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条盘筑法
此法是先将陶泥搓成条状,盘筑成器形,然后用手或工具将里外抹平,进行一系列的修理,烧制成陶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往往在器物内留下一圈一圈泥条盘筑痕。早期陶器一般采用以上方法。
轮制法
轮制法又可分为慢轮制作和快轮制作两种,其方法就是将陶泥放在能够转动的轮盘上,用手进行控制,轮制成各种器形,然后进行修整,加以烧制。此种轮制法生产的陶,成型比手制的规则,胎壁薄厚也比较均匀。
早期的陶器都是手制的,后来到仰韶文化时期才逐渐出现了轮制,而且采用的是慢轮制法。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非常低,轮制法在仰韶文化时期使用并不广泛,大部分的陶器制作都还是采用手制做法。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陶器制作技术较仰韶文化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出现了快轮技术。这种先进的制陶技术,更加提高了陶器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制成的陶器都比较规则,也非常精美,器壁薄而均匀。这种特点在龙山文化中的黑色陶器制作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陶器表面光亮,器壁可薄如蛋皮,人们往往称这种陶器为“蛋壳陶”。
三、烧窑
陶坯成型后再经打磨修饰,晾干,施彩或施纹,然后入窑焙烧。
入窑焙烧是制陶器的关键工序,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00℃。
最初的方法可能是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坯体放在其上点火烧制,这种方法由于火力不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致使所烧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这种方式称作平地堆烧。
与此接近并略有改进的是封泥烧。根据民俗学的资料,这种生产方式是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陶器上常有红黑相间的斑块,色彩不甚纯正,陶片易碎。
后来人们发明了陶窑。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新石器时代的陶窑主要有横穴式窑和竖穴式窑两种。
横穴式窑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和窑箅组成,窑室呈圆形,底上有窑箅,箅上有许多火孔,由火膛进入的火焰,经火道和火孔到达窑室。
在大地湾仰韶文化中发现有35座陶窑,在天水师赵村遗址也发现了6座保存较好的陶窑。在这些陶窑中,仅有2座浅穴平底式与平地烧陶的情况类似,其余均为较先进的横穴窑。大地湾二期编号为Y200的陶窑系浅穴平底式,整体呈椭圆形,是一个深0.16米的浅坑,靠左侧有一堵小土墙将窑室与火塘分隔,土墙两端各留有0.3米的缺口为通火道,窑的左侧下方是一个添柴加火的操作坑。此窑火塘与窑室在一个水平台面上,火势不如横穴窑旺盛,但深于地面之下,火力可借操作坑的风势,比平地烧陶进步,火力会强一些,隔墙又能使陶器受热较均匀。大地湾四期编号Y800的陶窑是一座典型的横穴窑,左侧长方形深坑为火塘,右侧为圆形窑室,中间有3条火道。有的窑室内火道呈树枝状,陶坯受热更加均匀。此类窑址火塘在下方,窑室在斜上方,火力旺盛,能达到1000℃左右的高温。
竖穴窑的窑室在火膛之上,火膛是口小底大的袋状坑,有多股垂直的火道通向窑室。
新石器晚期多见竖穴窑。以龙山时代的庙底沟遗址为例,这里发现一座比较完整的窑址,整体呈圆形,火膛呈长方形竖穴状,从火膛向上有8股放射形的火道通入窑室底部。火道之上用草泥土作成25个火眼的窑箅。窑室底径约0.9米,容积较小,窑壁上部呈弧形内收,便于封顶。当时盛行灰色陶器,可以看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制陶手工业,已经进入采用还原焰烧制灰陶的新阶段。
龙窑
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此种窑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故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后来多用于瓷窑。
第三节陶器的分类与演变
一、陶质与陶色
陶器的质地一般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
从时代上,早期的陶器多为夹砂陶,由于受制陶工艺较为原始的影响,陶质比较酥松,颜色也不均匀。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提高,陶土的处理工艺和烧成温度逐渐提高,出现了质地比较细腻的泥质陶。
从用途上,泥质陶多为盛储器,夹砂陶则多用于炊器。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颜色的种类已经很多,比如有灰陶、红陶、黑陶、白陶、釉陶等。陶器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制陶原料中含有呈色元素和烧窑后期人们能够改变、控制火焰的性质所致。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用浓烟薰翳(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此后,人们还创烧了表面施釉的陶器,称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000℃以上。一种原料为高岭土,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这种釉陶也被视为原始青瓷。
二、器表的装饰
陶器装饰不仅可以对陶器的表面进行美化,还能加固陶坯,使之更加实用。陶器的美化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戳印、压印、拍印、刻划、附加堆纹、镂空、模印浮雕等。压印,是以绳纹为代表,它是用绳子缠成的中间粗两端细的轴状工具,在陶坯上压印出整齐的绳纹,这虽是一种较原始的纹饰,但流行的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历史时期都可以见到。拍印,是用阴刻的条形、方格形及几何形的陶或木板拍印在陶坯上。这种方法简单实用,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少数民族在制陶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刻划,以木棒做工具,在陶坯上直接划出弦纹、几何纹、点状纹,其中的弦纹是当时较为常用的一种纹饰。一般早期的陶器多见戳印纹、附加堆纹。新石器晚期的陶器常见弦纹、素面磨光等。这些装饰方法多在入窑烧制前完成。
彩纹分两种,一种是烧后画彩,称作彩绘纹,如山东岳石文化的彩绘陶,但这种工艺因为颜色容易脱落,所以比较少见。一种烧前施彩,统称彩陶,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彩陶多是使用这种方法。彩陶一般使用红、棕、黑、白等颜色。常见的彩陶纹样有:一,动物纹和人物纹,以鱼、蛙、鹿、鸟等等为装饰主题,人物纹有人面、人体等,也有舞蹈等场面。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生动精彩,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二,几何纹,多从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三,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四,在陶器的口沿或其他部位施的宽带纹,有的还饰有各种符号,可能代表着各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特定的记号。
三、用途
日常用具大体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其中盆、钵、碗、杯、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藏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多为日常用具,早期以罐为主,既可以用作储藏器,又可用作炊器。随着制陶技术的进步,分类越来越明确,比如炊煮器逐渐发展出三足器,而盛食器也出现圈足、平底等各种形式。比如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袋足鬹、鬼脸形足鼎、彩陶豆等。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的陶器则从以上陶器中衍生出各种礼器,比如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商周时期的鼎、簋、匜等。
建筑材料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烧出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代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划龙纹、凤纹,也有模印射猎、宴客等场面的。
艺术陶和明器所谓艺术陶,即是脱离了具体用途,仅拥有艺术欣赏及其相关功用的陶制品,比如和祭祀、丧葬等有关。明器一词,源于《礼记檀弓上》: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因为是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又称冥器。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即随葬明器。明器是考察古代生活和雕塑艺术的有价值的考古实物。
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艺术陶主要部分均为明器。比如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等。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墓中,已出现专供随葬的模型,如江苏邳州大墩子遗址墓中出土方形尖顶陶屋、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墓中出土彩绘陶靴等。商周时期明器日益普遍,河南安阳商墓中曾发现锡铅铸造的礼器和武器,以及仿青铜礼器制作的陶明器。战国时期,仿青铜礼器和乐器的陶明器更加普遍,象征车马的小型车马饰和陶、木质俑开始流行,甚至连竹木制作的床榻几案等家具和琴瑟等乐器,也常常是仿实用器的明器。秦汉时期陶明器数量更多,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见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如真人真马。反映财富的楼阁庭院、侍卫奴仆、井仓灶磨、车船、鸡狗等明器,在汉墓中随处可见,而且造型大多逼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流行武士俑、胡人俑、伎乐俑、陶牛车,南方流行青瓷明器,其中以莲花尊、魂瓶、虎子(溺器)等最具特色。唐代出现三彩明器,工艺水平很高(见唐三彩)。北宋以后,纸明器逐渐流行,其他质料明器减少;但在官僚地主墓中仍不乏陶、木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