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300000049

第49章 主要参考文献(1)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范酉庆译,顾昕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1998年版。

[4]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包兴荣:《关于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与公民有序行政参与若干问题的思考》,《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6]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持续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战略应对——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家前沿论坛综述》,《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6期。

[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蔡文媚、柳玉枝:《高龄老人健康长寿问题的社会人口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增刊。

[9]曹炳良:《1992——第47届联合国大会老龄问题特别全会》,《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2期。

[10]曹欢:《成人智力研究及测量的局限》,《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第4期。

[11]曹俊山等:《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现状及完善保障制度的建议》,《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年第6期。

[12]陈介荣:《人口老龄化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老年学杂志》1991年第5期。

[13]陈录社等:《群众性社区文明创建的成功探索——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道德银行”建设的调查》,《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11期。

[14]陈艳:《理情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4期。

[15]程伟:《居家养老服务券的实践与思考——兼谈购买服务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意义及其政策价值》,《中国民政》2007年第4期。

[16]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张鑫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党俊武等:《探索老龄化危机的应对之道——中国老年学学科创始人邬沧萍教授侧记》,《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第14期。

[18]邓伟志、徐榕主编:《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杜娟、杜夏:《乡城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的探讨》,《人口研究》2002年第2期。

[20]杜鹏主编:《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高级公务员读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版。

[21]杜鹏、李兵:《生命进程理论和方法及其对老龄政策的意义》,《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22]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范斌:《福利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4]范明林、徐迎春:《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化和专业化》,《社会》2007年第2期。

[25]方积乾等:《生存质量研究概况与测定量表》,《现代康复》2000年第8期。

[2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4期。

[28]高和荣:《论中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然性及其整合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6期。

[29]高晓洁:《浙江省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版。

[30]葛静玲:《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版。

[31]顾大男:《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32]管晓明:《转轨过程中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消费关系分析》,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4年。

[33]桂世勋主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华龄出版社2000年版。

[34]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35]何云峰、张堃:《申城社区文化建设管理十大内容》,《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6]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7]洪国栋等:《关于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年版。

[38]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0]贾云竹:《北京市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助老服务的需求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2期。

[41]蒋玉林:《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能力本位”构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2]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5年。

[43]赖特·米尔斯等:《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4]雷洪:《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5]李宝库:《在全国星光计划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24日。

[46]李晨漪:《国内外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综述》,《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7]李明德等:《试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版。

[48]李影:《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探析——以皖北某小镇为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49]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50]李宗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基础及路径选择》,《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1]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2]梁秋生:《“四二一”结构:一种特殊的社会、家庭和代际关系的混合体》,《人口学刊》2004年第2期。

[53]林南等:《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9期。

[54]林南等:《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55]林毓铭:《农村养老保障的理念与制度安排》,《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

[56]刘长茂、叶明德:《中国人口老龄化前瞻》,《南方人口》1994年第4期。

[57]刘东:《人口理论视野下的老龄化问题分析》,《黑河学刊》2010年第5期。

[58]刘贵平著:《养老保险的人口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

[59]刘晶:《城市居家老年人口生活质量及其综合评价理论模型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60]刘静林编著:《老年社会工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61]刘岚等:《我国社会化养老机构未来发展策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第4期。

[62]刘明明:《城市社区的养老之路探析——以杭州市为例》,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63]刘声远陈心广:《生命质量问题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1996年第13卷第2期,第49-52页。

[64]刘书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人口研究》1999年第1期。

[65]刘向阳:《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66]刘新萍:《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体系的建设及发展——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67]刘植才:《我国非营利组织税务筹划研究》,天津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

[68]龙奋杰:《老年住宅的供给模式及启动对策》,《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1期。

[69]柳玉枝、张纯元:《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

[70]卢余群:《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讨》,《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1]陆惠华主编:《实用老年医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72]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73]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74]罗莉、姜星莉:《试论生活质量评估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及主客观指标辐合趋势》,《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2期。

[75]罗懿:《小城市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以湖北省S县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

[76]吕红平:《论家庭养老》,《老龄问题研究》1997年第10期。

[77]马静波等:《“8+1+X”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8期。

[78]马良:《浙江省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养老问题探讨——对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9]梅陈玉婵、齐铱、徐玲:《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0]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81]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2期。

[82]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基于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一项比较研究》,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

[83]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4]穆光宗:《孝文化的起源与弃老习俗的关系》,《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2期。

[85]齐芳:《流浪儿童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青年探索》2008年第3期。

[86]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刘云霞、乔寿宁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7]秦玉萱:《山东省临沂市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证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年。

[88]《全国助老工程社区综合服务呼叫网络系统通过民政部评审和专家鉴定》,《全国助老工程简报》,1999年12月28日。

[89]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0]赛拉蒙:《第三域的兴起》,李亚平、于海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1]施峰:《人口老龄化:中国和平发展必须应对的挑战》,《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5期。

[92]史永麟:《杭州市中老年居住现状及其对未来老年居住模式的影响》,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93]寿璐等:《关注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符合中国国情——访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闫青春》,《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8期。

[94]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95]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96]孙花菊:《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7]谈华丽:《我国城市老年人生价值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98]唐仲勋:《人间重晚晴——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照料体系》,《学海》1998年第1期。

[99]陶立群:《居家养老与住宅设计新思维》,《上海住宅》2006年第7期。

[100]佟新主编:《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万克德:《迎接山东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02]王桂胜主编:《福利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103]王鉴:《农村家庭构成变化与农民养老保障》,《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年第期。

[104]王康等编:《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5]王树新主编:《社会变革与代际关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7]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期。

[108]王先益:《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当代人口》2001年第4期。

[109]王湛:《当了一辈子会计85岁了他要当诗人》,《钱江晚报》,2011年2月23日。

同类推荐
  • 治术

    治术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9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威望、奖惩、利用、做势、同盟、控权、无为、经权、决策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治政之术。术是一门学问,治政、生活、工作、交往、经营、战争等都离不开术。治术是理政的必要手段,是官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中国政府层级结构、法律地位、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当前改革政府层级体制的突破口在于地级市。但是,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作根本性的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因此,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必须走出权力收放、无序博弈的局面,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化为地方公共利益的“合法代理者”。
  •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 联合国行动内幕

    联合国行动内幕

    从海湾“沙漠雷暴”行动到中国蓝盔部队开赴柬埔塞,本书为您揭露联合国行动的内幕。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热门推荐
  • 正邪奇缘之秦岳纪

    正邪奇缘之秦岳纪

    许是命中注定,让异族的他和她相遇,相爱。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她身世的奇异。同时在这背后,有人正在酝酿一场巨大的阴谋。究竟会发生什么?二人的异族恋情会如何发展?这场阴谋将怎样收场?
  • 大蛮帝

    大蛮帝

    少年年从西蛮走出,经万千杀戮,屹立帝路之巅。回首万古,笑傲苍穹,人也罢妖也罢,执掌乾坤,我为大蛮帝!
  • 神秘首席刁蛮妻

    神秘首席刁蛮妻

    凶悍小太妹,羞涩学霸,一场青涩早恋,家长老师棒打鸳鸯散,她一笑而过他却苦苦找寻。八年后再相逢,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她在人生低谷。他一眼便认出她,她却早已将他忘记。痴心总裁一往而深,开启了腹黑追悍妻之路,骗她合租,拐她做保姆,疼她,宠她,让她落入他布下的情网……
  • 超少年密码:是你

    超少年密码:是你

    在你们的世界里我们始终低人一等,虽然我们只是机器人,但我们也想得到你们的关心,可是你们只是把我们当作任凭你们呼来喝去的东西,你们不喜欢我们时,恨不得将我们赶尽杀绝。
  • 天武兄弟之龙武九天

    天武兄弟之龙武九天

    兄弟的深意与世俗的纷争,人生的道路是沧桑,寂寞的诠释,无论人生几何都请你不要去抱怨,因为路途的遥远是我们所有人都未知的旅途。
  • 七月的工会

    七月的工会

    季羽是DNF中一个工会的会长,他在第一次召集线下集会的第二天看到了终日之梅米特,梅米特告诉他可以帮助季羽到阿拉德大陆,每年一个月的时间。但是相应的要完成梅米特交给他的任务
  • 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缥缈神诀

    缥缈神诀

    广袤无垠的魔灵大陆人类、魔兽、海兽三足鼎立大陆一隅,经脉闭塞,命不久矣的孤儿张幻巧合之下获得神级残缺功法《缥缈神诀》的基础篇从此走上一段补全功法、脱胎换骨的精彩人生之旅在人类与魔兽大战中他居功至伟,被尊为缥缈武神,世所景仰。
  • 天眼神相

    天眼神相

    这年头,十个算命的有九个半是骗子,唯一一个有点真才实学的还是个半瓶水。可吴天没看过相书,没有人教过他相术,却被人尊称为神相!只因他有一双天眼,一双看穿三界,望遍五行的天眼!
  • 魔魁大陆

    魔魁大陆

    在这个魔魁大陆,实力才是一切!没有实力,你就被魔魁杀,就没有亲人。实力是保护亲人的,我管你是人是魔魁,挡我者死!