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400000026

第26章 李鸿章:复杂时代下的复杂人物(1)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一位最难以令后人有统一认识的人物之一。在他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给他戴上“东方俾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则斥之曰“李二先生是汉奸”、“乱世之奸雄”、“卖国老手”;近年来,又有人说,李鸿章乃是“中国现代化最早的设计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实,这种褒贬不一的状况,正反映了李鸿章作为特殊的复杂时代下的复杂人物这一历史特点。

一、李鸿章出现在一个大变动的复杂时代

1.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

晚清中国是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末世,是“四海变秋气”的封建衰世,也是自鸦片战争以后发生“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变动时代。这是近代中国两个最基本的时代特点。

长期发展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专制社会。

弥漫此种社会之中的有两种典型的文化观念:一是把文明由内向外辐射传播视为文化扩展唯一形式的观念;二是视文化有高低、轻重、内外、优劣有别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观念。

这种“夷夏之辨”和“光被四表”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严重束缚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它使中国人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文化优越感和封闭意识。当年,明末来华传教的利玛窦看到中国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意识时就说:“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做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

这种“一道同风”、“万方来仪”的“贡”“服”关系,到清朝时期已发展到极致。可以说,处于封建社会衰世的清政府,已经丧失了吸取先进事物及推进社会进步的愿望,对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可谓茫然无知。早在1716年(康熙55年)清政府就禁止商船到西方殖民者统治下的南洋贸易;1757年(乾隆33年)清政府再次下令封闭江、浙、闽三关,只留粤海广州一处通商;此外还颁布了许多章程,对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住期限、居住场所、行动范围等都作了苛细的规定。到晚清时期的中国,就像一个离群索居、特立独行的巨人,孤踞于世界的东方,几乎不与外界发生往来。

而在内部,清政府统治则极其腐朽黑暗。对此,龚自珍曾作了深刻的揭露。他将清朝社会形象地比喻为“日有三时,一曰早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而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处于“昏时”也即“衰世”阶段,犹如“日之将夕,悲风骤至”,“将萎之华,惨于槁木”,笼罩“衰世”的,是一片凄凄惨惨的肃杀景象。他说,根株朽烂的清代社会,朝廷昏庸、吏治腐败、士风卑下、民生凋敝,陷入极大的危机。“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夺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向年岁?”官府惶惶不可终日,用“加赋”、“加盐价”、“国赋三升民一斗”的敲骨吸髓办法,向老百姓大肆搜刮,“割臀以肥脑,自啖自肉”。其结果,“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六五”,或“取诛谬,或冻馁以死”。广大农民忍无可忍,铁骑刀枪,奋起反抗。

1840年,起初只有3500个英国鬼子,后来最多时增加到15000人,带着坚船利炮和鸦片,向封闭的“天朝之国”发起了猛烈攻击,进而将堂堂大清帝国的绿营军和八旗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鸦片战争将中国带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沼泽地。可以说,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给中国带来了数千年未有之耻辱和失败,由此又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引起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就是近代中国伊始时的社会状况。

2.李鸿章生长在这一复杂的变动时代

李鸿章(1823-1901)出生于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其父李文安是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一位遵循儒家道德和治略的官僚士大夫,也“少喜作赋”,“性耽章句”。他遵循封建法则,做到“内行尤笃,事亲至孝”,他在刑部任职18年,审理案件可谓认真负责。其母李氏,系合肥李洪谟之女,“秉性淑慎,教子义方”,堪称封建式的贤妻良母。她生有6男2女,“尺布寸缕,拮据经营”,但她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让诸子“发愤读书”,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下去。

李鸿章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世之时,同时,他又出生在这样一种典型的封建家庭。社会环境的熏陶,家庭出身的影响,使少年李鸿章必然将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在严父兼良师李文安的督导下,加上天资聪颖,1840年,李鸿章就考中秀才,乡试时被滋园学使拔取第一;1844年应顺天恩科乡试,“三场文墨,差堪自满”,结果中试第48名举人;1847年,参加会试,再次脱颖而出,列为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1850年庶吉士散馆,李鸿章又以优异成绩改授翰林院编修。从此达到“少年科第”的顶峰、仕途“一路扶摇”的起点。此时的李鸿章才27岁。

当上令人仰望的翰林院编修后,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希望通过自己特殊的地位,接近皇帝,攀附权贵。然而,好景不长,1851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突如其来,声势浩大。这场狂飙而起的社会振荡,一时改变了李鸿章的命运,使他不得不以儒生而起军旅。

为了扼制这场全国范围的反清狂飙,保住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刚刚戴上皇冠的咸丰帝开始在南北众多省份任命一批在籍官僚为督办团练大臣。李鸿章也就在这一背景下,遵照清廷意旨,离别翰苑,回乡督办团练。而此时的安徽可谓镇压农民运动的最前线。然李鸿章虽然血气方刚,有意大显身手,但一因安徽反清形势高涨,二因历任安徽巡抚和统兵将帅多为庸庸者流,使李鸿章得不到有力扶持和启迪,“茫无指归”,并饱尝了封建官场中互相倾轧之苦。再加上李鸿章儒生从戎,对军事一窍不通,又赤手空拳,无权、无兵、无饷,因而,历时五年有余,战场受挫,仕途维艰,“昨梦封侯今已非”,展望前途,忧心忡忡。

李鸿章的命运再度好转是在1859年。这一年,李鸿章从一个潦倒失意客一跃而成湘军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宦海翻新。李鸿章入幕不及一旬,曾国藩就决定请他主持编练皖北马队,附于湘军。还曾协助曾国藩度过北上“勤王”的难关,在军事上也磨砺日成。因而,当1861年太平军采取西线防御、东线进攻方略,长江下游战局急剧逆转时,曾国藩力排众议,决定派李鸿章领兵援沪。这为追逐“驷马高车”的李鸿章创立淮军,从而掌握兵权、控制饷源重地上海、登上江苏巡抚宝座开辟了道路。

李鸿章东进后,秉承曾国藩意旨,开始创立淮勇新军,“以济湘军之穷”。

李鸿章坐镇安庆,征召较为强悍的庐州旧有团练,组建淮军,因得曾国藩支持而较为顺利,仅仅几个月,即成军13营。由于他手握重兵,又有曾国藩举荐,1862年4月25日,李鸿章抵达上海17天,即奉命署理江苏巡抚,仅仅过了7个月,又由署理而实授江苏巡抚。“从此隆隆直上”,几与恩师曾国藩“双峰对峙”。几个月后,清廷又令李鸿章署理通商大臣。这样,李鸿章就成为手握重兵、身兼巡抚和通商大臣要职的江苏实权人物。而此时,李鸿章年仅40岁。此后,李鸿章凭借手中的军政大权,横征暴敛,既基本上解决了淮军的饷需问题,不断壮大了军队,又以大批金钱和物资支援了湘军在西线进行的战争,同时又在与洋人“会剿”太平军中立下“赫赫战功”,其地位自然非同一般。1864年,在镇压太平天国后,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1865年任两江总督;1870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长期掌管清廷外交、军事大权,成为清朝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二、“千古未有之变局”下,一个探索者李鸿章

1.李鸿章的应变思路

李鸿章的探索是自当上淮军首领和通商大臣后开始的。面对内忧外患的加剧、面对先进与落后的逆转,应该说,李鸿章比较早地开始了寻求应变策略的实践,由此展现了自“讲求洋器”到谋求“制器之器”,再到培养“制器之人”的清晰思路。

第一,“讲求洋器”。

李鸿章在安庆时开始接触洋人及其坚船利炮之后,就开始萌发“师夷长技”以求“自强”的念头。1862年3月底,他率淮军东下前夕,曾致信李桓说:

“昨见洋酋,亦颇恭顺,恐有万变,图在后与之为无町畦,而求自强之术耳。”

到了上海后,在与洋人更为频繁接触中,看到在热武器方面中国远逊于西方的现实,并断言这正是中国军队和国家衰弱的决定性因素,国中唯有移植西方的武器装备和机器,才能“自强”。所以,“要师其所能,夺其所恃”、“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这就成了李鸿章从事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尽管李鸿章谋求“自强”的目的首先是为平“内寇”,其次才是对付“西人”;也尽管李鸿章的这一思想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没什么两样,但这却是李鸿章谋求整体变革的重要开端,并且很快开始了实践。

李鸿章“讲求洋器”的实践,从购买枪炮开始,渐趋把购买西方枪炮和自己制造、聘请外国军官训练军旅结合起来。他不惜重资购买洋枪洋炮,辅之以设局仿制。从1863年起,李鸿章就聘请精巧匠人,先后创设“炸弹三局”。

第二,谋求“制器之器”。

李鸿章的求变思路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深化的。他在引进洋器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于中国”,仅仅靠引进难以最终解决问题。为此,李鸿章提出必须引进“制器之器”,自己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仿造外国洋枪炮。他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制器之器。”李鸿章的求变思路由此进一步深化。

在“因循积弱,已非一日”的中国,要真正“学习外国利器”,甚至破天荒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决非易事。其最大的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列强对先进武器“禁不出售,价值过昂”,更对中国仿造船炮“疑忌讥嘲”;二是国内顽固守旧势力承袭着“神明华胄”的荣光,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站在封建主义立场上,攻击李鸿章等“舍己从人,变乱成法”、“用夷变夏”,罪不可饶。为此,李鸿章从两方面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抨击顽固守旧势力,论证“皇然变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则千方百计争取其他开明官僚和朝廷的支持。他曾多次致函以奕訢为首的总理衙门,交织着忧虑和期望地说,“洋人以船炮为性命”,但中国却“素不讲求,一旦改弦更张,智者虑其难成,愚者诧为多事”。然而外国列强已“辏集海口”、“深入长江”,它的“藐视中国,非可以口舌争,稍有衅端,动辄挟制,中国一无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则须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主张本,或俟经费稍裕,酌择试办,祈王爷大人加意焉”。他还多次致函陈廷经,阐明中国“及早自强,变易兵割,讲求军实”的紧迫性,寻求这位以通洋务、敢直言而名重京师的四行道监察御史的支持。

经过艰辛的努力,李鸿章关于“求洋法习洋器为自主张本”的主张,终于获得清廷赞许。于是,他便精心筹划建立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局。沪、宁二局于1865年同年建立,成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开端。

第三,培养“制器之人”。

在引进“制器之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之后,李鸿章又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培养“制器之人”的重要。如果说引进“西器”和“制器之器”是李鸿章应变战略的重要开端的话,那么,培养“制器之人”则是他应变战略自然发展和深化的新阶段。

随着“制器之器”的引进,洋务事业亦不断增多和发展,人才需求日多,只靠聘用洋员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李鸿章不止一次地感叹,“用人最为急务,储才尤为远图”,“铁甲船非难购,难在驾驶之不得其人与法”。他深感大批雇佣洋人并非上策,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才。

然而,旧式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无法培养造就新型人才。李鸿章说:

“以章句弓马施于洋务,隔膜太甚……所用非所学,人才何由而出?”因而,他一方面广泛收集民间“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并倡议设立专门招用洋务人才的洋学局,“分为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数门……如有志趣思议于各种略通一二者选收入局,延西人之博学而精者为之师友……俾得研究精明,再试以事,或分派船厂炮局,或补防营员弁”。同时创办新式学堂。另一方面则大声疾呼,改革科举制度。他请求朝廷“力开风气,破拘挛之故习,求制胜之实济……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洋务”。为培养新型人才,李鸿章先后在上海创办了学习外语的广方言馆,在天津创办了培养海陆空专门人才的北洋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等。他还选派了一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使之成为高级专门人才。

以上应变方略表明,李鸿章是追随时代潮流前进的少数官僚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和行动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知识分子。甲午战争前后,孙中山、章太炎都先后上书过李鸿章,把变革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见,他是中国现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同类推荐
  •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本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白领阶层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颢的另类视角。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 权力视角下的公企业与国有经济治理研究

    权力视角下的公企业与国有经济治理研究

    本书以西方国有经济的重要组织性治理工具——公企业的制度变迁为主线,重点研究了政府、社会及市场三方之间及各自内部间的权利结构差异及基础制度环境差异如何决定了我国与西方国有经济组织性治理工具的不同选择。
  • 转型谋变

    转型谋变

    本书集中了宁波市经委2009年度部分优秀工业经济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包括全市产业集群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推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等相关选题,针对低端产业、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提出自身思考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以及研究宁波地方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项目融资(工程管理)

    项目融资(工程管理)

    本教材介绍了项目融资的运作程序与框架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结构、资金结构、融资模式、融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价、风险控制与规避、担保、保险、项目融资的法律体系与文件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逼婚大boss:总裁么么哒

    逼婚大boss:总裁么么哒

    一夜缠绵,惹上了在娱乐圈能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腹黑总裁。再次见面,逃跑之余,害总裁摔断了一只手。“你要对我负责!”某男委屈的呻吟。“额,这,你是要和人家谈恋爱?”某女扭捏害羞问。腹黑总裁无力扶额“你想多了,我只是需要一个保姆。”切!云保姆默默翻了个白眼,决定把某男扑倒、吃掉。保姆只是个跳板而已,她可是要迎娶高富帅,当上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女人。【节操碎一地,逗宠两相宜,智斗小表砸,总裁狂想娶!】
  • 自动售卖机的旅行空间

    自动售卖机的旅行空间

    想明白自动售卖机的真正意义吗?想真正的……渡假吗?其实…主神空间的真面目其实就是一超大型的自动售卖机外加旅行社…另外,本书其实只是打着主神空间名义,小队性质地穿越动漫的无限流小说。最后,作者以自己已经没有的节操发誓,本书是绝对的不定期更新,等待作者心情好的时候大概..可能..应该会更新的吧?(主角表示:请为作者加上蜗牛速更新的读者读者印象,感谢各位)P.S.1.这本书可能会有变身情节,纯属作者个人爱好P.S.2.此书内含恶搞,致使内容严重不足,不喜勿入P.S.3.本书作者文笔极为渣渣,战那啥力大概连阿米巴童鞋也比不上(阿米巴童鞋重申,躺着也中枪是可耻得,所以它一定会站起来中得,直到它膝盖中了一枪)P.S.4.书名与内容无关
  • 催眠师:楚辞密码

    催眠师:楚辞密码

    深夜,幽灵酒吧内,大学中文系教授聂尚与友人欢聚后,一场连环杀人案降临上海,七名友人相继遇害,每一桩命案都是一场诡异的迷局。精神崩溃的聂尚联想到两年前妻子在浴室中的离奇自杀,誓要抓住死神之手,结束这场杀戮游戏。在催眠师的帮助下,聂尚在梦境中越来越接近杀人密码的核心,所有人的死,都与“千古万古至奇之书”楚辞《天问》有关,包括屈原。而最终他发现死神面具之下的那张脸竟然是……
  • 不老

    不老

    用不一样的方式解读《三国》中的事件,黄巾军如何在起义初期积累大量财富?庞统走江湖这几年究竟在干些什么?门派的较量,阵法的搏弈,众多谋士究竟谁更技高一筹?惨败的吕布、英年早逝的郭嘉、吐血身亡的周瑜,活下来的就是胜者吗?文臣武将,帝王平民趋之若鹜的不老之术,究竟如何修炼?
  • 我和我的小精灵

    我和我的小精灵

    15岁初中生黄金山误打误撞地穿越到一个未来世界,才真正明白神奇宝贝会在未来出现;在回到自己的时代的旅途中,他结识了一只因为先天性缺陷无法使用超能力的沙奈朵,皮丘王族王子皮卡丘,“口袋林冲”猫鼬斩,二战记忆的化身美洛耶塔和蚁族革命领袖沙漠蜻蜓;小山和他的伙伴们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呢?
  • 陆小易的桃花运

    陆小易的桃花运

    陆小易一个北漂女,在一次意外当中失去了自己男朋友,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所学,转行到另一个行业,却意外碰见让她似曾相识的上司和一位富家少爷,她夹在两人之中,将何去何从。
  • 名门虐爱:前妻不好追

    名门虐爱:前妻不好追

    她是他的妻,在他想要爱的时候,她却和别的男人背叛了他,他狠狠地捏着她的下巴咬牙切齿地说:“我给你自由!连若水,你记住,如果有一天,你又落到我手里,我会让你生不如死!”两年后,她与他又相遇,再也走不出他为她精心编制的爱情牢笼。她一步步深陷他的温柔陷阱不可自拔,他冷眼旁观,直到她又为他心动,,他才凑到她耳边说,我从未爱过你……联系QQ:2378264528
  • 一个骄傲

    一个骄傲

    所有的梦早已支离破碎,只留下一具不全的骸骨!连环车祸,跳楼,杀人案,溺水,抢劫案,自杀。午夜的钟声敲响!我该怎么办?!恐高,晕车,晕船,自闭,我一定是灾星!!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骷髅,骸骨,尸体,血泊,怪物,吸血鬼!!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啊?!我到底该怎么办?!
  •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艺术与原则,从低调做人的细节入手,使读者轻松领略做人的智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藏巧于拙,以屈为伸;让步为高,宽人是福;盛极必衰,居安虑患;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能够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
  • 我们的爱是一人一心

    我们的爱是一人一心

    他和她的相遇,因为她的继父母把她卖给了他,他厌恶她,但是渐渐他和她却.....她爱上了他,他也爱上了她。而她却把他对她的宠爱一次又一次的当做是他只是对她玩的。而他却因为她慢慢的没了尊严没了高傲,因为他爱她至深,而他却染发他一次次伤心。终于他们知道了。她对他说:“苏沐,你知道吗?我只会爱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你。”他眼角带笑:“嗯,一儿,我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因为我只有一颗心,而那里都是你。”“一儿”“嗯”“我爱你,我对你的爱,能使我倾尽所有。”她眼中闪着泪花吸了吸鼻子努力笑了出来:“嗯,一人一心,这是我对你的爱。”苏沐深情地看着颜心一:"嗯,我希望,我是你苏醒时的那一束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