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600000003

第3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1)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1840年至1842年,大清帝国的道光皇上很郁闷。

拥有四亿人口、九十万常备军、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江山的天朝上国被一个小女人领导的蕞尔小岛上的蕞尔小国给打了,被迫签下了不情不愿的《南京条约》。这个小女人名叫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后来被称为“欧洲的祖母”;这个蕞尔小岛叫大不列颠岛,全部国土面积仅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略相当于现在中国的广西;这个蕞尔小国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代称英格兰,或曰英吉利,全部人口仅四千万,陆军十四万,加上用于内卫的国民军,总共拥有二十万的常备军。

身为帝国的法人代表,道光皇上不郁闷能说得过去吗?大清,一直以全球老大自居。现在可好,突然从不知名的角落里冒出一个不知名的英吉利,频频来大清国门口骚扰;骚扰还不算,竟然带着仨瓜俩枣的人马闯进来了;闯进来还不算,还逼我大清签订一个什么劳什子的条约,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南京条约》,我们都习惯叫它不平等条约。为什么叫不平等呢?

签订的程序不平等。用法律术语来讲,这叫程序不公正。打个比方,即使您是出于好心,比如要白给我一百万两白银,那也得经过我同意啊。我不同意,您愣给,俺不接您就打,逼俺接了,那就叫不平等,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嘛。

条约的实际内容不平等。用法律术语来讲,这叫实体不正义。《南京条约》总计十三项条款,有割地、赔款、释放英囚、赦免汉奸、大英与大清国体平行、五口通商、废除广州行商、制定新关税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如何不平等,还真不好掰扯。蒋廷黻先生曾经概括过,当时的大清不但不承认所谓的国际规则,它的眼里,简直没有所谓的国际的存在。所以大清所谓的平等,就是其他国家都得在它面前装孙子,都得三跪九叩,都得认大清为老大,否则不叫平等。英国政论作家奥威尔的《动物庄园》里有句经典:“所有的动物都平等,但有一种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而大清,就是动物庄园里要求更平等的那一种动物。要求不来这个更平等,对大清来讲,那不就是不平等了吗?比如通商,虽然英国流行自由贸易主义,认为天赋人权、自由贸易也是人类的天赋原则,但是大清承认什么天赋人权和天赋原则啊,它只承认天赋皇权与皇权绝对的原则。比如闭关锁关、垄断贸易、明税之外交不完的杂税,那都是我天朝内政,你爱来不来,来了还嫌俺不够自由并逼俺一道跟尔自由,成何体统?买卖要双方情愿,非得与俺做生意,羞也不羞?比如释放英囚,我们古代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可你这英囚是俘虏,是放下武器的敌人,对你还讲什么人权?“40万赵卒统统活埋”那是俺的优良传统。不管你是兵是民,反正只要是英国人俺就统统地抓,高兴了,还可以学两江总督裕谦,对英俘剥皮抽筋并用这皮筋制个马鞭,管得着吗?比如赦免汉奸,虽然我们肃反汉奸搞得有些扩大化了,被英国人雇佣的、会点英语跟外国人见面就“黑搂”的、和英国人做过生意哪怕就是卖西瓜给他们的、包括一听英国人要打进来就卷铺盖想跑的市民百姓,统统被我们整成汉奸了,但再怎么扩大化,对付的也是俺家羔羊,跟尔何干?更严重的是,大英与大清从此国体平行、官员平等,照会上凡出现道光皇上要抬格两字的尊荣,维多利亚女王也得享受,中英两国官员文书往来,也得按官职平行对待……真是反了天了,大清立国二百多年,哪受过这等鸟气?当时的江苏布政使李星沅看到《南京条约》的钞本,割地赔款他不怎么郁闷,他最郁闷的是“夷妇与大皇帝并书”这一条。臣子郁闷,道光皇帝更郁闷,堂堂的大清皇上,沦落到与一个“黄毛夷妇”平起平坐的份儿上,这脸可是丢大了。可怜的道光无缘看到亲历这场战争的英国海军上尉宾汉所着的《英军在华作战记》,如果他看到了,可能得心绞痛的,因为这个英国大兵在作战记的末尾洋洋得意地宣布:“没有人有足够的勇气否认中国已经俯伏在英国女王的脚下!”“中国被一个女子征服了!”

我晕,俯伏还不够,还俯在人家黄毛夷妇的脚底下,道光皇上要吐血了!老脸往哪儿摆?还怎么好意思“皇上圣明”?

事实上早在签订条约的三个月之前,道光就开始屈尊,不耻下问了。他在扬威将军奕经的折子上,批了几条批语,希望他的大将军能给他一个完满的回答。有关英国女王这么个黄毛夷妇,他问得最仔细:“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

这问题问得,那是相当地弱智。问题是,这么弱智的问题,别说奕经回答不出,就是全大清的士大夫加一块,也解析不出来啊。大清遭遇大英,那真是鸡遇上了鸭。

这些问题中,道光最纳闷的,首先就是夷妇如何做得了一国之主这等夷俗。因为大清国流行性别歧视,母鸡不得司晨,否则家国不兴。道光不知道,人家英国的母鸡司起晨来并不比公鸡弱,而且还用不着像中国的老母鸡武则天那般竖着鸡毛,天天与成群的公鸡们斗智斗狠。比如维多利亚这只“小母鸡”自从坐上英国王位,执起政来就很有程序、很能拿到台面上、很具英式风度。因为英国在1701年通过了一个《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者必须是新教徒。该法还确立了长子继承原则和男性优于女性原则。王位根据年长顺序传给已故国王的儿子;如无子,则传给女儿;如无子女或后裔相隔很远,则传给旁系亲属或其后裔。英国没有儒家文化,没有宗法制度,不但女儿可以继承王位,就是女婿都行。只要跟王室血统沾一点儿边,就有希望。更关键的是,人家没有偷偷摸摸,一切都是公开的,在大家可以监督的程序下进行。当然,维多利亚之所以能混上英国王位,背后也有所谓的国情原因,那就是英国国王都得遵循一夫一妻制。不但一夫一妻,而且这一夫一妻还大多是近亲结婚,导致俩口子生养不多甚至不生养或者生养了但孩子有些毛病。有那风流国王,在外面和情妇倒是生养颇多,且生养的孩子个个聪明,可英国的王位继承没有私生子女的份。于是乎,英国的王位继承人不但候选人稀缺,且这些候选人资质平平,很难出现圣明如康熙、乾隆之类的天朝国货。更严重的是,说不定哪一天,英国王位就轮到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身上了,总之,玩得很玄。就说维多利亚吧,她是与乾隆同时代的那个神经病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孙女,由于自己的大爷大娘们包括她自己的父亲集体不争气,不是早逝,就是无后,所以她就捡了个大笨枣,做了英国的女王。

相形之下,大清这方面虽然也有规则,但它的规则让人感觉不能拿到桌面上来。早些时候,中国龙墩传承并行父死子及和兄终弟及两条路。这种继承法很不好玩,有些乱套,于是商朝晚期的统治者鼓捣出一个嫡长子继承制。后来,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不信邪,搞复古,闹了一出兄终弟及,然而后果很严重,从此,赵老大的子孙没戏唱了不说,这位老兄还死得不明不白,民间都怀疑老弟拿着家伙把老兄给锤了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嫡长子继承制就非常好玩,也有不好玩的地方。比如朱元璋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没有嫡长子,就传长孙,但是人家排在老四的朱棣就愣不服劲儿,不服劲儿的结果就是取建文而代之。清朝入关前后,由于是创业的非常时期,所以这个王位的传承有些稀里糊涂,潜规则可能是实力决定屁股。到了康熙时代,皇上觉得龙墩问题得有个说法了,你说一家子在全国臣民面前你争我抢、你砍我杀的,忒不好看不说,还怎么好意思教育国民遵行仁义礼智信呢?所以就模仿大明的嫡长子继承制,立了皇太子。结果,问题又来了,康熙儿子多,大家都瞪眼守候着呢,皇太子也觉得不安稳,于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开始了阴谋。

乘乱的当口,身为老四的胤祯浑水摸鱼,居然当上了大清皇帝。这龙椅来之不易,兄弟互相残杀,血流成河,不厚道不说,还影响大国形象。有鉴于此,雍正想了一个秘密立储的办法。具体规矩是:现任皇上秘密写下接班人的名字(是不是嫡长子倒不在乎了,而是择优而立),置于专门的锦匣之中,藏于乾清宫最高处一块匾额之后,老皇帝驾崩前,再派专人取匣示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供匣藏身的匾上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正大光明”,这四个大字乃清世祖顺治亲笔书写。老实说,把接班人的选定搞到见不得人的境界,搞到被窝里、裤裆里,搞得鬼鬼祟祟的,然后标榜“正大光明”,这种自打嘴巴、严重挑战民众智商与情商的事体,大清王朝做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突出体现了中国政治阴阳两个层面的滑稽意味。

而道光本人混上皇帝岗位当然也不例外,照样是正大光明、偷偷摸摸地被老皇上钦定下来的。不过倒是侧面说明,道光皇上能被选中,好歹还算是因资质上乘。

道光皇帝绵宁(绵宁做了皇上以后,改叫旻宁。因为祖父乾隆有交代,做了皇上之后,百姓得避皇上讳。而“绵”字百姓用得太多,所以须改为不常用的“旻”字,也算是对百姓的一种体恤吧)小的时候,就因智勇双全而深受乾隆喜欢了。道光6岁读书,先学四书五经,后读《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圣祖圣训》、《开国方略》等。

一目十行,经史通融。不说学富五车,至少有三车半吧;不说着述颇丰吧,但仅登基前的诗文就写了四十卷,出版一套上中下三册的《道光文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8岁的时候,具体来讲是1789年,道光就出名了。当年,乾隆爷爷率领皇子皇孙们在木兰围场狩猎比武。在校射场上,爱新觉罗·绵宁连发两箭,两中靶心。皇爷爷乾隆高兴得当场下谕:小家伙如果连中三箭,就赏其皇马褂。小家伙不慌不忙,张弓搭箭,射出后又中靶心。在众人的赞叹下,小家伙收起弓箭,跪倒在皇爷爷乾隆面前。

爷爷直夸这孙子不失满族家风,并故意逗问他想要什么。小家伙想要什么,心里明镜似的,但他长跪不起,就是不回话。爷爷当然知道小家伙的意思,于是命随行人员速赏皇马褂。由于事先没有准备,一时找不到小马褂,只好赏给小家伙一个大马褂,乾隆皇爷爷高兴地将小家伙一把抱起。这种异常的亲昵,也反映了绵宁的资质。

十年之后,也就是1799年,爱新觉罗·绵宁被父亲嘉庆“正大光明”地秘密指定为皇位接班人。

32岁的时候,绵宁又出了一次名,当时是1813年,天理教农民叛乱。两百多乱民打进了紫禁城,当时嘉庆皇帝正在木兰秋围,皇子绵宁先行而归,正在上书房读书,闻听有变,急命太监取鸟枪腰刀,在养心殿下,连毙两名乱民。另有一种说法,说太监与乱民串通,递给爱新觉罗·绵宁的鸟枪内装的是空弹。爱新觉罗·绵宁急中生智,取下衣服上的铜扣作弹,将翻墙的乱民击毙,吓得其他乱民纷纷退下。稳定局势之后,绵宁做出如下动作:急草奏章,飞报父皇禁门之变情形;命关闭城门,各路官军入宫捕贼;至后宫安抚皇母,并令弟弟小心守护;亲自带兵出宫访查……两天一夜之后,绵宁顺利平叛。嘉庆皇帝回来后,对皇子的嘉奖到了笔墨难宣的程度:封绵宁为智亲王,封其所使用的鸟枪为“威烈”。除了精神鼓励,还有物质奖励,给绵宁发双份工资,每年增加年薪一万两千两。

绵宁做了皇上以后,最大的武功是平定张格尔的叛乱。张格尔,生于中亚地区的浩罕王国。这家伙本名和卓·亚海亚,尊称“张格尔和卓”,翻译过来就是“世界的和平”。这尊称有些意思吧?因为在大清眼里,张格尔的祖父们都是专职的地方恐怖分子。其爷爷乃大和卓布拉呢敦,其爷爷的弟弟乃小和卓霍集占。张格尔的这两个爷爷跟道光的爷爷乾隆对着干,闹叛乱,被乾隆灭了。大和卓的儿子、张格尔的父亲萨木克在大小和卓灭亡后出逃葱岭西边的浩罕国,清政府每年拿一万两白银,让浩罕国国王代为监视萨木克。张格尔也算是继承祖业吧,早年曾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留过学,而阿富汗受英国的控制,张格尔呢,则接受英国人的顾问、训练和武器,算是大英给大清培训的第一批恐怖分子啦。从道光登基的那一年,一直捣乱到道光十一年,道光动用了杨遇春、杨芳等老将,与张格尔结结实实地干了几次硬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把张格尔弄到北京,凌迟处死了。在这件事上,道光比起祖宗们,也算小有武功吧。

阎崇年教授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里说道光皇上“无知无勇”,这可是有点让人难以理解。道光的资质虽然不可能超过他的爷爷乾隆,但就凭上述这三件事,怎么着也算是智勇双全了。

可是,智勇双全的道光碰上“黄毛夷妇”维多利亚,资质再上乘,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因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决定了国王就算是个白痴,也不影响英国的国事;其两党制和责任内阁制,又决定了其实际的最高行政首脑必是全国最优秀的那个人。

这种体制集中的全是精华,调动的则是全国的力量与资源,不像大清,仅是皇宫里挑个最优秀的皇子,让他一个人忙乎国计民生,来对付擅长于瞒、哄、骗的众大臣,做吴思所称的那种东方式的“冤大头”皇上。

同类推荐
  • 天下横扫

    天下横扫

    剑划破了长空的寂莫,胆挥洒了侠士的豪情,琴韵含了红袖的飘逸,心参悟了历史的沧桑……这是一个有关关公,诸葛亮等人辅佐刘备一匡天下的传奇故事。
  • 华元传

    华元传

    华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 不见底的漩涡——皇权的崩溃

    不见底的漩涡——皇权的崩溃

    大郑二世,皇帝(熹宗)范敏庄不谱政务,皇权旁落至皇后郭智非手中。皇后、太子、同姓分封王、各世家大族、地方势力,以及各胡族贵族,纠缠争斗,政局纷乱。太子太傅卫然成,出自并州卫士大族,在拱卫性格暴逆、古怪的太子范惠政继承权过程中,不自觉的掉入到纷乱的政治漩涡中。卫家一家人,各自面临不同的命运,时代和性格把他们带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 烽火之行

    烽火之行

    在一次探险时林衡偶然目击传国玉玺和氏璧的现世,接着突然降落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身后的背包中竟出现了国之重器玉玺,自此他开始了一场未知的旅行。这时候,日后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只是个幼童,荡平北域的拓跋珪还未出世,雄才大略的苻坚大帝也才过而立……初到时山洞里手握玉玺缺角的神秘女尸、秦朝建立至吴国灭亡恰好五百年的时光、玉玺的传说、王莽的谜之改革、奇异文字留下的遗诏……看似与这个时代不符的人与事物却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留下的便是重重的谜团。林衡不介意改变历史,但他渐渐发现,这历史曾经被改动过一次!他能否第二次改变历史,改变这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这段华夏史上最黑暗悲惨的历史?
  • 召唤之群雄逐鹿

    召唤之群雄逐鹿

    不一样的汉末,各个时代的帝王乱入做诸侯,各路猛将相继出世,且看主角如何在这乱世当中崛起,一统大汉,扩充疆土
热门推荐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星主系统之再生

    星主系统之再生

    还记得,小时候阿父说:在遥远的天际有一片星海,里面的星星有大有小,和我的眼睛一样,一闪一闪。记得阿父给过我一块晶石,他说那是马牧星球上独有的。我至今都还保留着。记得………我的阿母被人抓了。之后………有些事我都快要记不清了,不过没有人忘记过~我是菲力.斯诺克。我是摩尔星主。
  • 给老婆的一封情书

    给老婆的一封情书

    这是一篇关于爱的文章,没有奇思妙想,没有任何虚伪夸张,真实的流露一种心情,一种真性情
  • 师姐:以身相许如何

    师姐:以身相许如何

    苏岚觉得要装小白,必然要装得像,于是,她在新手村待了整整一天,才到10级。可是……那个绕了整个新手村也没找灰狼王的师弟又是怎么回事?苏岚觉得作为师姐,见死不救是不对了,于是……多年以后,苏岚想起来,悔不当初。从此,江湖上,一个叫苏幕遮的琴师旁边,必然有个叫一曲歌风的归墟。师弟:师姐,你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到这么大,你说我该怎么报答呢?苏岚:师弟觉得呢?师弟:以身相许如何?
  • 名侦探柯南之保护任务

    名侦探柯南之保护任务

    我想要安稳的生活下去,奈何你们总是惹麻烦!鉴于你们的报酬珍贵无比,我决定保护你们一生,别误会,我只不过是接了你们的任务而已啊~!
  • 女儿,就嫁给他

    女儿,就嫁给他

    作为女人,我们曾经被追捧过,被抛弃过,流过泪,也受过伤。回首往昔,荣华缠身的达官贵人,他们左拥右抱,锦绸翩翩的人臣君子,他们三妻四妾,就连辞赋横飞的文人墨士,也偶尔弃却笔砚,东奔西走,寻花问柳......时光的钟摆不会停歇,达官君子早已灰飞烟灭,文人骚客也只剩惘然叹息,到头来,空空寂寥,就连一纸历史遗书,也尽记了男人的雄图霸业,风流往事,后人也因此而称赞王朝的兴盛,讴歌奔龙的传人。试问,谁还会记得那些烟柳桥台上招展的舞姬,绿巷红亭中洒落的女红,甚至郎中医阁里堕落的死腹胎儿,和那些幽怨而又悲怆的哭泣女声?青春是一条人人必经的幽径,唯独女人,你为何屡遭坠落?时至今日,我们追捧时代的开放,恋爱的自由。炽热的情感让我们麻痹了理智,未婚先孕已经不再是什么罕事,而敏感的社会却无情的逼迫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摧残自己的身体。终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昨日的健康已经不在,青春的华丽也只剩一副沧桑岁月尚未完全吞噬的空壳,那一天,我们哭泣,我们伤心,我们更懊恼......擦干眼泪,顿生怨恨。怨男人的无情,怨世情的冷漠,怨父母为何生的我这女儿之身,进而,引得自己也开始轻贱自己。女人,到底怎样才能得到保护?
  • tfboys之只因是你

    tfboys之只因是你

    她,本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学生,却因为某一天遇见了她的偶像tfboys,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 荒原录

    荒原录

    大圣归来的真相!颠覆所有人的童年印象!我们心目中儿时的记忆是否真实,看完你就懂了,现实可能不是我们曾幻想的那般!
  • 竞技荣耀

    竞技荣耀

    S3起,韩国统治世界电竞舞台,包揽每一年S系列冠军。S3后,中国电竞圈沦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国服一区演员横行,职业选手失去初心,战绩一年不如一年。就在此刻,沦为路人的他重新归来,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心中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最强荣耀!
  •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万能女孩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万能女孩

    那一年她才一个月大,却被亲生父亲抛弃。那一年她十二岁,他所谓的亲生父亲想要抢走自己的哥哥们,害自己的母亲一病不起。那一年她十三岁,失去了母亲,由最疼爱她的哥哥们养大。那一年她十四岁,妹妹将最单纯的六哥骗给了所谓的父亲。那一年她十五岁,在哥哥的哀求下考进了全球第一的私立学院“樱兰高校”。“你不觉得你很过分吗!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却要为你所做的事负责!”“这只是为了锻炼他们而已!我派了人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的”。“我看你真的疯了!先是装出柔柔弱弱的样子骗过了所有人,再是用椿思的身份杀人,再然后...够了!我的事不用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