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300000012

第12章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2)

秧歌排练就放在侯方方家的院子里。李翠翠先前没打算扭秧歌,可听着锣鼓声咚咚,看着大家热热闹闹,就眼红了。后来一听说还有补助哩,就闹着也要参加。她人高马大,身体壮实,一排大小个,自然就成了第一个。

秧歌队分为男一队女一队,男的拿红绸子女的拿扇子,这样红鞋成了女队第一人,李翠翠就成了男队的领头人。

队形排完了,红鞋开始教大家一些简单的秧歌扭法儿。李翠翠胖胖的身体,粗手笨脚,她没有找到扇子也没有红绸子,两只手在空中干舞着,活像乌鸦的两个翅膀,这侯方方怎么看就怎么别扭。

中午一点多的时候,中心小学音乐教师魏延红坐镇上的小车来了,她是郭副书记的婆姨,是镇上打发上来排秧歌的。

这魏老师来了可真是专业,她从包内掏出一叠纸来,却是用铅笔画的一个个图案。她说,李书记昨天晚上就给她打电话说了,她想了半夜,就将这台秧歌取名叫《春季里那个百花香》。怎么排呢?她把一张张纸摊在地上然后给大家讲图形及队伍的走向。大家都觉得稀奇,呼啦一下子都围了过来。每年十五闹秧歌大家都看,不外乎转十字,掏剪子关,卷白菜心之类的,什么时候还有图纸啊?是不是要盖楼房啊?侯方方起先也趁着看了半天,但看着看着,头就大了。他伸展着腰说:红鞋和建星子婆姨你两个看喀,看看咋弄。

大家在听懂了赵老师这些编排以后,就觉得她可真能故弄玄虚。陕北秧歌中伞头是核心,每一个变化都由他(她)来引领,大家跟着走就行。每每鼓点在一个干结尾之后,开始相互穿插,变队形,两列变四列,四列变八列,再变成双龙摆尾、二龙出水、卷菜心、蛇抱九颗蛋等等,然后在另一次干结尾的鼓点中“咚咚咚咚,咚咚隆咚咚”后大家又开始变新的队形。这魏延红老师所不同的就是将这些传统的叫法都改了名儿。她把整台秧歌取名为“春季里来百花香”,所有队形变化图案都围绕“百花”这个主题,把那些平常的俗名都取了一个个诸如“梨花带雨”“桃花盛开”“梅花初绽”“芙蓉出水”的学名,最后的结尾是高潮部分,叫“祖国春满园”,是将三十个人分成五组,每六人一组,组成五个小圆圈,一人在中间,五人围着,扇子与绸子此起彼伏,定格后大家合唱一曲《拥军秧歌》,然后在欢庆的鼓点中结束整台秧歌。

解释完这些队形变化,院子里就乱成了一锅粥。

这些庄稼汉的婆姨们看上去个个伶眉俐眼,一说一溜串,可她们中很大一部分连秧歌基本步都不会,哪里就能扭了这么复杂的秧歌啊。另外,有些人年轻时说不定也闹过一半次秧歌,但都是跟着人家跑来跑去,结婚后,满脑子就记着给娃娃洗衣服,给老公做饭,如何一时就能记得住这么多的图形图案。于是在魏延红老师的指挥下,大家嘻嘻哈哈,猫跑鼠窜,倒仿佛赶集上会似的热闹。

乱了有一两个钟头,侯方方见这样下去终不是办法,跑错的人就是给说上十遍还是跑错,这样折腾下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他就挑了红鞋等四个婆姨让魏老师先给她们教会,然后再由她们教给其他的人。这样,院子里才基本安静了下来。

很快到下午六点了,镇上的郭副书记就打电话给自家婆姨,问排得怎么样了,准备开车上来接她,魏延红就应承了。

这时的侯方方就忽然多了一个心眼。她悄悄将魏延红叫到一边,然后给她耳语了一番。魏延红听着听着扑哧就笑了,说:你不得罪人,让我来得罪啊。她一边说着一边就集中所有人,让大家重新排队,重新调整每个人的位置,其实说白了,就是将李翠翠和几个扭得不成样子的高个子婆姨调到后排去,将建星子婆姨、军兴子婆姨这些有秧歌基础的调到前排来。

侯方方这个大村长的婆姨李翠翠毫无缘由地被调到了最后,尽管她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这是总导演根据秧歌需要排的位置,她憋屈了一肚子,也只有噘嘴的份儿。

快到天黑的时候,郭副书记开车来将魏延红接走了,这样,乱哄哄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到了晚上,侯方方就将红鞋叫到了家里,两个人在一起研究了半天,觉得这个赵老师立意是好的,主题也富有创意,但是秧歌中间的形式过于繁杂,要村里这些婆姨来扭,显然是为难她们了,结局也终将是出力不讨好。两人统一了这个大的意见,就一块将魏延红那些图纸全摊到了炕上,拿起铅笔,采用去繁就简的方式,将一些图形去掉了,只留了一些简单的程式变化。但名字仍然没变,依旧是梅花开桃花绽的。另一方面又加长了每个图案的演出时间,因为村里的婆姨都没闹过秧歌,好不容易扭一次,就让她们多扭一会儿吧。

李翠翠在一旁干着急,插不上嘴。

新的一天,红鞋就成了教练。她找了个哨子来,用一根细毛线绳挂在脖子里,笃笃地吹着,倒蛮像一回事。

排练了三天,队形就有模有样了,只是那首《拥军秧歌》,这些农村婆姨记不住词儿,只会干哼哼。引安子婆姨就建议:干脆改唱耶稣歌,大家都会唱。红鞋起了个头,一唱果然声音齐整,效果非常不错。

歌声被侯方方听到了,他的脸色就变了。他说:红鞋,你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哩嘛。你唱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是割了驴敬神哩,驴也割死了,神也惹下了。

村里其他婆姨听到这话,都不以为然,说:耶稣教国家也支持哩。

侯方方说:虽说国家保护公民信仰自由,但这是给领导演的,是正式场合。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可是有讲究哩。

红鞋说:那你干脆编上几句简单的,让大家唱一唱就行。

侯方方早年曾当过几年民办教师,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侯方方这时也琢磨着这首《拥军秧歌》,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是旧词,没时代特征,也不过瘾。这里应该有几句和村里实际相符的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李翠翠这时也凑了过来,说:你就编几句呗。她又对红鞋说:我们家方方早年排过节目、演过戏,还给广播站写过广播稿呢。

排练结束,人就都散了,侯方方就要老婆泡了一杯茶,平铺开一张纸,拿起一支笔来,又是掐鼻子又是揉眼窝,在灯下一个字一个字抠,折腾了半夜,终于鼓捣出几句话来。题目是《扭起秧歌谢党恩》。他一句句念给老婆听,念完了就显摆着说:怎么样,老功夫还在吧?知道为什么叫“扭起秧歌谢党恩”吗?这是政治。在中国,每个人都要懂政治。不懂政治,寸步难行。

喀(注:去的意思)。老婆说。

什么?侯方方没听明白。

死喀。老婆说。

紧紧张张的排练持续了五六天,就基本有模有样了。因为这月是小月,二十九晚上就过年,所以到了二十七这一天,按原计划安排,是最后一天排练,也要给村民做一个汇报演出。这一天,秧歌队从侯方方的院子里拉到了建星子院墙外的那块宽敞地上。场地早就打扫干净了,锣鼓抬了出来,为了让声音传得远,下面支起了一个架子。老公鸡打锣鼓,保安子、军兴子拍镲,一个个喜气十足。

村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就都赶来了。参演的婆姨女子们个个都想在亲人面前露一手,清早起来就开始描眉画眼。也有那年龄大的女人,脸上的粉擦了许多,远看犹如开得红彤彤的山丹丹,近看皱纹满脸,额头上是一道道深沟。说话间,粉就扑扑地往下落。没扇子的到处借,没红绸子的就拿了床单、被面折成条状围在了腰里。

侯方方将自家的小桌搬了来,又拿了几盒烟,散放在桌子上,还从代销店里拿了一些啤酒。让村里群众随便抽烟随便喝酒。

村里有一班子吹手,也被请了来。吹手一来就得生火,生起一堆火来就有烟,于是这场地就又往开扫了一些。

红鞋报幕:请大家欣赏陕北秧歌《春季里那个百花香》。表演者:双良乡烟山村民小组。

锣鼓开打,咚咚锵锵锵/咚咚锵锵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三十名妇女憋足了劲。这些妇女一半扮男的,头缠白羊肚子手巾,腰缠红绸子;一半是女的,手中拿扇子。一列队变成两列,两列队扭十字,再卷萝卜心,变成四柱撑天,变成众心向阳,虽说服装不统一,但大家个个认真,队形蛮齐整的。男扮扭起来粗犷有力,富有阳刚之气。女的扭起来质朴俊美,处处都透着庄稼人的一股娇憨劲。

在这些妇女中,红鞋果然是扭得最好的,她步伐轻盈,舞姿优美,腰段灵活,硬是让村里一个个大老爷们都看傻了眼。

队形一变再变,最后变成五个小圆圈后,绸子与扇子上下交错挥舞,小唢呐开吹,依然是《拥军秧歌》调,前奏过后,只听唱道:

红鞋:春季里的那个百花香,

烟山村民扭秧歌,

朵朵鲜花开得艳,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众: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红鞋: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花儿盛开在四方,

党恩滋润禾苗长,

幸福生活万年长。

众: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幸福生活万年长。

本来是大家一起合唱的,但这些婆姨背不过这段词,临时就改为红鞋单唱,最后大家合唱。

侯方方站在人群中,看到红鞋位于圈中央,掩映在红色的绸子与扇子之间,绸子与扇子上下飞舞,她犹如一只在花丛中翻飞的蝴蝶。她红扑扑的脸庞,此刻竟有几分俊美。侯方方看着看着,就看呆了,不由得有了许多感叹:这世道,有多少人才被埋没了啊。

一曲唱完,锣鼓点加快,人们扭动的节奏也变快,队形仿佛一朵朵花儿,从中间绽放开来,花瓣儿一朵跟着一朵迅速飘落,最后撒落在人群中。

咚咚咚咚/咚咚咿咚咚。演出最后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结束。

村子里的观众不由得都鼓起了掌来。

侯方方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觉得真是不错。等到秧歌一扭完,他马上召集大家讲话。其实讲的话也没什么深意:一个是鼓励大家,村子在七十年代是大寨村,现在咱们富起来了,要重振烟山村的雄风;二一个是秧歌扭得不错,但有些人还是不够熟练,望今后多加练习;三一个是关于服装的事,大家别担心,镇上李书记发话了,到时由镇政府来协调。四一个是过了年,正月十二要到镇上参加汇演,正月初十,村里还要继续排练,大家届时做好准备。反正咱们不闹就不闹,闹一次咱们就要闹好。

这时,站在队伍里的建星子婆姨就问侯方方:侯村长,你说的补助什么时候发啊,发了还等着买肉呢。

侯方方就说:买肉啊,你们家还用买吗?

建星子婆姨就说:我把你个二半吊子。

众人就都笑了起来。

侯方方做着手势让大家静下来说:别着急,是你的都是你的。李书记应承了,咱们一表演完,他就现场给钱哩。

侯方方说完,红鞋就关于扭秧歌的事又说了半天,大抵还是有些人不够熟悉,老跑错位置。这几天虽说集体不练习了,但大家还可以相互交流,把自己位置一定记死,千万别跑错了。

话说完了,一群妇女也就散了。

就在这时,侯方方发现村口有人推着一辆架子车来了,车子上坐着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红鞋的女儿和她奶奶两人推着架子车,车上坐着满脸病容的红鞋公公,用一个五颜六色的围巾围着脸。

红鞋见公公来了,把他从架子车上搀下来,找了一个小凳子让他坐着,一头就忙去了。

侯方方只知道红鞋的公公去年在县医院看过一场病,听说他一个冬天都在病着,但没想到他竟然会病成这个样子:眼窝深陷,面色晦暗,瘦骨嶙峋。看到这幅情景,顿生同情之心,赶忙凑过来,发烟给他。红鞋公公手颤抖着半天接不住烟,接住了,侯方方给他点着,他抽得一口,就喀喀咳嗽个不停,侯方方又忙把烟给掐灭了。

红鞋婆婆说:听见锣鼓响他就吵着要出来转一转,说恐怕明年都来不了了。

老头伸出手来握着侯方方的手想说什么,手颤着,嘴张着,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握在侯方方手心里的手已枯糙得没有了肉感,干巴巴的,像是一根干柴,有些硌人。

握着红鞋公公的手,侯方方心头就涌起许多感慨。红鞋公公一辈子爱红火,他会说书,爱打锣鼓,会唱小曲,还会巫神那一套,但仅仅一年时间,竟然被病折磨成这个样子,竟有了几分下世的光景。

村里人看到这幅情形,都围过来问病情,红鞋婆婆说:得的是肺心病,每晚上都不能入睡,总是咳嗽。

红鞋公公的咳嗽停了,但他却将刚才揉的烟又了拿出来,示意侯方方给点着。

侯方方又一次将烟点着,但他仅抽得一口,就又开始咳嗽。红鞋这时过来了,用手在他脊背上拍了几下,说:不能抽,还老是要抽。

这时村里爱打锣鼓的老公鸡过来了,锣鼓停了,但手里依然拿着两根鼓槌,他开玩笑地递给红鞋公公说:老侯,要不要再打一阵?

老头双目呆滞地摇了摇头。

那唱几句呢?

老头面无表情地说:不行了,气不得够了。

老公鸡是个爱热闹的人,就说:你常唱的那几句,我都能背过来了。说着就用手中的两根鼓槌敲着节奏,唱了起来。

天怕浮云地怕黄,

人怕老病物怕伤,

忠臣怕的君不正,

孝子就怕父不良。

大约老公鸡的这些唱词勾起了老头许多的往事吧,老头嘴张着就接着上面这些唱词有气无力也唱开了:

贤妻怕的夫乖张,

哀苦的孩子怕后娘。

但只唱得这两句,一个“娘”字刚出口,音还没拉完,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红鞋站在他身边,在他的脊背上又拍了几下,一边拍,一边说:老公鸡,你不要再逗了,看都病成什么样了。

一会儿老头咳嗽停了,他悲哀地说:毕了毕了,唉,原先我都担心活不到过年哩。

同类推荐
  • 机关

    机关

    长篇小说《机关》,以独特的视角和冷峻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以西北某城市行政机关为中心舞台,围绕着市政府某部门的权力之争,上演了一出出生动而精彩的人间活剧。在各类人物之间,思想的较量和利益的争斗犬牙交错,真善美与假恶丑交替亮相,构成了一幅人间众生态的立体图画。
  •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民国时期,中华大地扰乱不堪,内忧外患,政党林立,明争暗斗,局势动荡,人民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在乱世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不知多少扑朔迷离的奇案。作者从浩瀚的民国史料中选取了广受关注的十四个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悬疑案件,带读者一起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秘密,还原民国时期动乱的历史,重新解答这些不解之谜。重重疑云,惊心秘闻,一部部诡异档案勾连缠绕,呈现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民国画卷。
  • 盐骚

    盐骚

    《盐骚》是以重庆三峡巫溪的一个古镇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主动鲜活的人物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大盐灶老板延光在洪水中受灾而衰落,强娶的民女薄青莲因他陷害自己的避孕药人,而放火烧掉宅子,给予他重创。船工常福生拉纤为生,爱唱船工号子和妻女艰难维生,却始终乐观向上,最后在过险滩时被江水吞没。大盐商沈玉林风流倜党,以玩笑般的三个打赌娶得盐灶老板赵源清的女儿赵云珠,使得赵源清与原本定亲的另一个盐灶老板张天禄反目成仇,其间还穿插了沈玉林与青楼女子银红的感情纠葛等。
  • 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

    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

    一部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作家的选集:《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的文稿摆在我面前,我看后亢奋不已。中国科幻小说,到了一个井喷的时代。这样的形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与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经济和政治生活飞速发展密切有关。时势造英雄之说,在历尽沧桑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 边陲胡杨

    边陲胡杨

    本书讲述了扎根于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着为党为人民的信念,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不抛弃、不放弃,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奋斗。边陲的胡杨傲然挺立,我们可爱的战士也如这挺拔的胡杨一般,笔直地矗立在祖国的边陲……
热门推荐
  • 某湛蓝的网游大杂烩

    某湛蓝的网游大杂烩

    嘛,银家只是开个坑而已啦,介绍什么的就不必了。
  • 我穿过一个个城市,只为遇见你

    我穿过一个个城市,只为遇见你

    我穿过一个个城市,只为遇见你。路过的每一个你,都曾呼唤我的名字。那些花枝招展的你,那些厚颜无耻的你,那些市侩雍容的你,那些厚颜无耻的你。我坚信你在远方,你走路的样子像蒲公英,妙曼轻盈。我坚信你在村庄,我熟悉你淳朴的味道,弥漫村野。我穿过一座座村庄,流泪却不悲伤。——聂鲁达《为了遇见》宋宋十年爱恋着子岚,十年后重逢,会发生什么故事,仔细看,这对年轻人的青春故事里面,或许也会有你的影子。
  • 小海蒂

    小海蒂

    小海蒂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斯比丽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海蒂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灿漫并心地善良的小女孩。一天她被姨妈带到一个叫德尔芙里的小村庄,暂时交给他爷爷啊鲁姆大叔,在海蒂的种种感化下,性精古怪的的阿鲁姆大叔重新点燃了生活激情。
  • 唯卿莫属

    唯卿莫属

    她,一朝穿越,谜团重重,或许是宿命使然。他,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却不想算漏了她,她的闯入,是他生命意外的风景,那是怎样一段荡气回肠,令人动容的故事,敬请期待花流颖的新文力作,多多支持。简介不是很会写,见谅。
  • 刻在星星上的我们,时间暂停

    刻在星星上的我们,时间暂停

    不知从那天那时喜欢上你,不知从那分那秒爱上了你。如果时间暂停,我是不是就可以多看一秒星星,如果青春还可以再来,我宁愿没爱上你……和你相逢一一我的梦想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盛世欢宠:亿万新娘

    盛世欢宠:亿万新娘

    这是一个腹黑的大灰狼如何欲擒故纵的圈到一个小白兔的故事。
  • 漫漫大唐路

    漫漫大唐路

    一次意外,王小麦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一年,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唐;这一年,隋炀帝被叛乱的骁果军杀死,一代暴君陨落;这一年,仅仅统一了三十个年头的九州大地再一次陷入四分五裂。神拳太保秦琼、混世魔王程咬金、玉面寒枪俏罗成……这些只在评书演义中听说过的英雄,如今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腹黑?勇猛?雄才大略?到底哪个才是英明伟大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二陛下真实的一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在这漫漫唐路上,穿越而来的王小麦,究竟会与之产生怎样的交集?
  • 黑暗源头之灵魂寄宿者

    黑暗源头之灵魂寄宿者

    除了强大没有什么词汇能够形容她。承载着邪恶力量之源的她能否与命运所抗衡。觉得无所留恋将自己不灭之体所封印,但却作为人类历经太多的无能为力,再次苏醒的她该要如何生活在这世界。
  • 校花大爆料

    校花大爆料

    在网络成为校花是她的目标。没想到也是她爱情路上的吧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