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800000011

第11章 1928-1937年的宁波盐业(1)

第一节 宁波的盐业生产

1928年,东北“易帜”,北洋军阀政权宣告结束,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由此,在从1928-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年里,我国的盐业生产与运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嬗变时期。1927-1937年,我国盐产量超过1927年盐产量的年份有7个,低于1927年的有3个,总的说来盐的生产总量略有增加。是时,伴随着全国盐业发展的步伐,宁波的盐业生产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一、盐业产域与产量

我国海盐资源丰富,截至20世纪20年代末,已形成了包括两浙在内的七大海盐产区。据1929年的《盐务年鉴》记载,两浙盐区辖有31场。其中,宁波盐区(场)迭有变迁,盐产主要集中在余姚的庵东。民国5年春,余姚盐场改称庵东盐场。民国18年以前,庵东盐场诸家路以东皆为晒盐地,以西皆为出卤地。1928-1937年间的庵东盐场仍如民初,将全场划为7个区。

中国传统的海盐生产方法,分为煎、晒两种。清末,晒盐在浙江已占主要地位。民国5年和民国18年,浙江又两次发动改煎为晒,裁废了仁和等15个购卤煎盐和管理不便的盐场,保留余姚等17场,于民国18年将晒盐比重增为78.91%。当宁波海盐生产方式由煎制向晒制转变之时,原来聚团公煎的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便转而改用控制结晶工具的方式来控制盐产量,管理盐业生产。民国元年,余姚场有盐板370663块,民国17年,庵东盐场盐板增至513760块,民国18年,盐板增至532776块,民国22年,盐板增至550600块,截至民国27年,余姚县政工队来庵东进行调查时,已增至678691块。

在自1880年至1938年的近六十年内,盐板数增加至原来的四倍。即是时余姚庵东盐区板晒的大量扩展,使得其盐产规模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镇海清泉盐场、穿长盐场和鄞县大嵩盐场则逐年衰败。民国16年,清泉盐场面积萎缩到仅有盐田793亩,两年后又剧减至411亩。

截至民国20年,穿长盐场和鄞县大嵩盐场并入清泉盐场。原大嵩盐场只存北团、南团、蔡家墩三团产盐。其中,北团区有灰地面积9720亩,东西相距6里,南北相距3里,离大嵩局15里;南团区灰地面积2700亩,东西相距5里,南北相距1里,离大嵩局1里;蔡家墩区灰地面积1620亩,东西相距3里,南北相距1里,离大嵩局10里。即历史发展至民国时代,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宁波之北盐场位置已远推至“六塘”以北地区。

象山盐区的产域分布,据民国19年的《两浙盐务局调查报告》显示,玉泉场区坐落在象山县石浦之间,南为番东西区,东南为金东、金中区,西南为中泥竿头区,北为胡大、南堡、杉木洋区。西距长亭10里,北距大嵩210里,产地面海背山,面积之广冠于邻县。截至民国25年,玉泉场的产盐地大致有:海墩、海塘、南堡、樟岙、上塘、下塘、龙头江、上中塘、下中塘、蒲湾、晓塘、金鸡山、平阳厂、下洋墩、中泥、竿头等地。其中,海墩、海塘、南堡、樟岙等产盐地后来曾一度被废。

民国时期,因三门湾滩涂淤涨甚速,宁海县盐产区渐由西向东迁移。

民国19年,宁海盐区外场产区包括尖坑、月边、三岔、上廒、舜岩、健跳等地,内场产区仍有南山等三区,内、外场盐田面积相加共计2105.25亩。其中,东乡三团产地面积139.58亩,煎灶4座,晒坦70块,南乡六团,产地面积1965.68亩,煎灶63座。自民国元年至民国29年析置三门县止,共产盐714803担,平均年产24648担。其中,最多的是民国21年,产盐57224担,最少的是民国12年,产盐2790担。民国24年,因长亭场产区零星散漫,盐的产量少、质量低,生产成本过高,两浙盐运使周宗华甚至一度将其列入全省待裁废的12个盐场之一,后因废转经费没有着落,最终未能实现。

至于岱山盐区的产域分布,截至民国19年,岱山盐产地大致分布在8个区:念母岙区,含大盐场、小盐场(今岱西乡青黑、后岸村);南浦区,含邹家浦、浪激渚;摇星浦区,含剪刀头(今岱西乡前岸村);北峰山区,含南峰山、泥峙;宫门区,含新道头、后岙;高亭区;长涂区,含秀山、蒲门山;大羊山区(今属嵊泗县)。衢山盐场产地分沙塘、大东岙、大塘岙3区。是时,岱山盐区盐田面积总计26195亩,盐板250735块。与民国5年相比,民国19年岱山盐区盐田面积缩减了9745亩,盐板增加了27819块。

海盐生产系露天作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大。浙江濒临东海,海水资源丰富,浙盐虽然在明代洪武年间产量曾居全国第二位,但海盐生产改煎制为晒制后,因北方晒盐的自然条件优于浙江,截至清末、民国时期,浙江盐业生产已相对衰落。据民国2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出版的《中国盐政实录》所载资料统计,两浙区盐产量虽于1927年至1929年间及1932年至1934年间有所增加,但其他年份盐产量均减少,浙盐产量在全国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下降,民国时期浙盐大约仅占全国盐产量的9%。

海盐生产除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外,还受设备、管理及时局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同一盐区在不同时期年产量的丰歉往往又相差悬殊。以宁波盐区为例,据有关数据显示,从民国17年至民国26年,余姚产盐最低8.37万吨,最高14.93万吨;清泉产盐最低0.02万吨,最高0.17万吨;穿长产盐最低0.03万吨,最高0.06万吨;玉泉产盐最低0.36万吨,最高1.28万吨;岱山产盐最低1.68万吨,最高4.48万吨;定海产盐最低0.52万吨,最高0.92万吨;长亭产盐最低0.02万吨,最高0.29万吨。其间,余姚产盐年均约11.45万吨;清泉产盐年均约0.11万吨;穿长产盐年均约0.04万吨;玉泉产盐年均约0.85万吨;岱山产盐年均约3.23万吨;定海产盐年均约0.78万吨;长亭产盐年均约0.13万吨。

二、盐业生产成本

制盐成本是国家核定出场价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煎盐因用柴薪,其制盐成本高于晒盐。其中,北方晒盐的成本又比南方晒盐的成本低。正因如此,民国时代凡能使用晒盐方法的地方,大多放弃传统的煎制方法,转而使用晒法制盐。有关煎盐时代宁波制盐的成本,因史料阙如,已无从稽考,现有资料均为自民国始的晒盐成本记载。

据《重修浙江通志稿》记载,民国时期宁波余姚场,1928年总产1858728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57.69担;1929年总产1674551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51.98担;1934年总产2731314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84.78担;1935年总产1906690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59.18担;1936年总产2468841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76.63担。根据以上数据统计显示,是时余姚场盐业劳动生产率最高每人每年84.78担,最低每人每年51.98担,不同年份制盐的人工成本悬殊。

据民国18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署发行的《盐务年鉴》记载,1929年宁波盐区各盐场的制盐成本分别是:余姚晒盐成本平均为0.65元;大嵩煎盐成本最高为2.029元,最低为1.429元,平均为1.729元,晒盐成本最高为1.286元,最低为0.829元,平均为1.058元;鸣鹤晒盐成本最高为0.824元,最低为0.778元,平均为0.801元;清泉晒盐成本最高为1.904元,最低为1.673元,平均为1.789元;穿长晒盐成本最高为1.017元,最低为0.733元,平均为0.875元;定海晒盐成本最高为0.657元,最低为0.557元,平均为0.607元;岱山晒盐成本最高为0.560元,最低为0.520元,平均为0.540元;衢山晒盐成本最高为0.650元,最低为0.620元,平均为0.630元;玉泉煎盐成本最高为0.775元,最低为0.675元,平均为0.725元,晒盐成本最高为0.475元,最低为0.375元,平均为0.425元;长亭煎盐成本最高为1.606元,最低为1.400元,平均为1.503元,晒盐成本最高为1.127元,最低为0.907元,平均为1.017元。根据以上数据统计,是时宁波煎盐平均成本大约为0.977元,晒盐平均成本大约为0.829元,与全国其他盐区相比,宁波各盐场的制盐成本较高。由此可见,自然条件对制盐成本有较大影响。

又据民国2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出版的《中国盐政实录》记载,余姚场“晒盐妇孺皆能,非大板户鲜有雇佣操作者,是以论其成本,全视盐民生活必须之柴米价格为转移。惟在六月至九月旺产时期,成本自可较低,每担约需洋六角余,其余淡产期间,则每担约需八、九角,平均每担约需七角至八角”。清泉场“每百斤盐成本约一元二、三角”。穿长场“每百斤成本六角。盐产旺淡,在乎天时,久晴则卤厚,久雨则卤薄”。大嵩场“盐斤司码秤每百斤成本约一元八、九角”。岱山场按每百块板每板每年产盐300斤计,盐田租金40元,器具耗息费40元,修缮费5元,人工65元,伙食费75元,牛工15元,合计240元,担盐成本为0.8元。定海场“晒盐皆系人工,近年来米珠薪桂,生活程度增长增高,每工晒盐百斤,需工食五角”。玉泉场制盐成本春夏秋冬四季均有不同,春季煎晒平均成本为七角五分,夏季煎晒平均成本为四角五分,秋季煎晒平均成本为五角,冬季煎晒平均成本为八角二分,全年平均六角八分。长亭场“东乡煎盐成本,每百斤需柴薪费一元三、四角,晒盐仅需人工而已。南乡柴薪较贱,煎盐洋百斤约一元一、二角之间,惟柴薪市价稍有涨落,成本亦因之不无多寡”。可见,海盐生产系露天作业,其制盐成本不仅受天时影响,而且与社会物价指数直接有关,物价上涨,必然会导致制盐成本上升,以致盐价上涨。

再据《宁波盐志》记载,民国23年,大嵩场制盐成本:产盐每担材料费0.42元,人工费2.00元,置备费0.20元,修理费0.10元,运藏费0.20元,其他用费0.10元,总数3.02元。玉泉场制盐成本:民国17年,煎盐费每担1.30元;民国26年,煎盐费每担0.99元,晒盐费每担0.88元。长亭场制盐成本:民国17年,煎盐费每担1.60元;民国20年,煎盐费每担1.25元,晒盐费每担1.05元;民国26年,煎盐费每担1.15元。而据1935年中国盐政讨论会编的《中国盐务之现状》中的资料显示,是时全国每担盐的平均成本仅为0.5元。可见,宁波各盐场制盐成本与全国平均制盐成本相比明显偏高。

宁波一些盐场为既保持盐产量的相对稳定,又达到相对降低制盐成本的目的,盐民往往采取夏、秋两季停煎开晒,春、冬两季开煎停晒的做法。

如民国25年,象山玉泉场夏、秋两季停煎,冬季停晒,全年煎盐成本每担八角一分,晒盐成本每担五角五分。与上文提及的宁波其他盐区制盐成本相比,象山玉泉场的制盐成本明显降低。

三、盐业生产质量

民国19年前,我国一直未制定盐质检查的标准。自民国19年,才开始对盐的质量制定定量的指标,以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确定盐的等级。是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检查食盐章程》,规定:“凡食盐之检查,应依照下列标准行之:(一)食盐之含氯化钠量应在85%以上;(二)食盐之含水分,应在10%以下;(三)食盐应色质洁白,不得掺入苦卤、泥沙与妨碍卫生诸杂质及过分水量。”从盐产品的质地到形态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同年12月又公布了《检查精盐章程》,规定精盐的氯化钠含量应在95%以上。民国20年,国民政府又颁布新盐法,对食盐进行质量分等,规定:“食盐以含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氯化钠者为一等盐,含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氯化钠者为二等盐。氯化钠未满百分之八十五者不得用作食盐。”自此,盐质检定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规范,质量管理成为盐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此,民国20年,两浙在重要产区和销区设立3所检定所,销区检定所设立在余姚和岱山盐区,由盐务署委派检定员或复查员及助手各一人,专事化验工作。这也是两浙盐区最早的检查盐质量的机构。检定所初属运署,民国24年改由稽核机关节制,民国25年归并秤放局。

此外,民国20年,盐务署对宁海长亭场所产之盐进行质量检定,对盐质感官检测的结论是:煎盐,色灰、粒细、味劣;晒盐,色白、粒粗、味佳。民国21年,镇海清泉盐场晒制的海盐,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2.33%,居全省之首。

同类推荐
  •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宇宙光神2号先来到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与嫦娥1号比赛谁探寻的信息多,之后他们又来到金星、木星和土星等等,每个星球都有它不一样的神秘……
  •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江泽民在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的序中指出:“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干部要从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度认清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 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EXO之无论如何会爱你

    EXO之无论如何会爱你

    一个是千金小姐,还有十二个明星,十三个人的恋情,谱写完美恋曲!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写其他了这部就单写exo好了请谅解!
  • 最佳男配:这个将军有点娘

    最佳男配:这个将军有点娘

    一场意外,与好基友一起穿越到了小说世界。祁常胜一个现代无父无母的孤儿,意外成了将军府的少将军,看着突如其来的两个蛋,她陷入了混乱。而好基友则成了熟知小说的当朝六皇子!出生入死都是她,坐享其成都是他,与其当一个炮灰,不如好好成为小说中的最佳“男配”!(作者已疯,此书免费,不想哔哔,不喜勿入!爆笑文,该虐则虐)
  • 名门囚宠:早安,首席大人

    名门囚宠:早安,首席大人

    一场宴会,她公然招夫。他是暗夜里寻找猎物的男人,赫然出现,强行掳走了她。东方少爷脸色阴沉:“招惹了我,还敢不要我,你就做好下地狱的准备。”她高傲宣战,惊为天人的美貌带来无穷的祸患。“你死,我陪你死,你如果独活,我就拉你一块儿死!”【霸气女王VS权倾野少。】
  • 放手,让孩子更优秀

    放手,让孩子更优秀

    本书就父母放手孩子的学习、放手孩子的阅读、放手孩子的玩耍、放手孩子的交往、放手孩子的家务、放手孩子的制作、放手孩子的自立、放手孩子的出行八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相关道理,举案说“法”,解疑答惑。
  • 仙剑无影

    仙剑无影

    地面一千五百丈高处的乃是仙境,身为仙,心为凡,为了荣耀仙人也会动了凡心。一场在仙族之中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正在悄然展开。
  • 星系工程师

    星系工程师

    虽然这是一个深空空间,添加或者减少东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就是要里面加东西直到塞满它为止。
  • 未央歌之那抹湛蓝

    未央歌之那抹湛蓝

    这是一部以火影忍者为背景的同人小说。是《未央歌》三部曲中的第一步。主人公叶苓是一个和鸣人很像的女生,因为先天疾病。曾经被诊断活不过18岁,但却在小雅的努力之下奇迹般的活到了20岁。但是死亡并不是结束,叶苓穿越到了火影世界成为了鸣人,继承了他的意志,究极所能的保护者木叶,在木叶与十二小强建立了那斩不断的羁绊.......
  • 芊苡尘:帝王的魔咒

    芊苡尘:帝王的魔咒

    芊苡尘,她是人间的墨王妃,魔界的魔后,在人间,身怀异能,无人敢触碰,一生只有一人可以墨潇然,人间帝王,手握军权以及半边江山,才华横溢,无人能及,却将皇位拱手让人,只因复仇的缠绕,以致他走向成魔之路她愿用一生去守护他,他却发下魔咒“我要杀尽天下人为她们陪葬”......她愿用她的生命去守护,而他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是会选与她长相厮守还是继续走向复仇之路......
  • 靑春印迹

    靑春印迹

    我们是伴随着时间成长起来的,在某年某月某日的那一天,经历了太多难忘的事情,太多的回忆在那一天上演,主角是自己,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记录着自己的故事。当回过头时,才会发现时间不等人,回忆出现在我们也说不清楚的那一天,但它却给予最深刻的印迹。
  • 妖后倾国攻心皇后

    妖后倾国攻心皇后

    在现代,她是战神之女,在古代,却投身书香门第。在现代,她骁勇善战,百战百胜。在古代,她更是善于谋略,步步为营。可是,在现代她是高处不胜寒。在古代,她却因他,瞬息万变。她的的穿越是偶然,他们的相遇是命数。我是钢如男子的女子,我是一代军神的后代。我可以温润如玉,我也可以霸道强悍。我可以热情似火,我也可以冷若冰霜。我愿为你变成任何一种模样。因为我看清过你的每一种模样,可我还是心有余悸,飞蛾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