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利用假期的时间,亲身来到旷远苍凉的戈壁荒滩,相信不仅能够欣赏到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笔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的自然景象,也更能被莫高窟那神奇的建筑、宏大的雕像、精美的壁画以及曼妙的飞天所吸引,而流连徜徉于其中。我们不禁赞叹我们的先人们竟有如此深博的智慧,给后世留下了如此瑰丽的艺术珍品。同时,我们也会心生疑惑:“这高低错落、状如蜂房的究竟是什么建筑模式?先人们又为什么要选择僻远凉荒之地来凿建?它们凿建于何时?有何价值?对我们后世又有何启示?”
带着这诸多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佛教建筑中的这支奇葩——石窟的世界,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充分领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第一节印度佛教石窟
一、石窟
石窟,就是开凿于陡峭山石、险峻崖壁之间的洞室,来源于印度,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最初是作为佛教教徒的修行之地。石窟在印度又被称为“石窟寺”。
石窟早在佛教创立之前就已经存在,而后,佛教借鉴了这种形式,所以石窟也就伴随着佛教的发展与传播而渐次流行。印度佛教的建筑有许多种类,如石窟、佛寺和佛塔等等。其中,石窟可谓是最古老的形式之一,蕴含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佛教艺术文化。
那么,佛教徒为什么要把修行之所安在僻远的石崖壁间呢?这是因为佛教徒提倡远离俗世,避开尘嚣,遁世修行,丝毫不受凡尘的蛊惑与影响,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与欲望贪求,所以僧侣们遂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依山开凿石窟,以便静心修行之用。佛经《禅秘要法经》曾云:“出定之时,应于静处,若在冢间,若在树下……”《付法藏因缘传》亦明确指出:“山岩空谷间,坐禅而龛定。风寒诸勤苦,悉能忍受之。”这些都表明了佛教修行者们必须要在幽静僻远的山林崖际进行禅思和修为。
二、石窟格局
印度石窟的格局,最初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起支撑和平衡作用的柱子,三面凿几间用以修行的方方的小禅室。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两种形式:一种叫做“支提”,一种叫做“精舍”。“支提”多数呈马蹄形,“马蹄”前面的空间主要用来供僧众们集合使用,其功能类似于佛寺中的讲堂;“马蹄”后部半圆形空间的中心位置安放舍利塔,僧众们可绕塔礼佛。“精舍”又称“毗诃罗”,多数呈方形,一般在窟室后壁安放舍利塔,或者开设讲堂;窟壁上常常开凿出数个小窟。“精舍”不仅可以供僧众们说法、礼佛之用,还可以用来居住,较为方便。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印度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吗?
阿旃陀石窟,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
阿旃陀石窟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无论是表现以帝王宫廷欢宴、狩猎、朝觐场面为主的故事,还是飞禽走兽、奇花异卉等等,均构图活泼,栩栩如生;又有宣传佛教的壁画,以人像和建筑图案的配合为特色,富于变化,线条流畅,笔法洗炼,色彩绚丽。
总之,阿旃陀石窟的壁画均以流畅大胆的笔法进行描绘,非常生动活泼;又以轮廓凸显图案,色彩丰富,包括赤、白、黑、浓褐、淡褐、绿、青等,是印度古典文化荣盛时期的卓越作品。
第二节中国石窟概貌
一、石窟东进
从4世纪到8世纪,印度佛教的建筑艺术逐渐向东传播。中国的石窟,如新疆的库车,甘肃的敦煌,山西的云冈,河南的龙门,河北的南、北响堂山等地现存的古代石窟,最初便是仿照印度石窟的模式并吸取了印度石窟的造型艺术而开凿的。
石窟东进,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就开凿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晚期。
从南北朝的北魏开始,直至隋、唐,是中国凿窟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所以石窟也多集中于这一地区,如著名的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就始凿于北魏时期。
这一期间,尤其是在唐朝,修筑了许多有名的大石窟。唐朝由于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进行了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庙的修建。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的佛教形象;而同时,印度石窟的模式和造型艺术也继续引领和影响着唐窟的凿建。如上述的阿旃陀石窟,其建筑、雕刻和壁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的玄奘法师就曾在《大唐西域记》中将阿旃陀石窟的位置、建筑、雕刻、民间传说等非常形象生动地记述了下来,为唐代凿建石窟起到了很好的资料保存和借鉴的作用。
在唐朝之后,石窟的凿建就逐渐减少了。虽然在数量上不再蔚为大观,但却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石窟艺术,供后人驻足、观赏、赞叹、流连……
二、石窟分布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从西域到东海,从北疆到南国,包括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四川、山东、辽宁、江苏、浙江、云南等地,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石窟建筑群。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以其大气的雕塑造型、瑰丽的壁画艺术以及厚重的佛教文化,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另外,还有其他许多亦非常有名的石窟,如陕西的榆林石窟、河北邯郸的响堂寺石窟、甘肃永靖的炳灵寺石窟等。这些石窟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将我们锦绣富饶的大好河山点缀得更为雄奇和壮丽。
三、石窟品鉴
不同时代的石窟雕塑,带有各自时代的鲜明特征,可以从其面相、衣纹、服饰等方面加以欣赏鉴别。如从面相上看,六朝时的雕塑面相多为丰满圆润,但后期较为瘦削窄长;而唐时的面相多为颊丰颐满,以显“盛唐之气象”。若从衣纹上辨别,则雕塑最初采用汉代传统的阴线刻法,后来兼采用西域的凸起线条,再后来发展成为直平阶梯式的衣纹。若从服饰上来看,雕塑最初一般都是采用印度的装束,后来由单纯而逐渐演变为复杂。
佛教石窟,从印度传到中国,可谓是从遁世苦修之地变成了瞻仰膜拜之地,是从对涅槃的冥想转为对现实的沉思,是从对人生苦难的寻味与解脱演绎为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与憧憬。
佛教石窟中的建筑、雕塑、壁画等,不仅融会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而且吸收了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把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外来的艺术影响完美融合而创作出来的珍品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知识小百科
为什么中国在南北朝开始进入了石窟开凿的鼎盛时期?
石窟在这个历史时期大规模的凿建,实是与佛教在此时更加广泛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佛教的广泛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这一时期,由于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人们的心理无所寄托和慰藉,而佛教讲究皈依空门,寻求自我心灵的宁静,这就为此社会环境提供了最为合适的契机,所以开始建凿众多的石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各朝各代的政权几乎都大力扶植佛教,君主大多信奉佛教,如南朝梁武帝三度舍身同泰寺;而北朝的君主亦大多数崇信佛教,开凿石窟,大量镌刻佛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