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200000042

第42章 “师夷之长技”与新教育的萌发(3)

33.汪波:《1872年中国教育使团赴美的外交实践及意义》,《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4.天祥:《“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35.谢放:《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6.徐启彤:《洋务教育与“中体西用”》,《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37.吕达:《论张之洞的洋务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85年第3期。

38.桂勤:《从<;劝学篇>;比较福泽渝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39.王广军、白雪梅:《浅谈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0.周谷平:《晚清中国人眼中的异域教育——初出国门的外交官对西方教育的观察和考量》,《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思考题:

1.评述京师同文馆创建的历史意义。

2.洋务学堂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3.评述京师同文馆增添天文算学馆这一事件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冲突。

4.评析“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

5.评析洋务教育和洋务学堂兴办的目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6.评析幼童留美和洋务学堂学生留欧的历史意义。

经典选读

予之教育计划(节选)

容闳

(1868年)

予自得请于曾文正,于江南制造局内附设兵工学校。向所怀教育计划,可谓小试其锋。既略著成效,前者视为奢愿难偿者,遂跃跃欲试。曾文正者,于余有知己之感,而其识量能力,足以谋中国进化者也。当日政界中重要人物,而与余志同道合者,又有老友丁日昌。丁为人有血性,好任事,凡所措施,皆勇往不缩。当丁升任江苏巡抚,予即谒之于苏州公署,语以所谓教育计划。丁大赞许,且甚注意此事,命予速具详细说帖,彼当上之文相国,请其代奏。文祥满人,时方入相,权力极伟也。予闻丁言,惊喜交集,初不意苏州之行,效力如是,于是亟亟返沪,邀前助予译书之老友(南京人),倩其捉刀,将予之计划,撰为条陈四则,寄呈丁抚,由丁抚转寄北京。略谓:

一、中国宜组织一合资汽船公司。公司须为纯粹之华股,不许外人为股东。

即公司中经理、职员,亦概用中国人。欲巩固公司之地位,并谋其营业之发达,拟请政府每年拨款若干以津贴之。其款可由上海镇江及其他各处运往北京之漕米项下,略抽拨数成充之。漕运旧例,皆运米而不解银;每年以平底船装运,由运河驶赴北京。故运河中专为运漕而设之船,不下数千艘。运河两岸之居民,大半皆借运漕为生。但因运法不善,遂致弊端百出。水程迢迢,舟行纡缓,沿途侵蚀,不知凡几。值天气炎热,且有生蛀之患。以故漕米抵京,不独量数不足,米亦朽败不可食。官厅旋亦知其弊,后乃有改用宁波船,由海运至天津,更由天津易平底船以运京。然宁波船之行驶亦甚缓,损失之数,与用平底船等。愚意若汽船公司成立,则平底船及宁波船皆可不用,将来漕米即迳以汽船装运。不独可免沿途之损失,即北方数百万人民仰漕米以为炊者,亦不至常食朽粮也。(此后招商局轮船,即师此法以运漕。)

二、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派遣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留学生监督两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拨数成以充之。

三、政府宜设法开采矿产以尽地利。矿产既经开采,则必兼谋运输之便利。

凡由内地各处以达通商口岸,不可不筑铁路以利交通。故直接以提倡开采矿产,即间接以提倡铁路事业也。(按中国当时尚无良好矿师,足以自行开采。人民迷信风水之说,阻力多端。予之此策,第姑列之,使政府知中国实有无穷厚利,不须患贫。且以表示予之计划远大,冀政府能信任予言也。)

四、宜禁止教会干涉人民词讼,以防外力之侵入。盖今日外人势力之放恣,已渐有入中国越俎代谋之象。苟留心一察天主教情形,即可知予言之非谬。彼天主教士在中国势力,已不仅限于宗教范围,其对于奉教之中国人,几有管辖全权。

教徒遇有民刑诉讼事件,竟由教会自由裁判,不经中国法庭讯理。是我自有之主权,已于法律上夺去一部分也。是实不正当手段,若不急谋防范,则涓涓不塞,将成江河,故政府当设法禁止。以后无论何国教会,除关于宗教者外,皆不得有权以管理奉教之中国人。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版)

学校

郑观应

(1892年)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古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而又教以弦诵,舒其性情,故其时博学者多,成材者众也。比及后世,学校之制废,人各延师以课其子弟,穷民之无力者,荒嬉颓废,目不识丁,竟罔知天地古今为何物,而蔑伦悖理之事,因之层出不穷,此皆学校不讲之故也。

今泰西各国犹有古风,其学校规制,大略相同,而德国尤为明备,学之大小,各有次第,乡塾散置民间,由贫家子弟而设,由地方官集貲经理,无论贵贱男女,自五岁以后,皆须入学,不入学者,罪其父母。(即下至聋瞽瘖哑残疾之人,亦莫不有学,使习一艺,以自养其天刑之躯。立学之法,可谓无微不至矣。)

初训以幼学,间附数学入门、本国地理等书,生徒百数以内者,一师训之;百数以外至千数,则分数班。每班必有一师,此班学满,乃迁彼班,依次递升,不容躐等。察其贫者,免出修、脯,稍赡者半之。郡院学者之修脯,亦不过一钱至半元而止。院中生徒,亦分数班,班有专师,有专教算学之师,有专教格物之师,有专教理学、重学、史鉴、地舆、绘画、各国语言文字之师。期满考列上等,则各就其艺能,或入实学院,或入技艺院。其实学分上下两院,皆以实学为主。约分十三班,初入院在末班,每班留学一年,阅十三年,编历诸班,方能出院。上院考出,入大学院,免三年军籍。下院虽列首班,仍充军籍,三年可入技艺等院。大学之掌教,必名望出众,才识兼优者,方膺此任。院中书籍、图画、仪器,无一不备。

一经学,二法学,三智学,四医学。经学者,教中之学(即是耶稣、天主之类);法学者,考古今政事利弊异同,及奉使外国,修辞通商,有关国例之事;智学者,格物、性理、文字语言之类;医学者,统覈全身内外诸部位,经络表里,功用病源,制配药品,胎产接生诸法。技艺院者,汽机、电报、采矿、陶冶、制炼、织造等事物。格物学院与技艺院略同,大抵多原于数学,数学则以几何原本为宗。其次力学,力学者,考究各物之力量。化学者,考覈金石、植物、胎卵、湿化各物化生之理。其次为天学、测步、五星、七政之交会伏留。其次为航海之学,必娴于地理、测量、驾驶者,方能知船行何度,水性何宜,台飓沙礁若何趋避。武学院课与实学院同,但多武艺、兵法、御马诸务。通商院则以数学、银学、文字三者为宗,其于各国方言土产、水路陆程、税则和约,以及钱币银单条规则例,公司保险各事,无不传习。农政院、丹青院、律乐院、师道院、宣道院、女学院、训瞽院、训聋瘖院、训孤子院、训罪童院、养废疾院,更有文会、夜学、印书会、新闻馆,别有大书院九处,书籍甚富,听人观览借钞,但不能携之出院。每岁发国帑以赡生徒。其教法之详,教思之广如此。

大抵泰西各国教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曰学校,曰新闻报馆,曰书籍馆。而学校又有三等:一初学,以七岁至十五岁为度,求粗通文算、浅略地球、史志为准,聪颖者可兼学他国语言文字。中学以十五岁至二十一岁为度,穷究各学,分门别类,无一不赅。上学以二十一岁二十六岁上下为度,至此则精益求精,每有由故得新,自创一事,为绝无仅有者。

夫欲制胜于人,必尽知其成法而后能变通,而后能克敌。彼萃数十国人材,穷数百年智力,掷亿万兆貲财而后得之,勒为成书,公诸人而不私诸己,广其学而不秘其传者,何也?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精益求精,以还之中国,虽欲自私自秘焉,而天有所不许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彼泥古不化,诋为异学,甘守固陋,以受制于人者,皆未之思耳。

今中国既设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各堂,历有年所,而诸学尚未深通,制造率仗西匠,未闻有别出心裁,创一奇器者,技艺未专,而授受之道未得也。诚能将西国有用之书,条分缕晰,译出华文,颁行天下各书院,俾人人得而学之,以中国幅员之广,人材之众,竭其聪明才力,何难驾西人而上之哉!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同类推荐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嗜血尸姬狂天下

    嗜血尸姬狂天下

    她,是傀儡组织的首席杀手,断情绝爱,爱情、亲情、友情,她避之不及却偏偏唯一拥有她信任的同伴把她推入了阿鼻地狱........他,是举世闻名的天才战神,半生戎马,名誉,地位,权利。他淡泊名利,却在遇见她后淡薄的心为之悸动,她回眸一笑百媚生........“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武侠风云

    武侠风云

    前国皇子得剑神传承,下山为报父母血海深仇,掀起江湖各派厮杀,经历爱恨情仇,逐步走向武道巅峰,成为武林盟主,统一江湖各派发起复国之战。
  • 大少的迷糊妻

    大少的迷糊妻

    一个是豪门的大少,竟遭意外追杀。“你的安全,我来负责。”她突如其来,随着而后是紧跟不舍。“你在哪里,我便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原因。”“为什么对我紧追不舍,我不认识你。”“是你招惹的我,你就要负责人,女人。”
  • 因果欺诈师

    因果欺诈师

    我姓南郭,就是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南郭。我是个骗子,人们称我们为欺诈师。我不仅能骗人,骗国,骗地,骗天,甚至还能欺骗因果。(厉害吧~)一定要讲的话,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我与那些被我欺骗过的女孩们间的因果循环。(嘿嘿嘿~)也许是我的作茧自缚,或许最初就不该开启那份缘,撒出一个个的弥天大谎。我叫南郭离梦,请叫我因果欺诈师。(严肃脸)ps.轻小说风,无等级,第三人称,轻松,后~~~~宫(重要的事情要加延长音)
  • 神创天穹

    神创天穹

    “自古英雄出少年,柔水红颜惹人怜,今生执手江湖远,来世依续不了缘,奔波江湖踏行踪,修磨苦难不辞休,歌啸云层剑气涌,光寒三百动苍穹。”灵士,灵师,灵将,灵帅,灵王,灵皇,灵帝,灵尊,灵仙,灵神;看少年红颜相伴,历练成神!
  • 疯魔劫

    疯魔劫

    这本书大概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片大陆的数万年历史中,两个或者更多的强大组织之间相爱相杀,他们或以阴谋,或以强大的实力意图窃取万王之王之位。他们渴望以白骨堆砌王座,渴望以血祭奠王冠,他们渴望君临众生,他们不在乎这个大陆有没有神。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自封自己为神。少年宁竹在这片大陆最偏远的地方出生,无意间卷入了这场持续了万年的战争。他会拔出流浪了万年的古剑,穿上史诗中的铠甲,带上永远的伙伴,以此,战人间。——————其实我最想做的,就是描绘一个真正的异界大陆,它诞生在我的思想子宫里,我希望人人都能在梦中寻找到它,都会觉得在某个平行空间里,真正的存在着这样一片大陆。这就是我认为的异界,认为的玄幻。
  • 青春的笑暖人心

    青春的笑暖人心

    这是我的青春经历,或许狼狈,但却是最珍贵的回忆
  • 缘份太浅

    缘份太浅

    此文献给我的爸爸,没有“亲爱”做定语。老天给了我们缘份,却只有6年的时间。写下这些,我只是想让爸爸在天有灵,知道他并不孤独,世界上是有一个人爱他的,那就是他的女儿,他有一个值得骄傲、自豪的女儿爱着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否认的。……
  • 重生之冥王哈迪斯

    重生之冥王哈迪斯

    “我是谁?我乃冥王哈迪斯,天赐名与我,我必定不违天之命,杨超之名已褪去,我不是凡人,我是神!”这是成为冥王哈迪斯之后杨超的内心独白。既成神,为何还要成王?本书为本作者所写的众神救世的前传系列之一书友群:458746835
  • 报告总裁,夫人有喜了

    报告总裁,夫人有喜了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十五岁那年云离一边爬墙一边哼唱着,下一秒吧唧一下,掉到邻居的后花园里了。就掉在一个花样美男面前——于是云离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段浪漫悲催旅程。【精彩片段一】“那个。。。如果我说我是古代穿越过来的,突然吧唧一下掉到你家院子里了,你相信吗?”某少女眨了眨眼无辜地问道。喻霆隽下一秒就笑出来了。“笑什么笑,没见过穿越女啊!难道只允许现代穿越到古代,就不准古代的穿越到现代来?”某女恼羞成怒地瞪着对方说道。“欢迎你,就是不知道小姐,你是从哪个朝代穿越而来的?”“清代,哦,不,是宋代,算了还是唐代好了!”某女最后说道。【精彩片段二】新婚之夜——“喻霆隽,我们一起逃婚好不好?”“不好!”“哪里不好了?”“都结婚了还逃什么,再说了我跟你一起逃,那就变成离家出走了!”【精彩片段三】某天阴天,“喻霆隽,你爱我吗?”“爱!”“多爱?”“月亮代表我的心!”“今天是初一!”某女顿时不悦了。“怎么了?”某男眉宇微皱反问。“初一没有月亮!”某女直接怒了。“。。。。。。。”*************天使的温馨新作,喜欢的亲们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架”,慢慢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