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5000000011

第11章 岭南地区木偶戏 (2)

如《杨家将》、《说唐》、《梁天来告御状》、《冼夫人传奇》等,将这些小说或故事的情节编成一集集的连续剧,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三个月以上,其中《鸡罩山》这剧连续演出就长达半年之久。其次《冼夫人传奇》也达三个月以上。还有些艺人可随遍随唱,这就是俗话说的“爆肚戏”。建国后,艺人还按政治形势和一些近现代题材去编唱剧目。据说,有一个小班的艺人在年例(元宵节)演出时,忙乱中出错了“傀头”,观众大声狂叫:“喂喂,出错傀头罗!”怎知,这艺人急中生智即时唱出:“你话出错傀头就出过,应出花旦怎知出着喽罗。”!即时逗得观众们笑得前仰后翻……

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然而,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高州木偶戏确实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六、杖头木偶戏的现当代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和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粤西杖头木偶戏很快恢复组班演出,并且迅猛发展,这可以化州县的情况说明。该县1951年的木偶戏班已从建国前夕的17班发展到21班,艺人80多名。1955年3月,广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举行全省木偶戏小型观摩会演,为同年4月文化部举办的木偶皮影戏观摩会演挑选优秀节目,从会演中选出粤东纸影戏、提线木偶戏和粤西杖头木偶戏、单人木偶戏的《西蓬击掌》、《剑击郭荣》、《范寿山》、《唐三藏收三徒》、《黄飞虎反五关》,《杂技》等节目赴京演出。化州县由著名艺人陈举元、陈亦三组成12人的化州县木偶艺人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的观摩会演,所演《逼上梁山》获优秀表演奖;后来,艺人陈亦三、黄瑞伦等入选广东省木偶艺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演出《西蓬击掌》亦获得好评。1955年,全县木偶戏班发展到43班,艺人达146人。至1958年,木偶戏班更发展为106班,艺人307名。1960年,该县还成立了化州县木偶艺人协会。

高州木偶中的旦、生角色

在各地木偶戏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党和人民政府派出新文艺工作者,协同省内一些著名的木偶戏艺人,于1956年4月成立广东省木偶剧团。该团在著名粤西木偶戏老艺人郑寿山、叶文芳等的带领下,新老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全面继承粤西杖头木偶戏的优秀传统艺术,并多方面进行革新创造,使广东的杖头木偶戏艺术得到较大的发展,从木偶造型、道具服饰、操纵技艺到音乐唱腔、舞美灯光等,都努力追求综合艺术的和谐统一,逐步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建团以来上演的剧目丰富多彩,有《焦光普卖酒》、《九架滩》、《三气周瑜》、《西蓬击掌》等整理的传统剧,也有创作的现代戏《芦花湾》、《王二叔接女》、《追车》、《拔萝卜》、《珍珠姑娘》等,大量的是神话剧、寓言剧、童话剧,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这些剧目具有浓郁的木偶艺术特色,深得观众喜爱,成为剧团的优秀保留剧目。其中的《芙蓉仙子》于1957年应香港长城影业公司邀请,拍成彩色艺术片发行国外,获得海外侨胞赞扬。1960年1月,广东省木偶剧团带了《孙语空三调芭蕉扇》、《芙蓉仙子》、《星岩歌仙》、《海上渔歌》等节目,参加文化部在京举办的“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作为中国木偶艺术团的节目之一,于1960年9月前往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傀儡戏剧节演出,荣获戏剧二等奖(未评一等奖)。罗马尼亚《文学报》载文赞扬广东木偶表演“是美妙的诗意和古代神话的幻想,是洋溢的幽默和人民的智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时代报》则称赞木偶的脸谱和服饰以及灯光。布景体现了“中国所独有的辉煌富丽”。1957年11月广东省木偶剧团与五华县木偶剧团,陆丰县皮影戏剧团,组成广东省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代表团赴北京演出了皮影、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的一批剧目。1981年11月广东省木偶剧团又与陆丰皮影剧团、临高木偶剧团和茂名单人木偶班组成广东省木偶、皮影代表队,赴北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木偶、皮影优秀节目观摩演出,广东省木偶剧团演出的《哪吒闹海》广泛受到首都观众和兄弟剧团的赞许,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目演出奖,并由文化部推荐,为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的代表大会演出。1985年12月,广东省木偶剧团应邀赴香港参加美孚儿童节,并公演《木偶奇遇记》一剧。1989年,广东省木偶剧团赴美国夏威夷参加华人旅居夏威夷200周年纪念演出活动。在木偶制作方面,该团设立了木偶工厂,对木偶制作从造型到各关节都进行创新,使木偶造型美观,雕刻精巧。除木刻外,还增添纸糊、塑料等翻模复制新技术;把内竹改为外竹,把颈、腰改成活动的关节,还创造了活手,使手指能伸合和拿东西。此外还创制出变脸、换服等机关难度颇大,装置技巧很高的木偶,木偶操纵技巧的创新,有利于创造复杂、奇巧、优美的动作去刻画人物形象。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丑恶的白骨精霎时可以变为美女;孙悟空穿的蟒袍瞬间便能换为行者装,还能把手中的金俸耍得飞快旋转,《哪吒闹海》的哪吒大叫一声“变”便能变出3头6臂,还能踏看喷火的飞轮腾空与老龙搏斗。《芙蓉仙子》的秋林,能把身穿的雪衣解下披在芙蓉仙子身上。《张羽煮海》的张羽吹横萧时手指能配合音乐节奏按洞孔,而且指法不乱,等等。该团制作的精巧木偶,不但提供给国内十几个省市的木偶剧团作为参考或演出之用,还作为国家的艺术珍品赠送给十几个国家进行艺术交流。1985年和1986年,该团到香港、澳门演出,倍受港澳同胞的赞赏。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提出“木偶演出、木偶销售、木偶娱乐、木偶辅导、木偶博物”一条龙的新构想并付诸实现。力争为发展广东木偶艺术多作贡献。

为了促进木偶、皮影艺术的发展,广东省文化局与剧协广东分会于1981年4月联合召开了全省木偶、皮影艺术座谈会暨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广东分会筹备会议,接着成立了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广东分会。1983年6月,又协助文化部少儿司在广州举办全国幼儿木偶师资培训班,有29个省、市和军队的130多名学员参加为期l个月的学习。

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基层的杖头木偶艺术的发展。如化州县的木偶戏班,1983年从1979年的212班发展到314班,创作出现代剧《洞房风波》和古装剧《卢龙斩子》等群众欢迎的剧目。经过优胜劣汰的艺术竞争,至1987年上半年还有212班进行正常演出活动,其中有13班吸收了女艺人参加演出,该县地处山区只有7万人口的平定镇,是全县木偶戏演出较少的镇,但全镇9个木偶戏班在1986年每班平均演出176场,共演出1584场,观众达22万7干6百人次,全镇年人均观看过3.4场,木偶戏在该县城镇演出也很热闹,化州城内几乎每晚都有l至3班木偶戏在街坊演出,遇传统节日多达8、9班。一些部门、单位每逢节日庆祝或宣传中心工作,也请来木偶戏班演出助庆、配合演唱。1987年6月7日,日本木偶艺术家宫原大刀夫、松桥静枝夫妇到化州考察,观看了宋昌标等4台单人木偶戏班的表演后,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表演技艺。

【知识小百科】神话剧《张羽煮海》

神话剧《张羽煮海》,是根据元李好古杂剧《沙门岛张羽煮海》改编的。

故事写秀才张羽借寓于东海岸边石佛寺中。一日,他的琴声引来了东海龙宫的琼莲公主,两人志趣相投,琼莲临别相赠龙宫之宝鲛鮹帕,暗许婚姻,并相约八月十五在海边相见。谁知琼莲为拒天龙之婚,被龙王关入鲛人洞中受苦。张羽闻报,借助鲛鮹帕闯入龙宫求见,反遭天龙之辱,被绑在鲛人洞外化成礁石。琼莲得讯,舍出颌下骊珠,救张羽出龙宫,张羽生还人间,并得龙母指点,至蓬莱岛求仙相助。蓬莱仙姑赠他三件法宝,在沙门岛煮海,烧死天龙,降服龙王,最终成全了张羽和琼莲的美好心愿。张羽与龙女喜结良缘,夫妻二人双双拜谢赤松子师徒。

第二节、海南杖头傀儡戏

一、历史源流

海南杖头傀儡戏据称传自河南。文昌老艺人谢衍琳谓其先辈艺人相传,是元代由河南经浙江、福建、广东潮州而传入海南;海口老艺人陈德景则说,是宋末元初从河南开封经山东、安徽到浙江临安,而后传到广东琼州。海南杖头傀儡戏有些剧目的演出,也与流传粤东的正直戏有相通之处。故此,海南“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来自潮州”之说,应是言之有据。

海南自古无战场,宋、元时期中原多变故,各色人等入琼日众,杖头傀儡戏随之传到海南岛。据说清光绪之前,海南杖头傀儡戏只是单人棚,又称1担硼,由1名艺人操纵生、旦、未、丑4个傀儡仔,同时演奏1锣1鼓和1支笛。后来,增加净和妈角两个傀儡仔,称为双人棚或3人棚。到了清朝末年,大的傀儡班已发展到7人至11人棚,共有30多棚约300多人。演出时,武戏(科白戏)用中州音,念大字牌子;文戏逐渐改用土音,使用帮腔。

海南杖头傀儡中的西游记角色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演出剧目除历来已有的历史公案、神话传奇戏之外,逐渐增加海南民间传说故事戏和神鬼戏,还受戏曲改良影响而上演文明新戏。傀儡的制作扩充了行当门类,加大傀儡头部并使其眼睛能转动、舌头可伸缩。舞台布景则以绣绒布幕代替3幅竹帘。新中国成立前夕,海南岛城乡经济衰退,艺人渡日如年,演出只为媚神娱鬼,傀儡造型粗糙,操纵技艺粗疏,杖头傀儡戏日趋衰落,仅存文昌县3几棚杖头傀儡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南杖头傀儡戏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从表演技艺到音乐唱腔、舞台装置都进行了改革。傀儡由3l公分增大至40公分左右,造型面貌一新,大受观众欢迎。1958年在海口、文昌等地成立了民营公助的杖头傀儡戏剧团,民间职业剧团越来越多。流行范围已从开初的琼州、万州到达儋县、崖县而最后遍布全岛,还到过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演出。

【知识小百科】白字戏与科白戏

白字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科白戏是白字戏中的一个门类。

白字戏是相对于正字戏而取名的。正字戏传入闽南、粤东后,与当地的潮调、泉调及民间艺术相结合,并用方言演唱而逐渐形成。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称本地方言为“白字”,故名白字戏。白字戏原有老白字(闽南地方戏)、潮州白字(今称潮剧)和南下白字(海陆丰白字)之分,现为海陆丰白字的专称。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两县及惠东、惠来、紫金等县的部分地区。早年白字戏如与正字戏同地演出,正字戏必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如同台演出,则正字戏在前半夜,白字戏在后半夜,称为“半夜反”;民间并有“正字母生白字仔”的谚语。它与梨园戏在剧目、唱腔、语言上颇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潮剧,两者除方言略有差异外,几乎相同,可见白字戏与正字戏、梨园戏和潮剧都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明末白字戏已经流行。192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人彭湃的领导下,艺人曾成立梨园工会,并作出改良戏剧的决议,编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压迫的戏和宣传革命的歌谣。现有专业演出团体海丰白字剧团。传统剧目有200余种,文戏多,“全连戏”(整本戏)多。有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之分。主要剧目大锣戏有《英台连》、《同窗记》、《高文举连》、《珍珠记》、《教子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小锣戏有《陈三连》、《荔镜记》、《苏六娘》;民歌戏有《闹花灯》、《骑驴探亲》;反线戏有《剪月容》、《李唔直》;科白戏有《天门阵》、《双白燕》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白鹤寺》、《访友》等,并改编上演了《金菊花》等现代戏。

脚色行当分生、旦、占(贴)、末、婆、丑、净。唱腔曲调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与正字戏和潮剧颇多相同。有帮腔,一个角色唱曲时,其他角色可随意接唱。其拖腔和帮腔,末句必续以“嗳咿嗳”或“啰嗹哩嗹柳嗹”的有声无字拉腔。这种腔调来自南曲,后又吸收当地的“师公歌”、渔歌,使唱腔富有地方特色。

同类推荐
  •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本书配有光盘,光盘中整合了本书的源程序、素材、教学课件PPT、多媒体学习课件及网络课程平台系统。本书适合中小学各科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师范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各师范类专业学生使用;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学习和教学参考资料。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中国科技史速读

    中国科技史速读

    历史有助于我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我们建立民族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资料经过提炼,横向分割,纵向发展,纵横交错,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相应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内容涵盖中国宫廷历、政治历、军事历、科技历、文化历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本书以影视表演创作理论、影视表演教学研究、影视表演实用教程为主要内容。将影视表演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实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规范的影视表演教学体系。本书用生动鲜活的教学个案稀释复杂的专业理论,还原表演课堂的原貌,通过具体的、可见的环节展现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热门推荐
  • 身后有鬼:阴夫别过来

    身后有鬼:阴夫别过来

    我天生阴女体质,干的又是跟尸体打交道的活,没成想冰棺里的男人睁开眼,说我是他的娘子,还说我的眼睛是他给的……
  • The Clue of the Twisted Candle

    The Clue of the Twisted Cand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炼气士

    我,炼气士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被一道光柱击中从此成为只有商周时期才出现过的炼气士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层出不穷都市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
  • 灵城烟火冷

    灵城烟火冷

    一座城,一些人,一个叫人忘不掉的故事......落寞、落寞...心已经徘徊太久了吧,何处是归处...寂寥、寂寥...已是漫天飞雪,哪里有烟火...我只知道,前方有人等我,纵使是一座冷漠的城,亦有我驻足的理由。
  • 神猴乱世

    神猴乱世

    博士生凌风去探神秘古洞,发现惊世之谜,传说竟是真的,我是古之四神猴之一六耳猕猴,四神猴---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洪荒之中我为尊!
  • 科武之道

    科武之道

    他,21世纪大型高科技公司高层;他,异世界人皇。他该怎样将自己的优势利用起来?他又该怎样尽到自己的职责?让我们一起见证,来自地球的人怎样用科技,改变异界,踏出一条不同的道!
  • 旋风少女之梦之绚

    旋风少女之梦之绚

    本文继百草大战婷宜开始写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哦!亦枫和晓莹是否还有可能?百草与若白之间还会出现谁?文中为大家揭秘。
  • 纯白少年走过我的青春

    纯白少年走过我的青春

    一个勇敢追梦的歌手学生,在意外后似乎生活变得更加匆忙,但是处处透着欢喜。见识过腥风血雨,也不抵别人的一张嘴。”谁说你的设计就只配那些大咖穿?你这是不尊重人!“一见不钟情的她与他,会走在一起吗?(本文为茶蛋的同人小说,茶蛋们也都会有角色,只是出镜多少的问题,希望无聊时可以翻阅一下)
  • 玖醉花愁

    玖醉花愁

    他是天启扶桑大帝,是四海八荒九州曾经的天地共主;她是鲛人族七公主至高无上的四海圣女,拥有绝世容颜流着雪白血液额间绽放妖花;他是鸿蒙魔祖,投生为魔族少君,相伴她护她两百八十年不离不弃:他是紫薇星宫最崇高的帝君,她有危险时,总是他相伴。然而她失忆,忘记了曾经的一切。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扶桑与她终成眷属时,扶桑大帝却收集齐了完整的魂魄使得他前世情人破茧而归。彼时她正因陷害被九天玄女的酷刑折磨得恢复了所有记忆。她该何去何从?
  • 天帝降魔创世录

    天帝降魔创世录

    自古神魔不两立,神起魔灭,魔起神灭,纷纷扰扰,终有一者统治六界!天与地的间隔,便是人间。有人间,便会有平庸,有平庸便可化鬼成魂!有人间,便会有洒脱,有洒脱便可成为修罗!有人间,便会有罪恶,有罪恶便可积恶成魔!有人间,便会有正气,有正气便可修神成天!光明与黑暗的较量,究竟谁主沉浮?一瞬间,便是百年,人间多少事终成过往!一瞬间,便是千年,古今多少事终成笑谈!一瞬间,便是万年,神魔多少事亘古不变!一瞬间,便是……便是……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