作用,清扫胃肠,以充分分解和吸收后吃进来的食物。但是,如果饭后吃水果,先吃进去的饭菜会妨碍水果的吸收,影响胃的消化。因此,在饭前(饭前30分钟)或者两顿饭之间吃水果效果最好。新鲜水果的满腹感会持续一段时间,饭前吃水果可以抑制空腹感,减少整体的食量,有减肥效果。

先试着喝一点点……

与“零剩饭”一样,当小学教师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不喝牛奶的孩子喝牛奶了”。

我的班里有一个不喝牛奶的孩子。那个孩子不是因为过敏,他可以吃其他奶制品,就是不能喝牛奶。我接手那个班后,有一天午餐时间,大多数孩子早早吃完饭,三三两两走出了教室。我看了看教室,那个孩子还坐在那里,整瓶的牛奶摆在面前,一脸痛苦的表情。我问他:“你不喝牛奶吗?”还没等他回答,教室里的孩子就大叫起来:“他不喝牛奶!”孩子们都在等着看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我马上说:“啊,太幸运了!”

我本人不挑食,因此对挑食的人有一种宽容的心理,甚至可以说比较喜欢挑食的人。比如去吃寿司时,如果有人不吃寿司,好吃的东西就会留给我。相反,如果一起吃饭的人中没有挑食的,就不一定有什么“好事”。所以,当时我本能地做出反应:“啊,太幸运了!”于是就把剩下的牛奶分给了喜欢喝牛奶的孩子。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那么剩下的东西,喜欢的人可以多吃,这就是幸运。迄今为止,老师总是说:“哪怕一点点,喝喝试试!”每次送回牛奶瓶时,同学们总是告状:“他没喝完!”那天,我们班终于全部送回了空瓶。

多喝牛奶的孩子感谢他说:“谢谢你把牛奶分给我。”之后将近一个星期,我都把那个孩子的牛奶分给大家喝了。

有一天,大家分光那个孩子的牛奶后,把瓶子摆到他面前。瓶子里还剩一点点牛奶。我对他说:“还剩一点点,喝了吧!”他可能意识到“把这个喝了,瓶子就会空了”,于是一口气喝完,把瓶子送回去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个孩子喝牛奶的量也一点点增加。

终于有一天,他把一瓶奶全部喝光,全班同学都鼓掌祝贺他。那绝不是讽刺,是真正的关心。从那以后,那个孩子每天都送回了空瓶。大概连他自己也不愿意做回原来的自己吧。如今,我在保育园实践的配餐方法(自己判断,告诉值日生或保育员盛多少饭,是一种半自助方式),其实也是基于这次体验。对喝不了牛奶的孩子说:“你喝一点试试”,说起来容易,而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即使在他喝进去一点点时表扬他说:“哎,你能喝了呀!”实际上还是会剩下一点点,孩子无法体验到成就感。别的孩子看到后,也会说:“他又剩下了。”不如说:“就剩最后一点点,都喝了吧。”我当时就想,这样说能够看到结果,最主要的是可以体验到成就感。当他喝光了时,别的孩子也会说:“嘿,真棒!”与其让他喝一点尝尝,不如让他看到明确的目标:“都喝了试试看”。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收拾东西以及穿衣服方面。孩子们总是不收拾,那就在别人收拾得差不多,就剩一点点时,让不收拾的孩子收拾干净。比如说:“就剩一点点了,全部收拾干净试试看。”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当他们把最后一件东西收拾好后,就表扬说:“你做到了!”“真干净呀!”穿衣服时也一样,与其说“你先试试看看能不能穿上?”“你看,这不是穿上了吗?”因为尚未穿完衣服,还没有成就感。不如在帮孩子穿得差不多时,让孩子最后自己穿好,当他全部穿好后,表扬他:“瞧,全部都穿好了吧!”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的体验。当孩子有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后,则会有快感,以后自己就会主动做了。

真的不介意挑食吗

我想,所有保育人员都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在强制孩子“不挑食”?在我看来,非常介意挑食的人,多数都挑食。我认为,不应该太介意小时候的挑食,也不应该为此大动肝火。小时候有些挑食,但是长大后基本会和其他孩子一样。这并不是我在保育过程中看到的,而是基于我们家抚养孩子的经验。我儿子小时候有些挑食,但是稍大一些,他自己就说:“我不喜欢吃蒿子叶,但是我喜欢吃小松菜,所以营养照样均衡,没关系。”“对于挑食可以从多种角度看,像美国那样偏食的国家,反而出现了那么多人才”。就是说,“虽然营养上多少有些不均衡,但是可以弥补。”挑食似乎与人格形成没有关系,因此,即使挑食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思考“为什么保育园和学校的老师那么极力地纠正挑食”时,会感到疑惑。反思一下,儿子说的的确也有一定道理。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独立生活,偶尔会一起吃饭,也基本没有了小时候挑食的毛病。因此,我认为不应该太介意挑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味觉也会变化,包括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开始喜欢吃味重、味苦的东西了。比如秋季的秋刀鱼,小时候我喜欢吃没有内脏部分的尾巴,而现在开始喜欢吃内脏了。像款冬或者油菜花这类春季的芽菜,小时候一点也不喜欢吃,而现在却特别喜欢吃。当然,最好一开始就不挑食,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能吃,但至少在小时候大人不要太介意。

强制吃的反作用

有关挑食,我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体验。有一个孩子不吃肥肉。

当午餐拿上来的时候,我刚一问那个孩子:“你不吃吗?”他就开始吐了起来。当时我觉得他有点太夸张,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安慰他说:“老师没说让你吃不爱吃的东西,不要紧的。”可是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孩子绝不是夸张。

我曾经持续做了一段时间胃镜检查,即使经常检查,每次胃镜经过嗓子,还是马上就要吐。有一天去做胃镜检查,护士告诉我先做喉咙麻醉,我在胃镜室旁边仔细漱口后,推开胃镜室的门刚踏进去一步,就吐了出来。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还没开始检查就开始吐。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当时那个孩子绝对不是故意的。我自己也是,还没开始检查身体就本能地开始拒绝,条件反射,刚一进到胃镜室就吐了出来。估计当时那个孩子也和我一样,我刚一问:“你不吃吗?”他的身体就错误地理解为“吃了”,出现了拒绝反应。“连大人都会这样,所以当时那个孩子绝对不是装的。”我为当时自己的无知和误解感到惭愧。

人的身体可以非常敏感地反映自己的心情。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口口声声说为了营养均衡,强行将不想吃的东西塞入孩子口中,对孩子身体是不会有好处的。这件事使我强烈地感到饮食与精神的关系的重要性。

引发孩子自身的能力

从给予变为孩子自己摄取

我们保育园里曾经开过一次“剩饭会议”,对为什么剩那么多饭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是不是太咸?有人认为是不是太淡?搞得厨房的人不知所措。后来,我发现那次会议大家关心的问题只是“消灭剩饭”,而忽视了午餐的目的本身。午餐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摄取营养,当然也不是为了剩饭。如果单纯想消灭剩饭,每天给孩子们吃咖喱饭或拉面就可以了。这样,对吃饭的孩子来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如果不是从孩子们“一起快乐地进餐”这一视角出发,这个会议的内容就空泛乏味了。还有,让我们陷入这一怪圈的元凶之一就是午餐一词本身。午餐在日语里为给食,是供餐的意思,被理解为自上而下地提供午餐。也许因为是供餐,自然就会偏向于提供方的逻辑上来。

我曾经问过年轻人,保育园及小学校中最不好的记忆是什么,回答最多的是午餐和午睡,多么可悲的事实呀!但是,我问同样的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回答却是:“吃饭和睡觉。”

那么,为什么只有保育园和学校的午餐和午睡不快乐呢?这两者的差异就在于是自己主动,还是被强制。是自己主动吃,还是别人让你吃;是自己主动睡觉,还是被强制睡觉,结果正相反。被强制会留下不好的记忆,进一步可以延伸至保育整体。比如被强制做叠纸,就会不喜欢叠纸;被强制画画,就会不喜欢画画;被强制唱歌,就会不喜欢唱歌。如果自己做那件事不感到快乐,就不可能喜欢做那件事。

因此,我们保育园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叫供餐,而改叫午餐。午餐前唱歌的歌词,也从“供餐供餐真快乐”,改为“午餐午餐真快乐”。改歌词之前还担心孩子们唱“供餐”唱习惯了,不好改。然而,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了不起,马上就适应了,现在饭前唱的是“午餐午餐真快乐”。

在保育中,我们守护孩子,就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午餐也是一样,为了让孩子们自发地、快快乐乐地吃午餐,首先需要转变以往“给孩子们吃”“让孩子们吃”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自己产生想吃的意欲,并且在吃完后自发地说出:“真好吃!”有“真快乐”的感觉。因此,转变思维方式非常必要。

“因为是婴儿就不会做”的武断

孩子们需要具备自己思考、自己决定的能力。

教育(保育)方式正在从教授知识转向培育孩子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孩子们吃饭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最近10年,我每年都去德国慕尼黑考察保育设施。2012年考察时最先访问的是0~3岁孩子的保育园。德国的保育园不按年龄分班,0~3岁的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混龄班非常普遍。在午餐时间,我有很多意外的发现。我参观的是9个月至3周岁的班,到了午餐时间,孩子们自己从橱柜中取出陶制餐具放在桌子上,而不是保育员拿给他们。对月龄很小的孩子,保育员会帮助他们,但不是保育员给他们拿出餐具,而是保育员握着孩子的手,让孩子自己拿。随后,保育员发给孩子们杯子,在每张桌子上放好装有果汁的开口瓶。孩子们拿着开口瓶往自己的杯子里倒果汁。自己不会倒的孩子会看着保育员,保育员也是手把手地帮孩子一起倒进去。

然后,保育员把意粉、西红柿卤、奶酪粉放在桌子上,孩子们自己去取。有的孩子只拿了意粉,有的孩子只拿了西红柿卤,但是保育员什么都不说。我问:“为什么所有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做呢?”他们回答:“即使孩子只拿了意粉,只要他本人吃得满意不就可以了吗?”

据说采用这种方法的第一个月,很多食物都洒在地上,第二个月也还有很多洒在桌子上。我考察时已经是第三个月,孩子们已经学会往自己盘子里盛了。我问保育员:“有没有保育员怕洒出来去替孩子盛?”他们回答:“保育员都知道,孩子自己会做的事情保育员不应该代替他们做。”

我们保育园里现在采取的方法是,2岁的孩子自己向值日生说出自己需要的量,我认为0岁及1岁孩子自己还不会判断。回国后,我把这件事情讲给妻子听,妻子也吃了一惊。但是她的吃惊却和我的吃惊恰恰相反。

妻子不是从事保育工作的,也没有任何固有观念。她用母乳养育了两个孩子,根据她自己的经验,她认为理所当然。她说:“婴儿出生后的那一瞬间,就知道自己喝奶的量。开始吃东西时,也知道多少是适合自己的量,不需要时就不再吃了。孩子知道自己吃的量一点都不奇怪。”夜里,孩子哭了,睡眼惺忪中,妻子搂过孩子喂奶;孩子在半睡半醒状态中,吃饱了就自然松开嘴。妻子仅仅根据自己的体验,就断定“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吃的量一点都不奇怪”。孩子开始吃断奶食品后,吃饱就会放下勺子。这是因为“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吃的量”。

婴儿自身所具备的能力

对于婴儿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吃母乳的量(=自己决定自己的食量)这件事,我们又从其他研究中得到了有趣的答案。婴儿是在量上和质上自己决定自己能吃的量的。吃母乳的量在孩子和孩子之间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能吃很多,有的孩子只能吃一点点。当然,大人看到吃得很少的孩子时,会担心“是不是不够呀!”但是,当我们对几个婴儿吃母乳的量和婴儿的体重增加情况做了记录之后,却意外地发现,孩子的体重增加与吃母乳量无关,几个孩子的成长程度是一样的(体重都增加)。大人也是,有的人基础代谢能力强(不容易发胖),有的人基础代谢能力差(容易发胖),婴儿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差别。婴儿自己知道这些,吃母乳量不大的孩子,只吃自己必要的量;需要吃许多母乳的孩子,也会吃自己需要的量。婴儿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量,并吃自己需要的量。既然婴儿具备这样的能力,当别人再说些“是不是太多了?”“再给他吃一点!”你就会有很奇怪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本书不仅仅教授孩子如何学习科技知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完美的人格,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孕前知识手册

    孕前知识手册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孕前性知识准备、遗传与优生孕前知识、孕前心理准备、身体准备、不孕不育与疾病治疗、孕前营养与饮食等。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仙爸曹格:他们是上天给我的老师、暖爸黄磊:她是最珍贵的礼物、萌爸杨威:和儿子一起萌萌哒释放小宇宙、酷爸吴镇宇:不一样的影帝爸爸。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天价豪门:叶少宠妻成瘾

    天价豪门:叶少宠妻成瘾

    第一次见面还不到五分钟,叶辰溪就说要用钱买她一夜。“有钱很了不起吗?”苏小阳腹谤。可是说完这句话没几天,她就赤果果免费带赠送的爬上了叶辰溪的床,那还是她们第二次见面。苏小阳以为各取所需后,她和叶辰溪应该互不相欠了,谁知道第三次见面叶辰溪就将他软禁了起来。从此夜夜笙歌,直不起腰啊…(良心宠文,欢迎入坑。没有最宠只有更宠)
  • 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天心

    心天心

    谢谢大家关看我的作品。。。。。。。。。。
  • 德卡布里斯特宪兵长

    德卡布里斯特宪兵长

    德卡布里斯特,原型舰“十二月党人号练习舰”俄文:Декабрист贝薇尔莉,原型舰“信赖号驱逐舰”俄文:Верный响,原型舰“響号驱逐舰”日文:響新人开坑,不知何时更新。。。
  • 树之传说——源

    树之传说——源

    当人们还以村庄独居的时代,魔物不知不觉地涌现,少年为了寻找原因踏上了旅途......
  • 败国大皇帝

    败国大皇帝

    辐射科技流第二部。记者:老伯,你幸福吗?老伯:我姓曾,不姓福,但我过得很幸福,很快乐。记者:为什么老伯:因为科技发达了,工作好找了;房价降了,买得起房子了;医药费降了,不怕没钱治病了;食物无毒无害了,可以放心吃了:坐地铁公交不挤了,出行方便了;空气清新了,不怕得肺癌了;河水清澈了,我可以来河边钓鱼了……还有好多好多,我都说不完,但最重要的是我儿子在皇上从国外引进的一亿美女中找到了对像,终于不打光棍了。记者感叹: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了白天这个好皇上啊!是他用科技和政策改变了这一切,让我们活在了富强、民主、自由、团结、平等,美梦可以成真的发达世界。
  • 穿越之盛世安途

    穿越之盛世安途

    爬山无意穿越,女尊的古代生活应该怎么过?安汀有些发愁。有金手指在手,虽不至于没吃没喝,但她总不能在山林里独居一辈子。为了过得舒服点儿,她也得拼了——古代这地盘上,功名仕途才是金灿灿的保护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综漫之氷封暗影

    综漫之氷封暗影

    综漫一篇,主线绯弹男主伪娘,表示重写啊岂可修……其他乱入神马的,你吐槽你就输了。喵。
  •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这一论牛市有没有结束,谁也无法预测。假如熊市来临,散户该如何应对?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搭配,降低熊市的投资风险?熊市除了“吃药喝酒”,还有哪些投资机会?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熊市赚钱大法》!
  • 乱世性别记

    乱世性别记

    我因为被抢劫犯一棍子打晕而意外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大汉,穿越也就穿越吧,可为什么进到了一个男人的身体里?既来之则安之一方面有着女人心男人身的自己不得不应付着两个美女的疯狂追捧,又不得不面对着朝廷中的尔虞我诈,江湖的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