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700000048

第48章 爱是一门哲学(2)

同一时期的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点,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既有肉体(物质)的存在,又有灵魂(精神)的存在。人们批评他的哲学是“二元论”。然而,在西方哲学史上,他第一个将物质和精神并列出来,是有重要贡献的。

18世纪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如拉美特里、狄德罗等,包括19世纪的费尔巴哈,他们就是马克思所称的“旧唯物论”者,他们在坚持唯物论方面是有贡献的,但是他们一般忽视精神的能动作用。

18世纪时,贝克莱突出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这是他在本体论上的重要贡献。

18—19世纪时,黑格尔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中最重要的唯心论者。他提出:世界上的事物都只是“绝对理念”的表现。

19世纪时,马克思提出了他关于本体论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将主体(精神)和客体(物质)综合起来。他既肯定客体(物质)的基础作用,又肯定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

他这个论断,将旧唯物论和唯心论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本体论学说。

马克思以后,20世纪的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上有两个基本趋势。

一是分析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他们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也们用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方法企图证明:本体论是没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是很成功。到分析主义的后期,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对本体论又给予承认;他认为,如果采用不同的约束条件,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成立。

另一个趋势是人本主义,叔本华提出“意志”为本体;尼采提出“强力意志”为本体;柏格森提出“生命冲动”为本体。

存在主义的海德格尔提出此在”(人的存在)是世界的本体。存在主义者的观点,总体来说,就是以“人”作为世界的本体。

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反对任何的“中心”与“非中心”之分。在本体论方面,既不赞成以“物质”为中心,也不赞成以“精神”为中心。这种观点与马克思的将主体和客体综合起来的观点有所接近。

当然,西方哲学还在前进,本体论的讨论今后必然还会有更新的阐述。

三、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别,在古代就显现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物质(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等)。而《易传》中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阴阳”是世界的根本(道)。固然阴阳”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但是“阴阳”表达了对于世界本体的一种综合思想。

宋代张载说:“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正蒙·乾称篇》)说明了这种综合本体论。

宋代理学家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他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传统的本体论思想。它既说明人来源于天洞时也说明,世界是“天”与“人”共同创造的。这也是一种综合的本体论。

“以理为本”是宋代二程和朱熹的本体论观点;‘以气为本”是宋代张载的本体论观点。用现代语言来说气”和“物质及其运动”的意思相接近;‘理”和“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意思相接近。

明末罗钦顺和黄宗羲提出“理气合一”的观点。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世界的本体是物质和运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统一。这个观点比单纯地讲“世界的本体是物质”更深刻,并且符合于现代自然科学。由此可以认为,宋明两代的“理气合一”论,达到本体论的一个很高的水平。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说:

宇宙实体,是复杂性,非单纯性。

唯心论者认为实体只是精神性。唯物论者认为实体只是物质性。

心物二宗之争,其骨子里,都是坚执宇宙实体的单纯性。

乾为生命和心灵,坤为质和能。”“同是宇宙实体内部的复杂性。(《乾坤衍》)

熊十力在这里讲的“实体”,就是“本体”的意思。他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乾代表精神;坤代表物质;世界的本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

当代新儒学的代表牟宗三提出中国文化是‘综和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系统,西方文化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系统。”(《道德的理想主义》)。他讲的“综和”就是“综合”的意思。

总之,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以“综合”为主要思想;主要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也是“天人合一”的综合,即自然与人的综合。

由此可知,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或强调物质,或强调精神;或强调自然,或强调人。而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强调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强调人与自然的综合。两种思想体系,各有特色。

四、两个世界的不同本体

下面叙述笔者在《综合哲学随笔》一书中所论述的本体论观点。

我认为,探讨世界的本体,不能不对“世界”的概念有所追究。

人所面对的世界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世界与人为世界。当然,这两类世界是互相联系的。马克思说的“人化的自然”,就是受到人类改造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这一部分,既然已经受到人力的改造,应当列人人为世界。

关于两个世界的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手稿中就说过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吴倬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2002)中,专门有一节,谈“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本书所述的“自然世界”就是他所说的“自在世界”;而这里的“人为世界”就是他所说的“人类世界”。

人类的历史已经有500多万年,由于人类的高度智慧与能力,人类早已是地球的主宰。人类发展到当代,应该说:整个地球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工业中煤与石油的燃烧,现代生活(汽车、空调等)排放的废气,严重地污染了地球大气。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已经改变了全球气候。由于气候的变化,海洋、冰川、沙漠等,全都受到人类的影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生态系统,也不可能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在今天,即使是浩瀚的海洋、高山的冰川、茫茫的沙漠,无数种类的生物等,已经不再是脱离人类影响的自然世界了,它们都属于受到人类影响的人为世界的范围之内。

是的,我们仰望的宇宙星空(除了在极小的范围外),还没有受到人类的影响,是属于自然世界。而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一切,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全都属于人为世界。

关于本体论的讨论,不能不从两种不同世界来思考。

(一)自然世界:对于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世界来说,按现代科学的认识,世界是由物质与能量所构成,其运行是依据物质与能量的运行规律所支配。在自然世界的范围内,唯物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精神”,只是亿万颗星球中的一颗(地球)上的一种高等动物(人类)头脑所产生的特殊现象。除了专门的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医学等)外,其他多数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化学等)对于“精神”,都可以不予考虑。

(二)人为世界:它是人类所影响或所创造的世界,可以包括:

1.人为自然世界。包括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界,如大气、土壤、地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人为物质世界。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用于衣、食、住、行、通讯、研究等方面的各种物质。

3.人为社会世界。包括人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家庭、国家等。

4.人为文化世界。包括人的宗教、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书刊等。

现在要问的是:究竟人为世界的本体,或本原是什么?

唯物论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是在人为世界中,无论是物质世界、社会世界还是文化世界,很明显,都离不开人类精神的创造作用。没有人类的智慧,可能有一年四季的衣服吗?可能有大米或面粉吗?可能有汽车、火车吗?可能有国家吗?可能有小说吗?

即使是人为自然世界,地球的大气温度的增高,是人类工业化的结果,而工业化又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今天要控制地球大气的升温,也必须依靠人类的智慧与科学的进步。

当然,人为世界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恩施。

人为自然世界(地球上的大气、土壤、生物等)是大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产物。

人为物质世界(衣、食、住、行、电脑、通讯、科学仪器、医疗设备等),当然要依靠人类智慧,而又需要有自然所恩施的自然物质。例如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农作物,而农作物都是由自然界的植物培育而成。工业当然要依靠人类智慧所创造的科学技术,但是也不能离开大自然所提供的煤、石油、水力等能源。

即使是人类的文学,当然首先要有文学家的灵感;而文学家所用的笔、墨、纸张,也需要以大自然所恩施的物质为原料。

总之,人为世界的本体或本原,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单纯的精神,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这就是综合的本体论,是地球上的人为世界的本体论,这是对人为世界的本体(或本原)的合理而科学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张继与熊十力等哲学家的“乾坤合一”的思想,以古老而抽象语言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在同一文章中,将他自己的思想称为新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又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p.48)。

我的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都是客体与主体的综合。

2.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客体来理解,也必须从人的实践来理解。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只将事物看成单纯的、直观的客体;而新唯物主义将事物看成在实践基础上的客体与主体的综合。

国内有些哲学教科书虽然对马克思的这一段论述是重视的,但一般并不将它作为马克思的本体论的论述,而作为马克思的“实践论”。

笔者的认识是:马克思的实践论是他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两者是不能分的。马克思在这一段论述中所说的,是对世界事物的根本性的理解,并且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难道还不属于本体论的论述吗?

马克思在这个论述中所讨论的是与人的实践有关的世界,应该说,就是人为世界。

因此,根据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或称实践唯物论),应当承认,人为世界的本体,就是客体与主观,或物质与精神,在实践中的综合。

有的唯物论者驳斥唯心论的一个论点是: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因此精神也是物质创造的。这个论点,在恩格斯看来,是属于19世纪旧唯物论的一种肤浅、庸俗的观点。(《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其实,精神既是大脑的产物,也是精神本身的产物。试想,一个小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当然是他自己大脑所产生,难道不也是各种小学教科书中包含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所产生的吗?因此,精神本身,并不只是大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

人为世界的本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在综合之中,是物质还是精神占主导地位呢?

在地球上,万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物质层面,变化是被动的、十分缓慢的;而人的实践与精神层面,变化是主动的、日新月异的,并且具有人的主观创造性。

例如自然界的植物演变,都非常缓慢,可能需要几千、几万年,才形成一个新物种;而人类通过植物育种而产生各种农作物,要快得多,十几年就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并且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而形成新品种的特性(如水果的口味、形状、耐储性等)。

因此,客观而科学地分析,应该承认,在人为世界,万物的形成与发展中,人的实践与精神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当然,自然物质也有其基础性作用。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话,事实上是总结了19一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而科学技术,就是人的实践与精神(智慧、意志、创新)的产物。所谓“第一生产力”,就有主导性的含义。

有人批评上述观点是唯心论,是否定唯物论;那么批评者本身实际上就陷人了马克思所说的旧唯物论的境地。

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在唯物论的宣传中,在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同时,忽视“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作用”。似乎谁强调了精神的作用,谁就是唯心论。

同类推荐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小窗幽记(下)

    小窗幽记(下)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热门推荐
  • 赤红世界

    赤红世界

    一人一刀,上九霄。九鬼化魂断其心,不死不灭。转轮回,屠尽天下又合彷。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溟界彼岸者

    溟界彼岸者

    爷爷的死亡,让“他”痛不欲生。为了复仇,爆发力量残杀仇家……但自己被爆发的力量吸尽最后一点生命……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来到,爷爷的墓地跪死在墓前……“他”死了溟界的彼岸者回来了……
  • 诡异刑侦科

    诡异刑侦科

    杀人,也许是一种艺术,虐杀,也许是一种救赎。道德的沦丧,社会的哀鸣。综合世界各大奇案、冤案。谁,会是下一个被杀之人。本书带领你走进一个真实而扭曲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龙朔小当家

    龙朔小当家

    他,是一代小当家;他,通晓八大菜系各国菜谱;他,带你轻松领略各色美食……
  • 高冷校草:蓝琥珀的约定

    高冷校草:蓝琥珀的约定

    十岁时,男主和女主在一棵樱花树下相识......但女主的母亲被枪杀,为了保护自己,改了名,离开了a市,到了S市,被杨奶奶收养,认识了两位女2。接着,考上了樱兰学院......
  • 恶魔男神的吃货小甜心

    恶魔男神的吃货小甜心

    “吃货!”“小迷糊!”“小可爱!”翰晟翊已经给潇梦允取了N个外号。最近他又换了个新口味“小老婆!”“去死吧你!”潇梦允嘟着小嘴起来抗议。“这可由不得你!”翰晟翊渐渐向萌妹纸走过来…
  • 用剑的法神

    用剑的法神

    他是光明神的子嗣,却意外的沦为一个凡人家族的养子,其中的隐情,孰能道破?脖子上的神秘吊坠,成了他解开身世之谜的唯一线索,接踵而来的奇异事件将他的身世之谜推向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之中!。。。。。。看雷林如何怀揣一颗最强心脏,坐在那麒麟之上,左手法杖圣光,右手狼牙剑芒,一步步,破灭那惊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