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文化的陶器具有鲜明的特征。从外观上看,器表色泽不统一,常见褐色斑块,陶色或红或褐、或内黑外红,质地不甚坚硬,陶片分层。多为夹细砂陶,陶片断茬处砂粒清晰可见。器物类别不多,形制简单而特殊,与其他文化判然有别,常见器物有圜底钵、三足钵、深腹罐、三足罐、圈足碗、小口壶等。大量使用的纹饰是交错绳纹或细密的斜绳纹,尤其是同一器物同时使用彩绘和绳纹,是该文化独有的现象。其陶器制法独特,在陶模上分层敷泥而成,不同于大多数彩陶文化使用的泥条盘筑法。
石、骨器种类较少,且大多制作粗糙。石器多打制,仅有少量的磨光石器,且形制不甚规整。
四、后李文化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其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之间。
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多圆角方型或长方形,面积一般30~50平方米,大者50余平方米。居住面有的经过烧烤,多发现灶址和一些陶、石器等生活用具。墓葬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排列比较整齐,个别挖墓室,均未见葬具。死者头向多朝东,有的向北。葬式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多无随葬品,少数放置蚌壳,个别见有陶支脚。墓室一般长2米左右,宽在0.6~0.8米之间。
后李文化的陶器都是夹砂陶,陶胎的质地与当时地层土的成分极为相似,只有极个别羼蚌壳和羼云母的现象,说明当时制作陶器是就地取材。陶器的烧成火候较底,个别遇水即溃。陶色有红褐陶、红陶、灰褐陶和黑陶,红褐陶最多。陶器的纹饰简单,大部分仅见于器物的口部,种类有花边纹、附加泥条堆纹和少量绳纹。陶器的种类单调,主要为圜底器,平底器和圈底器极少。器形有釜、钵、盆、罐、碗、盂、小口壶、实心陶支脚等。这一时期,既没有三足器,也没有彩陶和彩绘陶,陶器中的深腹圜底釜为后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总数约占全部陶器的80%。
在后李文化遗址被发掘和确认以后的两年内,考古学者又在鲁北和鲁西北地区相继发现了10多处同类遗址,对其中的几处遗址进行试掘获取的资料,进一步印证了后李文化遗址发掘所证实的成果。
后李文化遗址的发掘,把整个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提前了一大步,并最终连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料、实物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考古学者一直把北辛——大汶口文化视为山东地区最早的文化,但是,后李文化遗址的发掘,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同时,整个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谱系脉络也从此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
五、彭头山文化
彭头山文化因1985年首先发现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西北的澧水流域。被确认为属于彭头山文化的遗址有十余处,经过发(试)掘的遗址有彭头山、八十垱、李家岗。时代为距今约9100年至8200年。
彭头山文化发现的遗迹有:居址、壕沟、灰坑、墓葬等。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木器。石器由大型打制石器、细小燧石器、磨制石器三大部分组成,并以打制石器占绝对多数,大型打制石器制作粗糙,无固定形状,作用多系砍砸,有石核、砍砸器、穿孔盘状器、刮削器、石片石器等;细小燧石器亦缺少正规样式,功用当以切割、刮削为主,有石片和刮削器。磨制工具不仅数量极少,且种类单纯、体型偏小,常见一种既可谓之斧又可谓之锛的器形,双面刃。还有个别石杵、石棒,疑为食物加工工具。该文化的晚期磨制石器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是数量有所增加,二是出现了较大型的斧。骨木器发现的数量和种类都十分稀少。造型简单,制作加工粗糙原始。骨器有小型和大型斜刃锥形器,前者为掌上型工具,功用为采掘和开挖小洞坑;后者可捆缚木棒而构成复合工具,可用于取土或开沟。木器有钻、杵、耒等。
陶器以夹炭红褐陶、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器形有圜底罐,深腹钵、盆等。
彭头山文化遗址普遍发现稻作遗存。将稻壳作为陶胎的主要羼合料之一,是彭头山文化陶器的一大明显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从遗址边缘古河岸坡下含古生活垃圾的淤积土中发现了数以万计形态完好无损的稻谷和米粒,充分展现了这里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规模,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由此确立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地位。
六、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年代距今约6400~6300年。
大溪遗址位于长江瞿塘峡南侧,1959和1975年曾3次发掘。其间,在西陵峡又发现几处同类遗址。约在70年代初期,这一类遗存被普遍地称为大溪文化。迄今发掘的主要遗址还有,湖北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和丁家岗、安乡汤家岗和划城岗等10多处。
大溪文化的石器以两侧磨刃对称的圭形石凿最具特色。有很少的穿孔石铲和斜双肩石锛。偶见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同时,有相当数量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器。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大溪文化流行红烧土房屋并较多使用竹材建房。葬式复杂多样,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是该文化的特殊葬俗。
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衣,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盛行圆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等。主要器形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豆、簋、圈足盘、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盖等。在制陶工艺上以白陶和薄胎彩陶最为突出。在白陶圈足盘上,通体饰有类似浅浮雕的印纹,图案复杂精细。薄胎细泥橙黄色的彩陶单耳杯和圈足碗,胎厚仅1~1.5毫米,绘以棕红色的多种纹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初步可分为两个地区类型。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多夹炭陶,夹砂陶比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彩陶纹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数量。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盘少,彩陶筒形瓶仅有个别发现。以通体装饰的印纹、刻划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具特点。至今没有发现受庙底沟类型彩陶影响的迹象。有人认为,这类遗存虽确有许多与大溪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但可能是受大溪文化强烈影响的另一种原始文化。
大溪文化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在房屋建筑遗迹的红烧土块中,经常发现稻草、稻壳印痕。红花套遗址的稻壳印痕经鉴定为粳稻。除饲养猪、狗外,从大溪、三元宫、丁家岗遗址的发现看,鸡、牛、羊可能也已成为家禽家畜。同时,渔猎、采集等辅助经济仍占一定比重。特别在大溪有些地段的文化层内,夹杂较多的鱼骨渣和兽骨,包括鱼、龟、鳖、蚌、螺等水生动物以及野猪、鹿、虎、豹、犀、象等的遗骸。
七、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存续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6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其中堆积最厚的有达1米多的。陶胎中也掺和大量的谷壳。有些遗址还发现有稻谷颗粒。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但由于该地是属于河岸沼泽区,所以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生产工具有石、骨(角、牙)、木、陶四种。
石器多为磨制,种类有斧、锛、铲、刀、凿、弹丸、镞、纺轮等。
骨器是河姆渡文化生产工具的重要部分,其种类有耜(铲)、镞、哨、凿、匕、锥、针、管状针等,其中以骨耜的数量最多,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器物,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这种骨耜大部分采用三种偶蹄类哺乳动物的肩胛骨作原料,体形厚重,其顶端厚而窄,末端即刃部,薄而宽;器形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0厘米,刃部宽10余厘米。刃部大都为平铲状,少数为舌状或双叉状。
木器也是河姆渡文化中数量较多、品种丰富的一类器物。其主要器形有矛、匕、铲、耜、纺轮、槌、器柄、划桨、矢、碗、桶、卷曲棍、齿状器、经轴等。利器(矛、矢)前端用火烧法致尖并硬化。木桨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用船作为水上运输工具。木曲棍、经轴、齿状器等,都是纺织工具。
陶器的胎质有夹炭黑陶、砂质灰陶、砂质红陶等。灰炭黑陶是在陶胎内掺杂植物的茎叶碎末和谷壳等有机物质烧制而成的。夹炭黑陶火候较低,在800℃~850℃之间,胎质松软。器形主要有釜、罐、盆、盘、钵、器盖和器座等。陶釜的形式多种多样,变化较大,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夹砂黑陶质较坚硬,火候稍比夹炭黑陶高,在880℃~930℃之间,器壁较薄,器体较重。陶色不如夹炭陶那样黑,器形主要是敞口釜和极少数的罐、钵。纹饰主要有拍印纹、刻划纹、戳印纹等,还有少量的堆贴动物纹和彩绘等。拍印绳纹是河姆渡文化制陶工艺的一个必要工序,也是炊器上最主要的装饰。几何形图案,可能是用动物骨片、植物枝条和贝壳等作工具刻划、戳印而成。弦纹、贝齿纹、籽粒纹不同的组合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饰于器物的口沿和釜的肩部。部分釜的颈部还有密集的平行细线条组成的篦纹。罐、盆、钵腹部偶见刻划动植物图象,极个别敛口钵口沿及器盖上也见堆贴动物图象。彩陶胎质为夹炭陶,器表涂了一层较细腻的灰白色陶土,在陶土将干未干时,经过精心刮削、打磨,犹如披上了一层发亮薄膜,然后施咖啡色和黑褐色彩绘花纹。
八、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喇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年代距今约8000~7000年。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石制工具多是打制的,石器种类包括有肩锄、斧、锛、磨盘、磨棒等。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该文化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一座墓葬中死者两耳处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
遗址位于牛河上源的缓坡台地上,地处平坦,视野开阔,加之近有泉水至今长流不断,故很适宜古代人居住,除兴隆洼文化的遗存外,还保存着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居住址和城堡遗址。
遗址进行过三次发掘,共揭露出五十七间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房址中间是灶址,四周和居住面还有保存食物、火种的小龛、袋状炕。房址大小不一,小的有几十平方米,最大的有一百四十余平方米。均无门道,据专家们考证,可能是在房子顶部开孔“以梯出入”。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发现。
出土的陶器均为夹砂陶,多数陶器质地疏松、胎厚重,烧制火候不高,且外表多呈灰褐色和黄褐色,内壁多呈黑灰色。陶器外表纹饰以压印为主,主体纹饰主要有横人字纹、之子纹、席状纹、网格纹等。所有陶器均为手制。多罐、钵类陶器。
兴隆洼文化是北方三大文化系统之一,它的发现表明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自有渊源。不但解决了红山文化的源头问题,而且进一步揭示出长城地带东段新石器时代文化极富特色的土著性和连续性,确定了该地区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平行发展、相互影响的历史地位,同时对整个东北地区的文化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