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这个人谋反心里特别强。相传,被砍掉脑袋的刑天与黄帝争斗的意志丝毫没有减退,斗争的欲火反而更加旺盛,他几次让割下来的脑袋重新长在肩上与黄帝对抗,几次又被黄帝将脑袋割了下来。最后一次,他的脑袋被刽子手砸了个粉碎,扔进黄河里去了。
刑天很无奈,越发的愤怒,竟然用他的两个乳房作为眼睛,发出仇恨的凶光,肚脐眼作为嘴巴,呶呶不休的嚷嚷叫骂个不停,同时,一手握长斧,一手握盾牌,挥舞不息。最终,刑天还是将生命耗尽后,带着悲愤离开了人间。
后来,黄帝也为刑天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亲手将他的尸体掩埋在了常羊山上。
四、奇人英才传说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比如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李白、苏轼、王安石、范仲淹、唐伯虎、徐文长、蒲松龄、纪晓岚、曹雪芹等。围绕这些奇人英才,也出现了众多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或者讲述他们的求学经历,或者讲述他们的高深学问,或者讲述他们的轶事趣闻,富有个性和情趣。
李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最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历史传说众多。他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不朽篇章,放浪不羁的性格,宽广博大的胸襟,蔑视权贵的精神,寂寞孤独的情怀,曲折悲惨的结局,都使这位集“儒、释、道”三家精神于一身的诗人,更加充满了迷离的神奇色彩。比如李白的出生,即具有神话色彩:
相传,唐明皇游月宫,见仙女个个如花似玉,顿生爱意,题了淫诗。玉皇大帝盛怒之下,降灾凡间,叫青龙星、白虎星下凡祸乱大唐江山。青龙星下凡即后来的美人杨贵妃,白虎星下凡即后来的胡人安禄山。太白金星急忙请求下凡力保大唐,先青龙星、白虎星之前出了南天门,寻找投胎之地。他先到了三山,又到了五岳,最终确定在巴蜀剑南道投胎。居住在昌隆县天宝山下陇西院的李客之妻,一天在青莲盘江蛮坡渡浣纱。一条红鲤里自跃到她的竹篮中,李客妻高兴地把鱼提回家。夫妻俩煮熟吃,因此怀孕而生李白。相传李白出生时,满室奇香,红光临窗。一对金凤凰从仙山峨眉飞来,停留在陇西院的梧桐树上,一唱一和,声声悦耳。
尽管李白“出身”很好,但到了民间,也是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和磨练才成才的。传说李白小时候,也不好好读书。一天,他路过一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明白了她的深意,回去后刻苦学习,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铁杵磨成针”的传说,即是李白发奋的开始。
还有多篇传说,都讲述了李白与酒化不开的缘分,富有李白“特色”。李白逝世有几说。有一传说讲李白投永王获罪后被赦,贫困交迫,投靠从叔县令李阳冰。在当涂患病,自感不久于人世,将手中全部诗稿托李阳冰整理付印作序。作下:“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后去世。另一传说讲述李白倒骑白驴把一个赃官杀了,转眼十八载。一天,他到西湖游玩,见此风景如画,碧水连天,就喝了很多酒,跳进湖中捞月而死。他的魂魄回到了故里青莲,化为了陨石。
总之,在民间,像李白这样的传说还很多,如野花开遍了山野田间。
五、名医巧匠传说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围绕他们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传说。如扁鹊与蔡桓公、华佗与曹操、华佗与关公、孙思邈与屠苏酒等,流传均十分广泛。另外,这些医者特别是一些民间医者,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有关传说也就十分丰富和传神了。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画家和书法家。《柳崖外编》、《仙儒外纪》中记录了关于傅山先生医病的不少民间传说,可见人们对他医术的崇拜。
据传有一次,山西某巡抚的母亲生病,托阳曲县令去请傅山。他说:“看病是可以的,但是我不见达官贵人。”阳曲县令答应了,巡抚只得回避,由阳曲县令代陪傅山诊病。他给巡抚之母诊完脉,说:“这么大年纪了,还得这样的病症!”也不立方,拂袖而去,县令再三婉转叩问病情,他才说:“是相思病,昨日午后起病的。”随后离去,巡抚赶出来询问母亲病情,县令无言以答。可是他母亲已经听到傅山的话,叹息了一声,说:“真是神医呀!我昨天翻箱笼,偶然看到你亡父的靴子,就得了病。你应如实把事转告傅先生。”巡抚托县令把此事内情转告了傅山,他只开了一服药就治好了巡抚母亲的病。
有位妇女,因为丈夫好赌,劝说无效,夫妻间就互相吵起来,还被丈夫打了一顿,气闷之下,得了气鼓。其丈夫这下着急了,去找傅山先生,说明情形,请先生诊疗。傅山问清情况后,好像很随意地从地里拨了一把野草,告诉他:“你拿回去,每天在你女人面前用慢火煎药,而且必须和颜悦色,低声下气。除了亲自给你女人伺俸饮食外,就一心一意地煎药,一天熬十几次。”待奉妻子服用,果然不到三天,妻子的病就好了。有人感到奇怪,问野草如何治病,况且怎么会好的这么快,傅山说:“病刚刚得了,还不是什么大病,用不着吃药。我以草为媒,让其丈夫日日伺俸,尽心尽力,平其心而和其气,就足以治好她的病了。”
这些传说多少年来在民间流传,说明傅山医学在民间经久不衰的影响。
能工巧匠传说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直接反映,主人公一般都是某一行业的发明者、重要器具的发明者或者著名建筑的建造者等。如杜康被说成是酒的发明者,老子被说成是打铁行业的发明者,蔡伦是纸的发明者,吴道子是油漆行业的发明者,鲁班是木工与建筑行业的发明者等。人们编撰了许多故事,来传扬他们发明某个行业或某种器具的过程,赞扬他们高超的技艺和美好的品德。由于民间传说的影响,他们也往往被相应的行业当作祖师来崇拜。
鲁班是我国木工与建筑业的祖师,被说成是古代很多重大建筑的建造者,大到皇帝的皇陵、宗教庙宇,小到乡间古桥、古楼,往往都会附会在鲁班身上。他还是很多木工器具的发明者,如锛、锯、墨斗、刨子等。另外,许多民间的小器物、工艺品、甚至交通工具,传说也是鲁班的发明创造,比如说木鸢:
鲁班是敦煌人,小时候,双手就很灵巧,会糊各种各样漂亮的风筝。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
这一年,鲁班成婚不久,就被凉州的一位高僧请去修造佛塔,两年后才完工。他人虽在凉州,但对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怎样既不误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飞旋的禽鸟启发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鸢,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飞行灵便。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在机关上击打三下,不多时便飞回敦煌家中。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惊动父母,他也没有言语,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鸢飞回凉州。这样,时间不长,妻子便怀孕了。
鲁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儿子回家之事。见儿媳有孕,还以为她行为不轨。婆婆一查问,媳妇便将丈夫乘木鸢每晚回家之事说明白,谁知,二老听了不信,晚上要亲自看个真假。
掌灯时分,鲁班果然骑着木鸢回到家中。二老疑虑顿散。老父亲高兴地说:“儿呀,明天就别去凉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让我骑上木鸢,去开开眼界。”第二天清早,老父亲骑上木鸢,儿子把怎样使用机关作了交待:“若飞近处,将机关木楔少击几下;若飞远处,就多击几下。早去早回,别误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亲将交待记在心中,骑着木鸢上了天,心想飞到远处玩一趟吧。就把木楔击了十多下,只听耳边风响,吓得他紧闭双眼,抱紧木鸢任凭飞翔。等到木鸢落地,睁眼一看,一家伙飞到了吴地。吴地的人见天上落下一个怪物,上骑白胡子老头,还以为是妖怪,围了上去,不由分说,乱棒把老头打死,乱刀把木鸢砍坏。
鲁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见父亲返回。他怕出事,又赶做了一只木鸢,飞到各处寻找。找到吴地以后,一打听,才知父亲已经身亡。他气愤不过,回到肃州雕了一个木头仙人,手指东南方。木仙人神通广大,手指吴地,大旱无雨,当年颗粒无收。”
三年以后,吴地百姓从西来的商人口中得知,久旱无雨原是鲁班为父报仇使的法术。便带着厚礼来到肃州向鲁班赔罪,并讲了误杀他父亲的经过。鲁班知道了真情后,对自己进行报复的做法深感内疚,立即将木仙人手臂砍断,吴地当即大降甘露,解除了旱灾。
之后,鲁班左思右想,认为造木鸢,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大旱,百姓苦,是干了两件蠢事。便将这两样东西扔进火里烧了。木鸢和木仙人便就此失传了。
第二节中国民间史实传说
一、战争谋略传说
我国历史悠久,历代战争不断,曾经出现过许多精彩激烈的战争场面。在这些战争中,一些军事家的战争谋略也最为人所称道。《三国演义》为突出这种谋略的重要性,总是尽力描写各种依靠计谋智胜故事,从而成为历代人所喜欢的名著。如曹操率领七万人仅因火烧粮仓就击败了袁绍七十万人;而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进攻东吴、刘备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时,反被东吴周瑜、陆逊只用几万军队运用火攻谋略就分别打败了。诸葛亮更神,仅用二千五百人以一个空城就击败了拥有十五万精兵的司马懿。但是诸葛亮带领三十五万大军伐魏时,最后也被司马懿以少得多的兵力击败。这些经典的故事无一不竭力突出谋略的重要性,树立了不畏强暴、敢于胜利的众多英雄形象。
我国历史上,像曹操、诸葛亮这样的战争谋略家还有很多,如周朝时期的姜子牙、春秋时期的孙武、战国时期的孙膑、汉代的韩信、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明代的刘伯温等,他们都善用智慧,在战争中出奇制胜,或者以少胜多,或者以弱胜强,创造了许多精彩的战争案例。下面传说,不但为我们留下了“月饼”的来历,还“记载”了一个农民起义中的小计谋:
元顺帝末年,颍州刘福通及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朝廷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为了巩固反动统治,他们一面派兵血腥镇压起义军,一面派家鞑子到各家各户进行控制,大伙儿被卡得苦不堪言。
家鞑子比自家的老祖宗还有尊贵,好东西得尽着他吃他用,稍不顺心,不是打就是骂,甚至处死你都无处伸冤。平时三朋四友在一起聚会,或者两个在一处说悄悄话,你要惹着他,他诬赖你想谋反,连命都没有了,所以那时候,天黑就吹灯,谁也不敢胡遛乱逛,免得祸从天降。
试想,这暴虐统治,不是一天两天,或十天半月,人们硬硬头皮就熬过去了,成年累月如此,谁能吃得消呀!因此,血气方刚的汉子,有的冒着一死,都跟着朱元璋造反。可是毕竟管得太严,卡得太死,造反的人不多,打不过元兵。怎么办呢?朱元璋向军师刘伯温讨计策。
刘伯温满腹韬略,能掐会算,沉思了一阵说:“天下人都对家鞑子有刻骨仇恨,如果大家一齐动手,别说一家只有一个家鞑子,就算有两个家鞑子,也能斩尽杀绝。”朱元璋皱着眉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全国这么多人家,用什么秘密办法告诉他们,大家都一齐动手呢?万一走漏风声,就要万民遭劫呀?”刘伯温捻着胡须笑道:“你不必忧心,我自有良谋。”
农历八月十四、八月十五两天,商店里,小滩上,到处都是卖圆饼子的。有的人家买不起,便有人赠送。鞑子不懂,便问:“这是什么东西?”人们就告诉他们:“这是月饼,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于是他们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盘问了。
中秋晚上,每家都捧出月饼、瓜果祭月。举行祭月仪式之后,各家人围在一张桌前,赏月饮酒。家鞑子也趁热闹,喝了个一醉方休。最后把月饼掰开,以便分而实之。每个月饼内都夹有一个绵纸纸条,文曰:“请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鞑子兵不识汉文,楞着脸问:“那是啥?”有的说是饼芯子,有的说是祝你全家团圆,还有的说月娘娘保你平安。他们便信以为真,乐得咧着傻笑,叽哩呱啦的说:“就你们汉人名堂多,真有意思!”
子时一到,有的鞑子兵醉到了,有的鞑子兵睡着了,有的还在嘻闹。各家因对鞑子都恨之入骨,一家人好商量,挤挤眼、碰肘胳臂时,全都心领神会了。几个人对付一个人还不容易,用手掿脖子,用砖头砸脑袋,人人一条心,一齐动手,只听这里噢唠一声,那里哎哟一声,未用一顿饭食的工夫,平日张牙舞爪的鞑子兵,全都报销干净。
这是一个欢腾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杀敌任务,都走出家门,互相打听:“你家的鞑子杀死吗?”“杀死了!”“你家的呢?”“那还用说,早呜呼了!”于是人们敲锣打鼓,噼噼啦啦的点放起鞭炮。
从这开的头,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