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爱上帝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5,15)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倭。”(罗1:20)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来11:6)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祂的儿女。……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得见祂的真体。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一3:1—3)
人民对于上帝,应有三种关系,即:信(信仰)、望(期望)、爱(热爱)。奥古斯丁和阿奎那都指出,这三者之中,爱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从内心的热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仰和期望。当然,信仰上帝和期望上帝,对于人民从内心产生对上帝的爱,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爱他人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20,21)
“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4:2,3,15)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11:24,25)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
上面“爱上帝”一节所引用的第一句话爱主你的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两条,是基督教“一切道理的总纲”。
因此,爱上帝,必须与爱他人相结合。这是基督教的最基本信条。
基督教积极宣扬应当关爱他人,特别是关爱最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这是基督教对于社会和谐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当代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基本上都是基督教教会或信徒所推动的。
在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信徒,同样对于社会慈善事业,对于帮助与关爱他人,做着默默的贡献。这是值得执政党与政府充分肯定的。
伊斯兰教中的爱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反复强调的思想是“信主行善”。
所谓“信主”,就是要信任真主,热爱真主。
所谓“行善”,就是要热爱他人,热爱大众。
这两条的要点,与基督教“一切道理的总纲”,即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两条,是十分相似的。
一、热爱真主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信仰上帝一样,只信奉一个神,即真主。
它要求信徒们相信:真主是全知全能的。
它告诫信徒们只向真主祈祷,而不要相信别的神灵。
以下是《古兰经》中的有关教诲:
宗教绝无强迫,正邪确已分明。谁不信恶魔而信真主,谁确已把握住坚实的、绝不断折的把柄。真主是全聪的,是全知的。(2:256)
他们只祈祷真主,不祈祷别的神灵;他们不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由于偿命;他们也不通奸。谁犯此类罪恶,谁遭惩罚;复活日要受加倍的刑法,而受辱地永居其中。(25:68—69)
正义是信仰真主、末日、天使、先知。(2:217)
不信主者,他们的善功比如一堆灰……(14:18)
二、仁爱,热爱大众
伊斯兰教积极提倡仁爱,即对大众的爱。它告诫信徒:对父母要孝敬,对近亲要友善,对邻居要和睦,对贫困人民要富有同情,给予救济,即使对于奴隶和仆人,也要宽厚。《古兰经》中对于仁爱待人,有许多教导,如:孝敬父母、善待近亲、和睦邻里、怜恤孤儿、救济贫民、款待旅客、宽待奴仆。(8:60,29:69)
谁具有三种美德,真主就用荫影掩护他,让他进乐园,慈爱弱者,孝敬父母,善待下属。(2:177)
善行需要行善者作出牺牲,同自我做斗争,只要坚忍,持之以恒,具有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真主必不使行善者徒劳无酬。(11:115,59:9)
应当以自己的善行对待他人的恶意,以明智宽恕的态度忍受他人的无端伤害。(41:34,64:14)
他是一个信道而且行善,并以坚忍相勉,以慈惘相助者。这等人是幸福的。(57:7,64:16,17:23—24,4:36)
把心爱的财物施与近亲、孤儿、穷人、流氓、乞丐;解放奴隶,谨守拜功,缴纳天课,履行约言。(2:177)
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28:77)
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2:82)
三、宽容待人
热爱大众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宽容对人。
伊斯兰教要求对于别人的错误要给予原谅。对别人的恶习要给以劝导。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分歧,伊斯兰教要求以和睦代替分歧。
《古兰经》中相关的教导是:
你要原谅,要劝导,要避开愚人。(7:199)
善恶不是一样的。你们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么,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41:34)
消除人们之间的分歧,代之以和睦。(41:34,64:14)
应当以自己的善行对待他人的恶意,以明智宽恕的态度忍受他人的无端伤害。(11:115,59:9)
四、维护正义
维护正义与公正,是热爱大众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人民大众最需要的就是正义与公正。
《古兰经》中的教导是: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维护公道,当为真主而作证,即使不利于你们自身,和父母和至亲。无论被证的人,是富足的,还是贫穷的,你们都应当秉公作证;真主是最宜于关切富翁和贫民的。你们不要顺从私欲,以致偏私。如果你们歪曲事实,或拒绝作证,那末,真主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4:135)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5:2)。
五、戒除恶行
尽管真主教导人们要做善事,要和睦相爱;但是人心有自私与邪恶的一面,难免有人会做出一些恶行,甚至罪行。
恶行和罪行都是与“信主行善”的伊斯兰教的基本教导完全背道而驰的,是完全违反人类爱的天性的。
《古兰经》中关于反对恶行与罪行,有许多教诲,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不要跟随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明敌。(2:208)
与真主缔约,然后加以破坏的,断绝真主命人连结者的,在地方上进破坏的,这等人将被诅咒,将吃后世的恶果。(13:25)
总之,伊斯兰教关于爱的教导与基督教是很相似的。
根据美国著名宗教学家L·斯维德勒(L.Swidler)在《全球对话的时代》一书中的论述。这两种宗教有许多共通之处,主要是:
1.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希伯来人之根,亚伯拉罕是他们共同的祖先。
2.它们都属于闪米特宗教,都是一神教,都信仰唯一的造物主:基督教是上帝;伊斯兰教是真主。
3.它们都是启示性宗教,都相信上帝通过一个特殊人物(基督教是耶稣,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让他降临人世,将上帝/真主的意志传播到人间。
由于有这许多共同点,这两种宗教关于人类爱的教导(基督教:爱上帝,爱邻居;尹斯兰教:信主,行善),是十分一致的。
当代世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民与信仰基督教或犹太教的人民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们相信,在这三种宗教具有相同的对于人类爱的信念的前提下,这类非本质性的矛盾终将得到和缓与化解。
佛教中的爱
在当代世界三大宗教中,如果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信仰上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那么佛教是与它们很不相同的宗教。尽管上面已经谈到,三大宗教,都有“终极存在”的共同的信念,也都以爱为共同根基。
佛教的起源已见本篇第一章,本章主要介绍佛教教义中所包含的爱的因素。由于佛教的经书甚多,我们将以内容为主,而不以经文为主。
一、佛教的“涅槃”与爱
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或者说,佛教徒所爱的最高目标是“涅槃”。究竟什么是“涅槃”呢?
“涅槃”是印度梵文Nirvana的音译。它的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意译为“灭”、“圆寂”、“安乐”、“解脱”等,用以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佛教中对涅槃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约有60多种)。印度本土的小乘佛教对涅槃的理解,是超越时空、超越世俗世界、超越一切苦乐的一种不可言说的实在。如果人有彻底的觉悟,那么,人在死亡时,可以摆脱佛教所说的轮回 (转世为另外的人,或动物),就进人涅槃。释迦牟尼死亡时,就称为涅槃。
流传到中国后形成的大乘佛教对涅槃有较积极的理解。它认为,涅槃有四种品德,即是“常、乐、我、净”,即:恒常、快乐、自在、清净的存在,称为“涅槃四德”。那么,在人生存的期间,只要能达到这四德,也就是能从各种烦恼、欲望中解脱出来,对于生与死有彻底的觉悟,也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
应该说,涅槃就是佛教的终极存在,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最高存在。根据小乘佛教的理解,如果有真正的觉悟,人的死亡就是涅槃。这是一种相当深刻的人生哲学。人死亡后,事实上是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大自然是永恒的存在,是没有任何人的烦恼与痛苦的存在。
即使如大乘佛教的理解,涅槃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人在生前就能进人恒常、清净而快乐的状态。
佛教对涅槃的追求,是一种对于“本体”的爱。在人类的各种爱之中,应该说是最高层次的爱。
二、佛教的佛、菩萨、普度众生与爱
佛教有四圣道的学说,所谓四圣道是:佛,菩萨,缘觉,声闻。
按佛教的理解,佛是佛教修行之最高成就,是完全的、全知的觉悟者。
释迦牟尼佛是人间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虽然,佛教认为人人经过持久的修行,都有可能成为佛,但那还不是现实的。现实历史中,释迦牟尼是人间世界唯一的佛。而阿弥陀佛则是极乐世界唯一的佛。
菩萨与佛不同,不是全知的,梵文是Bodhisattva,意思是有觉悟的众生(或有感情的众生)。所谓有觉悟,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以觉悟他人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