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节上,对老人尊敬有加。各村各户喜气洋洋敲锣打鼓,为60岁以上的老人佩戴大红花,全村人都要为老人祝福。身着五彩缤纷、缀有飘带的绸缎短上衣、长裙的朝鲜族妇女和身穿浅上衣、深色坎肩、肥大长裤的朝鲜族男子依偎在老人身旁,与老人们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尽情歌舞,踩跳板,荡秋千,打球,摔跤,竭心尽力让老人们享受节日的欢乐。同时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酒宴,有名为“麻格里”的米酒,米糕,冷面,狗肉,大酱汤等美食,晚辈们纷纷向老人祝酒、祝福节日快乐,健康长寿,以感谢老人们辛苦操劳的养肓之恩。
在朝鲜族聚居区,还有专门为诞生60年的老人和结婚60周年的夫妇而举行的纪念日,叫“回甲节”和“归婚节”。届时,儿孙、亲友、邻里们,都要向老人祝福,共庆生活的美好。
第三节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节庆
一、鄂温克族的“瑟宾节”和“米阔鲁节
(一)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据有限的史料记载,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猎民,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努力创造欢乐祥和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逐渐形成了一些集会活动,“瑟宾节”就是其中之一。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煮熊脖、熊头。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吃熊肉、喝熊汤。晚餐结束后,人们成群结队寻找理想树,把熊的颅骨挂在树枝上,以示崇敬。但熊这种猛兽不易捕到,因此早期的“瑟宾节”无固定时间,内容也因“熊祭祀”而比较单一。后来由于熊数量急剧减少,捕熊更加困难,所以鄂温克人就开始捕猎貂、鹿等其它动物,“瑟宾节”也由熊祭祀慢慢过渡到了山神祭祀。随着捕猎品种的增多,祭祀、狂欢的内容也在丰富,增加了如模仿动物、飞禽的歌舞,狩猎、采集生产的劳动竞技游戏以及源自取暖狂欢的篝火舞等新鲜内容。
16世纪,东北亚地区萨满教兴起,鄂温克部落也逐渐被其所统治。萨满教万物有灵的多神理念也使以图腾为特征的“瑟宾节“走向了衰微。清顺治年间,随着鄂温克族的南迁、狩猎生产的衰落,进入嫩江流域及其支流地区的索伦部鄂温克人,在经历了由山林原始部落向山下游猎、渔猎、农耕阶段的衍进过程以及与萨满活动的融合,发端于最初的熊图腾的“瑟宾节”,其原始神秘的色彩已逐渐褪去,慢慢演变为乌力楞(家族)或部落一年一度的盛大狂欢。至清末,祭祀敖包,民族歌舞表演,赛马、射箭等竞技,游戏,野餐酒宴,篝火晚会等由鄂温克人日常生产生活所演变出来的民俗活动渐成节日的主题,现已融入了汉文化元素,淡化了祭祀程序,增强了娱乐功能。
瑟宾节
“瑟宾节”活动从祭祀开始。祭祀一般由家族、部落头领或部落的“萨满”主持,在山神牌位或敖包前供奉鹿、牛、羊,马奶酒、野山珍等祭品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四季平安。祭祀仪式后,反映鄂温克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强悍智慧,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的歌舞与竞技活动相继进行。在此期间,传统舞蹈《鲁日给勒》、即兴填词的民歌表演《扎恩达勒》和赛马、射箭、摔跤、拉棍、腕力、颈力、拔河、抢枢、贝奇那、勒勒车等一系列充满了欢快与热烈的气氛的传统项目,一直到“风情野餐”开始才会宣告结束。在“风情野餐”上,晚辈向长辈敬献马奶酒,老人则给孩子们分发吉祥礼物。宴会持续到篝火晚会开始,这是节日的最后一项内容,也是节日的高潮。家族或部落里的男女老少,乘着酒兴,围着篝火跳起篝火舞,极尽狂欢,直到次日黎明,才会尽兴而散。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很多民俗和家族谱系只能是口口传承。形态原始古朴、独具特色的“瑟宾节”这一近千年历史的民族风俗,亦是以鄂温克社会族群集体传承的形态延续下来的。因此,“瑟宾节”就成为了鄂温克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活态见证。1984年根据鄂温克族群众的愿望,将节期定在每年的6月18日。
(二)米阔鲁节
“米阔鲁”节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通常在每年农历5月22日举行。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势等。上述生产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拜访,举行宴饮、歌舞等活动,欢庆丰收。
米阔鲁节
节日的清晨,青壮年们首先从浩特(牧村)的一头开始,小伙子矫健地骑上骏马,挥舞着套马杆,追套两岁的烈马。套住后,骑手们一拥而上,有的跳上马背,有的拉住马尾,有的紧握马耳,瞬间把马摔倒在地,有人剪鬃、割尾梢,有人割耳作记号。活动紧张有趣,青年牧民大显身手。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烧红,在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块由畜主点数保存。在羊圈里,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满圈的小羊羔,牧人们把公羊羔割势(阉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样式的豁口(每家的羊豁口不相同,以示区别)。
米阔鲁节上,老人们也赠给自己的亲人(如外甥、侄儿、女儿等)母羊羔之类,祝福晚辈们羊群如云,生活美满。
青壮年们不论到谁家,主人都要设酒席致谢,宴会按鄂温克人先茶后酒习惯进行。敬酒从首席开始,主人捧着一个木盘,盘里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敬酒轮一周时,主人向帮助去势的人敬献哈达,同时郑重地向大家说明新的一年幼畜繁殖数。来者也要向主人道喜,祝他牲畜旺盛,烙印割势的数字与岁俱增。酒席间,大家要尽情歌唱。这家结束后,酒兴正浓的人们又到另一家,第二个宴会上,原来在第一家做客的人变成了主人。当各家宴会结束后,所有参加宴席的人们都去参加“尼莫尔”的庆祝活动,载歌载舞喜庆丰收。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米阔鲁节由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充分反映了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体现了鄂温克族的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需要求。
二、鄂伦春族的古伦木沓节
“古伦木沓”为鄂伦春语,意为祭祀火神“托欧布如坎”。古伦木沓节由祭祀火神的仪式演变而来。自古以来,鄂伦春人每到年节或吉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燃起篝火,并焚香跪拜祷告,以求火神保佑平安;饭前要向火塘洒酒抛肉以示恭敬。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
古伦木沓节
古伦木沓节在每年的7、8月份择吉日举行,届时,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好酒好肉及帐篷等物,举家骑马到预定地点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白天举行赛马、射箭、射击、摔跤、打布鲁、拽棍、比腕力、及唱歌、跳舞、讲故事、下棋、玩木牌等文体活动;夜幕降临,鄂乡人拢上篝火,请萨满跳神,祭神祭祖,祈福迎祥。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彻夜狂欢,共迎旭日东升。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终年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世代以狩猎和游猎为生。“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驯鹿的人”。生活在高寒地带的他们,因有了火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故对火有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火是神圣的,能听懂人的语言,高兴时可以为人带来光和热,不高兴时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猎人,没吃没喝地打了一整天的猎,却什么也没打到。到了晚上烧火时,火发出了劈里啪啦的声音。鄂伦春人特别忌讳火崩出声音,认为这样意味着福气四散,打不着猎。一怒之下,老猎人拨出猎枪刺灾了火。第二天生火时,却怎么也生不着,结果被活活的冻死。猎人们说,那是因为他触怒了火神,把火神给气走了。鄂伦春对火崇拜异常虔诚。不许说火的坏话、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伤害火神。点燃篝火时,树枝和木棒一定要铺排平整,严禁乱放,不用可能爆出火星的木柴做烧材,以免爆伤火神的眼睛。人们搬迁时,不许以水灭火,火种要由一地带到另外一地……因祭祀时点燃篝火,群众聚会狂欢时也点燃篝火,此节又被称为“篝火节”。
古伦木沓节是鄂伦春族唯一的传统节日,这一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时间已停止活动。近几年虽有群众自发地加以恢复,但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活动濒临消失,为了恢复节日,现统一规定每年公历8月6日举行,并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