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100000020

第20章 二人转著名艺人与转坛趣闻(1)

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二人转艺术深深地扎根于东北大地,并产生了无数的从艺者。除了清代、民国时期的著名艺人外,近现代又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工作者,诸如:徐小楼、于守和、胡景岐、王悦恒、蔡兴林、梁德双、苏凤林、来清、张敬忠、朱玉臣、秀林、林文田、安志斌、秦志平、李海、李春明、韩子平、孙文学、傅昌发、张金来、高英杰、董孝芳、陈殿栋、吕兴有、李少先、王素珍、苏文秀、关长荣、张志霞、白凤兰、雷秀珍、王笑梅、于莲、郑淑云、李小霞、郑桂云、李静、朱和平、董玮、王艳春、杨宏伟、陈树新、杨金华、黄晓娟、周春燕、李雷、董宝贵、尹为民、董连海、佟长江、徐振武、岳春生、阎光明、丁少良、白玉民、李丽颖、石桂琴、张建华、阎学晶、魏武才、何小影、孙晓丽、赵晓波等。这些艺人继承了前辈的高超艺术,巩固创新,成为近现代二人转舞台的中坚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后,是二人转的继承和发扬阶段,艺人们承前启后,为二人转的现代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一批艺人中的李青山、王尚仁、李庆云、杨福生、刘士德、阎永福、王悦恒、栾继承、程喜凤、谷柏林也被尊为二人转的十大宗师。

二人转的表演幽默诙谐,艺人们又拥有各种高超的技艺。同时,二人转的产生和发展,分别经历着中国的不同发展时期,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有关的趣闻和轶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第一节 二人转著名艺人

一、一代宗师李青山

李青山,著名二人转表演艺人,1904年生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舒兰县,1978年去世。幼年家境贫寒,11岁开始给地主放猪,15岁拜老艺人张相臣为师学唱二人转,在吉林各地走乡串屯,靠卖唱乞讨为生。

18岁成名,30岁以前唱上装,30岁以后唱下装。先后取艺名为“大金镶玉”、“大机器”。东北沦陷时期,李青山在关大桥演出,有个聂警尉派人送来个纸条,叫李青山去他亲戚家的那个屯子演二人转。恰好干沟子有人也来找李青山,于是李青山就把聂警尉的人打发走了。等李青山和刘士德到干沟子安顿下来,聂警尉的人也追了过来,还打了李青山一伙的艺人。

聂警尉知道李青山的大名,不好明着难为他,就叫李青山当场为他演出。于是到外边大场院里打场子,李青山和刘士德用艺人行话嘀咕几句就上场说起口来。李青山说:“上场来多多少少说上几句。说金值金,说银值银,也别说你唱得好,也别说我唱得不济。南里走,北里去,四海为家,全靠父老兄弟。昨天咱在关大桥,今天来到干沟子。屯子外打下处,冷风潮气。夜间来了老总,惹人家不愿意。打了咱们几下子,肉皮子挺疼,骨头没咋的!唱好唱赖,咱还是比试比试!”

刘士德说:“咱们比啥呢?”李青山道:“咱们也说一段反正话,我说正的你说反的。”接着二人便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下去:“红花”,“花红”;“白花”,“花白”;“一万”,“万一”;“九条”,“条九”;……“老鞑子”,“鞑老子”。这时刘士德说:“我不跟你唱了!”李青山问怎么了,刘士德说:“还没张嘴呢,你就打老子!”

说到这里,观众禁不住哄笑起来,聂警尉明知挨了骂,也只好跟着笑。

1948年,李青山参加土改队和担架队,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教师,在艺术上坚持推陈出新,重视改革,培养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员。1958年他担任吉林省戏曲学校教师,并被聘为吉林省吉剧团的艺术顾问,对于吉剧的创建也作出一定贡献。1950年以后,相继在舒兰县文工队、吉林省文工团、长春市文工团、长春市东北地方戏队、吉林省戏曲学校等文艺单位工作。曾被选为长春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

李青山的嗓音清脆响亮,韵味醇厚,演唱风格独特,唱工技巧样样俱佳,尤其擅长即兴编演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说口词,最受听众欢迎。长期流传在东北地区的60多首民歌和200多出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剧目,他都唱得很地道,演得很出色。

代表剧目有《洪月娥做梦》、《摔镜架》、《浔阳楼》、《西厢》、《蓝桥》、《回 杯记》、《赔情》、《二大妈探病》、《大观灯》等,由他口述、王兆一整理的“谈艺”、“小传”、“谈戏”等理论专著,总结了他的艺术经验和经历,被吉林省曲协及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入《二人转史料》二、三辑中,颇有影响。

二、“蹦蹦皇后”筱兰芝

筱兰芝,原名栾继承,1923年生于沈阳市东陵区祝家屯,1995年因病去世。筱兰芝儿时最愿意看秧歌,14岁那年,屯子里来了一个秧歌队,他看着看着,凑到跟前摸起家什竟然敲出点儿来。后来,他就跟着秧歌队走了,由这屯到那屯,等秧歌队散了,他又跟着领头的学唱蹦蹦戏,从此便走上了学艺的道路。

在跟随艺人闯荡江湖中,筱兰芝饱经风霜,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演唱基础。他20岁即在沈阳成名,人称“蹦蹦皇后”。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的演唱技巧更加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表演手段不断得以充实,逐渐形成人所共知的艺术风格。

筱兰芝一生追求二人转艺术的“美”。他每演完一场,常说“又美了一回”。他从不用脏口怪相取悦于人,而是靠精湛的真功夫,把人们认为俗的艺术搞成俗的精品。

在旧社会,二人转艺人地位卑微,被视为社会上的下九流。筱兰芝不这么看,他说艺人的形象要靠自己树立,艺德才是根本。筱兰芝最反对艺人说脏口,认为满口脏话的艺人一钱不值。有一次,他同师傅在通化一个叫马莲土墩子的地方唱二人转,警察非让他唱个“粉段子”,他坚持不唱,说唱“粉段子”的是下九流。警察打他,他也不唱,最后把他打得鼻青脸肿。

1955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在看了筱兰芝表演的二人转《西厢记》后称赞他说:“我演红娘,台上需要那么多人陪伴;你演《西厢记》,台上就你们两个人!”据著名二人转研究专家、辽宁省省曲艺家协会顾问耿瑛介绍,解放后,筱兰芝在抚顺欢乐园献艺。新编历史题材《王娇鸾》就是他唱红的,流传于东北三省。

“文革”期间,筱兰芝身陷囹圄,却念念不忘二人转。那时,常有菜农接他去郊区,在生产队的大菜窖里为大家唱二人转。“文革”结束后,筱兰芝重登舞台,除演出外,又培养了一批二人转新秀,使他的绝技得以传承。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剧本的书写方式才都由“丑、旦”改为“男、女”了。旦角改丑角,也叫上装改下装,行话叫“解开罗裙带”。有人上装改了下装之后出了名,关东名丑、筱兰芝的搭档“程傻子”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他们以前唱上装时的名字都很好听,为了适应演丑角的要求,才改成这样的名字的。而一辈子没“解开罗裙带”的,在东北三省,只有筱兰芝一个人。

三、从乞丐走向大师的程喜发

程喜发,出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1965年去世,辽宁省辽中县人。著名二人转艺人。旦、丑双绝。

程喜发出身极为贫寒,从他记事的时候起,生母即因病去世,他跟着父亲和继母生活。父亲是一个给别人扛活的力工,因劳累过度,不久也去世了,程喜发只好跟着继母给人家放猪谋生。孤苦无依的程喜发不愿在家受气,只好加入到乞丐的行列。

乞丐帮里住满了各种各样靠卖唱卖艺要饭吃的人,打呱打板儿的、打沙拉鸡的、打哈拉巴的、打高粱杆子的、打烟袋锅子的、唱二人转的等。程喜发就是在这里学会了打竹板和唱小调。年轻的程喜发靠着这点学来的卖唱技艺,一边要饭一边卖艺到了黑龙江省海伦县。15岁时,程喜发在海伦遇上了二人转艺人杨德山,并拜其为师。

二人转传统的教授方式是“口传心授”的方式。程喜发不认识字,这种学戏方式对于他十分艰难。师父教了戏词儿,他害怕忘了,就躺在土炕上,眼睛瞪着屋子的顶棚,心里默默念叨着刚刚死记硬背住的戏词儿。每天晚上,师父杨德山上台演出的时候,他就坐在台下的角落里看身段和手势。等戏演完了,人群散尽以后,他就偷偷跑到月亮地里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这样学个五六成,师父有时间再给他指点。就这样,程喜发随着师傅学会了《燕青卖线》、《华容道》、《阴功报》、《双锁山》等二人转的骨子大戏。不识字的程喜发依靠着死记硬背学会了这么多的戏文,这完全是靠着一种过人的毅力。

程喜发包头时(旦角)艺名“程凤喜”,唱丑时艺名“程傻子”。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吉林、辽宁及热河一带演唱,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肚囊宽,会的剧目很多。新中国成立后在抚顺、沈阳一带演出。程喜发会的剧目很多,如《王二姐思夫》、《灞桥挑袍》、《浔阳楼》、《武松打虎》、《杨七郎打擂》、《杨闹红要表》、《包公铡侄》、《白娘子诉功》及小曲《鸳鸯嫁老雕》等。

程喜发能唱近百种曲调,“十三嗨”最精。唱戏时注意解意,领着观众走,有一套艺术表演技巧。改唱丑以后,调和板非常瓷实,“口”、“相”俱佳,和包头配合默契。“蹦蹦皇后”筱兰芝说,他最佩服的艺人是程喜发,程喜发的板头好、肚囊宽。

1951年末,程喜发进入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民间艺术顾问,著有艺术回忆录《六十年来的二人转》。

四、二人转新“掌门人”赵本山

赵本山,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著名小品、东北二人转演员。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蝉联10余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创立有本山传媒集团,任董事长。集团业务包括电影、电视剧、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等。近年来因大力提携新人、热衷慈善事业等义举而赢得广泛好评。

赵本山6岁时就开始跟二叔赵德明(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岁时,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盲人张志,一举成名,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拉场戏《大观灯》3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北三省。中国观众今天能享受到赵本山小品艺术,据说应该感谢的是姜昆。1987年,姜昆在辽宁铁岭偶然看到赵本山的一场演出,之后他极力向中央电视台导演推荐赵本山。

赵本山小品最大的语言特色首先是丰富、生动的口语,赵本山从二人转继承了一份重要的艺术遗产,这便是“说口”。他不但能准确掌握传统说口的节奏和韵律,还能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用现代词语以及乡村俚语创造出崭新的说口风格,语言节奏鲜明,十分上口,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极富魅力的幽默感。他一张嘴便妙语成珠,最没效果的词儿到了他嘴里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应,深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赵本山对二人转最大的贡献是提倡“绿色二人转”。所谓“绿色二人转”,就是将二人转中低俗、庸俗、恶俗的部分去掉,即净化脏口,将其优秀的一面留下来。只有将二人转净化和提升,走绿色道路,才能走上大舞台,让更多的观众喜欢它。赵本山的这一提议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好评,他所倡导的“绿色二人转”也正风风火火地转遍中国,走向世界。

第二节 二人转转坛趣闻

一、二人转艺人的拜师礼

二人转艺人拜师,程序有繁有简。据老艺人程喜发回忆,拜师很不易,师傅先品你三个月。 第一看你嗓音如何; 第二看你机灵与否;第三看你是否够材料,手脚直板板的不行; 第四还要看你的品行,品行是大事,要你三稳——手稳、脚稳、嘴稳。

师傅看你合格,才撒帖子请人。除各班的艺人来贺喜外,不在班上的单牌艺人也来随份子。摆上香堂,也是三炷香两支蜡。上香有说道:大圣佛殿上六十四炷,小圣佛殿上三十二炷。拜的师爷是庄王。拜师时有捧壶的,有入门师。入门师领你大点步子迈过门坎,这算进了祖师爷留下的门坎。然后拜祖认师。代笔师在一尺多长的毛头纸上写上某某几时入江湖门、谁捧壶、谁代笔等。然后吃喝两天。

捧壶要用泥壶,因为壶和江湖的“湖”同音,表示入了江湖。这是入门徒弟,有三灾八难,江湖人庇护你。

收头一个徒弟,叫“开门徒”,这是“头次开山”,三年以后打发徒弟下山,就算满徒。收最末一个徒弟,叫做“关门老兄弟”。还有认“过卖师”(过门师)的。有些唱手是自悟的,唱了很久没拜过师父,不算入江湖门,因此再认个师傅或师哥,这就叫认“过卖师”。也有虽然认过师傅,但还想跟某位老艺人学艺,就认个“干老”,其实明是“干老”,暗是“过卖师”。

同类推荐
  •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香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香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传统文化的许多部类都可溯至先秦,香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一直追溯到殷商以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 圣山秘境大追踪

    圣山秘境大追踪

    我国是历史悠久和地大物博的国家,幅原辽阔,土地广袤,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我国汇集了世界上众多复杂的地形、地貌。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共同构成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广阔大地。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二版)

    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二版)

    本丛书共分六册,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基础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初级会计电算化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全书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灵罗天征

    灵罗天征

    我从黑暗中来,为你们点燃无尽光明;我从黑暗中来,终会回到黑暗
  • 韵之彼岸

    韵之彼岸

    前世的爱恋情仇,后世的再次相遇,转世的彼岸花再次遇到了神,却已经被他遗忘,命运的齿轮不断旋转,又紧紧相嵌,“我知道,你绝对不会忘了我。”微弱的声音再次在他耳旁回荡,难道悲伤的结局无法改变?一段传奇的魔法盛宴,一段令人揪心和痛苦的轮回之恋彼岸花将再次盛开······
  • 破命洪宇

    破命洪宇

    洪宇星,乃天地初开,混沌之石所化,其大无可量,其形无可述,其重无可计。洪宇星初现,混沌之气氤氲弥漫,混沌一气化二,二生三,三生万象。一气之始,乃混沌凝结,土之气,土内生火,水气生,水聚成潭,成河,成湖,成海,水粹土得金,水土交融生木,始有生气。混沌,生鬼魅邪神魔,皆大能,翻天倒海,吞吐日月,是为图腾祗。生气衍生生物,虽强,不敌图腾祗,尊之敬之,视若神灵,祭祀之,祈得庇佑。当今神族,乃图腾祗之子民延续,所祭图腾祗,无可考。
  • 一夜风吹

    一夜风吹

    曾几何时,他们是对方的彼此;曾几何时,他们决定忘记;不相见,不联系,不关注,不想起,就这样把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再相见,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妖妃盛宠:神尊,轻点撩

    妖妃盛宠:神尊,轻点撩

    云舒,表示自己只是一只来完成任务的鬼。没有想到在路上会碰上小道士——允离面对面前什么都不懂的允离,云舒不怀好意的笑道:“道士师傅,不如小女子带你一起去云游四海,啊?!”一边云游,一边就想着怎么解决允离。开玩笑,道士啊!是打鬼的,而且他还是个打鬼小分队的队长啊!这种祸害怎么能留下来呢!于是允离一个人就充当了,打手、保镖、保姆、嗯……顺便当个暖床的。嗯……^_^可当云舒要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允离不干了!我装傻充愣的伺候你,还为你放弃了升仙的机会。想走?不可能!
  • 傲骨仙尊

    傲骨仙尊

    平凡的他带着一身傲骨,穿越到这个妖魔仙侠并存的世界,一只蝴蝶煽动怎么的风暴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10秒钟打造说话高手

    10秒钟打造说话高手

    如果你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那么从现在就开始精心锻炼你的舌头,培养说话的能力,当你成为说话高手的那一天,也就等于你拥有了你所想要得到的一切。十秒钟打造全新的你,不说则已,一说惊人。
  • 校园还有纯纯的友谊

    校园还有纯纯的友谊

    我希望校园更需要男女生之间的一种单纯的喜欢,就像书中所呈现的一样,往往单纯才会更好的连接内心,沟通心灵,像是一种生活中的仰慕吧。
  • 梦今夕

    梦今夕

    今朝一梦,问君何夕?蹉跎世界下,无尽时光中,有那样一份感情随风摇曳;百里湖水旁,明月仙殿上,有那样一对爱人无言相顾;红梅花下雪,仙陨喋血凉,有那样一种伤痛刻苦铭心;浩渺星宇间,绝望伤心地,有那样一段追忆欣然窃喜;阑珊深渊处,灯火通明里,有这样一座石塔装满回忆。(这篇小说不会很长,若想看情节,不妨来此。)
  • 以太神域

    以太神域

    为何多姆神域和地球存在于这个不同的位面?魔法与科技最真实的碰撞,未来的命运,只有由以太能源所代替的科技,能够权衡神域与地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