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9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古代的印章艺术(4)

一、官印的变化

1、印面变大、边变宽,文式由白变朱

古玺、汉印既用于封检简犊,又随身配带以证明身份。简犊狭长,配印轻便。所以当时印章的体积较小,汉印多为方寸,古玺有的更小。汉代发明了纸张,晋以后才广泛应用,但公文仍用简牍,隋唐以后简犊基本废止,公私文书改用纸帛。纸帛篇幅宽大,方寸之印已不适用。另外,唐宋以后,已不像汉代用印材、钮式、缓带等作为区分官职高低的标志,而是用印的大小、厚薄来标志官职的尊卑高低。加之印面的大小已不像过去要受小块“封泥”的限制。为了显示权力机构的尊严和让人看得醒目,隋唐以后的官印逐渐由方寸(2.3厘米见方)加大到13厘米左右见方。隋代传世的官印极少,如“观阳县印”、“广纳府印”均为5.6厘米见方。唐代官印大多数约为5.6厘米见方,如“鸡林道经略使之印”。也有略呈长方形的如“大毛村记”为5X5.3厘米。宋代官印的大小与唐代差不多,如“上清北阴院印”约为4.8厘米见方,“鹰坊之印”约为6.2厘米见方。也有略呈长方形或扁形的,如宋“新浦县新铸印”原大5.5X5.7厘米,南宋“建炎宿州州院朱记”原大5.2X5厘米。金元官印渐大,如金代“大师国王都行省之印”竟大到13.1厘米见方。多数约为6-7厘米见方,如元代“益都路管军千户建字号”原大为6厘米见方。明清官印多为7-8厘米见方。这么说,也许有人会问,官印会大到什么程度呢?据《续文献通考》记载,明建文元年使者在西方得青玉于雪山,方逾二尺。三年正月命玉人琢为大玺,名曰“凝命神宝”,方一尺六寸。

随着印面的加大,边也渐加宽,若以印文笔道的粗细与边相比,唐时略等;宋时约为二倍;金时约为二至三倍;元时约为四倍;明时约为五倍;清时约为六倍,个别的竟宽至八倍。

古代的印面不但可以四周高,而且多把印文和图画刻成阴文(凹进去))放在洼处。盖在封泥上反隆起,呈浮雕式,比较醒目、美观。但随着公文改用纸张,印章要蘸印色铃钤印在纸上,这就要求印面要平,而且印出的白色印文,反不如朱文清楚醒目,故隋唐以后的官印渐用朱文。

2、印文书体渐用九叠篆

秦汉通行小篆、隶书,至六朝渐通行楷书、行书。官印是对民众发布文告的信物。采用比较普及的文字加以美化,民众比较易于接受。汉代官印一律用缪篆。隋唐则采用小篆,随笔画多少安排得疏密自然,边与印文的粗细略等。如隋之“观阳县印”,唐之“大毛村记”,至五代时偶有以隶书、楷书入印的,如“右策宁州留后朱记”约8.3X3.6厘米,五代梁之“元从都押衙记”原大5.5X4.6厘米。

从宋代开始官印的书体发生了变化。为使印面紧凑茂密,匀称平满,将笔画屈曲折叠,使笔画之间的距离均匀。这种书体被称为“九叠篆”,如宋之“上清北阴院记”,“鹰坊之印”,辽之“清安军节度使之印”,金之“大师国王都行省之印”,等等。

从以上诸印可以看出,“九叠篆”并不一定都是九叠。沙孟海先生在《印学概论》中说:“九叠文不尽九叠,如勾当公事印用七叠,承受差委吏印仅六叠,都统之印、万户之印乃有十叠,而行军都统之印等,则叠数不等。名曰九叠者,以九为数之终,言其多也。”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叠”的多少,也显示了职务、等级的差别,并非只是为了笔画的多少而增减叠数。

宋以来有些兄弟民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依汉字书体创造了自己的楷书、篆书,并用在印章上,如李元昊创立的西夏,有“首领”印约5.6X5.8厘米,用的是西夏文字。又如元代“太尉之印”原大12X10厘米,用的八思巴篆体书。

3.印钮变直

古代印章佩带腰间,上边要有个穿带的钮。汉代又以钮式、缓带的颜色作为区分官职高低的标志,所以当时钮式比较讲究。隋唐以后印体变大不便佩带了,而且印大钮小也不便手握钤盖,故印钮渐变为矩形把手。开始仅寸许,至明代渐长约一握,这无非是便于使用。

由于官印面变大,边变宽,钮变直,又以“九叠篆”入印,显得比较呆板,当然不可能再有秦汉印的分朱布白,离合有伦的艺术风貌。于是有人说:“篆刻至汉而极,六朝渐衰,唐宋则更日下。”但这只是唐宋印章变化的一个方面。可是人们一谈起唐宋后的印章,总是举屈曲盘绕的“九叠篆”官印为代表,这是不够全面的。

二、私印的变化

唐宋至元的私印的艺术性虽不及古玺、汉印,但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也为后来篆刻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1.姓名印尚存古风

经考证能确认为唐宋姓名印的极少,其中:

①多是从名家作品上找到的印迹,如大文学家苏轼的“赵郡苏氏”、“眉阳苏轼”、“子瞻”;大书画家米芾的“米芾之印”;宋代后期著名笔记家周密的“公谨父”、“齐周氏”;著名金石家赵明诚的“赵明诚印章”及吉林大学收藏的民族英雄“岳飞”的名印等等。

②科学发掘出来的印章,如“张安道氏”。据《宋史》记载:张安道字方平,以太子少师致仕,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卒。此印为北宋遗物。

如认真观察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这些印章,多半继承了汉印的风貌。如“赵明诚印章”既汲取了汉满白印将笔画合并,以增强疏密效果的手法,又让章字独占一行,采用了汉五字三行的布局方法,汉印的风味很浓。又如“公谨父”印,取汉凿印的风貌,以倚侧取胜,法度严谨,无懈可击。如果它们不是名人之印(或墓志证明是宋代之物),那么很可能被人认为是“汉印”。所以仅以官印的面貌来评价这一时期篆刻作品的艺术性,是不够全面的。

2.书画年号印的出现,是唐宋印章发展的主要特征

唐以前的印章,主要是商业上用作凭信和当权者用以表征权益,还是一种持信的工具。私印也仅限于姓名印、表字印、成语印、肖形印等等。唐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斋馆别号印、鉴藏印、诗词佳句印等书画闲印跟着盛行起来。最早用于书画作品上的书号年号印,恐怕要算唐太宗自书的“贞观”二字联珠印了。第一方斋馆印据说是唐代李泌的“端居室”。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文人学士几乎人人都有斋馆别号印。如宋徽宗有“宣和殿”、“宣和书宝”,苏轼有“东坡居士”,米芾有“晋宝斋”,南宋被誉为米芾第二的吴琚有“云壑主人”等等。富有创造性的文人学士,又多取经、史、子、集中的佳句、名言、典故入印,颇富有文学趣味和哲理性,大大增强了篆刻作品的诗情画意和感染力。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他在《六一居士传》中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可见“六一居士”印只是他用来表明自己的抱负和寄托的。

书画闲印的出现,使印章的作用发生了分化。一类仍作为持信工具;而书画闲印则仅仅作为供欣赏的篆刻艺术品而独立存在,并日益和“文人画”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逐渐使诗、书、画、印四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东方乃至世界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至元代这种艺术形式渐盛行起来,对推动明清流派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3.押字印形式多种多样

“押字”(又叫花书)印,始于赵宋,盛行于元代。故又名“花押”、“元押”。目前见到最早的“押”,是宋徽宗的玉押。“押”和过去的“印章”相比有很大变化,外形不仅有方、圆等几何形,而且还有很多器物、动物的形象(如鼎、壶、琵琶、鱼、龟、兔等)。“押”虽多是用“押书”写姓名的印章,但入印的文字书体却是很多的(如小篆、缪篆、隶书、楷书、蒙古文、西夏文、契丹文等)。多数是依印面的形状而施艺。有的是以肖形与文字相结合,有的则是以花边装饰为主。如“河东柳氏”“索记”,“鹿形押”,“大吉押”(见4-42图),“马押”,“兔形押”等。这些印章文字虽多不好认识,但结体疏密方圆,变化万千,线条朴实,生动活泼,大方美观,可供后人借鉴。

总起来说,隋唐以后的印章,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为明清流派印章的兴起作了准备。

知识小百科

唐、宋、元玺制的变革

唐以前皇帝用印均称玺,到了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她说“玺”与“死”同音,不吉利,改称为“宝”。等到唐中宗即位,又复称为玺。再到唐玄宗开元六年,又复称为宝。此后,皇帝印章就大都称宝。

唐宋时宝玺数量出现增多的趋势,如皇帝即位都自制“受命宝”。北宋初年还使用过“天下合同之印”、“御前之印”、“书诏之印”三种印章。但作为定制只有“八宝”,即“镇国宝”、“受命宝”及仿汉六玺。宋徽宗政和七年用和阗玉新镌一宝,文曰“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名为“定命宝”。合前八宝,也仅九宝。然至南宋,则有北宋遗留下来的“大宋受命之宝”(宋太祖时铸)、“定命宝”;新镌的金宝:“皇帝钦崇国祀之宝”、“天下合同之宝”、“书诏之宝”;玉宝:“大宋受命中兴之宝”;还有以“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为文的“护国神宝”、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文的“受命宝”加上仿汉六宝,合共十四宝,从而在数量上突破了汉制。明清宝玺数量多,显然受此影响。

唐宋玺印的形制也有很大更改。汉玺大小仅只方寸。唐宝尺寸未见明确记载,但从遗存至今的其他唐印考察,唐宝当比汉玺大。宋代形制比唐朝更大,越到以后的朝代,玺印的尺寸越大,清代的“皇帝之宝”已是15.3厘米见方,15.8厘米高。

秦汉玺印的印文是小篆或缪篆,到唐宋则是屈曲折叠、故作繁缛的“九叠篆”,气象森严,似乎在展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北宋时“皇帝之宝”等六宝,螭虎钮已经改为盘龙、蹲龙的形象,“天人感应”已是明日黄花,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了。

元代用八宝,即“受命宝”、“传国宝”以及“皇帝之宝”等六宝,与隋唐制度大体雷同,而在数量上对宋制作了删减。元宝很有特色,多由三种文字组成,即汉字、梵文吉语和八思巴文。如“皇帝之宝”这方印章每边长12.5厘米,印面左边是八思巴文“皇帝”二字,右边是汉文“之宝”二字,中间一行为梵文吉语,意为吉祥、隆盛。八思巴文是元初西藏僧人八思巴创制的一种文字,被元统治者定为国书,企图代替汉字,推行全国,但这种文字始终未能普及,仅使用于官方文书、碑刻和印章之中。

第七节印章的用途

古代的玺印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玺(印)是一种统治权力的凭信,从皇帝到各级官吏都掌有玺印。私玺(印)是代表个人信用的凭证。

(二)用于赠送兄弟民族,增强团结,显示皇朝崇高威望。

(三)用于赠送领国,显示皇朝崇高威望。如“汉倭奴国王”印是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赠赐给倭奴国王(现日本国)的印,这是中日友好最早的标志。

(四)用于手工业工人名字的标记。在战国时代就有在陶器上钤上玺文的,也有在漆器上烙上玺文的。

(五)器物名称的图记。

(六)用于货币。战国时代楚国的金币上就有玺文。南宋时纸币背面盖有“壹贯背合同印”。

(七)专做佩戴用。如汉代有“黄神之印”,据说佩戴这种印,四方各百步,虎狼不敢近。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八)用于烙马。

(九)用于烙木。战国时墓中木椁黄杨木上盖有火烙印。

(十)用于殉葬。做官的死后,真的官印上缴了,便造一个假印殉葬,证明生前做过什么官;有些官爵是世袭的,真印留给子孙,造一个假印殉葬。

(十一)用于封泥。古代的文书是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由甲地送到乙地,为了途中保守秘密,把竹简、木简放在特制的木斗里,加上盖,用绳子扎好,在绳子的打结处粘上泥块,用玺印在泥块上一捺,以表示信验,这就叫“封泥”。玺印的文字本来是凹的,打在泥上就变成了凸的文字。

(十二)用于文件、书画上。南北朝以后,文字已写在纸上,印章就蘸上硃、墨盖在纸上。晋代开始把印用在画上,唐宋以后更多地用在鉴赏书画上;后来用在书画作品上,成为书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 生命教育(六年级)

    生命教育(六年级)

    本书是小学六年级《生命教育》教材。以生命教育为主旨和主线,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专题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指导纲要编写。本书由“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四个专题组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一系列课题和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提高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热门推荐
  • 逃妻侦探

    逃妻侦探

    她,高级情感顾问,也就是私家侦探,专门负责情感纠纷,也就是帮人捉奸。一头短发,衬衫牛仔裤不修边幅,会开锁、飙车等多种下三滥的技能。他,一半天使一半恶魔,是天生的王者,如同神一般的男人。一次走错房间,他便像厉鬼一般缠上了她,怎么也摆脱不了。“喂,我们好像不熟耶,拜托不要缠着我好不好?”“都生过孩子了,你说熟不熟?”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玩转两个时空

    玩转两个时空

    收到一条五个字的短信,短短的五个字是什么,何以让他惊慌失措往家赶?在众人面前回看那条短信时,他居然眼睁睁看着它消失不见,难道见鬼了?他想轻生,然而刚取消掉这个念头,他便出意外倒在血泊中,难道就这样结束了?不,很多时候,结束也是开始!神秘短信的来源开始一步步揭晓。
  • 江城夜雪:邪妃归来

    江城夜雪:邪妃归来

    一个平南王府的柔弱小姐,一个丧心病狂的嗜血冷皇。大婚之夜,她竟惨遭灭门!睁眼,风云变幻,废材少女重获新生……当教主,揽神器,闯遍江湖无敌手;做王妃,修媚术,气哭天下小婊砸。某护卫笃定:我可以浪迹天涯,也可以跟你回家;某妖孽坏笑:天色已晚,别回家了,一起睡吧,今晚不行,我明晚再来问问;某王爷感慨:说好的胜者为王,败者暖床呢;某冷皇大怒:你们谁敢动她!今晚她要给朕侍寝!(ps:男女主身心干净,亲们放心入坑)
  • 丹域武尊

    丹域武尊

    当整个大陆以血染天,以尸铺地,被镇压的妖獠纷扰诸天万界。一代天才重生于这实力为尊的世界,他该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条复仇之路上,得至宝!携美人!拳震九天,掌破星河。用一次次的血战成就一代诸天圣帝!这一战,我不为求死,只为求胜!
  • 萤火夜雨江湖谭

    萤火夜雨江湖谭

    云游的道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幽幽萤火,冥冥之中,世有桃花,无非良人……天大地大也只是一双破屐踏过,满腹的故事不晓得是亲历的还是道听途说。
  • 让青春不打烊

    让青春不打烊

    之前三人的同行,以后的以后我们会何去何从呢?
  • 匪行记

    匪行记

    匪行天地,美女相伴,开天辟地,转战宇宙。小土匪用自己的努力改天换地,让自己成为传奇。
  • 公主逃不掉,总裁请接招

    公主逃不掉,总裁请接招

    天上,王母娘娘正和几位朋友搓麻将,不懂事的七公主就一不小心掉下了凡间,正郁闷着的七公主就遇上了一件悲催的事——车祸!!还是大总裁的车!!之后,她便开始了与总裁斗智斗勇的悲催使。。。还得去寻找回天庭办法!!人身很悲催,不!仙生很悲催555~~当七公主已找到会天庭的办法时,却发现已爱上了大总裁,怎么办呢??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又会有什么变化,预知后事如和,请翻开书吧!!
  • 灾妖

    灾妖

    这是一个妖与怪主宰的世界。妖是妖,怪是怪。妖,化形成人,被称为妖人;怪,化形成精,被称为精怪。妖与怪分为三种:灵妖与灵怪,眼瞳紫色,天赋的元素奥义掌控者。巫妖与巫怪,眼瞳黄色,天赋的肉身奥义掌控者。幻妖与幻怪,眼瞳绿色,天赋的精神奥义掌控者。我们的主角狄朗,原本穿越到一只普通幻妖身上,却因为天降的一滴黑血,改变了命运。这是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