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400000007

第7章 宝宝真了不起(3)

日本的唱数训练“洗澡间的算数”就是模仿学习最好的例子,是一种机械性的行为。只是“1,2,3,4,5……”这样不停顿地读。最初,孩子只是跟着大人“鹦鹉学舌”,按照单词读法唱诵,通过跟着大人数数,开始学会数数。有的孩子出生后就会数数,而有些孩子则需要教授才会数数。对数的认知能力应该是介于天生和学习两者之间。

各种实验的结果表明,在4岁左右,孩子已经掌握了学习数数的基础。在日本,单纯地认为“数”的早期教育是错误的,却忽视了幼儿如何学习数,如何在各个发育阶段为孩子准备什么样的模仿对象,准备什么样的环境。

不考虑计算本身是否恰当就得出结果、自动暗算、掌握计算的技巧,这些只能形成大脑的自动反应,却不能将这些与理解数联系起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类似闪存卡一样的条件反射是否妥当。

获得语言能力

我们来考察一下婴儿生来俱有的第二个能力——“语言”。

人类脱离其他灵长类动物完成了特殊的进化,是因为有了获得语言的契机。

人类获得语言后,大大提高了交流能力。我认为,人类之所以迅速完成了进化,可能正是由于有了在集体生活中的交流。因为获得了语言,带来了身体的进化,而身体的进化又使人类具备了交流能力。东京大学冈谷一夫教授在他的着作《为什么会诞生语言》一书中,使用大量漫画插图,以轻松的风格对这样晦涩的内容做了讲解。

在这本书中,列举了动物的叫声和人类语言的4点区别。第一个区别是“可以学习发声”。人类可以马上模仿其他人的声音学习发声。第二个区别是“声音(单词)与意思相对应”。失去了听力、视力、语言的海伦·亚当斯·凯勒②的传记电影“创造奇迹的人”中,当海伦·亚当斯·凯勒第一次悟出从井里流出的“水”与这一词汇的对应时,电影达到了高潮。而动物的叫声中却没有特定的意思。第三个区别是“有文法”。可以按照文法,排列单词,组成文章。第四个区别是“可以在社会关系中区别使用”。通过这些区别,我们知道了人与人的交流是在社会中形成、在社会中成熟的。

那么,为什么只有人类才具备这四个条件呢?

哭也是语言

婴儿用声音向别人传递某种信息时,只有哭这一种方式。而对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大人而言,经常搞不清楚婴儿的这种表达方式,不知道孩子在要求什么。只有母亲逐渐会从婴儿的哭声中知道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婴儿会用你甚至想捂住耳朵、所有人都回头看的高分贝大声哭。婴儿大声哭是为了让母亲知道自己所在位置吗?不是。因为婴儿的哭声,除了母亲能够听到以外,也能让可能袭击他的敌人听到,这在太古时期可能非常危险。为什么人类的婴儿会大声哭呢?也许是从那时起,婴儿已经生活在可以安心哭的空间和环境中了。

因为人类开始采取共食这种形态的集体生活后,遭外界袭击的危险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婴儿以各种声音大哭。《语言是如何诞生的?》一书中写道,婴儿哭不仅仅是因为自己遇到了困难,“婴儿是为了用哭声来操纵家长”。冈谷一夫教授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婴儿大声哭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随时得到家长的照顾,对他的生存有利,想要控制家长。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列举了以下现象进行了说明:如果你不去理睬正在哭的婴儿,婴儿的哭声就会发生变化。即使是出生后2个月的婴儿,他的哭声也会回到出生后第一天那种单调的状态。因为无论他怎么哭,家长都不理他,他再哭也没有意义,只能是自己累,所以他的哭声就会变得单调,回到刚刚出生时的状态。人们认为,这些倒退会影响孩子后来的发育。

说话的条件

婴儿出生后大声哭,是婴儿从羊水中降临到空气中,让肺开始呼吸的一种深呼吸。之后,为了强化肺的功能,会反复地哭。婴儿用哭声进行交流,控制家长,以完成自己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生来就是一种能动性的生物。如同其他动物生下来就能自立、可以站起来、自己活下去那样,人类则是用不同形式在做同样的事情。

婴儿为了向家长传递诉求,会变换哭声。为了发出各种哭声,必须自由地控制呼吸。人类能够讲话的条件之一就是可以“学习发声”。学习发声就是模仿耳朵听到的声音,转化为发声的一种行为。能够学会发声的不仅仅是人类。比如鹦鹉或者九官鸟等也可以模仿人的语言发声,还有海豚、海狮等鲸类动物也会类似的模仿。在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会学习发声。这是为什么呢?

冈谷一夫教授认为,可以学习发声的动物中,具有可以“屏住呼吸”这一共同点。人类为什么需要屏住呼吸,又为什么能够屏住呼吸呢?那是因为婴儿为了利于自己的生存,需要改变哭声。为了改变哭声则必须控制呼吸,也必须学会屏住呼吸。这样就逐渐具备了学习发声这一功能,继而为日后获得“语言”能力打下基础。

学会说话单凭发声是不够的。因为语言不仅仅是声音,还需要人类交流的一些其他的特殊要素。

语言与定义一致

假设在算术测验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幅画中,电线上停着许多小鸟,请问,其中有几只‘斑鸫’?”如果回答不出来是因为不会数数吗?如果会数数,却不知道斑鸫是什么鸟,不知道斑鸫这个词的意思,也就无法数出来有多少只。这就需要提问的人和回答的人都知道斑鸫这个词指的是什么,双方对这一词汇的定义达成一致。

用语言进行交流,有说的人,有听的人,双方之间需要对语言的定义达成一致。因为只有对语言的定义达成一致才能够数出多少只斑鸫。人类使用语言促进了大脑的发达。

人类是“会说话的动物”,并不是说人类只是单纯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愿。人类的语言在构建共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即因为怕孩子哭,觉得孩子可怜,就在孩子还没有哭出来之前就去满足他的欲求;以及为了防止婴儿哭,就为婴儿准备好非常舒适而不需要哭的环境;这些都会使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扭曲。

听觉发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听觉器官是在胎儿4个月左右时形成的。从这时起,胎儿就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在所有外界的声音中,当然听到最多的就是传到肚子中的妈妈的声音。因此,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基本能够区分出妈妈的声音。这时胎儿或婴儿听到的不是语言,而是声音。因为语言是在与生活体验结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婴儿还不能理解语言的意思。为了理解语言,则需要将语言按照声音分解成一个一个的音节,胎儿可能是将声音按照音调的高低、强弱等作为一种旋律来捕捉语言的。从获得语言的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获得语言的最初阶段。

于是,音乐成为一种需要。

节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婴儿与生俱有的第三种学习能力——音乐。

婴儿从3个月左右开始,就会确认自己听到的声音,发出像说话一样的声音。有时候也会和着身边人的声音自己发出声音回应。还会将面孔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出现探索声源的行为。5个月的时候,就能识别经常听到的声音。到了6个月,如果你对他说话,他就会有意识地转向你。7个月的时候,你和他说话时,他盯着你的嘴形的时间就会增多。8个月的时候,就会对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做出敏感的反应。到了9、10个月的时候,则开始模仿大人的语言。这就是听力的发育,如果这些声音是音乐,他也会做出反应。

婴儿对音乐做出的反应,并不是对耳朵听到的声音做出反应,而是对音乐的节奏或者音调做出反应。人们曾经认为,婴儿是从接近1岁时开始,对音乐和歌声做出摇手等反应的。而最近人们发现,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在听到歌声或者音乐时,就会表现出高兴的神色。那是婴儿对音乐的节奏或者音调做出的反应。当大人像唱歌一样地对他说话时,婴儿会出现不同的表情。我的孩子在1岁以前,坐着的时候会和着音乐高兴地扭动腰身。日本雅马哈音乐振兴会音乐研究所二藤宏美曾在《有关哺乳期婴儿理解旋律的研究》的论文中写道,“婴儿在出生后1年里,会逐渐接受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文化中的一员”。

婴儿与旋律

婴儿出生后具备的只有兴奋这一种情绪感觉,在哺乳期会分化成为“舒服”和“不舒服”的感觉。可是婴儿在什么时候会感觉到“舒服”,又在什么时候会感觉到“不舒服”呢?比如肚子饿了、热了、困了、尿布湿了等,婴儿哭的时候多数是感觉到了不舒服。那么,婴儿在什么时候会感觉到“舒服”呢?让他感觉这种“舒服”,需要刺激五感,这是影响他今后生活的一种体验。婴儿感觉到“舒服”时大概有他喜欢的、好吃的东西的味道、手感、视觉、香味,还有使他心情舒畅的声音,等等。那么,婴儿又是如何对音乐,而不是对声音做出反应的呢?

声音组合中,有协调音与不协调音,已经确认,4个月的婴儿可以感觉到协调音与不协调音的区别。协调音令人感觉舒服,不协调音会令人感觉不舒服,婴儿初期在听到声音时,就会敏感地感觉到舒服或者不舒服。这种好恶感即使成年以后也没有太大变化。5个月以上的婴儿,会对有明显变化的歌曲表现出特别的偏好。

婴儿会把面孔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而这些声音非常复杂,混杂着各种声音。人会在各种声音中倾听特定对象的讲话,享受音乐,感觉到人或者汽车的接近等,对声音进行选择,只获取必要的信息。即使不做特别的努力,也可以区分出各种声音。以我们看来,这是非常自然的,但这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事实上,这样复杂的信息处理似乎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

比如家长给孩子唱歌这一行为,会根据婴儿的成长而变化。但有一点很明显,家长只是给婴儿唱歌,婴儿很喜欢。此外,婴儿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比成年人更敏锐的辨别能力。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预想,婴儿对于音乐以及歌曲中所包含的各种“感情”有着感知能力,可以在享受音乐和歌曲的同时培育自己的表现能力。

在保育园里,保育人员应该如何创造让婴儿接触音乐和歌曲的环境呢?

接触音乐

担任1岁班级的一位男保育员,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着歌。

当他看到孩子们听着似乎并不快乐时,就故意将最后的音节唱跑调了,这时孩子们却高兴起来,这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正确音调的一种反应。当时,在一旁的一位女保育员提醒男保育员说,“你应该用正确的音调来唱!”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回顾自己上小学时,还不懂得音调,好像只知道高音是女生的声音,低音是男生的声音。如今的孩子平时接触音乐的机会比较多,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音调。

“音乐”到底是什么?在日本婴儿学会的圆桌会议上,我们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在保育园里,我们要求保育员给婴儿唱歌时要“充满活力”,以“正确的音调”唱给孩子们。我基本没有看到过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唱歌”、将歌曲的本质传递给孩子们的情况。有人提议,在保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眼前的每个孩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与安静的环境相比,婴儿对唱摇篮曲,或者玩的歌曲等音乐表现出了偏好。在人类之外的动物中,如果经过训练,有的动物也会识别音乐的刺激性。然而,与音乐相比,动物更偏好安静。人类的婴儿或者幼儿喜好音乐是与生俱来的素质,而他们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呢?与管弦乐或者吹奏乐等大规模演奏相比,婴儿对身边的音乐更感到亲切。

许多家长给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像讲故事一样地唱歌,一边看着婴儿的反应,一边改变歌的速度或者节奏和旋律。这样“对婴儿唱歌”的形式在众多文化中都得到了认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把给孩子唱歌改为孩子可以一起跟着唱的形式。伴随着孩子的发育,婴幼儿越来越喜欢家长给自己唱歌或者跟着父母一起唱歌。

音乐表现

孩子们喜欢父亲或母亲给自己唱歌,因此,婴儿在保育园里也喜欢听非常自然的音调,比如他们喜欢敲打和触摸身边的东西发出的自然的声音。我们保育园里,当男保育员弹吉他唱歌,敲着吉他盒子打节奏时,孩子们就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更喜欢像讲故事一样的音乐,而不是死板地随着钢琴伴奏唱歌。

那么,听音乐的能力以及自己创作音乐、自己唱歌、自己演奏的能力是如何发育的呢?

日本有一本叫《婴儿学习能力展示Vol.2》的杂志,上面曾经刊载了一组专辑。理化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语言发育研究小组的山根直人对婴儿的音乐表现能力是这样评价的:“婴儿具备多种多样的、极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婴儿的喃语中包括了对听到的音乐做出反应的‘音乐性喃语’。喃语又逐渐分化为歌和语言。在歌唱表现方面,个人差别很大,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特征成长,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

保育员有时会指导孩子用正确的音调唱歌,然而,所谓正确的音调是大人的基准。孩子会以自己的声音为基准,而不以大人认为正确的音调和规则唱歌。这时,如果大人以大人的基准告诉孩子你的音调不对,会使孩子不再喜欢音乐。

同类推荐
  •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从现代学科中的诸多方面,如婚恋、生理、心理、教育、营养、卫生等方面入手,为新世纪的每一对夫妻提供优生优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每一对夫妻都能拥有自己最满意的宝宝。《育儿宝典》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某些问题您只要看一眼,读一下,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掌握。它全面、科学地介绍了从结婚、受孕、育儿到宝宝上幼儿园为止的这一期间所有育儿内容,内容丰富,是帮助每一位妈妈、爸爸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必备读物。
  • 睡前8分钟:精灵卷

    睡前8分钟:精灵卷

    每当夜晚降临,妈妈的故事总能陪伴着孩子,让他安然入睡。让孩子从简单的故事里学会勇敢、坚强、善良等美好的品德。本套《睡前8分钟》丛书精选了百余个优秀儿童故事,用活泼生动的语言、精美可爱的图片将它们一一道来。除了好听的故事外,本书还特别增添了阅读分享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并让家长与孩子能更好的沟通,增进亲子之情。
  • 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本书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注重对如何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 激活宝宝脑潜能的亲子游戏

    激活宝宝脑潜能的亲子游戏

    本书从宝宝的言语能力、认知能力、视听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音乐才艺、玩具游戏等几大方面,生动而有趣地为爸爸妈妈们提供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锻炼宝宝的感知觉能力,轻松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
热门推荐
  • 姜记

    姜记

    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以我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拜金,自私的女人,为了过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而努力。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钱。遇见帅哥就想勾搭一下。偶尔也会小小的善良一下,喜怒无常的谁也不知道她的底线是什么。
  • 武霸真界

    武霸真界

    应为一场意外,成为了一种神奇能量的传承人能量越大,责任越大从此他成为了修真世界的拯救者!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
  • 豪门虐恋:闻风泣

    豪门虐恋:闻风泣

    “什……”不容季小沫一丝疑惑,一股透心凉的柔软停驻在她的嘴唇。慢慢的,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在他刚强的铜臂下她没有一丝反驳的余力。初吻呀……她守了24年的黄金玉女香香吻就这样没了。居然还是毁在了这个让她惧畏十分千分万分的易爆品身上。“你……”季小沫紧握的拳头被唐郑毫无误差的接住,“永远都不要想跟我玩花招,记住,是任何时候。”“你……”季小沫气的斜鼻子瞪眼,刚刚毫无缘由亲她的是他好吗?下一秒怎么变得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季小沫完全不了解状况的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滚!!!”他的声音极淡,冰冷的气息让人畏惧。
  • 霸道王爷的变身夫人

    霸道王爷的变身夫人

    风尘女子就怎么了?谁没有危难被逼的时候?奴家不仅美貌无双多才多艺还妖艳无比!奴家不爱王爷也斗不过那些女人,于是……逃!墙外有爱着奴家奴家也爱的男子等着。夜间出逃谁知道刚刚爬上墙头就给人发现,“夫人要去哪里?”冷凝竹只得跳下来拍拍手尴尬一笑,“外边月色姣好,奴家赏赏夜景!”
  • 玩转魔法书

    玩转魔法书

    无限魔法书超级魔法书五行魔法师有敌魔法书
  • 瀚海大陆之药王

    瀚海大陆之药王

    他本是同仁堂少总却意外穿越;失踪两年的哥哥竟同样身在异世。为寻找兄长他努力修炼,却因属性原因不能达到顶峰,一度失望的他在一次意外中却因祸得福,改变了他的修行之途,在异世他究竟是平凡一世还是正道为仙。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扑街写手要逆袭

    扑街写手要逆袭

    主角:黄小北年龄:20身高:188身材:八块腹肌特长:跆拳道职业:不入流的网络扑街写手喜好:断更断更作品数量:156已完成作品数量:0梦想:写一本成品小说这是一个扑街写手鸡飞蛋打的小说,本作品由也是由扑街写手所写,自娱自乐而已,不要轻易点击,谢谢
  • 萌神恋爱秘籍

    萌神恋爱秘籍

    我是木小沫,坐上神界通车~莫名其妙的成了仙界的小凡人~哼,不怕你们嘲笑我,欺负我,以后我拽给你们看。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有男神看上我,万万没想到,我不完全是凡人?FUCK,我一定成为一代女神~当然,青春如我!
  • tfboys之爱在转角处

    tfboys之爱在转角处

    三个帅气boy和三个漂亮的girl的爱恋,从刚开始的争吵不休到最后的幸福美满这之间都经历了些什么,在这场相爱的路途中有许多曲折但他们都共同面对,在爱的转角处你定会遇见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