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旧称“蹦蹦”,是我国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的一种小场演出活动,俗称“小秧歌”。
后来,随着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关内关外的文化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成为近现代的二人转艺术。
二人转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在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节 二人转的定义与别名
一、二人转的定义
二人转是在东北特定的文化土壤上,东北民众喜爱的民间歌舞秧歌、民歌和民间说唱莲花落合流,在此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多种成分,发展成至今仍有旺盛生命力的独特的艺术形态。至于二人转的表演应该属于戏剧形式还是曲艺形式,艺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如《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一书,把二人转归为东北的剧种,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则把二人转归在曲艺中。东北二人转艺术工作者也各自有不同的看法。
二、二人转的别名
二人转诞生后,曾经有过很多别名,有些现在还是沿用,比如:蹦蹦:过去流传很广,也叫“蹦蹦戏”、“地蹦子”,是以其舞蹈蹦蹦跳跳而得名。
碰碰:是指两班不相识的艺人,碰在一起,打板就可以合演而得名。小秧歌、莲花落:二人转以“大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故名。对口唱、对口戏、双玩意儿、双调:以二人转主要由旦、丑两角色表演而得名。
边曲、悠喝:早年二人转常唱“边关调”、“悠喝腔”,故名。棒棒戏:二人转丑角上台手使彩棒,故名。
此外,还有半班戏、大布袋戏、转桌子戏、春歌戏等名。三、二人转的定名来历“二人转”之名最早见于1934年大连出版的《泰东日报》,但并未流传开。直到1952年,原辽东省民间艺术汇演时,艺人都反对叫“蹦蹦”,经艺术工作者筱兰芝、王铁夫等提议,改叫“二人转”,不久即在东北各地普及,一直沿用到现在。
知识小百科
戏曲与曲艺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800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50多个。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被称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跃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说的如相声、评书、评话;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等鼓曲;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又说又唱的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又说又唱又舞的走唱如十不闲莲花落、宁波走书、凤阳花鼓、车灯、商花鼓等。正因为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
第二节 二人转的艺术起源
一、单源说
一种说法认为,二人转起源于东北秧歌或莲花落,又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作为补充,即“单源说”。所以民间有如下艺谚:“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打底,秧歌镶边”,“秧歌打底,百戏镶边”。“打底”指的是母体,二人转的母体源自哪种艺术形式,其说不一。
二、双源说
另一种说法认为,二人转是秧歌和莲花落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即“双源说”。“双源说”把东北秧歌和关内的莲花落都视为二人转的母体,两者不分主从;在两者相融合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多种民间艺术,构成自己独有的艺术形态。
三、多源说
“多源说”认为,二人转是秧歌、莲花落、什不闲儿、东北民歌、东北大鼓、河南坠子、西河大鼓、相声、评剧、皮影、梆子、太平鼓、凤阳花鼓、打连厢、民间笑话、杂技等民间艺术混合而成。“多源说”把二人转看做是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混合体,即是说,它不源自具体哪一种艺术。
第三节 二人转的文化根源
一、萨满教与圣婚仪式
二人转流传数百年,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在5000多年前的辽西大地上,东北先民崇拜具有非凡生殖能力的女神,即大母神。在他们心中,如果对大母神顶礼膜拜,就可以获得像大母神那样的繁衍生殖能力。而人口的繁荣,则可以带来生产和狩猎的丰收。
究竟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神力呢?先民们自发产生了萨满教,开创了“圣婚”仪式。由一男一女两位祭司主持,其舞蹈主要表现的是交媾。在远古的时代,这是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由于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巨大的生殖能力,所以舞蹈要具有挑逗性,要引人勃发。
男祭司需要围绕女祭司起舞,女祭司则在男祭司的带动下起舞。他们通过模仿神灵来接近神,从而获得神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转移到自身。而这种相互围绕着的跳,就构成了“二神转”,即“二人转”的前身。
二、圣婚仪式的艺术转变
“二神转”的圣婚仪式,首先被移植到了东北大秧歌中。东北大秧歌的上、下装是二人转丑、旦角色的萌芽。大秧歌中,无论是高跷子,还是地蹦子,其构成形式都是由女男两两相对的排列组成。过去扭秧歌者,虽然都是男性,但“包头的”扮演女性旦角,而丑角则突出强化男性。两队的互舞实际上是上、下装,即男女的互舞。在秧歌队伍中,就初步构成了“上、下装”两个的“一副架”,对对双双对着扭。人们最初把大秧歌上装称为“包头的”,下装称为“扮丑的”,而二人转最初的角色称谓也是“包头的”、“扮丑的”,就直接来自大秧歌的称谓。
知识小百科
萨满教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它的历史可能与现代人类出现的时间一样长久,甚至在文明诞生之前,即当人们还用石器打猎时,这种宗教就已经存在。
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等宗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在科尔沁草原东部的蒙古族,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以及在部分锡伯族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继承。
萨满中的跳神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其一,为人治病;其二,教新萨满;其三,举行祭神仪式。
萨满为人治病的跳神仪式是这样的:傍晚,在患者居住的“仙仁柱”中,人们围坐在周围,在跳神前点燃一种木本植物,发出香气,净化污浊空气,以便神灵能够到来。
届时,萨满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盘腿坐在西北角的“塔了兰”的专门位置上,病人坐在东南位置上。萨满在请神前,双眼半睁半闭,打几个哈欠后,开始击鼓,然后起身,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音调极其深沉。萨满唱一句,“扎列”(二神)和参加跳神仪式的人们伴随着合唱。鼓声渐紧,萨满下巴哆嗦,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双目紧闭,周身摇晃,表现出神灵附体时的痛苦情状。这时有人拿出一团烧红的火炭,放在萨满脚前,为神引路。萨满鼓声突停,混身大抖,这是神已附体的表现。这时附体的是祖先神,借萨满之口询问:“你们请我来有什么事?”“扎列”及病人亲属代答:“因某人患病,惊动祖先来给看病。”这时萨满再击鼓吟唱,通过逐一恭请诸神,探寻病人冲犯哪位神。萨满提到一位神的名字,病人不由地颤抖起来,则认为是此神在作祟病人;有时作祟之神借萨满之口,自认是他所为,要求供祭某种牺牲,患者家属赶紧应允,答应病好后就还愿。有的萨满看病人的病情严重,就让病人裸体躺在床上,向其身喷开水,叫“阿尔沁达兰”。如果认为危重病人的灵魂被恶神掠去,萨满要借助祖先神的力量,于想象中远征沙场,与恶鬼搏斗,把患者的灵魂夺回来,病人方能得救。萨满跳神时间长短不一,视病人症状轻重,短则半小时,长则一两个晚上。有的萨满斗不过凶神恶煞,嘱咐另请其他萨满来跳神。
第四节 二人转的起源传说
一、庄王传说
一种说法是庄王有病卧床,心中愁闷,找两个傻子在地下唱,没有适当词句,只是男的包个女人头,庄王一看高兴了,病愈之后,就叫人编小曲到民间去唱。
另一种说法是庄王发兵,兵卒思念家乡,不愿意打仗,他就想了个主意,叫两个大臣给兵卒唱歌。唱歌的大臣背朝着兵卒,不许看脸。后来,不论是莲花落或是蹦蹦,演员出场时,也都背着观众。据说这就是庄王留下的规矩。
二、范丹传说
传说孔子陈蔡被围,打发子路到范丹那儿借粮。
子路骑马越篱笆直奔范丹房前,把马拴在窗棂上。子路道明来意,范丹说:“我这么穷,哪有粮借你?”孔子又让颜回去,颜回见有秫秸障,下马,把马拴在马莲堆上。范丹一见,很高兴,说:“小伙子,吃点饭吧!”他拿出三个饺子。颜回吃光砂锅里的三个饺子,一看,砂锅里还有三个饺子。吃过饭,范丹拿两个鹅翎管,到院里,左右一撮,封好给颜回。颜回在船上拔开鹅翎管,里面的粮食洒出一些。艺人可以上船要饭,即源于此。颜回见孔子,拔开鹅翎管一倒,倒出一座米山、一座面山。后来,范丹讨粮,孔子说:“后辈还,贴对子(春联)的人家都可以要。”唱莲花落、唱蹦蹦的,都以范丹老祖为根基,到处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