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700000017

第17章 道教音乐中的法器(2)

八、拂尘

拂尘是道人用于驱赶蚊蝇的用具,把一团麻线的一头紧拴在一根长约1·5尺细木棒的顶端,其余部分作马尾状垂下。全真道人在使用拂尘挥去身上尘土时,意念里在同时挥出内心深处不符合教规教理的私心杂念,以更加虔诚的信念修道炼性。所以修道出家之人,必须时时把拂尘带在身上,拿在手中。“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才能够“心性本净”,叩开大道之门。

在道教体系里,拂尘是道场中的一种法器,后来又由道人将其又演变成兵器,属软兵器之类。在武当派武功中,有不少奇门兵器,拂尘即是其中一种,俗话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

人们熟知的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八仙中的吕洞宾,皆以拂尘壮其神威,仙风道骨油然而生。为中国的道教历史文献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

拂尘的演练风格独特,技法鲜明,软硬兼施,开合紧凑。舞动起来如天马行空,洒脱飘逸,闪展跳跃,灵活多变。拂尘的动作以劈、缠、拉、抖、扫为主,有刀、剑、鞭、镖等器械的动作特点。练习拂尘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运用时要求自然流畅,绵绵不断,一气呵成。拂尘具有良好的防身之效,倍受人们喜爱。

八仙

关于八仙的说法很多,有汉八仙(淮南八仙)、唐八仙(饮中八仙、蜀中八仙)等几种说法。直至宋元时期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八仙,到明朝时期吴元泰才在《八仙出处东游记》中初步将八仙定形。即汉钟离(汉代钟离昧,也说是唐代钟离权,自称“天下都散汉”)、吕洞宾(唐代人,传说本为李唐皇裔,为避武后追杀遂避祸改姓为吕)、铁拐李(资历最老的仙人,传说曾经与老子同游华山)、何仙姑(武后时期广州增城人何秀姑,为吕洞宾度化成仙)、蓝采和、张果老(唐山西道士张果,曾经受唐玄宗封赐)、韩湘子(韩愈的侄子或者也有人说是侄孙韩湘)、曹国舅(宋仁宗曹皇后弟)。这八仙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美丑善恶等各种形象。

第二节法器的功能及其运用

法器不仅是道教科仪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具体运用中,还有着某种神秘的寓意和特殊的功能。

在道人眼中,鼓的声音被认为具有神通及辟邪的双重作用。钟磬的主要作用是通神,也可以除魔。磬口向上,寓意声音能直上九霄,通达天庭;钟口向下,寓意其声能召唤地府神灵。这是道教给予法器的神奇寓意。抛开这层寓意,法器的使用也确实具有些许奇特的功能。当代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某种法器的敲击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确能使人产生一种幻觉,催人进入一种迷蒙的状态。

在道教科仪活动中,法器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经韵唱诵的伴奏。唱诵经文时,以击拍数板的铛、镲、手铃、木鱼等为主要的伴奏法器。以道内俗称的“老三板”,即两铛一钗板——“当当请”为基本伴奏音型,偶尔用少许变化节奏,穿插其间。另一种是由纯法器演奏的法器牌子。法器牌子是打击法器演奏的“锣鼓音乐”。法器牌子虽然不多,地位却十分重要。在咏诵韵腔时,笙、管、丝、弦等伴奏乐器可以略去不用,但法器牌子的演奏则是必不可少的。法器牌子的特点非常鲜明,既可单独演奏,又可与韵腔、器乐曲牌相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法器牌子可以分为铙镲牌子和铛镲牌子两大类。

铙镲牌子使用的法器是大铙、小铙、大镲、木鱼、鼓、磬等,常作为各种科仪程序的转换、连接而单独演奏,也可在各类的韵腔、正曲、耍曲的演唱演奏中作为引子、尾声、间奏使用。

铛镲牌子使用的法器为小镲、铛子、手铃、木鱼、鼓、小磬等,常作为韵腔、正曲、耍曲的伴奏用。其中以铛子和小镲的音响最为突出,故不同的板式均以“铛镲”标明。铛镲牌子的名称主要以小镲的奏法为根据,如五镲板、七星板、九镲板等,均是以小镲在全曲中出现的次数而得名。五镲板表示全曲中小镲共敲击五下,七星板则表示全曲中小镲敲击七下,依次类推。

法器在道教音乐中的运用有着不容低估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它颇似传统戏曲中“主胡”的伴奏功能作用。如京剧中的京胡,梆子戏中的梆胡一样,有它的存在,便有特殊的风格和色彩。可以说道教音乐的性格化,就是由法器决定的,甚至可以说,一些原本不属于道家的道曲,就是因为特殊的法器演奏技法的润饰,才产生了特殊的音色、音响,从而具有“道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地道观中如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没有管弦、弹拨等乐器,但是决不能没有法器。

除宫观外,散居于民间的伙居道由于工作对象和场合的不同,其在打击法器的选择与使用上,与宫观也有所不同。为了适应民众的好尚习惯与审美情趣,其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伙居道的打击法器演奏灵活多样。演奏人员少则二三人,多则五六人,打击法器的搭配也就随着人数的多少而定。但其中铙、镲、铛子、鼓这四件是必备的法器。

道教四大名山

四川的青城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第三节乐器

一、管子

魏晋时期,在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乐器仅仅只有钟、磬、鼓等敲击法器。自唐代起,道教音乐日益繁荣,在科仪音乐中使用的乐器加进了吹管乐器,这一时期道教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吹管乐器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类乐器,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小笙和竽等乐器名称出现。在周代民歌总集《诗经》中也有笙、萧、管等乐器的记载。在道教音乐使用的诸多吹管乐器中,管子占有重要的地位,古来就有头管之称。

管子,古称筚篥、觱篥、笳管。古代曾有一种称为“管”的吹奏乐器。《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尔雅·释乐》:“大管谓之簥”。《说文解字》:“管如箎,六孔”。《宋书·乐志》:“……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长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此种管久已失传。现代管子原为古龟兹乐器,西汉时期流行于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在公元四世纪传入内地。北魏以来开凿的云岗石窟中就有吹管形象。《旧唐书·音乐志》:“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左右)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后在隋唐九、十部乐中应用颇广,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等形制。管子在宋代教坊大乐中自成一部,有头管之称。早期管为竹制。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南山截竹为筚篥”。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剪削乾芦插寒竹”。宋代《乐书》:“觱篥,……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元史·礼乐志》:“燕乐之器,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七窍”。至明代,管身改用木制,《明会典·大乐制度》:“头管,以木为之……,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木制管的音色更为淳厚。明清两代,管子广泛流行于民间。

现代管子由哨、侵子和管身组成。小管哨用芦苇制作,一端用细钢丝扎住,另一端烙扁,直接插入管身上端,发音较高;大管哨用芦竹制作,插入侵子里。侵子铜制、锥形,插入管身上端。管身用长茎竹或红木制作,呈圆柱形,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或九孔(后二孔),外表涂漆侵腊,两端套金属圈,以防止断裂。

管子有大、中、小三种。管身长18—24厘米,内径0.9—1.2厘米。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在演奏时,一般情况下,如慢板和中段板,主要用管子吹奏,有时也换用低音大管,以造成音色的对比和庄严、淡雅的气氛。当音乐进入高潮时,则用几种管子轮番对奏,其气氛高雅而热烈。

二、笙

笙,是中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春秋战国时期,笙就已经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

目前所知的笙的最早实物是曾侯乙笙,共出土6个,笙管数不尽相同,有12、14、18管三种。簧片用竹制,瓠身涂有黑漆,并且绘有精美纹饰,距今已2400多年。笙与竽属同类乐器,竽的管数相对比笙多,为22~36根。汉以前,笙和竽在宫廷中占居重要地位,而竽相对更受重用。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由于笙流传的年代久远,所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工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道教四大天师

四大天师在道教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四大天师,即张天师张道陵,许天师许逊,萨天师萨守坚,葛天师葛玄。

张天师即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又称“降魔护道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师”。他在东汉末年创建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奉为创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予他的称号。许天师,为晋代道人许逊,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相传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号全阳子。天师姓葛,名玄,字孝先,三国时的方士。相传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道教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级左仙公”。

同类推荐
  • 彷徨(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彷徨(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中学生作文资料大全

    中学生作文资料大全

    本书共分十篇:学习成长篇、道德品格篇、生活实践篇、热点时事篇、天文气象篇、时序节日篇、山水风光篇、动物植物篇、建筑交通篇、亲情友情乡情篇,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写作主题和内容,而且下分81 个类目,每个类目大致有“相关题目”、“构思指要”、“成语谚语”、“名诗佳句”、“典型事例”、“最新素材”、“阅读链接”等内容和项目。
热门推荐
  • 亦仙亦妖

    亦仙亦妖

    华夏大地,千年孕育着浩大的天地灵气,一次机遇,一次偶然,人类学会了运用天地的灵气,从而达到超脱三界,跳出五行,与天地同寿,自然一体的境界,这被后世称为“成仙”。进而涌现了大批的修真人士。华夏北部以天苍派、潇湘阁、渡魂寺、玉心宫四大派镇守。南部为魔王谷、聚金楼、仙灵堂、百花山四大派为首的魔宗领域。他是一个穿越而来和谐社会的少年,一心想回到现实,却无奈道路渺茫,爱、恨、情、愁,是无奈,是不甘,还是愤怒?他能否回到现实社会?且看《亦仙亦妖》
  • 虫出银河系

    虫出银河系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是一个李炜在一颗小小星球起步到走出银河系的科幻故事。他曾在丛林和怪兽争霸。他曾在星系里孤单的探索。这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的故事。这是个种族争霸的故事。这是个不断走向未来更广阔的世界的历险记。
  • 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

    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和评价标准

    本书分十一章:养老机构护理服务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安全保护服务;老年人心理支持;休闲娱乐服务;服务流程;养老护理操作评价标准;养老机构护理评价标准。
  • 三千帝宠

    三千帝宠

    七年前,她是他的妍儿,是他口中天下最灵慧的女子。七年后,她是他的皇后,是万民口中的祸国妖妃。不过七年。“臣妾在想,如果在最无知的时候没有遇到皇上,是不是不会痛,不会受伤,更不会……生,不,如,死!”她恨,骨肉腐烂之痛,原来她只是他任意取舍的棋子。他爱,死性不移之苦,她是他永远开在池中的芙蓉花。帝王之家,在江山红颜之间利弊权衡,谁又能承诺。却不知,她于他,可辜天下,他于她,三千帝宠,不敌其爱。“妍儿,很庆幸,我能为你准备好一切。”“羽千涔,此生此世,你都不能再抛下我。”他为她付出所有,只希望,所有能如七年的初见。
  • 我的教官生涯

    我的教官生涯

    一个被抛弃的教官,曾经被认为最不适合当教官的呆子,却成为了教官中的王者!曾经在所有教官眼中的弱者被强势而霸道的队长训练成为了铁血教官
  • 从斗罗开始

    从斗罗开始

    本文为位面穿梭文,第一个世界定为斗罗大陆之绝世唐门,之后待定
  • 漱华随笔

    漱华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谋婚蜜爱,总裁撩不停

    谋婚蜜爱,总裁撩不停

    她睡梦中对国民男神用了强,他竟跑到现实里来报仇……咳...不对...是来报恩!而且还非要“以身相许”!大家都说叶蓁蓁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整个宇宙,才会被陶灼华宠上了天。可是她却认为自己一定是这辈子得罪了老天爷,才会被腹黑的他日夜欺压。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她就算是无敌铁金刚也承受不住啊!
  •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闪婚萌妻,征服亿万总裁!

    新文《隐婚老公太野蛮》:http://novel.hongxiu.com/a/1320023/请猛戳【加入书架】,O(∩_∩)O~。*一场意外而荒唐的午夜缠绵,她却从不知那晚的男人竟然是……*黎皓远,34岁,香江最炙手可热的钻石单身权贵,名下产业数以亿万计。家族企业濒临破产,安妮无计可施不得已利用了一下高冷矜贵的黎大公子。却被他暧昧地抵进女洗手间,“一回生二回熟,我很期待你今晚的表现。”躲开男人灼烫的气息,她心虚不已,“黎总,我很抱歉造成您家人的误会——”可是黎先生说,“我需要一个妻子。”而年仅22岁就被迫扛起沉重家业的唐安妮,更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各取所需的婚姻。她选择埋葬掉那段楔入骨髓的青春疼痛,努力扮演好黎太太的角色。直至那晚,他解开腰间的皮带,冷笑着拍上她的小脸,“小丫子片子,我还不信治不了你了!”她大惊失色,“黎皓远,你别乱来!婚内强……也是犯罪!”男人凉薄的唇却将她最后的一丝抵抗也狠狠碾压掉,“你以为我还有退路吗?对你,我早已经罪孽深重……”*全香江都知道,黎皓远的心里住了一个女人。一个让他甘愿放逐自己,十年空窗仍相思刻骨的心尖宠。可是,最后他却出人意料地将唐安妮纳入了他殷厚的胸膛里,不但许了唐氏一个辉煌前程,也许了她万千宠爱。唐安妮说:黎皓远根本就是一个居心叵测、觊觎不轨的阴谋家。黎皓远却说,这世上他唯一觊觎的,不过只是一张在青葱岁月里历久不褪的清丽小脸而已。*【离婚篇】黎太太拖着行李离开的那个清晨,黎先生醉眼惺忪地从身后圈住了她的腰,“要走,也得带上我一起。”黎太太怒:“无耻!你明明还一直喜欢她的——”一向优雅从容的黎先生难得爆了粗,“对,我无耻!我TM什么女人都不要,就要他的安妮!就要他的安妮做我的黎太太!”黎太太满脸黑线:“……”黎先生,还没有酒醒么?
  • 异世超级作弊器

    异世超级作弊器

    一剑沧海灭,一拳星辰裂。一脚踏天地,一刀横天行。一壶酒,一把剑,放浪霸气傲苍穹!一把刀,一双拳,豪情壮志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