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艺术发展
清末以前,二人转化妆扮相极为简单,旦角化彩妆,丑角是本脸。自从与评戏合作后,旦角多改为评戏打扮,戴头面,贴水鬓,描眉抹粉涂口红,一般是穿戴花袄及彩裙。有时也有青衣打扮。丑角仍戴丑帽,系腰包,穿蓝衣、红彩裤,勾三花脸。小生戴公子巾,着绣袍,穿厚底靴。
表演上开始学习戏曲形式,讲究“手眼身法步”五法,主要刻画人物。演出形式越来越丰富。如丑角有了“起霸”和“喊赞”,舞蹈技艺越来越精湛,正戏表演中则有舞扇子、舞手绢、打手玉子、挎大板等绝活。
在音乐唱腔方面,在民国初期就有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常用曲牌已有100多种,有“十大曲牌”之说。除基本唱腔外,二人转还有“专调”、“小帽儿”和“小曲”,剧目也有了极大丰富。
三、著名艺人
民国时期,二人转发展迅速,各个流派均出现了大批的著名艺人。
西路著名艺人主要有:于得水(于麻子)、黄国庆(粉白桃)、贾连吉(贾大脑袋)、王义(王二妞)、王殿卿(小钢炮)等。
南路著名艺人主要有:吴万善(三两六)、李鹤龄(红菊花)、王承业(白菊花)等。
东路著名艺人主要有:王云鹏(双红)、李青山(大金镶玉)、刘世德(大滑稽)、谷振铎(谷月秋)等。
北路著名艺人主要有:齐兰亭(露水珠)、徐生、宋万山(桂荣子)、石玉奎、李泰、朱德福(朱老丫)、胡景岐(筱银枝)、李鸿霞、吕鸿章 (大彩霞)、蔡兴林(粉蝴蝶)等。
中路著名艺人主要有:程喜发(程凤喜、程傻子)、史连元(宝凤、大绞杆)、蔡兴舟(大虾爬子)、夏小满、文庆善(大烛台)、徐小楼、赵文山(赵彩云)、张振忠(十四红)、黄彩霞、郎艳舫、栾继承(筱兰芝)、王玉兰、王桂荣等。
内蒙古著名艺人主要有:许广才(地攘子)、孙才(金螳螂)、朱景林(朱老美)、筱金枝等。
知识小百科
“评剧的由来”
评剧产生于河北省东部,系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一带农村的莲花落发展而成。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的农民喜爱。
评剧第一代的剧作家有成兆才等人。成氏原系莲花落艺人,他受到新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革新创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些都是评剧的奠基戏。
尤以1919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久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 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
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二人转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二人转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东北曲艺初步改革的时期,二人转的戏改工作如火如荼。1953年, 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1958年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期间,东北代表团都派人演出了二人转的传统剧目和一些现代戏剧目。
从此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二人转演员也多次参加全国统一调演,二人转在东北三分之二以上县、市都有专业演出团体。
辽宁、吉林称“二人转”为“地方戏剧团”,黑龙江则称之为“民间艺术团”。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1955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
同时,有诸多曲剧被搬上影视舞台,例如以单出头形式来演出的传统剧目《摔镜架》,又名《王二姐思夫》,于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现代戏集锦《白山新歌》于196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这两部影片为二人转的普及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60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1966年为止,东北三省共有专业演出团体100多个。同时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剔除“低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发扬“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上克服了“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二、“文革”时期的二人转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艺界成为“重灾区”,二人转也不能幸免。这时期,许多二人转专家与艺人挨批的挨批,下放的下放,多数剧团解散,二人转艺术异常黯淡。其中,尽管还有一些文艺宣传队编演节目,但内容仅限于样板戏及一些对口词、锣鼓群等,几乎看不到二人转了。只有在一些偏远农村,还有少数艺人偷偷唱二人转,并受到了农村干部 和群众的保护。如1967年吉林省榆树县恩玉公社有一伙艺人唱二人转,县里的相关人员前去没收了戏装。 第二天,公社干部就把戏装还给了艺人,留下他们继续演唱,可见群众喜欢的艺术是任何人也消灭不了的。
三、新时期与当代二人转
进入新时期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重视文化艺术事业,二人转艺术重新焕发青春。据调查,自80年代以来,除了沈阳曲艺团地方戏队、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和黑龙江省龙江剧院民间艺术队等以外,东北的各地还有专业性的演出团体近80个,其中以辽宁省的铁岭、黑山、法库地区,吉林省的梨树、榆树、伊通地区,黑龙江省的海伦、双城、五常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等地区的二人转演出团体,均有较大的影响。
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此外,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还先后建立了二人转的专门研究组织,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戏曲学院还专门开设了二人转的表演课程,沈阳音乐学院也开设了二人转的音乐课。
进入新的世纪,辽宁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的二人转演员赵本山,将二人转这个在东北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发扬光大,使其再现辉煌。同时,赵本山自导自演的18集农村题材轻喜剧《刘老根》的热播,则在全国掀起了“东北二人转热”。剧中二人转演员的精彩表演,也使全国人民对二人转这门民间艺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