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类型因发现于郑州市大河村而得名,是近年来发掘范围较大,延续时间较长的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从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的层次叠压和陶器特征来看,有早晚之分,并是前后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代表性陶器有砂质与泥质深腹、圆腹或折腹平底罐,罐形鼎与盆形鼎,小口、扁腹、三足釜,大口、深腹甑,大口或敛口钵,浅盘、高柄豆,小口、鼓腹瓮,短颈、深腹壶与双联壶,大口、侈沿、深腹盆与折腹盆,大口、深腹、平底缸、大口、深腹、尖底罐,小口、深腹、尖底瓶,筒形器座和陶器盖等。器表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与绳纹,并有较多数量的彩陶,彩陶多饰在泥质陶罐、陶钵与陶盆的上部,有黑、红、白等彩绘。彩绘纹样有条带纹、弧形三角纹、叶纹、螺旋纹、半环纹、太阳纹、S形纹、X形纹、钩形纹、网纹、锯齿纹、圆圈纹与波浪纹等多种。从鼎、罐、盆、钵与小口尖底瓶的形制和鼎足的发展变化以及彩陶纹饰的演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大河村陶器整个的发展演变过程。大河村类型的晚期为秦王寨类型。
二、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
石岭下类型
石岭下类型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到马家窑类型的过渡期陶器,因首次在甘肃武山石岭下遗址发现而命名。陶器以彩陶为突出,多见黑彩,构图疏朗,保留了庙底沟类型的特色。纹饰有圆点纹、波形纹,条纹、弧线三角纹以及鸟纹、蛙纹等。与马家窑类型相比,内彩较少见。器形有小口双耳平底瓶、长颈圆腹壶、高领鼓腹罐等。上海博物馆所藏石岭下型彩陶壶是石岭下型的典型器。二十年代由于马家窑彩陶的发现,个别西方人士提出了中国仰韶文化西来说。七十年代在甘肃天水罗家沟遗址发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压在最下层,石岭下类型介于庙底沟和马家窑类型之间,而马家窑类型在最上层的地层关系。从而否定了仰韶文化西来说。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直接由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马家窑氏族经济中制陶手工业发达,工艺水平很高,生产的陶器可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陶系。夹砂红陶主要作炊器和盛储器,在成型时表面做出绳纹、附加堆纹。泥质陶种类多,在生活中使用广泛,有素面磨光陶,也有彩陶。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最精美,陶器细腻,底色呈橙黄色,少数呈砖红色,表面打磨光亮,大多数用黑彩在器物的口沿、颈腹最圆鼓的部位和内壁绘画装饰。纹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构图饱满复杂,出现最多的有垂幛纹、垂钩纹、圆点纹、波浪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叶状纹间网纹、葫芦形纹、菱形网纹、螺旋纹、圆圈纹、S形纹等。人物类画面最精采的是红陶盆内壁5人一组携手舞蹈的纹饰,它是研究新石器时代舞蹈艺术和氏族成员娱乐生活、风俗人情的宝贵资料。动物纹饰有变形鸟纹、狗纹等。
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物是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底面直径10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关于舞蹈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群舞的热烈场面,更形象地传达出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
马家窑的彩陶中还有一件被誉为“彩陶王”的大瓮,体量硕大。1950年4月发现于积石山县的三坪村,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瓮高46厘米,口沿有4只提耳,平口,短颈,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系泥制红陶。陶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其中花卉纹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花卉纹相近,说明马家窑文化受到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上层的花卉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带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带最宽,是主体花纹。“彩陶王”通体共有4个波浪式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一个点旋转,马家窑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说明当时就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有学者认为,每组旋涡纹各以同心圆为主体,尾随大弧线纹,构成后浪推前浪的卷浪式。三角空间处又补以同心圆纹。上面画变形鸟纹,下面画多足爬虫纹。
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以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
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半山类型的制陶业相当发达,尤其是彩陶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彩陶出土量最高,有的遗址中彩陶占全部陶器的85%,最高达到90%。彩陶的造型美观,图案具有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花纹一般饰于器物上腹。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形,这也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在半山期,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其腹部有双耳,代表双翼,尾部由一小錾来显示尾翼。这一时期器形饱满凝重,曲线优美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径在腹部,直径与高度基本相等,器表打磨得很光滑,制陶技术有了显著提高。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半山类型代表了是我国彩陶文化的巅峰,显示出繁荣、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半山类型的彩陶以各种图案的双耳彩陶罐最具代表性。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双耳罐为例。这件器物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小口,圆腹,腹侧安双环耳,平底。胎呈暗红色。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这种将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二方连续的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个别地方与半山类型同时并存,但主流晚于半山。马厂类型的陶器器形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但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耳带銮的筒状杯。这一时期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只有个别的经过打磨,大部分未经磨光,器表比较粗糙。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纹饰以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和三角纹为主,构图松散。
马厂类型的彩陶继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彩陶之后,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无论是其创作思想的活泼、丰富、多彩方面,还是内涵的深邃、神秘、广博方面,都史无前例地达到了远古彩陶艺术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与工整、典丽、细腻的工笔形式的马家窑类型彩陶艺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创作了中国画写意形态的笔墨源头和意象源头,因此它更能给人一种原始美的视觉享受,它以高古、纯朴、豪放的艺术感染力震撼着人心。
典型器物可以两件彩陶壶为例。
变体神人纹彩陶壶,这种变体神人纹是马厂类型常见的图案。以1976年出土于甘肃省康乐县上湾乡东沟门的彩陶壶为例,这件器物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高32.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0.5厘米。陶色为土黄色。黑、红彩纹。变体神人纹是马厂类型彩陶的主要纹样之一。马厂类型早期彩陶的神人单独纹样,多画在壶腹两面的中央,而两侧画圆圈纹,由于神人纹的下肢与圆圈纹之间留有较多的空隙,为填补空隙,神人纹下肢由两节延伸为三节,原先爪指在下肢第二节的顶端处,现位于第二、三节的关节转折处,成为马厂类型彩陶神人纹的典型模式。
男女裸体浮雕彩陶壶,1974年出土于青海省男女裸体浮雕彩陶壶。这件器物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彩陶中最早的浮雕人物彩陶壶,泥质红陶,高33.4厘米,口径19厘米。在壶腹的一面,以浮雕加彩绘的手法堆塑了一个正面全裸站立人像,头位于壶的颈部,身躯和四肢位于壶的腹部。人像面部粗犷,五官俱备,眉作八字,小眼高鼻,硕耳,口微张,胸前乳房丰满,乳头用黑彩点绘,双手捧腹,身体魁梧,在小肢肘关节部位还以墨加以渲染,表示强健有力。两腿外侧,分别绘带爪指的折肢纹。人像两侧绘圆圈纹,背面绘蹲踞式蛙形人纹。尤为特别的是,彩陶壶上裸体人像的生殖器官既有男阳的特点,又有女阴的特征。也正是这个原因,学术界对该裸体人像的性别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生殖崇拜,即女性;有学者认为是父权制确立的象征,即男性;还有学者认为是两性同体崇拜,即男女复合体,是母系同父系斗争的产物,象征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男性神和女性神同时被人们所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