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700000032

第32章 中国人谈爱(1)

本书在论述中国哲学与爱的关系前,先论述西方哲学中的爱,是因为西方哲学的特色是概念清晰,逻辑性强,便于我们对于爱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位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但是从哲学的内容来讲,中国哲学中却对于爱更为重视。这是因为中国哲学一贯以伦理学(人性、德性)为主要内涵,而爱正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中国哲学中关于爱的论述,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中国古典哲学著作中,“爱”字是用的,有时也用在很重要的位置,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等。但一般说来爱”字的应用并不太多;也就是说,中国许多哲学经典中,关于“爱”的直接论述并不很多。但是与爱有关的论述却非常多。古代哲学家们用许多其他的名词来论述爱,重要的有:理、道、性、心、情、忠、孝、弟、尊、善、亲、良知,等等。当然,这些名词除有爱的情感之外,还多一些道德含意。

(二)从上述这许多名词来看,中国哲学家将爱的概念细化了、对象化了;对于不同的爱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名词。例如,对于国家或君王的爱,是“忠”;对于父母和祖先的爱,是“孝”;对于兄弟的爱,是“弟”;对于师长的爱,是“尊”;等等。

(三)中国哲学中的爱,与西方哲学相比,更多地与哲学本体论、宇宙观、政治学、人生观相联系,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家将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更广的视野上来认识。

以上这些特点,是下面论述各位著名哲学家关于爱的理论时所需要理解的。

老子论爱

老子,原名是李耳他叫李聃)。他的生卒年代至今已不明确。现在学术界多数人承认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551—479),而老子比孔子年长。孔子曾经专门去向老子请教过,这件事在《史记》、《礼记》、《吕氏春秋》等多本古书中都有记载。《史记》中说,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称他“犹龙”,意思是像龙一样崇高。

有的哲学家(如冯友兰)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或《五千言》),成书较晚。从它某些内容来看,应该是孔子以后的作品。然而,1993年在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了简本《老子》,这部书的时代肯定在战国中期之前。因此,《史记》的记载又比较可信了。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哲学著作。前面提到,中国的传统哲学(以孔子为代表)是以伦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而《道德经》不同,它有极为深刻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内容,而本体论正是哲学的核心。

《道德经》讨论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本体论、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等,并且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道德经》的许多论述与人类的爱有关,现归纳、评述如下:

(一)道为“天地母”与爱。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

老子的意思是:道是在天地之前就有的,道是天地的母亲。

这就是老子的宇宙观,宇宙不是某个人格化的神(上帝)所创造,而是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C‘混成”)所创造。这个观点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的科学理论比较符合(因此,老子的学说受到现代物理学家的重视)。对于宇宙的创造者,老子称它是“道”。

根据《道德经》的全部论述,道,可以理解成是宇宙或大自然的本质与运行规律。

老子将“道”称为天地之母,这不仅是一个比喻,并且是带有浓厚的情感的。母亲必然热爱自己的子女,而子女都会热爱自己的母亲。因此,老子的话表明:道是热爱天地的,当然也热爱天地之中的人。道应该受到人的热爱。

基督教的哲学是:上帝创造了人,因此,人必须爱上帝。老子学说中的的道,与基督教哲学中的上帝,具有完全同等的功能与位置。在《道德经》中,处处能见到老子对于道的崇尚与敬爱。

(二)“道法自然”与爱。

老子说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书,25章)

如果说,在老子哲学中,道是自然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那么,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的本体。因此,老子要说道法自然”。

本书第二篇中,我们谈到了“自然之爱”。当然,人们对于壮观的山河、美丽的花草、悦耳的鸟鸣的喜爱,是自然之爱。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谈的“自然”,是指整个宇宙界、全部的大自然。既然道是天地之母,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天地的创造者是道,而道只能依据自然的本性而运行。

因此,老子所表达的是人类对自然的最高的敬爱。

(三)道“衣被万物”与爱。

老子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同上书,34章)

这段话的大意是:大道的分布非常广泛,无处不在。自然万物依靠她(因为道是天地母,故这里用女性的她)生存,她从不推辞自己的责任;万物获得了成功,她决不夸耀是自己的功劳。她用她的温暖像衣服一样保护万物,而从不去做万物的主宰;她永远没有自己的欲望,可以说是非常谦虚。万物都归附于她,却不知道谁是他们的主宰;她永远不要名声,可以说是非常伟大。

这段话充满了对大道的赞美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老子哲学中对大道的热爱。同时,它也说明了大道对于自然万物的热爱。大道创造了、养育了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不做命令或限制万物行动的事,让万物按它们的天性自由发展。大道也绝不要求什么名声,完全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大道对自然万物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非常相似。

大道给予万物的,就是一种真正的慈爱!

这一段话可以认为是:老子对大道的爱的颂歌。

(四)道“无为而无不为”与爱。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同上书,37章)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他的政治思想。他所谓的“无为”,就是让世界万物按它们的本性自然地、自由地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政治中,一般是强调“教化”或“礼”,以规定并限制人们的行为举止。“自由”的理念在儒家、法家、墨家学说中是没有位置的。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的西方思想的十分重要的区别。但是应当指出,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中,是有“自由”的思想源泉的。老子的“无为”思想,重点是要求政府或官员(上文中的“侯王”)对于人民的思想与生活减少干预,让他们自己发展、自由地发展。

从“爱”的角度来讲,大道对万物的爱,不但表现在她创造了万物,并且体现在她的“无为”上,也就是让万物根据它们的天性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关于爱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你所爱的对象,你不应该过多地干预或限制,而要尊重被爱对象的天性,帮助并鼓励他们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在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官员对人民的爱等等方面,老子的“无为”思想所体现的原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五)“道生之,德畜之”与爱。

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究竟“道”与“德”是什么关系呢?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同上书,51章)

老子的意思是道”创造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道”规定了万物有一定的形式,而“德”则根据形式而构成了万物。因此,人们既应尊敬“道”,也应重视“德”。

老子的“道”,有原则、法则的含义。“德”是“道”的原则的实现,有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含义,也就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上面提到道”有“衣被万物”之爱;因此,对万物有爱,是“道”的原则。而这个原则,需要通过“德”或符合道德的行为了加以体现,如果我们联系康德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人应该接受先验的“道德命令”。老子哲学中,道”就是先验的C‘先天地生”),而“德”是“道”的实现。可见,康德的思想与老子是相近的。

联系到爱(爱万物),老子的思想就是:爱是由“道”而来的,是先天的;各种爱的道德行为,都应出于人的爱的天性。完全依靠外力(如法律、教育等)都不能有真正的爱。当然,教育可以启发人的爱的天性,法律可以制止人的作恶,对于社会都是必需的。但是,教育与法律都必须尊重,并遵循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人的天性。

(六)“天之道,利而不害”与爱。

老子说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同上书,81章)

“利而不害”是天道的本性。这是一个宇宙观与自然观的重要观点。从科学角度看,宇宙对人类是非常眷顾的。到当代为止,浩茫的大宇宙中,还只发现地球——这颗太阳系的不起眼的小小行星上,具有这样优越的动植物(包括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尽管地球上有时有地震、海啸、水旱灾害,但是这些灾害毕竟是暂时的,是人类可以克服,或减轻损失的。地球上的大部分时间内,人类都可以正常地生存、繁育,发展自己的体力,特别是智力,从而形成高度的文明。

因此,天道或大自然,对于人类,确实如老子所说,是“利而不害”的。

“利而不害”就是大自然,或老子说的天道,对人类最大的爱。

(七)“上善若水”与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同上书,8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他用水来比喻高尚的善(上善)。水有利于万物,而不争自己的利益。甘愿处在人们不愿意住的低下的地方。这种品性是接近于“道”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他用较多的文字来阐述他的“上善若水”的哲学。他总的意思是教导人们,不要争强好胜,不要争名夺利,不要以强欺弱,而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做有利于他人或大众的事。

“上善若水”,也是老子的一种爱的哲学,他要求人,用水一样的温柔的品性来对待情侣、父母、子女、朋友、大众;设身处地为所爱者着想,谦虚谨慎地做有利于所爱者的事,而甘愿自己有所不利,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

小结:

老子在《道德经》中充分而详尽地阐述了他关于天道爱万物,天道爱人的思想。天道对万物与人,都是“利而不害”。天道的爱,不是管制性的,而是让万物与人依据他们的天性而发展。天道爱万物、爱人,而从不居功,从不要求回报。天道对于万物与人的慈爱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非常相似。

普及于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明,所信仰的是“神爱”,即上帝对人的爱。孔孟儒家所倡导的是“仁爱”。只有老子,他所宣扬的是天道对万物与人的爱。所以,从中外文明史来讲,老子的学说是非常独特的。

孔子论爱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儒学哲学,不但主宰了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政治与文化;即使在当代,还在全球华人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中留下深刻影响。如今他的学说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

孔子的原名是孔丘,字仲尼。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551—前479,比苏格拉底要早约80年。

孔子出生在山东曲阜。父亲叔梁纥,是一名武将,为鲁国立过战功。叔梁纥娶过三个妻子。孔子是他第三个妻子颜徵在所生。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孔子自幼就非常聪明,又特别爱好学习。他从母亲和外祖父——颜襄那里受到良好教育。母亲教的许多字,他一遍就能记熟。

孔子年轻时当过一些小官,例如管理账目、管理牛羊等。由于他知识广博,态度端正,很早就被人称为“夫子”。30岁时,他就开始创办私人学堂;传说有三千学生,有突出成就的有72人。他开的课目有《诗经》、《尚书》、《周易》、《春秋》、《仪礼》和《乐经》,后人称为“六经”。

孔子到50岁时,才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中都是鲁国一个城市,靠近今天山东的汶上。后来他被提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和司寇(管理治安),孔子都做得很有成绩。不久,齐国送来80名美女,鲁定公贪图欢乐,不理朝政。孔子十分失望,就带了几个最满意的学生,周游列国,历时13年,但是却四处碰壁。孔子晚年回到故乡,专心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他去世时73岁。

孔子的思想,主要由《论语》传给后代。《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载的孔子的谈话,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极高的价值。

孔子的学说有深刻的理性思维,同时,他又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人。

如果我们了解孔子是有丰富情感的人,我们就能从孔子的理性论述中理解其中的爱的内核。现归纳并评述如下:

(一)“仁者,爱人”与对人之爱。

仁是孔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一百次以上。可见孔子对于“仁”的重视。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场合,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几种重要解释是: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同类推荐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 火影之爱与恨

    火影之爱与恨

    本书的名字又叫<火影之挽救>请关注本人的最近更新,我会用自己的勤奋来换取读者的关注。一个穿越的灵魂,一个纠结的身份,一个‘公平’的交易,一段爱与恨的火影一双双血红眼睛的睁眼,一股股阴查克拉的觉醒,仙人的后代在这里相遇,到底谁才是‘预言之子’…挽救:从危险或不利中救回来.挽救自己,挽救自己在乎的人,挽救家人。。。在一个动漫的世界里真的能挽救到吗?错综复杂的关系,错对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挽救。。。到底挽救了谁?爱与恨的交织,挽救与被挽救的交换,一个交易,一段不寻常火影,没有神兽,没有BT...一个挽救的火影,一个宇智波挽救者的故事,一个挽救亲人的故事,一段爱与恨的火影,一个热血的征程....送给欢喜火影的大家!
  • 冷面王爷,爱妃么么哒

    冷面王爷,爱妃么么哒

    前世,身为仅存于世的云家抓鬼传人,却是被恶鬼咬死。今世,更倒霉,穿越到一个爹不疼,姨娘,庶妹欺负的嫡女身上。没关系,姨娘欺负,让你当不成夫人,再夜夜被鬼骚扰。没关系,庶妹欺负,毁了你的美梦,把你踩在脚底。没关系,爹不疼,直接丢了爹就好了,未婚夫要和庶妹在一起,没关系,给你送几个花柳病的青楼女子,保管销魂。他是天启朝的冷面王爷,因一红一紫异于常人的双目,被先帝和众皇子排斥。所以,他弑父杀兄,扶持了自己的侄儿登位。就在众人害怕他的时候,只要她,真心实意的夸他眼睛漂亮。那一刻,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要,这个女人,永生永世陪着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凌云的无限之旅

    凌云的无限之旅

    这是凌云带着一个正在成长的世界到处收集其他世界的法则信息的故事(?),也是一个满世界跑收回自己遗失的物品和解决自己遗留的问题的故事(?),同时还是替各个世界解决麻烦的故事(?)。兴趣之作,作者是新手,小白文,不喜勿喷
  • 指腹为妻:男神求放过

    指腹为妻:男神求放过

    阴差阳错,她与准妹夫发生了关系,一夜悱恻。第二天,顾城斯将她搂在怀里,带着溺爱得口吻宣布:“念念,你终于是我的了。”她冷着脸推搡:“顾少爷,大家都是成年人,昨夜之事,尽快忘了吧。”他皱眉疑惑,于是她缓缓道出个中原因:“你是墨以烟得未婚夫,我是她姐姐,懂了吗?准妹夫?”男人咬牙将她锁在怀里:“只要你愿意,明天我得未婚妻就是你!”她摇头,急忙摆手:“不不不,顾少爷,我与您不配。”他气急,将她压在身下,沉着脸:“配不配,做过才知道!!!”
  • 魔法教书匠

    魔法教书匠

    研究个冰刃,发射个火球,没事和矮人吃个野猪或者烤全牛~再跟精灵一起唱个流传万年的祈月歌,和牛头人一起跳个千年不变的祭地舞。乘着帆船去大海,看娜迦、鱼人和海妖打水仗;坐在古堡的露台,和老不死的吸血鬼品个酒。什么时候心烦了,心乱了,就骑着头远古巨龙去看看世界的尽头。当然,等假期结束了,我就得干点正事。抽出我的小教鞭,挥挥我的小胖手,挨着个儿的敲,那群不听话的二崽子的大笨头!
  • 那本名叫悲伤的书

    那本名叫悲伤的书

    通往天堂的路遥不可及,通往地狱的路也不好走。——友念暘“我在南城街道上穿着油腻肮脏的衣服四处乞讨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杜北北“当我割下那一刀的时候我还是掉了眼泪,三年前我们三人在学校香樟树下互相抱看许下再也不掉眼泪的誓言,我没有做到。”——蓝波冉“在得知北北死讯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结束了,再也没有可能回去了。”——曲笑挽
  • 商用心理学

    商用心理学

    站在客户的角度,洞察客户的行为;摸透客户的心理,激活商家的大脑。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而在如今的商场中,“商事之最难在于知心”,几乎每销售出一种商品、每签下一笔订单、每推出一种新产品,都是一次商家与顾客心理的较量。且看《商用心理学》如何教你在这场利益的争夺战与心理的较量中获得优势,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为无往而不利的强者!
  • 绝品特种兵王

    绝品特种兵王

    他是最强特种兵王。
  • 花下舞剑

    花下舞剑

    从平凡到顶峰,跨越一步步艰难,经历多少岁月挫折。不求文笔繁华,但求剧情动人。
  • 逆天废材夭乱天下

    逆天废材夭乱天下

    夭,21世纪的暗杀之王,雇佣兵的头号交椅,被一只紫镯带到浮光大陆。谁说是天生废材,一夕之间达到他人苦练几十年的修为,一双纤纤素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炼出的丹药越阶秒杀,契约的宠兽竟是上古神兽。这是一个气死人不偿命的故事。“苏荼夭夭,你霸占黎姐姐的宠兽,勾引雪哥哥,你个不要脸的狐媚蹄子!”夭夭妖娆一笑,“第一说我抢了那朵白莲花宠兽,明明是它屁颠屁颠的跟着我,大家有目共睹的。第二你所谓的勾引,是他倒贴,好心收了做男宠,又与我何干?”眸中的言笑宴宴也显得十分嚣张。一日清晨,夭夭睁开娇柔双眸,身旁睡了一裸体美男?!努力平息怒火,可当他双手袭上她身………忍无可忍!睡了再说。这是一个霸气女主被扑和反扑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