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地方至今亦安定无事,只不过外国人道听途说本地居民的流言,正在议论此事。眼下还算平和安稳,故请您放心。只是观现今局势,最好在单独进入内地之时,注意以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为要。大部分帝国侨民已从内地回到本港。且之后本地北部亦没有其他确实消息。据传德国已发布该国公使上个月18日在北京被杀一事的公报,前天还给本地领事发来了一封电报。各国对此皆降半旗以表悼念,岂料昨日从贵地听闻说,依据东京来电,各国公使都平安无事。孰真孰假实在难以辨别。
上述之外的详情,且容他日细说。书不尽言,请多见谅。
专一谨拜
七月四日
后藤长官阁下:
本地各国领事商谈会,在紧急状况之时将首先保护侨民妇女儿童的安全,且各国领事如觉得有必要还可以将侨民集中于某地给予共同保护,此事已在先前有商议。总之,是针对紧急状况的措施。这是由于英国人非常担心该问题,于是向商谈会提出请求,最后才决定在会上商讨针对紧急情况的对策。望您知晓。
以上书信内容是用毛笔写在卷纸上的私信,而信封里其实还有另外一封用领事馆十三行格子纸书写的附信。内容如下:
据报告称,清国人学堂里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致意思是:“吾辈究竟能否收复台湾”。有学生答曰:“能,且四个月以内就能收复。”此虽为儿戏之言,但可以看出冥顽不灵的彼等对割让台湾一事仍旧耿耿于怀。厦门亦可偶见呼吁“收复台湾”等白日痴梦之人,一有风吹草动必定四处奔走提倡“收复”二字。且当做笑话一则附记于此。
且说,上野领事中能窥见的“暗流”在进入8月份后突然浮出水面了。至今一直持乐观态度的丰岛领事也在8月2日寄与外交大臣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一、邵武府大约在一周之前,暴民蜂起,烧毁了数所教堂和耶稣医院,幸得当时各建筑内已无住人,外国传教士在3个月之前已经搬离,因此无一死伤。而暴民的目的也仅仅是掠夺家财。传教士已向美国领事呈递了报告,而外国人也普遍相信确有其事。
一、本月28日,本地城外一条名为下道的街上,一无赖汉在一名基督教徒的本地居民的杂货店里买花生,因一小事发生口角,不一会儿便召集了数百无赖汉企图烧毁该店和附近的基督教堂。后来有人密报当地海防厅长,厅长随即亲自率领200余名士兵赶往事发现场,镇压暴民,所幸事情没有闹大,最后逮捕了为首的无赖之徒了结。另外,有数百无赖汉盘踞在福州西门外豹头山,官兵到来便四下逃散,官兵一走又重新聚集,地方官多为其所困。
一、本地英国、美国、法国的传教士十之七八已借避暑之名撤离至他地。但外国商人见传教士逃离本地后却引以为悦。
如上所述,虽有兆候显示人心稍稍不稳,但正如本月1日外机第23号报告所云,地方官已加强戒备并积极商讨保护国内外居民之良策,实施果断措施,因此至今安定无事,外国人亦十分安心。原本本地的重要商业几乎都被广东人所垄断,而名望不高的总督亦是广东人,其常常偏袒同乡人,给与私利。因而本地居民仇视广东人就如仇视传教士一般。如若本地发生有发生暴乱的征兆,那么本地人必定会终止同广东人的茶叶贸易。可是至今依旧无此类事件发生,可知本地必可安定平稳。因为自已亲身经验故能如此断言。
报告如上。敬启。
在此报告书当中,很明显丰岛领事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乐观态度。不过无论丰岛领事如何辩解说明,此报告书给人的印象是:看如今局势,南清已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不稳的境地,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见南清形势如此,列国纷纷趁北清事变之便,争先恐后地发起军事行动。对于支那大陆的动向,关系最为密切的我国继续保持旁观态度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如此一来,山县内阁的态度突然就变得强硬起来了。而其急先锋据传是海军大臣山本。横泽次郎综合勘察当时的密报后,叙述如下:
当时帝国内阁构成大致如下:首相山县、内务大臣西乡、陆军大臣桂、海军大臣山本、外交大臣青木。其中山本权兵卫位高权重,朝野非常重视他的意见。发起出兵厦门提议的似乎也是他。因为他主张在讨伐北清义和团贼人的同时,还应当控制住排外思想日益蔓延的南清。此举对于一向胆小怕事、手足无措的我国政府来说可谓坚决果断。而儿玉将军一向强烈主张历经二十七八年的战役而最终签订的马关条约中的“不割让福建省”的条款置于最为坚固的基础之上,前往台湾赴任后,依旧不忘对岸,在对岸开设学堂实施教育、派遣本愿寺的布教师布教等等,始终都在关注对岸的一举一动,因而对于政府的这个举措,儿玉将军自然是非常愉快地赞同了。
针对厦门事件一事,当时内阁的主导者是谁在此先暂时抛开不谈。眼前面对急转直下的支那大陆形势,我国政府态度突然变强硬已是不争的事实。且内阁会议的结果在8月10日的密电中从东京传到了台北。彼时,俄国占领牛庄,英军登陆上海,面对此般风云变幻的局势,政府决定必要时采取强硬手段,坚决保护日本侨民,守卫帝国在华权益。帝国决心之毅,可见一斑。
然而,儿玉总督在回电中,对南清地方采取强硬手段一事似乎装作并不感兴趣。也许正如横泽的记述一般,现在帝国要对厦门采取果断行动,总督府方面不应存有异议。只是他们担忧的是帝国政府究竟下了多大的决心,只此一点。如果根据时局,积极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后,那么就必须做好赌上日本国运的思想准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山县内阁究竟有没有这么大的决心呢?
儿玉总督和后藤民政长官非常担心这点。
九、顺流而下
然而,朝议似乎把台湾总督府的担忧当做是杞人忧天,一路疾行般地采取强硬态度。
8月15日凌晨,桂陆相发来的电报(14日下午发送)震惊了儿玉总督官邸。内容如下:
海军大臣给在厦和泉号舰长发去了以下密令:制定计划让高千穗、和泉、筑紫的兵员在必要的时机占领厦门港两岸的炮台;如果需要与别国共同行动,那么不落后于人自不必说,还需要做好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准备。尽量让别国把注意力停留在租界以让我军能迅速占领炮台。如果不能占领全部炮台,那么至少也要占领主要炮台。请速秘密且慎重地制定好计划,并直接向海军大臣报告计划的主要内容。如果厦门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或是有其他可乘之机则应速速同当地的帝国领事商议,以保护帝国人民为借口,让部分士兵先行登陆。切忌因踌躇而错失良机。
如果事态紧急,则对对岸地方采取果断的军事行动,切不可踌躇犹豫——帝国的决定已经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了。
台湾总督府骤然紧张起来,立马给桂陆相发去了如下回电:
在占领厦门炮台的同时还应当占领福州川石山的电报局。请您一定记住并同海军大臣商议。
其实,前述儿玉总督写的《颠末》一文中曾有提到川石山电报局“当时厦门福州等地排外运动盛行,混乱恐怕难以避免,届时的第一要务应是占领川石山大东电报局,此事已转告政府注意”。
与此同时,台湾总督府又派遣了鲤登大尉和蜷川电信技师秘密前往福州,进行实地考察。
不料就在这二人回来的途中,英国的一只炮舰已经停留在川石山了。帝国闻悉,于是立刻将军舰宫古号也派了出去。
8月16日,儿玉总督给桂陆相发送了一封电报,内容如下:
海军大臣发给在厦和泉号舰长之密令业已收到。有一疑问,即高千穗、和泉、筑紫三舰能登陆的士兵合计应不超过三百人,而厦门的清兵在两千左右。虽说清兵孱弱,但是数量上还是远远不足。不知陆军后援方面作何计划?烦请回电。
对于儿玉总督的这封电报,寺内参谋次长立即给予了回电:
16日发给陆军大臣的电报业已知晓。届时如果要出兵福建,台湾方面可以支援多少兵力?另外不知是否有可用的舰艇及运输船?请一并紧急回电。
儿玉总督接到电报后,立即给寺内次长发送了如下回电:
台湾方面可迅速派遣至福建地方的兵力如下:步兵一中队、山炮一中队、臼炮一中队、工兵二中队,发船地为基隆,其中一工兵中队在安平。运输船方面,只需临时调度台湾航线的船舶即可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调查军用物资,儿玉总督还秘密派遣金子中佐、渡边中佐、藤田军医正等人前往厦门。如此一来,出兵厦门的准备可谓是一步一步顺利地展开了。等待的只是中央政府的一声令下。
然而,8月23日儿玉总督收到了一封桂陆相发来的命令电报。
奉诏传达以下训令:
日后如果时机适宜,我帝国将有必要占领厦门港。有鉴于此,早在本月14日海军大臣便给在厦和泉号舰长发去了训令,即事先制定占领厦门炮台的计划,机会合适之时迅速派兵登陆,占领厦门港。如若和泉号舰长向您有所请求,则务必从台湾的驻军当中抽出步兵一大队、炮兵二中队、工兵一中队的兵力适时派往厦门,协助海军达成目的。请务必做好事先准备。
接到训令的儿玉总督此刻就像是站在卢比孔河岸的恺撒,可以想象他是有多么的紧张和战栗。他立刻做好了派遣队的编制和运输准备。另外,广濑海军大佐正好携海军大臣之命前往厦门。途中经过台湾,于是顺道拜访台湾总督府,并传达了内阁会议的情况。如此一来,帝国政府的态度也已明朗。正因为如此,民政长官后藤伯爵后来才和广濑海军大佐同行,一起秘密前往厦门。
儿玉总督在《颠末》中这样记述此事:
于是做好派遣队编制和铁道运送船等诸般准备,派遣冈泽陆军大尉、下平海军大尉前往厦门,让舰长报告准备的进度,并且为了方便日后联络,暂时让其驻在厦门。适逢广濑海军大佐携海军大臣之命,从东京渡航至厦门途中顺便拜访本地,使我等得以了解内阁会议之实时情况,大致内容为督促占领厦门的行动。另外,为了完善占领后的措施,特派后藤民政长官同广濑海军大佐同行前往厦门。
此时的事态就如顺急流而下一般,一步步展开了。
帝国南进的计划即将踏出第一步。英、美、德、法各国将如何应对呢?
东亚的形势不知不觉已是一触即发,接下来将是风还是雨?
十、箭将离弦
8月24日,从厦门发来电报:
23日凌晨1时,暴徒纵火本愿寺,我陆战队35名士兵随即前往领事馆予以守护,并派出侦察兵在厦门各街道侦察。
注:实际上,时间应该是24日凌晨1时,大抵因为是23日半夜发生的情况,才弄错了时间。
终于,厦门要发生动乱了。
说起来,义和团之乱本是发端于宗教迷信的暴乱,因此在暴乱刚开始的阶段,被血祭的都是教堂和牧师。如若北清变乱波及南方,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的本愿寺。台湾总督府许久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当然这次发生的本愿寺纵火事件,并不是儿玉总督和后藤民政长官疏忽遗漏所致。
横泽次郎是这样描述的:
当时受北清排斥洋夷风潮的影响,南清地方也随之陷入不稳的境地。总督府为了调查实际民情,于是决定将本在厦门本愿寺的布教师召回台湾。这位布教师是当初儿玉将军计划好安置在对岸布教的,为人正气、铁骨铮铮,是一位称得上忧国志士的僧人。将军先是详细地询问了对岸的情况,然后又叮嘱其发生紧急事件时的措施,才让其返回厦门。不凑巧,当时厦门的反日浪潮日渐高涨,最终一群无赖之徒气焰嚣张,明目张胆地烧毁了我本愿寺布教所。先前提到的那位布教师也是好不容易才从火灾中脱身逃出来的。
关于这本愿寺的这场火灾,当时厦门领事馆内的警部日吉又男提交的报告里这样写道:
明治33年8月24日凌晨1时20分,住在厦门山仔顶街本愿寺传教所的片贝治四郎紧急通报称:一群暴徒正在本愿寺布教所纵火,那儿已经是一片火海,自已好不容易才从虎口脱险。于是小官先问其大致情况并且向大人报告,而后为了调查实情,又立刻率领巡警上原寅太郎前往现场。途中在领事馆码头看见正在戒严的和泉号的小汽船当值……问其确切状况后,对方答称一小时前有看到本愿寺起火,并且还伴有十几声枪响,立马察觉到情况异常,但正要报告领事馆之时,火一下子又熄灭了,枪声也没有再响,于是推迟了通报。听完他的描述以后,小官觉得就如那位从现场逃出来的通报人所言,此次火灾绝非寻常。而后乃断定此次事件应是近日从龙岩州流窜到漳州附近并大肆破坏、烧毁教堂的同一群人所为。另外,市区模样似乎也与平素不一样,于是暂且回到领事馆并将在军舰小汽船上所闻及市区情况一并向大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