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300000003

第3章 甲骨文概述(1)

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中国目前所能见到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具体地说,它是古人进行占卜时契刻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因为这些文字契刻在龟甲、兽骨之上,一些学者便约定俗成地定名为“甲骨文”。甲骨上的卜辞和记事文字,虽然严格说起来并不是正式的历史记载,但是因为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又因其历史悠久,是殷商王室的档案,所以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别是研究商代历史最重要、最直接的史料。据已有研究成果看,甲骨文有几千个单字,其形、音、义已相对固定,文法也有比较固定的要求,使用起来比较准确,表明它已相当成熟。

从文字上考察,商代甲骨文是我们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有系统性的文字体系。甲骨文集字成词,联词成句,以句子表达思想,其句子的构成也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三种成分,有些句子还有修饰语,而其单字也具备了后来汉字的主要特征。殷商为“巫气”十足的时代,甲骨文中最普遍的是祭祀、战争、狩猎、疾病、旅行、风雨、吉凶等关于神灵、自然现象以及与人事有关的记录,当商王要进行重大事件,或需要决定或预知当晚或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的吉凶事件时,就通过贞人以甲骨占卜,祈求神灵或祖先保佑,完毕后,其结果再由贞人契刻记录在甲骨上。甲骨文多是占卜的记录,也有一些是王室贵族的记事,是商代后期文字中的一部分,大都为铜或玉刀刻在龟甲、兽骨上,也有个别是用毛笔直接丹书或墨书的。殷人广泛使用甲骨制作器具和装饰,特别是用来占卜、祭祀和用做契刻材料,这是中国上古文化独有的特色。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卜辞、刻辞、契文、龟甲文等。

1984年,著名的甲骨学家胡厚宣在《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一文中,计算出一个数字:甲骨文共有154604片,中国收藏有127900片。胡厚宣说,如若以每一片甲骨上有20个字计算,甲骨文史料就多达300多万字!王宇信说:“殷墟15万片甲骨上的4500多个单字,目前已识近2000字。但常用和无争论者仅1000多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4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许慎六书造字原理和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学者们认为,所谓4500多个单字,仅仅是商王室占卜时所用的常用字,并非商代汉字的全部。

第一节甲骨文的文字学特点

一、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系统的文字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字中,除了一部分是象形文字外,多数文字的结构已趋向线条化。古人曾将汉字的结构规律总结为“六书”(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的理论,这些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实例,它的构造已相当完备,包含了汉字构成的多种基本原则。

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熟而有系统的文字,具有以下特点:

1.字形已基本定型,且多数文字已趋向定型。有些文字的结构至今也没有多大变化,如“不”、“田”、“子”等。如果拿在甲骨文之后出现的金文、小篆,甚至今天使用的楷书形体与甲骨文相比较,可以发现基本是一脉相承,逐渐变化发展而来的。

2.书写已相当熟练,审美意识非常浓厚,特别注重用笔、结体和章法。

3.“六书”理论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可以找到例证,早期象形字多,越到后期,形声字就越多,这反映了文字的发展和进步,完全符合后世总结出来的汉字的造字规律。关于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原理,最早就是汉代人提出的“六书”理论。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始文字,但它的“造字之本”仍然和“六书”大有关系,或者说“六书”原则与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是并行不悖的。

二、甲骨文是在变化中发展的文字

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其产生的时间跨度自盘庚迁都到帝辛灭亡长达255年时间。事物都是在变化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深度也在与时俱进,反映在甲骨文字上也是如此。将早期和晚期甲骨文进行比较,有一些字的构形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如数字,以及“牛”、“羊”、“犬”、“豕”、“大”、“小”、“禾”、“木”、“年”、“受”、“正”、“伐”、“步”、“涉”、“文”、“又”、“目”、“田”等;也有一些字则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增损笔画,有的增加偏旁,变象形为形声,还有少数则前后异字,音同形异。有些字虽属同期,但异构很多,有的差别很大。

这说明,留存到现在,我们有幸能够见到的甲骨文,本身即包含了发展的时间跨度,反应出汉字在逐步发展、趋于定型的过程中的多种形态。

作为中国文化的第一个文字系统,甲骨文幼稚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一字多形,异体字多

甲骨文中字形不稳定,一字多形的现象相当普遍,几乎每一个字都有不同的异构。有时一个字竟多达数十个异体字,每个字虽然都有基本的形态,但又有多种写法,例如甲骨文“羊”字,就有四十多个繁简不同的异体字,有的是用三个“羊”字组成,也有用四个“羊”字组成的。组成甲骨文的构件部位也不固定,同一个字形可以正写、反写、侧写,也可以倒写。例如“卜”字,即具有正写、反写、倒写等多种形态。又如,由“日”、“月”两字组成的“明”字,“日”、“月”两字也有互不相同的排列形式。

2.繁简不一

甲骨文中的许多字,繁体简体并存,笔画的多少和方向往往也很不固定,有的差别还比较大,很多表示动物名称的字尤其如此。

3.象形程度高

早期比晚期更象形,晚期比早期更简化或符号化,体现出原始文字固有的特色:甲骨文中的许多字很像一幅简化了的图画,虽然有些笔画已变为象征性的符号。如“首、齿、鹿、马、象、车、鸟、鹿”等字,但基本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4.合文与析书的存在

在甲骨文中,一字一体、逐字排列的体制已基本形成,但也有不少例外情况。有时两三个字挤在一起,有时两个字共用一个笔画,而只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就是“合文”。这是甲骨文的一大特点,在后来的金文中,虽也偶有合文,但数量较少。

甲骨文中的合文,并非固定总写成合文,有时也分开写,称为“析书”。甲骨文里的合文,大多为先公先王的称谓、数目字,还有吉语等常用词组。这些“合文”不论是由两个字还是由三个字结合,今天不懂甲骨文的人乍看上去,往往会误认为是一个字。在中国古代汉字的书写历史中,这种“合文”的书写形式曾经流行过一个较长的时期,从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战国文字乃至秦汉竹简帛书上几乎都有这种“合文”书写的形式,这也是中国古代汉字的一个特点。

5.行文款式不定

甲骨文通常是每行从上到下,但行与行之间,或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并不固定。

第二节甲骨文的类型

一、甲骨文的风格流变

甲骨文的内容多是记录殷商人的占卜活动,一条完整的卜辞大致包括占卜日期、占卜者、占卜的事情及占卜的应验情况四部分。甲骨上的文字受到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的制约,并且受到现场即时表达(占卜后立即刻写)这一要求的限制,它的构形必须尽可能明快、简洁。因而,甲骨文大多都具有“简单示意”的特点,处于一种以直线条为主进行架构的表现形态。

然而,从书法特点上考察,甲骨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瘦硬挺拔的细笔甲骨文,另一类是浑厚雄壮的粗笔甲骨文。

甲骨文之所以表现出这样风格迥异的特点,是由于受到年代、刻工、环境、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在殷商时代,负责甲骨文书写和契刻的人员,称为贞人。在长达255年的时间里出现的殷商甲骨文中,据专家考证,前后出自120多位贞人之手。每个人的性格、知识、修养不同,占卜方式和记录习惯不同,而且不同时期也影响到各自审美观的差异,使得甲骨文的风格随年代的不同、贞人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甲骨文的契刻风格的变化上分析,这种风格表现的不同,一方面以殷商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为背景,另一方面又按文字及书法美学的自身发展规律而向前演变。

二、研究专家对甲骨文的分期

在20世纪之初,王国维对甲骨文的具体年代分期作过论述,创始研究断代方法。后来,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对进入商中期至商末约255年间的甲骨文进行了分期和断代,把甲骨文分为“五期”,并论及殷商文字书法的演变:

从各时期文字、书法的不同上,可以看出殷代二百余年间文风的盛衰。在早期武丁的时代,不但贞卜所记的事项重要,而且当时史官所书契的文字,也都壮伟宏放,极有精神。第二、第三期,两世四王,不过是守成之主,史官的书契也只能拘拘谨谨,维持前人成规,无所进益,而末流所至,乃更趋于颓靡。第四期中,武乙终日游田,书契文字亦形简陋;文丁锐意复古,力振颓风,所惜当时文字也只是徒存皮毛,不见精髓。第五期帝乙、帝辛之世,贞卜事项,王必躬亲,书契文字极为严密整饬,虽届亡国末运,而文风丕改,制作一新,功业不可掩没。

他所划分的甲骨文五个阶段为:1.兴盛的时期(盘庚到武丁);2.守成的时期(祖庚、祖甲);3.颓靡的时期(廪辛、康丁);4.重新振兴的时期(武乙、文丁);5.严整的时期(帝乙、帝辛)。虽然五期书风各有不同,却是逐渐形成,即使同一个贞人,在不同场合的书风也会不同。各期甲骨文的风格分别有如下特点:

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

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二世四王约100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这些甲骨文刻得很有力,笔画粗壮。大字居多,气势雄伟,挺拔峻厉;小字庄严端丽。笔力粗犷遒劲,结体方整,行款错落有致,代表书家(即贞人)有韦、永、宾等。

第二期:祖庚、祖甲

谨饬期。自祖庚至祖甲,约40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有雄劲豪放之气。因为他们是守成的贤君,一切严守规矩,这时期书法谨饬工丽,书体工整谨严,端凝秀丽,结体整饬,字体大小适中,行款整齐,字形端稳,作风趋于整饬。代表书家有旅、大、行等。

第三期:廪辛、康丁

颓靡期。自廪辛至康丁,约14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变得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屡见不鲜,书法纤细柔弱,书风逐渐颓靡草率,字迹常歪斜不正,款不整齐。此期书者何、等具名贞人书法颇佳。

第四期:武乙、文丁

劲峭期。这时期又出了一批新的书家,风格生动、放逸,奇变多姿。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特点。该时期前期作品粗疏古拙,颇类似武丁后期体势;后期作品日益严整,透出庄重之气。著名书家为名历者。

第五期:帝乙、帝辛

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约89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这时期的书风匀整严肃,书体端庄隽美。该时期大部分作品字体细小,精工细致,放逸俊秀,一丝不苟。书法名家有黄、派等。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从书法体势和大的风格类型的角度看,殷代的甲骨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的字形比较大,方折的笔画多,结字疏朗,体势粗犷;2.中期的字形整饬,体态娟秀,笔画有方折有圆转;3.晚期的字形普遍小,结构紧密,笔画以弧曲的形态为特点。总体而言,商代甲骨文字的面貌是多样的,早期多作大字,雄浑有力,中期柔弱纤细,字体大小参差不一,晚期字体趋小,书写整齐匀称。各时期的书法字体特点明显,不相混淆。

第三节甲骨文的表现形态

殷代的君王非常崇信鬼神,经常举行系列祭祀活动,祈求祖先和神灵护佑。在他们的心目中,祖先和神灵的意见至高无上,遇事无论大小都要事先向祖先和神灵报告,甚至王妃是否有生育能力,自己能否生病,都要通过占卜的方式征求祖先或神灵的意见。占卜的内容为“卜辞”,属于国家档案性质的文书,由贞人或专业人士契刻在占卜的甲骨上。如果说这些契刻者或贞人就是当时的书法家,甲骨上的书迹就可算是最早的“书法作品”了。

从书法艺术角度考察,甲骨文已具备了笔法、字法、章法等艺术要素,可以称得上是早期真正的书法艺术。纵观所有的出土甲骨文,其文字大致有三种表现形态:

一、笔书

用笔蘸墨或朱直接书于甲骨上,书体清晰,圆润沉着,其方法开后世篆隶草行楷之先河,而殷商时期已有毛笔,可从考古和文献中得到证实。

同类推荐
  •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神至之笔的古韵诗词

    收录了少年行;采莲曲;戏赠杜甫;劝学;励学;人日立春;苦吟;野望;咏柳;边词;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采桑子;忆秦娥;小重山;苏幕遮;贺新郎;夜游宫;浪淘沙令;苏武令等唐诗宋词。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筑梦蓝天

    筑梦蓝天

    罗阳同志是我国航空科技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振兴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了一生。2012年11月25日,罗阳同志在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问要求相关部门宣传、弘扬罗阳同志精神,宣传、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国务院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称号,巾共中央组织部追授罗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共巾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罗阳同志学习的活动。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高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高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牛顿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其原因在于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你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攀登作文的高峰。本书不仅有名师、名家的技法解析指导,更有大量的满分佳作和素材库,让你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更轻松地登上作文的高峰。
热门推荐
  • 极品王妃追夫记

    极品王妃追夫记

    一朝穿越,成了王爷后宫的一员。而且还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一众小妾们的羞辱,下人们的欺压,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于是,她要奋起反抗,改变这种该死的现状。于是,目光锁定在了王爷的身上,上演了一系列的追夫计,王爷扑倒,小妾们打倒,下人们踢倒。极品王妃追夫记,华丽来袭。但是,为何最后是这种情况。“娘子,你要去哪?”“娘子……”王爷开始追着王妃跑了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 当精灵爱上凡人之穿越到古代

    当精灵爱上凡人之穿越到古代

    本书主角从精灵变成人类,又因为一款后宫游戏穿越到了古代?!敬请期待……
  • 班长是女王:学霸班长的妖精男宠

    班长是女王:学霸班长的妖精男宠

    “爸爸可是要成为王的女人!”“嗯,你是我的女人。”
  • 琢玉

    琢玉

    天地造物,数以万计。诸神临世,天威昭彰。古神遗迹浮出水面,失落法诀再现世间,上古神器璀璨耀眼,血雨腥风再难平息。造化弄人,他的轨迹,竟与多年前的浩劫出奇得相似。挚爱心有所属,恩师寂寂逝去,兄弟被逼入魔,世人冷嘲热讽。放眼九州,举目无亲,举世皆敌!玉不琢,不成器。看主角如何在逆境中坚忍不拔,战胜自我,上演一段热血澎湃、感人肺腑剑侠故事。本文古风浓郁,古韵盎然,言辞清新,感情细腻,催人奋进。是一篇倾力于文字雕琢的古典中国风轻玄幻小说。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不可思议的发现、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妙趣横生话科学、发明让人类享受生活、发现未知的世界、改变世界的理化大发明、科学发现的探索、人类生命科技发明发现等。
  • 那一瞬地老天荒

    那一瞬地老天荒

    这是一本穿越小说集,每个故事都很短,大约每个故事在十多章左右,每个女主都是穿越过去的,可以这么说吧,每一篇都是和上一篇没有关系的文章。女主在现在的职业不同,所以性格也都是不相同的,她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博士,有的是杀手。男主有的一片痴情,有的却是渣男,有的隐藏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文章写尽一个个不同的故事,一个个悲伤的故事。穿越时空的人迟早会回来,留在古代的人一次次的回忆,最后有的人沉迷于回忆不愿苏醒,有的人重新娶妻生活下去,可怎么也该变不了他们在回忆里那个不可替代,一瞬天荒的女子。小说中所选的故事情节,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纠纷只是小说而已,历史上不存在。纯属本人虚幻……
  • 屠魔伏

    屠魔伏

    主公玩儿穿越,据说是去拯救她们,她们是谁,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们,让她们走上了如此的道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还要经历多少的磨练,痛苦,纠结背叛,才能真正找到她们想要的东西呢?而我们唯一的男主角会怎样一步步的走进她们的生活,而这将会不会是她们重新选择的一次最好的机遇,还是美丽的邂逅呢?让我们开启魔幻之旅!
  • 霸道总裁争夺战

    霸道总裁争夺战

    "呵呵,我沈天樱有资本,够拽,怎样?!"沈天樱张牙舞爪的说着,吕寒轩冷笑一声,说:"沈大小姐,太过张扬可是会受到惩罚的······"沈天樱不屑一顾的瞪着吕寒轩,吕寒轩傲慢的一笑,两个总裁的没硝烟的战争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