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200000046

第46章 维新启蒙与“新政”时期教育革新(4)

经典选读

请开学校折

康有为

(1898年)

奏为请广开学校,以养人才,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以狂愚,请废八股,荷蒙圣明嘉纳,立下明诏施行,薄海迴风,洗濯固陋,咸更新厉学,以赞休明。夫以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非皇上之神武英断,何能致此?岂愚臣之梦寐寤思所能及也!天下回首面内,想望更化之善治,肇应千载之昌期,在我皇上矣。其鼓荡国民,振厉维新,精神至大,岂止区区科举一事已哉?虽然,譬诸治病,既以吐下而去其宿疴,即宜急补养以培其中气,则今者广开学校为最要矣。

吾国周时,国有大学、国学、小学之等,乡有党庠、州序、里塾之分;教法有诗书、礼乐、戈版、羽籥、言说、射御、书数、方名之繁。人自八岁至十五岁,皆入大小学。万国立学,莫我之先且备矣。《诗》曰:“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言文王于人才作而致之,非赖自然生而有之也。故《兔罝》野人,可为干城腹心;介胄武夫,能说诗书礼乐。人才既多,则国命延洪,故作人则能寿考也。后世不立学校,但设科举,是徒因其生而有之,非有以作而致之,故人才鲜少,不周于用也。臣不引远古,请近校于今欧美各国,而知其故矣。

欧美之作其国民为人才也,当吾明世,乃始立学,仅从僧侣,但教贵族,至不足道。及近百年间,文学大兴,普之先王大非特力,馆法名士窝多于其生苏诗宫而师之;聘柏罗斯其于瑞士,而创国民学。令乡皆立小学,限举国之民,自七岁以上必入之,教以文史、算数、舆地、物理、歌乐,八年而卒业。其不入学者,罚其父母。县立中学,十四岁而入,增教诸科尤深,兼各国文,务为应用之学。其初等科二年,高等科二年;初等二年者,中学必应卒业者也。自是而入专门学者听之。专门者,凡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凡人间一事一艺者,皆有学,皆为专门也。凡中学专门学卒业者,皆可入大学。其教,凡经学、哲学、律学、医学四科。自是各国,以普之国民学为师,皆效法焉。

英大学分文、史、算、印度学、阿拉伯学、远东学,于哲学中别自为科。美则加农工商于大学,日本从之。夫学至于专门止矣,其所谓大学者,不过合各专门之高等学多数为之,大聚天下之书图仪器,以博其见闻;广延各国之鸿博硕学、专门名家,以得其指导;而群一国之学者,优游渐渍,讲求激厉,而自得之。凡各州能备此者,皆可谓为大学,非徒在国都而已。总而言之,小学中学者,教所以为国民,以为己国之用,皆人民之普通学也。高等专门学者,教人民之应用,以为执业者也。大学者,犹高等学也,磨之砻之,精之深之,以为长为师,为士大夫者也。其条理至详,科学至繁。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以蕞尔国而能独立者,以诸学并立,大学岿然,人才不可胜用故也。普胜法后,俾士麦指学生语之曰:“我之胜法,在学生而不在兵”。以百业千器万技,皆出于学,作而成之故也。彼分途教成国民之才,如此其繁详也,我乃鞭一国之民以从事于八股枯困搭截之题,斫人才而绝之,故以万里之大国,四万万之人民,而才不足立国也。

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吾国任举一政一艺,无人通之。盖先未尝教养以作成之,天下岂有石田而能庆多稼者哉?今其害大见矣,不可不亟设学以育成之矣。今各国之学,莫精于德,国民之义,亦倡于德;日本同文比邻,亦可采择。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乡立小学,令民七岁以上皆入学;县立中学;其省府能立专门高等学大学。各量其力,皆立图书仪器馆。京师议立大学数年矣,宜督促早成之,以建首善而观万国。夫养人才,犹种树也,筑室可不月而就,种树非数年不荫,今变法百事可急就,而兴学养才不可一日致也,故臣请立学亟亟也。若其设师范、分科学、撰课本、定章程,其事至繁,非专立学部,妙选人才,不能致效也。惟圣明留意幸詧,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变法通议(节选)

梁启超

(1896年)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西人学校之等差、之名号、之章程、之功课,彼士所著《德国学校》《七国新学备要》《文学兴国策》等书,类能言之,无取吾言也。吾所欲言者,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其总纲三:一曰教,二曰政,三曰艺。其分目十有八:一曰学堂,二曰科举,三曰师范,四曰专门,五曰幼学,六曰女学,七曰藏书,八曰纂书,九曰译书,十曰文字,十一曰藏器,十二曰报馆,十三曰学会,十四曰教会,十五曰游历,十六曰义塾,十七曰训废疾,十八曰训罪人(所拟章程皆附于各篇之后)。

今之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自强学堂、实学馆之类,其不能得异才何也?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其所谓艺者,又不过语言文字之浅,兵学之末,不务其大,不揣其本,即尽其道,所成已无几矣。又其受病之根有三:一曰科举之制不改,就学乏才也。二曰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非人也。三曰专门之业不分,致精无自也。故此中人士,阁束《六经》,吐弃群籍,于中国旧学,既一切不问,而叩以西人富强之本,制作之精,亦罕有能言之而能效之者。昔尝戏言,古人所患者,离乎夷狄,而未合乎中国。今之所患者,离乎中国,而未合乎夷狄。推其成就之所至,能任象鞮之事,已为上才矣。其次者乃适足为洋行买办冈必达之用。

其有一二卓然成就,达于中外之故,可备国家之任者,必其人之聪明才力,能借他端以自精进,而非此诸馆诸学堂之为功也。夫国家之设学,欲养人才以共天下,而其上才者仅如此,次下者乃如彼,此必非朝廷作人之初意也。今朝士言论,汲汲然以储才为急者,盖不乏人,学校萌芽,殆自兹矣。其亦有洞澈病根之所在,而于此三端者少为留意也乎。

抑今学校之议不行,又有由也。经费甚巨,而筹措颇难,虽知其急,莫克任也。

今夫农之治畴也,逾春涉夏,以粪以溉,称贷苦辛,无或辞者,以为非如是则秋成无望也。中人之家,犹且节衣缩食以教子弟,冀其成就,光大门闾。今国家而不欲自强则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虽百举未遑,犹先图之。吾闻泰西诸大国学校之费,其多者八千七百余万,其少者亦八百万(小学堂费英国每年三千三百万元,法国一千四百万元,德国三千四百万元,俄国五百万元,美国八千四百万元。

中学大学共费英国每年八百六十万元,法国三千万元,德国二百万元,俄国四百余万元,美国三百余万元)。日本区区三岛,而每年所费,亦至八九百万。人之谋国者,岂其不思撙节之义,而甘掷黄金于虚牝乎。彼日人二十年兴学之费,取偿于吾之一战而有余矣,使吾向者举其所谓二万万而百分之,取其一二以兴群学,则二十年间,人才大成,去年之役,宁有是乎?呜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及今不图,恐他日之患,其数倍于今之所谓二万万者,未有已时;迨痛创复至,而始悔今之为误,又奚及乎?今不惜糜重帑以治海军,而不肯舍薄费以营学校,重其所轻,而轻其所重。譬之孺子,怀果与金示之,则弃金而取果;譬之野人,持寸珠与百钱示之,则遗珠而攫钱。徒知敌人胜我之具,而不知所以胜之具,旷日穷力,以从事于目前之所见,而蔽于其所未见,究其归宿,一无所成,此其智视孺子、野人何如矣。

西人之策中国者,以西国之人数与中国之人数为比例,而算其应有之学生,与其学校之费。谓小学之生,宜有四千万人,每年宜费二万二千六百万元;中学之生,宜有一百十八万四千余人,每年宜费五千九百万余元;大学之生,宜有十六万五千余人,每年宜费七千一百万余元。今不敢为大言,请如西人百分之一,则亦当有小学生四十万人,中学生一万一千八百四十人,大学生一千八百五十余人,每年当费三百五十六万元。中国房屋衣食等费,视西人仅三之一,则每年不过一百余万元耳。犹有一义于此,中国科第之荣,奔走天下久矣,制艺楷法,未尝有人奖劝而驱策之,而趋者若鹜,利禄之路然也。今创办之始,或经费未充,但使能改科举,归于学校,以号召天下,学中惟定功课,不给膏火,天下豪杰之士,其群集而俯焉从事者,必不乏人。如是则经费又可省三之一,岁费七十余万足矣。而学中所成之人材,即以拔十得五计之,十年之后,大学生之成就者,已可得八千人,用以布列上下,更新百度,沛然有余矣。夫以日本之小,每年此费,尚至八九百万,而谓堂堂中国,欲得如日本十二分一之费,而忧其无所出邪,必不然矣。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劝学篇(节选)

张之洞

(1898年)

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

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语其祸,则共工之狂、辛有之痛,不足喻也。

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腕。于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

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不佞承乏两湖,与有教士化民之责;夙夜兢兢,思有所以裨助之者,乃规时势、综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之士。海内君子,与我同志,亦所不隐。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康,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

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

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

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

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于圣也。

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

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

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枿也15外篇十五:曰益智。昧者来攻,迷者有凶也。

曰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

曰设学。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

曰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

曰广译。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

曰阅报。眉睫难见,苦药难尝,知内弊而速去,知外患而豫防也。

曰变法。专已袭常,不能自存也。

曰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

曰农工商学。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

曰兵学。教士卒不如教将领。教兵易练,教将难成也。

曰矿学。兴地利也。

曰铁路。通血气也。

曰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于中学,以晓固蔽也。

曰非弭兵。恶教逸欲而自毙也。

曰非攻教。恶逞小忿而败大计也。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埃及,惧为波兰。

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

凡此所说,窃尝考诸《中庸》而有合焉。鲁,弱国也。哀公问政,而孔子告之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终之曰:“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夫《中庸》之书,岂特原心杪忽、校理分寸而已哉?孔子以鲁秉礼而积弱,齐、邾、吴、越皆得以兵侮之,故为此言,以破鲁国臣民之聋瞶,起鲁国诸儒之废疾,望鲁国幡然有为,以复文武之盛。然则无学、无力、无耻,则愚且柔;有学、有力、有耻,则明且强。在鲁且然,况以七十万方里之广,四百兆人民之众者哉?

吾恐海内士大夫狃于晏安而不知祸之将及也,故举楚事;吾又恐甘于暴弃而不复求强也,故举鲁事。《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惟知亡,则知强矣。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南皮张之洞书。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世无匹

    世无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佑苍生

    谁佑苍生

    我为苍生,你亦苍生,同为苍生何来争乱你说我人微言轻,我当尽力攀上峰顶你笑我太过天真,却不知我踏过血骨苍生不可灭,谁佑苍生是你,是我,还是他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鬼眼灵女之四兽连环

    鬼眼灵女之四兽连环

    一句话简介:四只上古流传蕴含奇异之力的手环,五个性格迥异的人,一段跌宕起伏爱恨交织的奇幻旅程。《左传》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而传说的最后呢?相传,四凶或死,或被镇压,或依旧活在人间不为人知的角落。而在现代的背景下,在不为人知的灵异世界里又在上演着谁的传奇,谁的悲喜?--------------------------------------蓝沐觉得自己或是不幸的,又或是幸运的。如果幸运的话,怎么会被卓家在一夜之间灭门,只因为身上流着控灵的青龙之血,是镇压四凶的血脉之一。如果不幸的话,怎么会在流浪了几年之后冒出一块石头硬是胡搅蛮缠的进入了她的人生。她想这些的时候,墨岩在身后摆弄着自家的电脑,突然间打了个喷嚏,狐疑的往四周望了望,没有发现躲在沙发上窃笑的女生。“石头,”蓝沐的声音小小的,笑得没心没肺。却让低头忙活的男生马上抬起了头。“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喜欢你。”“说吧。”墨岩一脸的无可奈何,似乎已经习惯了,看了下钟。唔。半夜十二点。“想吃什么啊,媳妇儿。”蓝沐觉得很圆满。-----------------------------------本文一对一,不恐怖,男女主身心干净。希望大家慢慢看,喜欢的话就收藏评论吧,小生在此谢过。
  • 网游之预知者

    网游之预知者

    “太恐怖了,谁跟他做对手简直是在找死。”他的对手如实说道。“太憋屈了,在他身边我什么也不用干。”他的盟友说道。一份神秘的副职业-预知者,加上攻击敌人灵魂深处的灵魂收割者,这两个职业加持在一个人的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们都太弱了,盘古智脑,你敢不敢和我打一场,我让你一手一脚的。”段兴装逼的说道。
  • 鬼夫来敲门

    鬼夫来敲门

    静静看着那帅气的侧脸,全身无不一处散发着冰冷与美丽。鬼夫我赖上你了
  • 快穿之夜笙歌

    快穿之夜笙歌

    一抹亡魂,独留彼岸;一纸契约,签订千世。在黑暗里渴望光明,在光明里歧视黑暗。血色曼陀罗张牙开放着,徐徐点燃了这漆黑的彼岸,又一个游戏的开始了吗?
  • 快穿男配逆袭计划

    快穿男配逆袭计划

    看温柔(邪魅)男配如何逆袭攻略,风流少帅,高冷学长霸气总裁,全部拜倒在我的西装裤下。我要逆袭哈哈哈(?)宿主抽风,050表示不能看@&@
  • 魔魂的契约

    魔魂的契约

    平凡的世界总有隐藏的一面,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存在,得与失总会成为恶魔诱惑人们的条件,一个为爱痴狂的少年,他不愿轻易的放弃她,恶魔的诱惑让他接触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让他踏上了黑暗的前程,这个故事的一切也将从这展开.....
  • 无限之魔方游戏

    无限之魔方游戏

    当生命成为唯一的赌注,当活着成为唯一的奢望是选择苟且偷生,任人宰割,成为强者脚下的一捧黄土;还是铤而走险,磨牙吮血,作徘徊在生死线上的亡命赌徒?卑微不是借口水滴站起来,依然高与天齐谨慎不是理由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扑朔迷离的世界魔方诡秘莫测的七宗炼狱穿越千年的神秘阴谋来吧,开启游戏王的无限次元不一样的无限流,不一样的世界
  • 邪王倒贴:废材神女

    邪王倒贴:废材神女

    一场战争,她伤害了她至亲之人。决定轮回重修来弥补过错;而他,不忍她独自一人去那乱世重新修炼,他们约定,要千年之后,永不分离!可她却悲伤的想到:灵力已耗尽,抱歉,我不能遵守诺言了…让另一个人代替我吧,都差不多的,只是,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原谅我这么自私,我只想要你幸福而已,你根本不爱我,我知道,我应该放手的。……现代杀手离谱的死了?可醒来才发现,她竟然穿越了!……以武为尊是吧?我是废材是吧?曾欺我者都等着崇拜我吧!修炼之路,永无止境,一路上的种种经历,种种危险,一个身世之谜,也层层揭开,一切一切,原来都是天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